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奥古斯特·孔德(August Comte,1798~1857)是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人称“社会学之父”4.孔德的社会学体系1) 社会静力学ⅰ孔德将社会静力学定义为关于社会的结构、成分及其关系的研究ⅱ社会的基本结构是家庭ⅲ社会分化与社会秩序社会分化à整合、协调和控制问题à潜在的社会病态或 ①相互依赖 ②权威的集中 ③普遍的文化2) 社会动力学(1)孔德认为社会动力学研究“进化的法则”,或社会系统随时间推移的变迁模式(2)三个阶段的法则i神会学阶段 ①文化(道德)系统:a.思想的本质:思想集中于非经验力量、精神和超自然领域的存在物 b.精神领袖:神父(神法)②结构和世俗体系:a.最具支配性的单位:血缘关系 b.整合的基础:依靠小群体和宗教的精神 用强制的力量来维持宗教的约束力ⅱ形而上学阶段①文化(道德)系统a.思想的本质:思想集中现象的本质和对超自然的拒绝b.精神领袖:哲学家②结构和世俗体系a.最具支配性的单位:国家b.整合的基础:利用国家、军队和法律来控制iii实证阶段①文化(道德)系统:a.思想的本质:思想的发展源于观察并借助于科学方法的指导,拒绝根据纯经验事实的观察而产生的推测b. 精神领袖:科学家、实业家、学者②结构和世俗体系:a.最具支配性的单位:工业b.整合的基础:相互依赖,通过国家和普遍的精神来协调功能(3)三个阶段间的关系i. 每一个阶段为下一个阶段准备了条件ii. 进化的过程是积累:新的思想和结构安排在旧的基础上不断增加和建立iii. 在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转变过程中,前一阶段的成分和新出现的成分冲突,出现了一段时期的混乱与动荡iv. 形而上学阶段是一个过渡的阶段,是神学推测和实证哲学间的桥梁v. 文化思想的本质决定了社会(世俗的)结构的安排类型,限定了社会安排的可能性vi. 随着实证阶段的到来,对社会运行机制的真正理解成为可能,控制社会可以依赖静力学和动力学法则来进行5.工业社会的特点及孔德的工业社会()工业社会的特点i. 工业是建筑在科学的劳动组织基础上ii. 由于科学组织活动,因而人类得以大量开发资源iii. 工业生产要求在工厂和城镇集合工人,导致工人大量存在iv. 出现了职工与雇主,无产者与企业主或资本家间的对立v. 出现了生产过剩和贫富分化vi. 自由贸易及企业主和商人追逐利益(2)孔德的工业社会学i. 前三个特点是决定性的特点ii. 工人与企业主的对立是次要的iii. 资本和生产集中是正确的,资产及生产资料的集中与私有制并不矛盾iv. 社会精英不可缺少6.孔德的社会学倡导(1)从实证哲学出发,扶持社会学i. 将社会学当做三个阶段的产物ii. 将社会学看作“科学的王国”,站在科学等级的顶端(2)从社会现象的复杂性,为社会学的合法性辩护7.对孔德的社会学评价(1)奠定了社会学的基础,启发了后来者(2)主要是对社会学的论证,没有发展出实质性的理论斯宾塞的社会学理论一. 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1. “我们需要社会学研究”1) 人们对社会行为的理解很肤浅2) 人们对社会现象间的联系认识很少3) 人们对社会进行科学研究的意识极其缺乏4) 人们对社会现象存在很多偏见2. 存在社会学吗?(1)否认社会学的两个消极信条:i. 将社会现象归结于上帝的安排ii. 将社会现象归结于伟人的创造斯宾塞的观点:伟人是社会的产物a) “他是先前社会的产物”b) “他的社会必须先创造他,然后他才能改造社会”c) “没有他的社会从以前继承的物质、精神积累,他是没有力量的;没有同时代的人民、性格、智慧和社会安排,他是没有力量的”(2)对社会科学的积极否定<1>“不可能有社会学”: 以弗劳德为代表①社会科学与自由意志不相容,因为个人意志不可预测②思想状态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斯宾塞对弗劳德的反驳:①“决定普通行为的简单意志非常有规律,不难进行可能性很大的预测。
②“既然人们的绝大多数活动是由这种有规律的动机所决定的,就一定产生具有相应规律性的社会现象”③科学不等于精确科学 <2>否认社会科学存在的可能性:以金斯利牧师为代表①每种规律会受其他规律的干扰,没有不变的规律②社会现象不可预测 斯宾塞的反驳①金斯利对规律的认识是荒谬的②社会现象可以归纳预测 “它描述的现象比其它现象都复杂,比其它现象都难以精确描述”3. “社会科学的性质”(1)组成单位的特性决定聚集体的特性,个人的特性也决定社会的特性(2)“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是聚集体的成长、发展、结构和功能”(3)社会科学必须确认出社会发展、结构和功能的事实(4)总论:<1>只要被看成是社会组成单位的人拥有共同的特点,那么他们形成的聚集体就会有共同点<2>“如果人类中一定的群体具有相似的特性,那么这些群体形成的各个国家也会具有相似的特性.”4. 社会科学的障碍(1) 客观障碍<1>社会现象非分散而又复杂:很难观察,而且认识会因兴趣、偏见及对党派的感情而严重扭曲<2>把突然发生的误认为是突然形成的<3>人生阅历的影响<4>预先下结论<5>追逐私利导致陈诉失实<6>特异性的影响:“观察着与事实的关系使特殊的、异常的、轰动性的事实引人注目,使常见的、令人乏味的事实被忽略,而常见的、令人乏味事实是事实的主要组成部分。
’<7>把从观察中得到的结论当观察到的事物<8>被表象迷惑而忽视真正重要的事<9>心理角度上的错觉<10>事实在时空上的分布(2)主观障碍<1>理解上的障碍①理解上的一个必然性和难点a.必然性“与别人打交道,解释他们的行为时,我们必然是以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来想象他们的”b.难点“我们进行想象时,只能部分正确,常常非常错误”②具体的原因a.我们无法想象其他民族的感情和动机b.难以获得对他人个性的全部了解c.被假说和激情所蒙蔽d.缺乏复杂的理解能力e.缺乏足够灵活的认知能力③克服这些障碍的方法a.注意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解释的倾向,尽量用怀疑的眼光看待我们的结论b.必须防止两个常见的而又相反的关于个人的错误观点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研究错误c.对自己理解力的有限性保持清醒地认识d.避免思想僵化<2>情绪①烦躁 ②崇拜 ③敬畏2.斯宾塞的道德哲学:社会静力学和伦理学(1)《社会静力学》的基本观点:只有在不损害别人权利基础上,但个人的需要和欲望被满足时,人类才能获得幸福(2)这是自然规律在社会领域的延伸:一旦这些规律被发现,人们就应该遵循它们,并且停止试图建立违背这些规律的社会形态(3)社会组织的规律同宇宙规律一样被违背,如果违背了,就会在更长的周期里产生(4)斯宾塞融合伦理学、政治经济学和生物学的法则的社会学分析模式托克维尔(Tocquerille 1805~1859)法国历史学家、政治和社会学家托克维尔的社会学思想1.托克维尔的问题意识(1)为什么美国的民主社会是自由民主的社会?或者说,如何理解美国的民主社会?(2)为什么法国在朝民主演变、保持自由的政治制度的过程中,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或者说,如何理解法国大革命?2.托克维尔对民主和自由的理解(1)对民主的理解<1>.民主就是地位平等i不是智力上的平等 ii不是经济上的平等 iii不存在世袭差别 iv是一种社会平等<2>以绝大多数人的福利作为社会的主要目标(2)对自由的理解<1>自由以社会平等为基础<2>不存在专断,防止绝对的权利3.《美国的民主》(1)影响美国民主的三个要素<1>美国社会之偶然和特殊的地理位置 <2>法律 <3>习惯与风俗偶然和特殊的地位<1>移民社会 <2>没有邻国的威胁 <3>没有贵族传统法律<1>联邦制的优点 <2>三权分立 <3>多党制习惯和风格<1>清教徒传统 <2>自由结社 <3>自愿组织 <4>新闻自由(4)三者的关系<1>地理和历史地位不如法律重要<2>法律不如习惯、风俗和宗教重要(5)美国的民主制度是自由民主制的原因<1>偶然的原因:地理原因 <2>重要的原因:完备的法律<3>根本原因:习惯、风俗与信仰 <4>宗教严谨与政治自由的完美结合4.《旧制度与大革命》(1)托克维尔的任务<1>从社会历史的角度清理人们对旧制度与法国大革命的误解i大革命的成就没有想象的大ii并没有和旧制度彻底决裂iii导致大革命的原因不是一般人们所说和所想的iv对自由与专制的误解(2)说明人们误解大革命的缘由i. 缺乏对社会的具体分析ii. 从革命风暴的表面现象理解和解释大革命iii. 简单地看待“新”与“旧”的关系5.值得讨论的问题(1)如何培养良好的问题意识?i自然禀赋的原因 ii良好的教养 iii独立思考的习惯 iv渊博的知识(2)如何理解风俗、习惯和宗教在社会政治中的作用i马克思的看法 ii托克维尔的看法(3)如何看待“左”和“右”,或“激进”与“保守”?i“左”的特点? ii“右”的特点? iii“左”和“右”的区分是够是绝对的?早期的理论家和科学理论的展望1.本章讨论的主要问题(1)社会学家之“美好社会”:理想与现实(2)与社会学相关的科学与信仰的关系(3)社会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4)社会学的独立性问题(5)社会学理论的构成问题社会学建立在对经验的信仰上 哲学à先验 实然à事实 神学à超验 应然à价值2.本章的主旨:1) 在一般意义上了解社会学理论的特点2) 在一般意义上了解社会学的独立性与非独立性第一节作为一种信仰体系的科学1、 社会科学与信仰(1)科学是一种幸运体系:对经验事实及经验理论的信仰(2)科学是理解世界的独特策略:用经验观察到的事实严格评估的理论来解释事物(3)科学信仰不同于宗教信仰讨论:社会学信仰与宗教信仰的关系2、 科学与意识形态(1)意识形态陈诉的是经验世界中应该发生什么(2)社会学从来没有将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