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郊华电小学王利娜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8570689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燕郊华电小学王利娜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燕郊华电小学王利娜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燕郊华电小学王利娜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燕郊华电小学王利娜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燕郊华电小学王利娜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燕郊华电小学王利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燕郊华电小学王利娜(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章题目:如何利用实物模型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作者姓名:王利娜工作单位: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华电小学通讯地址: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华电小学邮政编码:065201电子邮箱:如何利用实物模型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摘要:利用模型学习科学概念,是有效学习的基本方式之一。本文在充分论述什么是科学概念以及什么是模型的基础上,举例说明如何利用人体消化系统实物模型来解决食物在体内的消化会一次经历哪些地方的问题。关键词:科学概念 实物模型 食物旅行新课改已经经历了几年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许多教师都发表各类文章,宣扬新课改理念的先进性、时代性等。把旧的科学教学统统贬低,认为旧的科学教学方式大大束缚了当前科学教育的发展

2、;认为科学教学中的概念教学、知识教学不符合现阶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我们培养的是能动手、要经历科学探究过程的学生。科学课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这个词指的是对科学的一种广而宽的基本的理解和能力,而不是要去细致地掌握每一条规律或是所有的博大精深的学问。所谓具有科学素养的人是指那些能够轻松地掌握关键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技能的人,能够准确构建科学概念的人。科学概念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揭示概念的内涵而形成的概念,是自然科学知识构成的最基本的要素。科学知识的推衍、规则的建立都离不开科学概念。科学概念在科学学科中非常重要,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粗浅的,有些甚至是错

3、误的,由此而产生的概念的内涵受狭隘知识范围的限制,或者没有把对象的主要特征包括进去,或者没有同不重要的东西清楚地分开。维果斯基把这种没经过专门的教学,而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辨别学习、积累经验而掌握的概念叫做日常概念,又称前科学概念。比如,蜜蜂是鸟,鸭不是鸟,树不是活的,月亮是活的。如果他们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没有被科学地加以引导,那么他们形成的那些观念,就有可能是非科学的,并且可能妨碍到孩子们以后的学习。要想培养出具有科学素养的人,科学概念教学在科学教学中也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科学概念是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脑中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抽象,它来自于客观现实,又高于客观事实。在科学课程的教学中,

4、虽然概念教学不是教学活动的全部内容,但却是根本和不可缺少的构成部分。而科学概念的学习过程,虽不像科学史上建立科学概念那样曲折漫长,但也是分阶段的,是极其复杂的,需要经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模糊到精确、从简单到系统的发展过程。在科学课堂上,教师经常以给出定义的形式直接讲解某一概念,然后进行举例或应用。这是比较普遍的概念教学方式,它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忽视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二是难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模型”是一种很重要的研究方法。它是分析研究问题的主要手段。无论试题情景多么新颖多变、与日常生活联系多么紧密融合,大都可以归结为学生熟悉的模型。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运用

5、已知的科学原理、规律、熟悉的解题方法、经验去分析、寻找事物间的本质联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而不断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小学教学中模型可以更直接、更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如果教师能充分把握每个科学概念在其形成过程中所经历的主要推理形式,并注意结合学生的思维特征来组织教学,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科学概念是如何利用模型建立起来的,授以相应的科学方法。那么,既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以上不足,又能更好地落实科学教学三维目标,促使学生在深入理解科学概念的同时,掌握基本的科学过程技能和相关能力。如果我们把小学科学课堂比喻成“过河”,活动好比一艘船,带着学生从此岸到达比岸的过程使学生发展了知识

6、、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科学概念就好比这艘船的舵,掌握着这艘船的行驶方向,没有行使方向的船是到达不了彼岸的,课堂上没有科学概念为主线,三维目标是无法达成的。下面就以食物在体内的旅行一课作为实例阐述一下如何利用食物模型给学生建立科学概念。食物在体内的旅行是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课,该课的核心概念有两个,一是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另一个是食物在体内主要经历了(口腔的嚼碎食道的推送胃的磨碎分解小肠的吸收大肠形成粪便肛门排出)这些过程。在本课的教学过程教师利用学生的原有认知,让学生说出哪些器官参与了食物在体内的消化吸收,并按照食物经历的过程给这些器官排序。在学生充

7、分讨论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出示人体消化系统模型,利用具体的实物模型让学生掌握“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食物经过这些消化器官的顺序依次是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的科学概念。再次利用人体消化系统模型,分析各个消化器官在人体当中的位置,形状和功能。理解和掌握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过程,完成第二个核心概念的构建。学生的科学学习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改变学生原始知识、经验的过程,即概念改变的过程。只有通过消除错误的前概念,借助完整的探究过程,设置具体的问题情境才能从实际意义上引导学生接触科学概念,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概念,促进学生深化科学概念,从而掌握科学概念。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这课的教学利用具体实物模型,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使本来比较抽象难懂的科学概念变得简单直观易懂,学生爱学,学的轻松,教学效果良好,能够较好完成本课科学概念的建构。参考文献:1、郝京华主编小学科学教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P892、2009国培计划培训者韦钰围绕概念和模型组织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