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结三篇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8570068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结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结三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结三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结三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结三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结三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结三篇(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结三篇 第一篇22X年围绕建房、搬迁、就业、保障、配套、退出六个关键环节和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四个目标,周密组织、精心实施,现将02X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板栗村集中安置点。规划总用地面积1420平方米,拟安置易地扶贫搬迁户4户、141人,均为建卡贫困户。规划建设安置住房共4套,其中安置住房355平方米,生产性辅助用房112平方米,配套完善安置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文化站05平方米、幼儿园0平方米、议事大厅300平方米、篮球场71.平方米等公共服务设施;流转菜园地20亩。工程总投资1504.0万元,其中工程费用129.6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

2、04.万元。资金来源为农户整宗地收益退出资金10.0万元,农户自筹资金2.0万元,易地扶贫专项补助资金104.万元。项目于202年月份开工建设,目前有序推进中,预计2X年月完工。 坡坪村集中安置点:规划总用地面积349.平方米,拟安置易地扶贫搬迁户6户、86人(均为建卡贫困户,规划建设安置住房2套共235平方米。)配套完善安置点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其中:建设安置点内部道路36米(含配套综合管网、路灯照明工程);建设议事厅2平方米、篮球场645平方米、广场156.17平方米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进行后续产业扶持、旧房拆除及宅基地复垦、迁出区生态恢复等。工程总投资为7.13万元,其中工程费

3、用850.59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3.54万元。资金来源为易地扶贫专项补助资金8183万元;群众自筹1.80万元;房屋整综地收储138万元。项目于22X年11月份开工建设,目前有序推进中,预计22X年4月完工。 二、主要做法 (一)坚守自愿底线,精准锁定搬迁对象。坚持把群众自愿作为工作底线,充分尊重搬迁群众意愿,不搞强迫命令,引导群众自力更生、主动搬迁。同时,扣准第一颗纽扣,在识别程序上不少一环,公开宣讲政策,公开评议对象,公示评议结果,把知情权、评议权、监督权交给群众。 一是强化宣传工作。采取进村入户、召开群众会、集中组织学习、悬挂标语、发放资料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搬迁政策,确保家喻户晓

4、。组织搬迁户到安置点参观、监督,帮助群众算清搬迁家账、发展账、脱贫账,并介绍入住后的产业规划,做到一户一策,让群众做搬迁的明白人。 二是精准识别对象。始终把精准识别搬迁对象放在首位,对所有搬迁对象户信息进行严格比对,坚决清理不符合条件的搬迁对象,防止出现不该搬迁的要搬迁、应该搬迁的不搬、不想搬的被搬等现象。 三是规范识别程序。严格按照选定搬迁对象目标区域、群众申请、入户核实等规定程序,组织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村干部,深入村组和贫困户家庭,对搬迁对象户进行严格识别和筛查,锁定搬迁对象。 四是落实发展措施。再次精准识别后,与搬迁贫困群众面对面摸清其家庭情况,并一道共同制定切实有效的后续脱贫计划,编

5、制具体、有效的后续就业保障措施,确保务实推动搬迁就业保障到户、到人、到就业岗位。 (二)坚持精准务实,科学编制搬迁规划。始终把规划编制摆在重要位置,在深入调研、摸清底数的基础上,组织编制芦塘乡易地扶贫搬迁实施规划,做到安排到点、落实到户。 一是坚决守住两条红线。坚持保障基本、基本保障,坚守建卡贫困人口搬迁建房户均负债不超过万元、人均负债不超过202元和建卡贫困人口搬迁建房面积人均不超过25平方米两条红线,不搞豪华装修,确保建成的房子有人住、当年建设当年住。同时对深度贫困、无力建房的特殊建卡贫困户采取兜底搬迁,实施交钥匙工程,实现零负担拎包入住。 二是立足四好三美目标。综合考虑搬迁群众生产生活需

6、要,优化模式,创新方式,因地制宜推进搬迁住房、配套设施建设,确保搬迁群众安心、舒心、放心入住质量好、风貌好、环境好、配套好的四好搬迁住房。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系统工程进行统筹谋划,切实提高搬迁质量和水平,使搬迁安置地成为生态美、产业美、生活美的三美家园。 三是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始终尊重搬迁群众意愿,让群众全程参与,坚持搬迁对象让群众评、安置去向让群众选、规划设计让群众议、分配方案让群众定,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三)创新建设机制,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坚持扶贫与党建双推进,把支部建在工地上、建在群众中,筑牢战斗堡垒,做到征地、搬迁、建设、监理一盘棋,确保政策落

7、地、工程质量好。 一是强化支部引领。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的作用,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和工程建设监管。结合两学一做专题教育,组织党员集中学习,引导党员协助做好政策宣传和矛盾纠纷调处等工作。同时,督促指导施工单位将党支部健在工地上,发挥党员作用,以党的建设助推工程建设。 二是支持群众监督。组织搬迁农户通过开会推荐5名威望较高、处事公正、群众认可、熟悉建筑的搬迁户代表,成立了芦塘乡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工程自主管理委员会,全程参与选址、规划设计、协调服务、质量监管、资金监管、督促进度、房屋分配等工作,切实保障了搬迁农户的合法权益。 三是压实工作责任。落实乡长为安置点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主抓亲管

8、、强力推进。要求每天跟踪督促安全质量和进度,施工单位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按图销号,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推进工程建设。同时每周召开一次现场推进会,建立工程进度半月报制度,确保了工程建设顺利推进。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目标管理。一是盯紧时间节点。按照目标要求,对表算账、挂图作战、挂牌督办,确保月底前完成第一批安置房建设。二是紧盯关键环节。围绕建房、搬迁、就业、保障、配套、退出六个环节,周密组织、精心实施,具体到每一点、每一户,倒排工期、环环紧扣,有力有效的推进工作。三是紧盯工程管理。强化合同管理、材料管理、队伍管理、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批准的建设方案、施工图、投资概算和相关规范,确保

9、建设质量过硬。 (二)科学组织施工。一是加快工程进度。科学精细组织工程施工,合理调整思路、摆布力量,提高工程施工管理技术水平,抓紧房屋主体施工、室内装修和环境打造,确保工程进度。二是严格工程质量。加强施工现场全程监督管理,强化工程设计、施工、交付使用等环节质量监管,杜绝偷工减料、降低建设标准等现象。三是强化群众监督。积极发挥自管委的作用,切实保障搬迁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对工程项目概况、资金来源、建设进度、监督部门及受理方式等就近公示,接受监督。 (三)落实后续措施。一是尽快分房入住。细致耐心地做好群众工作,尽快组织搬迁农户抓阄选好分房,待房屋建成后尽快搬迁入住。二是落实后续扶持。实施安

10、置点后续扶持计划,尽快为搬迁户落实菜园子地。三是完善档案资料。完善易地扶贫搬迁相关档案资料,及时查漏补缺、举一反三,确保数据信息准确无误,确保经得起历史检验。 第二篇20X年,在省移民局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黔东南州移民局大力发扬敢闯敢做敢担当、敢想敢试敢创新的胆识勇气,紧紧围绕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工作总目标,统筹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各项工作,在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加快项目工程建设、落实后续发展措施等方面敢为人先、大胆创新,在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州决策部署上精准发力、精准施策,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赢得了移民群众的真心点赞,为全州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做出了重要贡献。

11、一、202X年工作总结 (一)工作开展情况 黔东南高度重视移民工作,把是否抓好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检验干部四个意识强不强的具体体现,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全面加强移民系统干部力量,全力加强要素保障,全面完善体制机制,推动易地扶贫搬迁扎实有效开展。 一是强化学习打牢思想根基。今年以来,我州移民系统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把党的建设摆在各项工作之首,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贵州代表团上的讲话、省十二次党代会和州十届二次全会精神,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全面强化干部作风,确保全体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同与以习近平

12、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二是党政主要领导重视高位推动。州委书记黄秋斌和州长冯仕文两位同志在州委常委会、州政府常务会等会议上,多次听取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我州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平时工作中,两位领导多次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部门加强配合,督促各县市落实主体责任,推动工作落实。同时,两委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到我局和全州各县市专题调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实地查找问题,提出要求、制定措施,高位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三是着力建立完善体制机制。我们把建立完善体制机制作为工作的突破口,全面补齐体制机制漏洞,着力强化制度管人,强化机制管

13、事。一方面,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严格按照黔委厅字273号文件精神,及时调整充实州、县两级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力量,确保工作有人抓、事情有人管。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工作调度机制,全面建立健X县区两级易地扶贫搬迁联席会议制度和工作调度机制,采取一天一调度、三天一通报、一周一小结、一月一评比机制,每月召开一次全州调度会,推动各县市抓进度补短板。 四是着力加强督查调度力度。严格按照黔东南州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巡查办法、黔东南州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问责办法和黔东南州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督查办法进行督查调度,每月由班子成员带队深入全州6个县市65个安置点进行实地督查,对存在的问题实行点对点通报,并以督办专报和督查

14、整改通知书的形式下发各县市,督促他们及时整改落实,对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假作为的,严肃追责。对今年出列的XX县区和工作滞后的县,我们及时组建工作专班,实行蹲点驻守,与相关县市共同解决工作中的困难。 五是全面开展五比五率大比武活动。紧紧围绕怎么搬和搬出来后怎么办这两个问题,扎实开展业务工作五个大比武,即比一比202X年扫尾工作、比一比202X年对象精准、比一比安置点建设进度、比一比lsqo;五个一批、五个全覆盖rquo;后续发展、比一比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实现搬迁精准率、搬迁入住率、项目进度率、户均就业率、搬迁脱贫率五个率的工作目标,并以县市为单位进行排名,实行一月一排名、一月一通报。通过开展

15、五比五率大比武活动,促进各县市形成你追我赶,竞相比拼的良好氛围。 六是及时分解落实任务压实干部责任。对省、州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和省、州脱贫攻坚春季攻势与秋季攻势提出的相关工作要求,及时进行责任分解,科学制定行动方案,层层压实责任链条,确保每个时间节点不断链,每个工作任务不掉档。在实际工作中,着重强调团队精神,注重发挥班子的群狼战术,在工作中既强调分工更注意协作,着力形成敢于担当、攻坚克难、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 七是创新实施大数据移民工作。我州紧跟近年来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浪潮,主动与中国电信合作,投资50万元在全州建设大数据+移民工作平台,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走向科学化、精准化、高效化,开创了全省移民工作的先河。该平台包括三大系统,系统之一是移民项目建设远程监管调度平台,通过一个月的不懈努力,该平台已于0月3日正式开通运行,可全天候全时段全覆盖对各个安置点的施工建设情况进行远程调度和监管,为各级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有效依据;系统之二是移民服务管理系统,该系统分为基础数据管理、工程项目管理、资金调度管理、后期扶持管理和数据分析管理等大板块,目前正在紧张有序地开发设计,预计今年月底建成投用,届时能够有效提升对移民群众管理服务的科学化和精准化水平;系统之三是远程视频工作调度信息推送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