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8570065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8.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温度与物态变化 知识梳理: 重点1:温度和温度计 1、温度计原理: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义为0,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定义为100。 0和100之间为100个等分,每一个等份代表1摄氏度。 2、温度计的使用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3、总结 原理 玻璃泡液体 刻

2、度范围 分度值 构造 使用方法 1 实验室温度度计 液体的热胀冷缩 -20-110 1 体温计 一样 35-42 0.1 寒暑表 一样 煤油,酒精等 -3050 1 水银,煤油,酒精等 水银 玻璃泡上部分是均匀玻璃泡上部分有段细玻璃泡上部分是均匀细管 而弯的缩口 细管 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放在被测环境中直接数,不能甩 使用前需要甩几下 读数,不能甩 重点2:物态变化 一、熔化和凝固: 1、熔化: 熔化规律: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上升。 晶体熔化必要条件: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热。 影响熔点的因素:压强

3、杂质 影响物质熔点的因素:杂质、物质种类、压力、压强影响物质的沸点 (重点) 2、凝固: 凝固规律: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且温度不断下降。 晶体凝固必要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不断放热。 凝固放热。 二、汽化和液化 1、汽化: 汽化现象分为:沸腾、蒸发两种形式,都要吸热。 沸腾和蒸发的区别: 2、沸腾:液体沸腾必要条件:温度达到沸点、不断吸热。 沸腾规律:液体在沸腾时,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 沸腾图像各段的涵义 0A段:不断吸热,水的温度升高 AB段:水沸腾时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 3、蒸发: 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

4、 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液体自身的温度;液体蒸发的表面积;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速度。 4、液化:液化的方法分为:降温液化;压缩体积液化。 注:在平时的生活中,同学们一般都把“白气”误认为了是气体。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气体。我们看的“白气”,它不是气体,而是小“液滴”,是液体。 三、升华和凝华 1、升华:升华吸热:干冰可用来冷藏物品。 2、凝华:凝华现象:凝华放热。 2 3、用物态变化解释雨雪云雾霜冰雹的成因 自然现象 成因 雨 物态变化名称 当云层中有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液化 珠合并成大水珠时候,便形成雨 太阳照到地面上,水温升高,含有水蒸汽的高温空气快速上升,在上升过程中,空气逐渐冷却,液化,

5、凝华 水蒸气便液化成小水珠或凝华成小冰晶,形成云 雾是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悬浮在空液化 气中,在地面附近称为雾 在天气较热时候,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早晨遇到温度较低的树叶,液化 花草等,液化成为小水珠附着在它们表面上 霜是水蒸气在地表遇到0度以下的物体时,直接凝华成固体,如果高空中温度为0度以下,水蒸凝华 气直接凝华成小冰晶,水便以雪的形式降回地面 冰雹是体积较大的冰球,云中的水珠被上升的气流带回到气温在0度以下的高空,凝结为小冰珠。在小冰珠下落的时候,外层受热融化成水,并彼此结合,使得冰珠越来越大,如果上升气流很强,凝华,融化,凝固 就会在升入高空,其表面形成一层冰壳,经过多次的反复过程,形成较大的冰球,当上升气流托不住他们时候,就下落到地面,形成冰雹 云 雾 露 霜,雪 冰雹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