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8569696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经济学原理题型:单选1、多选、判断5、填空题0、名词解释-5、简答题4-5、论述题、案例分析。1、公共经济学(一)含义:公共经济学就是经济学中专门研究政府经济行为、政府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经济关系和政府经济活动特殊规律性的科学,是论述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共组织(如国有企事业)的存在乎义和行为,回答政府必须做什么以及应当如何做的学问。(二)研究对象:中央政府的经济行为、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以及涉及官方金融机构在内的所有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出资兴办经营的企事业的存在乎义、经济行为及经济关系。(三)研究内容:研究政府的经济职能;研究政府收支;研究政府收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研究涉及政府收支在内的公共部门经济和

2、政府经济行为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对公共部门宏观经济政策、政策工具、政策协调以及宏观经济调控的研究。2、市场失灵(一)含义:是指由于内在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备的某些领域运作不灵,即只靠利伯维尔场机制达不到资源的最优配备。狭义的市场失灵重要表目前外部负效应、垄断生产和经营、公共物品的生产、不对称信息状况下的商品交易以及社会收入分派不公等问题的调节上市场机制运作不灵。广义的市场失灵,除了涉及狭义市场失灵的内容外,还涉及由宏观经济总量失衡导致的经济波动。(二)体现:宏观性失灵;信息的不完全性失灵;公共性失灵;垄断性失灵;外部性失灵。社会公平分派失灵。(三) 因素:个人自由和社

3、会原则存在矛盾。现实中的经济运营不能满足完全竞争的假定。一般竞争均衡分析不具有普遍性。完全市场假设不成立。信息不完备或信息无关性存在。存在外部效应。公共物品是市场无法自行保证供应的。3、公共财政的职能定位()资源配备职能:是指通过公共财政收支活动以及相应政策的制定、调节和实行,实现对社会既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资源构造与流向的调节与选择,实现区域经济构造、消费与投资构造、产业构造等方面的合理化。目的在于克服现实经济生活中市场机制并不符合完全竞争市场的诸多抱负条件而导致的市场失灵,实现社会稀缺资源配备的效率及其优化。区域间的资源配备。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的配备。消费与投资之间的配备。()收

4、入分派职能:通过财政分派,将一定期期内社会发明的国民收入,在国家、公司、个人之间进行分派,形成合理、公平的比例,其目的是实现公平分派,涉及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两个层次。(3)经济稳定职能:指政府通过运用多种政策手段,故意识地影响,调控社会及经济稳定地运营。目的在于实现充足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自动稳定器。即通过财政的某些制度性安排来发挥对经济的“自动”的稳定作用。相机抉择(或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即通过调节预算收支来调节社会总需求。、市场经济国家财政职能的演变在自由放任背景下的“守夜人”角色奉行积极干预政策的能动型政府向自由放任政策的“回归”5、资源配备方式的选择(1)筹划配备

5、方式。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方式有也许从整体利益上协调经济发展,集中力量完毕重点工程项目。但是,配额排斥选择,统管取代竞争,市场处在悲观被动的地位,从而易于浮现资源闲置或挥霍的现象。筹划不也许合理地配备资源,由于用筹划方式来协调资源的配备存在着三个不可克服的缺陷:知识的局限性和信息不完全。筹划执行过程中的偏差。缺少利益鼓励机制。(2)市场配备方式。依托市场运营机制进行资源配备的方式。长处:可以使公司与市场发生直接的联系,公司根据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化状况,根据市场上产品价格的信息,在竞争中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备。局限性:由于市场机制作用的盲目性和滞后性,有也许产生社会总供应和社会总需求的失衡,产业构

6、造不合理,以及市场秩序混乱等现象。6、公共物品(一)含义:是那些在消费上同步具有非排她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或服务。(二)存在的因素分析:市场失灵;私人部门难以承当的成本或风险;产权不明确或产权保护困难;规模效应和自然垄断性;统治阶级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全球化进程的需要。(三)基本特性:非排她性:是指技术上不也许将回绝为它支付费用的个人或者厂商排除在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收益范畴之外。消费的非竞争性:是指某一种人或厂商享用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同步,并不排斥和阻碍别人或别的厂商的享用,并且也不会减少其她人或其她厂商享用该种物品的数量和质量。(四)分类:纯公共物品:是指具有完全非竞争性和非排她性的物品或服务,如国

7、防和灯塔等,一般采用免费提供的方式。准公共物品: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局部的排她性。如公益物品,义务教育、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公园等;公共事业物品,也称自然垄断产品,电信、电力、自来水、管道、煤气等。、鉴定公共物品的环节要先看这种物品或服务在消费中与否具有竞争性,如果具有竞争性,则这种物品肯定不属于公共物品的范畴;如果不具有竞争性则转入第二步;对公共物品的进一步辨认要看这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与否具有排她性,如果不能排她,则该产品有也许是公共物品或者是需要限制使用的公共所有的资源;如果该种物品或服务的受益既具有非竞争性,又具有非排她性,那么该物品必然是公共物品。如果在技术上具有排她性,这时要进一步分

8、析该产品在排她时的成本问题。如果该物品的排她成本很高,那么该物品属于公共物品的范畴。如果一种物品在技术上具有排她性而实现排她性的成本又比较低的话,则该物品属于排她性但非竞争性物品,也就是属于“拥挤性的公共物品”,如电影院、高速公路和桥梁等。此类物品或服务可以通过市场来提供,同步政府予以一定限度的补贴。8、 目前中国公共物品的供应的方式(1) 政府直接生产:纯公共物品或自然垄断性较高的准公共物品一般都由国家直接生产,例如国防、货币、邮政、电力、铁路、军工等。中央政府直接生产(国防、基本设施、大江大河的开发与管理、气象、消防、环境等公共服务)地方政府直接生产(欧洲提供医疗、保健等,而国内要吸引投资

9、。)(2) 政府间接生产:是指政府运用预算安排和政策安排形成经济刺激,引导私人公司参与公共物品生产。政府与公司签订生产合同;BOT模式;政府参股;经济资助。(3) 非营利组织供应。、政府失灵(一)类型:公共政策失效;公共物品供应的低效率;政府扩张;寻租及腐败(二)相应的因素:(1)公共政策失误或政策失效的重要因素来自于:公共利益的模糊性;既有的多种公共决策体制及方式(投票规则)的缺陷;信息的不完全性;选民与政治官员的自利性;政策执行上的障碍。(2)由于公共物品自身的复杂性以及政府政府机构的低效性,使得它们提供公共物品难以达到应有的高效率,重要因素有:公共物品的评估或评价上的困难;公共机构特别是

10、政府部门垄断了公共物品的供应,缺少竞争机制;鼓励机制的缺少;监督机制的缺陷。(3)政府扩张的因素:政府作为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和外在效应的消除者导致扩张;政府作为收入和财富的再分派者导致扩张;利益集团的存在导致扩张;官僚机构的存在导致扩张;财政幻觉导致扩张。(三)矫正:矫正政府失灵必须采用合理、适度的干预方式;矫正政府失灵的核心问题是提高政府机构的效率;矫正政府失灵还必须加强社会的监督与约束;矫正政府失灵的核心还在于有效遏制地方保护主义。、公共选择理论(一)公共选择:又称集体选择。(二)公共选择理论:就是以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即所有个人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前提,根据自由的市场互换能使双方都

11、获利的经济学原理,来分析政府的决策行为、民众的公共选择行为及两者关系的一种理论流派。11、公共选择的规则及其优缺陷(上网百度的)(1)全体一致通过原则。长处:被通过的决案可以照顾到每一种投票者的利益,不会使任何一种人受损失,从而达到帕累托最优的抱负境界;可以避免搭便车行为的发生。缺陷:由于议案组要照顾到每一种人的利益,这一过程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步厌恶决策的时间,决策成本大,效率低;她忽视了投票者的决策行为,为了满足多数牺牲少数。()多数通过原则。长处:节省时间成本,提高决策效率缺陷:看起来是很民主,很合理,代表多数人的意见,但少数人的利益往往被忽视;多数派对少数派实行强制,少数人

12、的利益不被注重,从而有的选民不注重选举权的重要性;当许多人不注重选票,便会浮现选举成果被利益集团控制;也许浮现投票循环;也许浮现通过操纵过程控制决策成果的状况;投票人也许采用方略投票行为;也许浮现多数集权。12、公共预算(一)含义:是指经法定程序编制和批准的,国家在一定期期内的基本财政收支筹划,是政府为了实现国家的社会经济任务,有筹划地集中和分派国民收入的重要工具,是公共财政的主导环节。(二)功能:公共预算一方面是一份对政府的行为有直接约束力的法律文献;公共预算是反映政府的活动范畴和政策取向的收支筹划;国家预算是对国民经济进行监督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三)分类:按照发挥作用的时间,分为年度预

13、算和中长期预算。按编制的形式,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按编制措施,分为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按收支管理范畴,分为总预算、部门预算和单位预算。按预算的级次分类,分为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按投入项目能否直接反映经济效果,分为项目预算和绩效预算。13、 预算的审批、执行与调节P1361.如何审批(1)立法机构要审批预算的总体分派,考察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公共支出与公共收入预测的根据与合理性(2)财政部将中央预算草案和地方预算草案汇编成国家预算草案,由国务院审定后,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财政部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的中央预算,及时向中央各有关部门批复预算;各部门应在财政部批复预算后及时向

14、本系统所属各单位批复预算,各单位根据批复执行预算.如何执行(1)收入征缴()指标审核(3)支出资金拨付(4)预算调节4、公共支出(一)含义:公共支出也称政府支出、财政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支出的一切费用的总和,是政府行为的成本。公共支出的资金来源是财政收入,主体是公共部门,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具有非市场营利性和一定的生产性。(二)分类:按照政府职能分类,公共支出分为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六个方面。按用途分类,公共支出可分为1类。按经济补偿性分类,公共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按生产性分类,公共支出分为资本性支出和常常性支出。按

15、受益范畴分类,可分为一般利益支出与特殊利益支出。按行政构造分类,国内分为中央财政支出、省(直辖市、自治区)、市(自治州、地区行署)、县(不设区的县级市、自治县)和乡(镇)四级地方财政支出体系。15、 公共支出增长理论瓦格纳法则皮科克怀斯曼模型马斯格雷夫的公共支出增长模型鲍莫尔的非均衡增长模型公共选择学派的财政支出增长理论16、 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1) 购买性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教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公共投资支出(基本设施投资、经济基本产业投资)。(2) 转移性支出: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支出(价格补贴、公司亏损补贴、财政贴息、税收支出、居民生活补贴)。17、 成本效益分析(一) 定义:是经济学中常用的分析工具,是对项目获得的收益和将付出的成本进行测定,然后,将成本和收益结合起来加以比较分析,从而为经济主体提供一种最优的经济决策方案。(二) 环节:根据公共支出目的提出若干备选方案。计算各个方案的成本和效益。计算各个方案的成本和效益的效率。拟定各个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