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聘》说课稿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8566974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聘》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应聘》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应聘》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应聘》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应聘》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聘》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聘》说课稿(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应 聘说 课 稿(第三课时)耀州区高级职业中学 闫军玲大家好,我叫闫军玲,来自耀州区高级职业中学,我说课的内容是应聘第三课时,下面我将从分析教材,教法采用,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几方面来分析说明。一、 说教材(一)教材分析应聘是高教版职高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第一篇课文演讲训练学生在大庭广众之中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第二篇课文辩论不但训练了学生的口才,还训练了学生的应变思维。应聘是在演讲和辩论训练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口才和应变思维能力的综合训练,为中职学生步入社会,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做准备。应聘一文我设计为三课时,第一课时依据课文,学习应聘的意义与应聘技巧;

2、第二课时学生演示分析面试实例,让学生感知应聘过程;第三课时为课堂训练,主要是学生模拟应聘。我的说课内容是第三课时,课型为训练课。(二)目标的确定模拟应聘是应聘的课堂训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课堂训练是学生运用学过的应聘知识进行应聘实践活动,旨在训练提高学生应聘能力。在模拟过程中注重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应变能力,对存在的问题教师进行点评指导。在仪态方面,学生在生活中不重视,也没有进行过正规训练。应聘对仪态的要求很高,在训练中,要注重学生仪态的训练。招聘者在招聘时要对应聘者的职业道德,个人情况,个人品质都要简单了解,而这些都是通过应聘者的言行表现出来的,因而在训练中,要让学生认识到养成习惯的

3、重要性。根据单元训练口才目标和应聘训练的中心,确立本节课的训练目标为:能力目标:1、训练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应变能力。2、注重对学生仪态的训练。情感目标:1、通过训练,认识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三)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模拟应聘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训练中提高应聘能力,在应聘中能运用学过的技巧和方法。应聘与面试是密不可分的,在面试时如何给招聘者单位一个良好的印象,仪态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一个细节往往可以决定成败,所以本节课训练的重点是:1、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应变能力。2、注重学生仪态的训练。招聘单位通过面试想了解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应聘者的基本情况,二是应聘者的素质状况

4、。如何在面试中把自己推荐出去,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而技巧对学生来说,要熟练掌握不是轻而易举的,要用得体的说话打开就业的大门,还需要指导训练达到目的,因此难点确定为:应聘技巧。二、说教法1、创设情景法为了让学生身临其境,参与应聘,在教学中,我运用创设情景,模拟应聘的过程,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把抽象的理论转变为学生的实践。2、在训练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模拟应聘中,训练的是学生的应聘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训练。学生对应聘过程的把握能力不足,为了使模拟不流于形式,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扮演招聘单位,有的放失的指导学生训练。三、说学法中职

5、二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准确地表情达意,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前几课时的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学生的口语表达往往随意性很强,语言不简洁,夹杂一些习惯性用语,有些学生的应变能力较弱,因此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要加强训练。现在的学生对应聘并不陌生,部分学生已有过简单的应聘经历。虽然在应聘教学中,明确了应聘的要求和技巧,但要在现实应聘中脱颖而出,还需要加强理论指导下的应聘训练。1、训练课重在实践,学生已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要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提高应聘能力,学生要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活动。2、实践探索法,让学生参与应聘的实践过程,探

6、索应聘技巧,提高应聘能力,为就业做好准备。3、讨论法,对应聘的表现相互讨论,取长补短,体会团队合作的优越性。四、 说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导语:前面我们学习了应聘的要求和技巧,请大家想想:应聘的要求和技巧有哪些?(指名回答,课件展示:应聘的要求和技巧。)作为一名中职生,将要面临学成后“求职”的竞争,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运用应聘技巧,成功应聘。这节课我们进行 “模拟应聘”训练。通过复习提问巩固了理论知识,使学生在模拟应聘实践时有了理论指导。(二)模拟应聘第一步:分发应聘口语评价表,让学生明确评价的内容和任务。学生模拟应聘活动口试评价表应聘号评分(100分)礼仪(10)语言(50)技能(20)自信(

7、20)总分1234课件演示评价表,设计“评价表”这一环节,既提高了评价者的水平,又使被评价者认识了自己的应聘能力,找出不足,不断改进。第二步:模拟训练1、课件展示模拟内容:一家中德合资企业,主要生产汽车零部件,欲面向社会招聘一批懂技术,能吃苦,具有团队合作能力的汽车零部件加工工人,请你以“应聘者”的身份前来面试。2、分配角色:教师扮演“招聘者”,4名学生扮演“应聘者”。 3、模拟训练教师作为“招聘者”设计的问题:1、请作一下自我介绍。2、谈谈你的优缺点。3、你对加班的看法。4、当你正准备去吃饭时,看到同事在吃力地搬东西,你会怎么做?5、你对自己面试有何评价?这一环节是本堂课的重点内容,围绕教学

8、重点进行训练。创设模拟情景,对学生进行应聘训练,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训练,一个学生可回答1-2个问题。在挑选“应聘者”时要根据学生掌握的应聘技巧情况,精心挑选,选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应聘者”,针对他们在应聘过程表现出来的优缺点进行具体分析,点评。4、评价(1)汇总学生“评价表”,评出最佳“应聘者”。评价方法:各小组汇总,全班再汇总。(课堂时间有限,为了节约时间,汇总分数提前做好周密的安排。)(2)教师点评老师点评:大家在练习中表现得很积极,值得表扬。同学们能运用应聘技巧来“应聘”,有的同学在回答自己的优缺点时能清醒地认识自己的弱点,扬长避短,并根据应聘的工作性质来巧妙回答。有的同学面对难题懂得随

9、机应变,运用转移话题,巧言排难。但还存在不足的地方,有的同学说话吞吞吐吐,伴有小动作,思维不活跃,这是缺乏自信的表现,我们应该克服胆怯心理,有了自信,才能成功。板书: 吞吞吐吐做小动作 树立自信思维不活跃有的同学仪态不雅,走路大不咧咧,坐时还翘着二郎腿。面试时,第一印象很重要,第一印象就来自仪态,我们应该在应聘面试中站有站相,坐有做相,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板书:走路姿势不雅 仪态得体 坐姿歪歪扭扭有的同学准备不充分,没有在面试前仔细阅读招聘启事,只有知己知彼,了解招聘者的需求、爱好和将要从事工作的特点,才能扬长避短,把握情势。板书:准备不充分 知己知彼有的同学急于回答问题,缺乏冷静思考,没有

10、看到所答问题的考察目的,错失机遇。板书:急于回答问题 冷静思考“最佳应聘者”不管从语言表达上还是在礼仪方面都做得很到位,表现出了坦诚而不失层次,冷静而不失朝气。教师点评具有典型性,对学生的训练有指导性,也再次强调了应聘的要求和技巧,也使学生认识到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突出教学的情感目标。通过点评指出优劣,指导学生应该怎样用技巧顺利应聘,突破难点:应聘技巧。5、设计问题(问题4):当你正准备去吃饭时,看到同事在吃力地搬东西,你会怎么做?设计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为了引发学生看到这个问题考察的目的:考察“应聘者”是否具有团队合作意识,从而突破情感目标。第三步:学生分组训练1、课件展示模拟情景:中华

11、英才网上公布,某酒店需要招聘服务员数名,条件是:年龄在40岁以下女性,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身体健康,能吃苦。请你前来“应聘”。2、将学生分成两大组,分组选出“招聘者”和“应聘者”。3、提供给“招聘者”问题:1、你有没有打过工?有什么收获?2、你对工资的要求?3、你有什么爱好?4、如果你被客人误解了,你会怎么办?5、你是一名应届毕业生,你认为我们会录用你吗?4、小组训练,教师巡回指导。5、教师点评:大家刚才在练习中都表现的很积极,“应聘者”回答问题时语言简洁,得体,反应迅速,扬长避短,但礼仪仍然不到位,在应聘中,礼仪至关重要,应聘与面试是密不可分的,在面试时如何给招聘者单位一个良好的印象,仪态是十

12、分重要的环节。一个细节往往可以决定成败。这个训练是在学生评价,教师点评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点评来指导训练,这个环节使更多的学生得到了训练,也是学生在第一个训练的基础上提高的过程。(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模拟应聘,同学们的应聘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今后的应聘中,不光要掌握应聘技巧,还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仪表,更要有团队合作意识。小结的目的是为了突出训练重点,使学生对应聘技巧的认识进一步升华,落实与实现本节课的情感目标任务。(四)布置作业写一篇参加“模拟应聘”的体会和感受。作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反思在模拟应聘中不足的地方,不断改进,为胜利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五、说板书设计:应 聘吞吞吐吐做小动作 树 立 自 信思维不活跃仪 态 得 体走路姿势不雅坐姿歪歪扭扭 准备不充分 知 己 知 彼急于回答问题 冷 静 思 考这样的板书设计条理清晰,将学生出现的问题和正确的做法展现在板书上,形成对比,突出正确的做法,指导学生进行应聘训练。六、 说教学反思这堂课以学生进行“模拟应聘”为主要形式,教师适时点拨,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学生基本掌握了应聘的过程及技巧,为以后的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课堂时间有限,不能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其中,应组织课外活动,让学生多进行几次模拟应聘。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