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参考资料大同旅游发展的方向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8565679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参考资料大同旅游发展的方向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毕业论文参考资料大同旅游发展的方向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毕业论文参考资料大同旅游发展的方向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毕业论文参考资料大同旅游发展的方向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毕业论文参考资料大同旅游发展的方向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参考资料大同旅游发展的方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参考资料大同旅游发展的方向(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同旅游发展的方向一、大同旅游市场现状 旅游业是一种新兴产业,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出现新的转机和国家出台一些扩大内需、培育内需等引导消费政策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旅游消费为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所选择。大同自然资源丰富多彩,人文景观古老独特,成为本市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加之良好的旅游条件,吸引着一批批中外游客。(一) 大同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 大同历史悠久,地理环境特殊,文化遗产丰富,自然景观具有地貌形态各异,雄浑壮观别具神韵,是华北地区文物古迹最多的城市之一,素有“华北地区地质地貌天然博物馆”之称。人文景观除以气势雄伟,造型独特,艺术精湛的特点外,还集建筑、雕刻、彩塑、绘画于一

2、身。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大同地区的旅游资源可分为:山水名胜,历史古迹,革命纪念地等。1. 山水名胜 恒山 位于浑源县城东南5千米处,与泰山、华山、衡山、嵩山并称为五岳,齐名天下。恒山有十八景,其中,“恒宗”石刻、飞石窟、果老岭、苦甜井等最具吸引力,为游客必观之景。 七峰山 位于大同矿区.山腰有玉龙洞,山顶有古建筑禅房寺塔(省级文物保护)。 采凉山 位于大同市区西北约25千米处。古“云中八景”即有“采凉积雪”之说。山坡植物繁盛,是全市森林密布地区之一,并有名胜红石崖。春秋登临姹紫嫣红,煞是好看。 大同火山群 主要分布于大同盆地北部,距市区25千米至50千米的大同县和阳高县境内。是华北地区唯一的

3、火山集中分布区,有火山30余座。其中黑山海拔1429.8米,全山形态完整,是我市火山旅游景点最佳地点。 大同市文灜湖 位于市区东5千米的文灜湖是“古大同湖”遗迹,水波荡漾,环境幽美,现已辟为文化、休养、游览胜地,湖旁建有工人疗养院。 浑源汤头温泉 汤头温泉位于恒山南侧,距浑源县城东南49千米的汤头附近。汤头温泉水温可达63度,内含十多种微量元素,可治疗皮肤,风湿等多种疾病。现建有温泉疗养院。2. 历史古迹 大同历史古迹多,分布广,建筑风格各异,主要有大同市区的云冈石窟,华严寺,善化寺,九龙壁和古楼;浑源县的悬空寺,永安寺和圆觉寺砖塔;天镇慈云寺;阳高云林寺;广灵水神堂;灵丘觉山寺等。此外,万里

4、长城(外长城)横亘我市北部边界,长城脚下有明代修建的“边墙五堡”可供游客游览。3. 革命纪念地 平型关战役遗址 平型关是长城的重要关隘。位于灵丘县城西30千米与繁峙县交接处。地势险要,自古为晋冀交通要冲,兵家必争之地。昔日硝烟弥漫的战场,今日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二) 良好的旅游条件 大同是山西北部的重点旅游城市,位于北京、五台山、呼和浩特三大旅游区中心,与北京的众多旅游资源及内蒙古的岱海、山西应县的木塔、忻州代县的雁门关和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五台山连成一片,便于游客游览。此外,大同与北京、太原、包头、秦皇岛之间都有直通火车,大同民航现已开始营运,使游客在短时间内就可从上诉各地往返大同。市内

5、建有许多宾馆、饭店,旅客吃住十分方便。 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炎热,但大同地区夏季却凉爽宜人。七月均温比北京低4.2度。当北京酷热难耐之时,大同正是旅游消夏的黄金季节。七、八月份,在大同避暑,比北戴河、青岛、大连并不逊色,还可观云冈,逛古城、登五台山、遍访“清凉世界”,确为游览、消闲、度假、疗养的胜地。二、大同旅游发展的现状 大同旅游业起步较早,发展却不尽如人意。社会经济水平低下和污染严重都成为大同旅游业发展难以逾越的障碍,受此影响,大同旅游业长期在低水平徘徊。发展被动、速度缓慢,旅游资源利用效率低,旅游产业要素配套不够齐备是大同旅游业发展水平低的突出表现。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优秀旅游城市,大同发展

6、旅游业先天有余,可惜发展多年仍裹足不前,后天投入不足可见一端。所以,大同发展旅游业要注重新项目开发。大同确实有不少新项目可待开发,如火山地质公园项目、长城古堡项目,只是任何新项目的开发都需要巨额资金投入,大同有限的地方财力不可能为旅游项目大把地撒银子。在这种情况下,大同要发展旅游就要另辟蹊径。三、大同旅游发展的方向在全国各地都大力发展旅游业的今天,大同市要想从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发挥自身旅游资源优势,实施品牌战略,注重旅游区的环境改造和优化升级。大同在立足当前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现代大众品牌旅游的同时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开发新型旅游,发展具有我市特色的假日旅游和乡村旅游。(一) 假日旅游

7、1、假日旅游的兴起 假日旅游是指居民在节假日期间外出参加观光,休闲,娱乐,度假等旅游活动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居民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以及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旅游现在已经成为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一种消费时尚。假日旅游在我国内需型经济生活中显示了重要作用,刺激了消费、拉动了内需,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2、 假日旅游的市场规律 根据对1999年以来旅游黄金周的持续观察和调查,同时结合全国节假日旅游市场的信息,研究发现我国假日旅游市场在旅游客流流动趋向、旅游者构成和旅游方式等方面表现出如下规律:第一, 旅游客流流量大、流向集中。1999年国

8、庆假期的延长直接刺激了居民潜在已久的旅游消费需求,外出旅游的居民人数骤然上升。据国家旅游局统计资料显示,1999年“十一”至2001年“十一”以来的七个旅游黄金周期间的国内旅游人数基本上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而近几年来,“旅游热”更使旅游的人数持续增长。第二, 从假日旅游者出游的空间结构和出游路程来看,假日旅游形成了当地短程游、出域旅游和出境游三个层次。虽然后两者增长幅度较大,但仍以当地游为主。目前的发展趋势是居民出游的目的地开始向城市近郊地区转移。第三, 调查结果显示,假日旅游的客源地以城镇地域为中心,假日外出旅游者以该地域的工薪族阶层为主体。城镇居民由于平日工作紧张,生活节奏较快,比较集中

9、的闲暇时间很难得,中等收入的工薪阶层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及需求巨大的市场,正在成为假日旅游消费的中坚力量。第四, 以家庭为单位的出游方式成为假日旅游的主流。调查表明,假日旅游者中有60%以上的人是与家人同游。节假日“全家总动员”,或去近郊休闲度假,或去远方旅游观光,成为假日旅游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3、假日旅游的发展趋势 社会与技术的进步为人们提供的休闲时间越来越多。同时,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不断好转,国家扩大消费政策的陆续出台,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以及居民消费观念的进一步转变,外出旅游将会成为我国居民生活中更为普遍的一种消费现象,假日旅游将持续繁荣地发展,步入成熟、稳定、健康、有序的发展轨

10、道。假日旅游的集中性及其旅游者出游目的和空间结构特征,表现出了整个旅游市场的需求及其层次的变化趋势。二、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田园风光、森林景观、农村生产经营活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风俗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去观赏、品尝、休闲、体验、健身、科考、绘画、摄影、购物、度假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乡村旅游是依托在乡村广阔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上发展起来的具有休闲度假性质和特征的旅游地类型和旅游产品,是促进乡村景观资源开发和乡村传统功能转化的重要产业。 乡村旅游具有开发范围广、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地域特色明显、原始野趣浓、易开发、投资少、见效快、参与性强、重游率高、路程较近、消费较低等特点。乡

11、村旅游的开展,一方面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休闲度假、回归大自然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为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增加农民收入。(一) 乡村旅游需求趋势: 数千年来,我国一直处于农业经济占主导、农业人口为主体的农业文明时代,当前的乡村旅游主体城市人口的大多数仍与农业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乡村旅游的目的或是为了在较为纯净的自然环境和纯朴、友善的人文环境中放松精神、休闲度假,或是为了重温乡情,享受丰收果实,或是为了让新成长起来的孩子接触农业农村、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因此,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乡村旅游需求呈现如下发展趋势: 首先,放松精神、休闲度假、回归自然、享受天人合一的和谐、温馨与浪漫将逐步成为乡村

12、旅游的主要目的;其次,观光需求在一定时期内仍占重要地位,观光功能是游客对旅游地需求的最基本功能,而且,游客对自然环境的天然性、纯净度、优美度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文旅游资源则要求古朴、新奇、“乡土味”、“民族味浓”,高新技术所创造出的新奇特美的旅游产品,也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旅游兴趣;此外,游客对旅游活动的参与性、体验性、新奇感要求越来越强,对旅游服务、配套设施等软硬件要求越来越高,旅游消费层次也不断提高。 总的看来,我国乡村旅游需求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游客对观光+参与娱乐、观光+休闲度假、观光+科技、观光+生态文化等多功能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日渐旺盛;重实惠、轻享受的低水平旅游需求正

13、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逐步向精神享受性或悦心悦志的高层次需求方向发展。 现代化的乡村旅游需求趋势为大同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契机。(二) 乡村旅游发展的要求: 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挖掘浓郁的地方特色;立足稳定的都市消费群体;展示真实的乡村生活体验。乡村性和地方性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也是发展的重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的首要任务是维护乡村性和地方特色。(三) 大同发展乡村旅游的市场前景: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们长年生活于高楼林立、拥挤喧嚣、空气污染的城市中,城市居民离幽静、舒适的自然环境越来越远,加之生活节奏紧张、社会竞争激烈,使得城市生活缺乏生趣,充满压抑。许多人

14、产生了返璞归真,到静谧、优美、洁净、开阔的环境中去感悟大自然、放松身心、增长阅历、提高生活质量的强烈愿望。乡村旅游作为人们回归自然的一种重要的生态旅游形式将会得到迅速发展并将拥有更加灿烂的前景!。(四) 大同乡村旅游的发展类型 根据我们对乡村旅游发展的了解,结合本市乡村的特点,大同乡村旅游可以向三种类型去发展:都市郊区、景区周缘和特色村寨。1、 都市郊区的乡村旅游 都市郊区的乡村旅游是目前我国最普遍、最成熟、市场潜力最可观的一类。从目前其他地方的运作情况来看,这种乡村旅游基本上定位在为都市居民提供休闲、游憩的“后花园”,借助于与现代化城市截然不同的田园、村落以及采摘、捕钓、品尝等活动,吸引都市

15、居民前来度假、休息,给市民提供短期休憩度假旅游产品。根据都市郊区乡村旅游的现状及基础条件,这一类乡村旅游今后的发展走向将是:1) 同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 都市日益狭隘和恶化的生存空间将迫使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涌向乡村,以寻觅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体,生机盎然的草木,无公害的果蔬,自然土生的菜肴。这同目前方兴未艾的环保热潮及回归自然的心理相结合,必将产生持续不断的乡村旅游热潮。2) 同农村经济活动互相促进 都市近郊乡村农业科技较为发达,产业化基础较好,投资来源较广,资金也较为充足。在乡村旅游带来的滚滚商机面前,众多的有志之士纷纷投入观光农业的开发,创造了多种多样的经营方式。都市郊区乡村旅游同农村经济活动的互助促进,将带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适应市场的调整又给乡村旅游提供了更好的产品和帮助,促进了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2、景区周缘的乡村旅游 在地势较为平坦,道路较为通达的风景区里,观光旅游可以向周围的乡村扩散,形成景区周缘的乡村旅游。考察景区周远乡村旅游的现状及其发生原因,这一类的乡村旅游将以以下两个方面得到发展:(1) 乡村风情观光 有充裕旅游时间的旅游者在观赏风景区的自然风景之余,或受到周围乡村的田园风光吸引,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农耕文化所感染;或由于乡村农民的淳朴热情而流连忘返,被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