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部分答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8565563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原理部分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统计学原理部分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统计学原理部分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统计学原理部分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统计学原理部分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计学原理部分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原理部分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统计学原理复习题一、单选题1、连续型变量不间断分组,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0,已知相邻组上限为1900,那么末组组中值为( A)。A. 2050 B.2100 C.1950 D.21502、下列各项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A )A. 年龄 B. 学历 C. 民族 D. 性别3、某地区抽取3个大型钢铁企业对钢铁行业的经营状况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是( C )A .普查 B .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 .抽样调查4、平均指标中不属于数值平均数的是( A )A .众数 B.几何平均数 C.算术平均数 D .调和平均数5、典型调查一般属于( d )A.经

2、常全面调查 B.一时性全面调查C.经常性非全面调查 D.一时性非全面调查6、标准差系数抽象了( C )。A 总体指标数值大小的影响 B 总体单位数多少的影响C 标志变异程度的影响 D 平均水平高低的影响7、假定其他变量不改变,研究一个变量和另一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的是( A ) A.偏相关 B. 正相关 C.完全相关 D.复相关8、某商品价格上涨了5,销售额增加了10,则销售量增加了( )A. 15% B. 5.2 % C. 4.8 % D. 2 %9、两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称为( A )。A 单相关 B 复相关C 多元相关 D 不相关10、处于变量数列中点位置的标志值是( A )A.中位数 B.

3、众数 C.平均数 D.频数11、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时间状况不同,可分为( B )。A.连续变量与非连续变量 B.时点指标与时期指标C.标志总量与总体单位数 D.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12、每一吨铸件的成本y(元)与工人劳动生产率x(吨/人)之间的回归方程为= 270 - 0.5x,这意味着劳动生产率每提高一个单位,成本就( C )。A 提高270元 B 提高269. 5元C 降低0.5元 D 提高0.5元13、随着物价的上涨,商品的需求量相应减少,则两者之间( )。A 不相关 B 存在正相关C 存在负相关 D 存在完全相关14、时间数列的构成要素是( B )A. 变量和次数 B. 时间和指标数值 C

4、. 时间和次数 D. 主词和宾词15、下列各项中属于质量指标综合指数的是( )A. 销售量指数 B. 产品产量指数 C. 劳动生产率指数 D. 货物运输量指数16、某灯炮厂为了掌握该厂的产品质量,拟进行一次全厂的质量大检查,这种检查应当采用( D )PTK财经教学网A 统计报表 B 重点调查 C. 全面调查 D. 抽样调查PTK财经教学网17、标志说明了总体单位的特征,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A 品质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 B 品质标志不可用数值表示C 数量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 D 标志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之分18、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所配合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是使( B )。A B 为最小C 为

5、最小 D 19、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各环比发展速度( C )PTK财经教学网A. 之和 B. 之差 C. 之积 D. 之商20、平均指标不包括( )。A、标准差 B、调和平均数 C、中位数 D、众数 21、了解某企业期末的原材料库存量,调查人员亲自盘点库存,这种搜集资料的方法是( A )PTK财经教学网A. 直接观察法 B.大量观察法 PTK财经教学网C. 采访法 D.报告法PTK财经教学网22、以下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B )A. 年内新增设备数 B.产品库存量C. 工资总额 D.固定投资总额23、加权算术平均数( C )。A. 只受各组变量值大小的影响 B. 只受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C.

6、 同时受以上两因素的影响 D. 无法判断PTK财经教学网24、现象之间的相关程度越低,则相关系数越( C )。A 接近+1 B 接近-1C 接近0 D 接近25、抽样推断的特点有( B )。A. 事先人为确定好样本 B.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C. 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D.事先无法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26、总量指标按其反映内容的不同,可分为( C )。A.连续变量与非连续变量 B.时点指标与时期指标C.标志总量与单位总量 D.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27、当样本单位数充分大时,样本估计量充分地靠近总体指标的可能性趋于1,称为抽样估计的( )A无偏性 B 一致性 C.有效性 D.充分性28、在按月平均法

7、测定季节比率时,各季的季节比率之和应等于( D )A. 100% B. 120% C. 400% D. 1200%29、以下不是参数特点的是( )A.确定 B.已知 C.唯一 D.不唯一 30、某地区的粮食增长量1996-2000年为12万吨,2001-2005年为12万吨。那么,1996-2005年期间,该地区各年粮食环比增长速度( )A.逐年上升 B.逐年下降 C.保持不变 D.无法确定31、已知两个同类型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标准差分别为5元,6元,则两个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代表性是( A )A. 甲大于乙 B. 乙大于甲 C. 一样的 D. 无法判断32、下列各项中属于质量标志的是( C )

8、A. 人口 B. 销量 C. 文化程度 D. 年龄33、已知2000-2006年某银行的年末存款余额,要计算各年平均存款余额,该平均数是( )A.几何序时平均数 B. 时期序列序时平均数C.“首尾折半法” 序时平均数 PTK财经教学网 D. 加权平均序时平均数PTK财经教学网34、一个统计总体( D )A .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C. 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35、次增长量接近于一个常数,则该现象应拟合( B )。A.直线 B.二次抛物线 C.指数曲线 D.双曲线36、抽样推断的目的在于( )。A.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 B.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C.了解样本的基本情况 D.

9、对样本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二、简答题1、简述典型调查的意义和作用典型调查是根据调查目的和要求,在对调查对象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的选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借以认识同类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及本质的一种非全面调查。 典型调查要求搜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搞清所调查的典型中各方面的情况,作系统、细致的解剖,从中得出用以指导工作的结论和办法。2、什么是统计分组?统计分组的作用是什么?是指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和研究现象总体的内在特点,把现象总体按某一标志划分为若干性质不同但又有联系的几个部分称“统计分组”。总体的变异性是统计分组的客观依据。统计分组是总体内进行的一种定性分类,

10、它把总体划分为一个个性质不同的范围更小的总体。作用:划分社会经济类型、划分产业类型 、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3、简述指标和标志的关系。标志和指标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两者的主要区别是:1.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而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2.标志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与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然而不论什么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标志与指标的主要联系是:1.有些统计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指标值汇总得到的,如一个县的粮食实际入库总产量是所属各乡村粮食实际入库量的汇总数,一个工业主管局的总产量是所属各企业总产量的总和等等;2.在一定的研究范围内指标和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当研

11、究目的改变,如原来的总体变为总体单位,则相应的统计指标就变为数量标志了,反之亦然4、什么是随机原则?在抽样调查中为什么要遵循随机原则?随机原则是指在抽样时排除主观上有意识地抽取调查单位,每个受试单位以概率均等的原则,随机地分配到实验组与对照组。使每一个单位都有一定的机会被抽中。5、简述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区别。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之间在研究目的和方法上有明显的区别,相关分析研究变量之间相关的方向和相关的程度,但是相关分析不能指出变量间相互关系的具体形式,也无法从一个变量的变化来推测另一个变量的变化情况,回归分析则是研究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具体形式,它对具有相关关系的变量之间的数量联系进行测定,确定

12、一个相关的数学表达式,根据这个数学方程式可以从已知量来推测未知量,从未为估算和预测提供一个重要的方法,因此,相关分析可以不必确定变量中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其所涉及的变量可以都是随机变量,而回归分析则必须事先研究确定具有相关关系的变量中哪个为自变量,哪个为因变量。一般地说,回归分析中因变量是随机的,而把自变量作为研究时给定的非随机变量。6、简述标志变异指标的概念和作用?标志变异指标又称为标志变动度,是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之间差异程度大小的综合指标。标志变异指标说明的是变量的离中趋势。作用:1、可以衡量平均指标代表性的大小; 平均指标作为某一数量标志值的代表值,其代表性的大小,与总体内各个标志值的分散程度有密切关系。平均指标的代表性与标志变异指标的关系是,总体的标志变异指标愈大,平均指标的代表性愈小;反之,标志变异指标愈小,平均指标的代表性愈大。2、可用于研究现象的稳定性和均衡性。 标志变异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