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题库1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8564249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6.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学题库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传染病学题库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传染病学题库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传染病学题库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传染病学题库1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学题库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学题库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传染病学一 总论单选题:1.关于传染病感染过程的各种表现,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D )A隐性感染极为少见B病原体感染必引起发病C每个传染病都存在潜伏性感染D显性感染的传染病不过是各种不同的表现之一,而不是全部E病原体必引起炎症过程和各种病理改变2.关于病原携带者的论述,正确的是(D)A所有的传染病均有病原携带者B病原携带者不是重要的传染源C发生于临床症状出现之前者称为健康携带者D病原携带者不显出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E处于潜伏性感染状态者就是病原携带者4.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极其细则规定,属于强制管理的传染病是(B )A艾滋病B鼠疫C乙型肝炎D疟疾E麻风病6.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细

2、则规定,下列疾病不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E )A病毒性肝炎B登革热C炭疽D艾滋病E血吸虫病8.传染过程中,下列哪种感染类型增多对防止传染病的流行有积极意义(B )A病原体被清除B隐性感染者C病原携带者D潜伏性感染E显性感染10隐性感染的发现主要是通过(C )A咽拭子或血液培养等获得病原体B生化检查C特异性免疫检查D病理检查E体征的发现11人体能对抗再感染的主要原因是(B )A非特异性免疫功能B特异性免疫功能C预防用药D增强体质E注射疫苗14感染性疾病和传染病的主要区别是(B )A 是否有病原体B 是否有传染性C是否有感染后免疫D是否有发热E是否有毒血症症状15人体被病原体侵袭后不出现临床症状,但

3、可产生特异性免疫,称(C )A 病原体被消灭B 潜伏性感染C隐性感染D 显性感染E带菌者二、病毒感染性疾病(一)病毒性肝炎1男, 18 岁,乏力、厌油、黄疸进行性加深10 天,神志不清1 天,查体 : 皮肤黏膜明显黄疸,烦躁不安,皮肤淤斑,肝右肋下未扪及,肝浊音界7-8 肋间,扑击样震颤阳性,血清总胆红素255mol/L, ALT200u/L ,凝血酶原活动度 28% 。其诊断可能性最大的是( B )A. 急性黄疸型肝炎B. 急性重型肝炎C.亚急性重型肝炎D. 慢性重型肝炎E.淤胆型肝炎2女, 28 岁,初孕8 个月,猪饲养员,7 月 8 日人院, 15 天前淋雨后发热,风团、痒,面部浮肿,食

4、欲减退,病后 7 天眼黄, 1 天前烦躁, 胡言乱语。 查体:体温 37 ,血压 130/80mmHg ,神志不清, 检查不合作, 巩膜明显黄染,注射处皮肤有淤斑,腹膨隆,腹水征阳性,宫底脐上3 指,胎心每分钟150 次,下肢浮肿,肝功能检查结果示ALT150u/L ,血清总胆红素255 mo1/L,尿胆红素及尿胆原均阳性,其诊断可能性最大的是(B )A 妊娠合并急性脂肪肝B妊娠合并急性重型肝炎.精品文档C妊娠合并钩端螺旋体病D妊娠合并亚急性重型肝炎E妊娠特发性黄疸3男性青年,因厌油、尿黄8 天就诊。查体:神志不清,躁动,巩膜中度黄染,牙龈处出血,颈有抵抗感,表浅淋巴结不肿大,肝界明显缩小,无

5、腹水征,布氏征阴性,未引出病理征。该患者的诊断可能性最大的是( A )A. 急性重型肝炎B.乙型脑炎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D.肾综合征出血热E.钩端螺旋体病,黄疸出血型4.当肝炎患者发生明显细菌感染时,不宜应用的抗菌药物是( C )A. 头孢菌素B.青霉素C.四环素D.阿米卡星E.甲硝唑5.人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多表现为( D )A. 慢性肝炎B.急性无黄疸型肝炎C.急性黄疸型肝炎D. 隐性感染E.慢性重型肝炎7.区别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类型最可靠的依据是( E )A. 病程长短B.临床症状的轻重C.血液生化检查结果D.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的检查E.肝穿刺活检8.在血液中代表完整的乙型肝炎病毒颗粒者是(

6、 B )A. 小球形颗粒B.Dane 颗粒C.核状颗粒D.管状颗粒E.丝状颗粒9.下列不属于重型肝炎并发症的是( B )A. 肝肾综合征B.脑膜炎C.消化道出血D.肝性脑病E.腹腔感染10.重型肝炎应用乳果糖的目的是( C )A. 增加肝脏营养B.促进肝细胞增生C.减少氨吸收D.减少肝细胞坏死E.补充能量11.疑有肝性脑病的患者,应采取下列哪种饮食护理( A )A. 低蛋白饮食B.低盐半流食C.低脂饮食D.禁食E.普食12.下列不属于RNA 病毒科的肝炎病毒的是( B )A. 甲型肝炎病毒B. 乙型肝炎病毒C.丙型肝炎病毒D. 丁型肝炎病毒E.戊型肝炎病毒21.对于 HBeAg 阳性母亲所生下

7、的新生儿,预防其感染HBV 最有效的措施是(D)A. 丙种球蛋白B.丙种球蛋白 +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C.乙肝疫苗D.乙肝疫苗 +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E.乙肝疫苗 +丙种球蛋白23.下列哪一项不是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 B )A. 明显低钾低钠血症B.低蛋白饮食C.消化道大出血D.使用镇静剂E.大量放腹水(二)麻疹1、麻疹前驱期的特征性表现为( C ).精品文档A. 发热B.Stimson 线C.Koplik 斑D. 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E.结膜炎2、在我国, 1 岁内小儿需完成的基础计划免疫中,不包括下列哪项( E )A. 卡介苗B.脊髓灰质炎疫苗C.麻疹疫苗D.百日咳 -白喉 -破伤风混合疫

8、苗E.乙型脑炎疫苗(三)流行性乙型脑炎1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原菌是( D)A. 乙型链球菌B. -溶血性链球菌C.柯萨奇病毒D.乙型脑炎病毒E.脑膜炎双球菌3.乙型脑炎在我国的发病季节主要在( C )A. 冬春季节B.秋季C.7、 8、 9 三个月D.9 、 10、11 三个月E.夏秋季4.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发病年龄主要在( D )A. 成年人B.年老体弱者C.可通过母体传播给胎儿D. 10 岁以下的儿童E.缺乏年龄特征5.乙型脑炎的临床分期中不包括( B )A. 初期B.发热期C.极期D.恢复期E.后遗症期6.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DA. 借飞沫呼吸道传染B.粪便污染水源和食物经口传染

9、C.输血输入乙脑病毒D.带病毒的蚊虫叮咬经皮肤入血E.苍蝇作为媒介污染食物经口传染7.乙脑患者早期的特异性诊断检查(E )A. 腰穿检测脑压B.脑脊液化验检查C.头颅 CT 检查D.补体结合试验检测乙脑lgG 抗体E.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脑IgM 抗体8.重型乙脑患者极期的特征性临床表现,较少见的是( A )A. 心功能衰竭B. 高热C.抽搐D. 呼吸衰竭E.意识障碍9.确诊为乙脑, 住院第三日血压明显升高,瞳孔不等大, 呈去大脑强直、 有一呼吸暂停, 首先采取哪项急救措施( E )A. 糖皮质激素B.镇痉C.速尿D.吸氧E.20% 甘露醇(四)肾综合征出血热1.流行性出血热的基本病变是(

10、 E )A. 全身小动脉坏死B.血管和淋巴管内皮细胞损害及急性出血C.微血管的内皮细胞损伤D.小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精品文档E.小血管 (包括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变性和坏死2.关于流行性出血热,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C )A. 猫类是其重要传染源B.其发病机制和基本病变是弥散性血管内凝血C.高血容量综合征多发生于少尿期D.大量补充血容量是解决尿毒症的好方法E.不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3.流行性出血热的确诊是通过( E )A. 临床上表现有“三痛 ”和 “三红 ”B.血象中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和血小板减少C.尿中可见膜状物D.临床上有三大主征:发热,充血出血、肾损害E.特异性 IgM

11、 抗体 1 : 20 以上4.流行性出血热属于( B )A. 无肾综合征的动物源性出血热B.有肾综合征的动物源性出血热C.蚊传性出血热D.蜱传性出血热E.传播途径不明性出血热5.流行性出血热的“三痛 ”是指 ( D )A. 头痛、全身痛和腰痛B.头痛、关节痛和腰痛C.头痛、腓肠肌痛和腰痛D.头痛、眼眶痛和腰痛E.头痛、腹痛和腰痛6.某女, 47 岁,发热、头痛7 天,无尿1 天入院,入院时神志清,结合膜充血、水肿,皮肤有瘀点、瘀斑,血压130/90mmHg ,血常规 :WBC28.0 109/L ,异型淋巴细胞20%,Hb110g/L , PLT42109/L 。尿蛋白 +,住院第2天突然出现

12、失语,左侧肢体偏瘫,抽搐、昏迷,血压190/120mmHg ,左侧巴氏征阳性,经积极抢救无效死亡,下列哪项诊断可能性大( C )A. 急性肾炎并发高血压脑病B.流行性出血热并发脑水肿、脑疝形成C.流行性出血热并发颅内出血D.流行性出血热并发心力衰竭E.肾小球肾炎并急性肾衰和败血症7.关于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B )A. 一般出现在病程的9-14dB.血中 BUN 和 Cr 迅速下降C.多尿早期尿毒症症状加重D.每日尿量可多达15000m1E.可发生休克8.关于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的治疗,哪一项是错误的( B )A. 纠正酸中毒B.强烈发汗退热剂C.补液D.纠正电解质紊乱E.高热

13、中毒症状重者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9.关于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下列哪项不正确( D )A. 发热期禁用强烈发汗退热剂退热B.低血压休克期要积极补充血容量C.病程第 7 日后禁用肝素抗凝治疗D.无尿者可用甘露醇静推促进利尿E.病程 4 日内可用抗病毒治疗10.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E )A. 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染源主要是猪和黑线姬鼠B.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途径仅为虫媒接触和消化道传播C.流行性出血热疫区中流行特点为自然疫源性、散发性、边缘性和暴发性D.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关键是灭鼠和疫苗注射E.伴有肾病综合征的出血热是我国流行性出血热最常见的类型11.男, 38 岁,工人,因发热、腰痛5 天,无尿2 天,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