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2021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8564157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233.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2021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2021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2021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2021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2021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2021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2021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2019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第一章就业基本情况1一、毕业生规模和结构1二、各学院及专业毕业生人数1第二章促进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措施与指导服务4一、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4二、落实就业政策,完成毕业生派遣和就业相关工作5三、加强就业培训,提高队伍素质5四、开展就业指导,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6五、拓宽就业领域,引导推动毕业生主动就业8六、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指导与服务质量9七、开展就业调研,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数据支撑10八、挖掘典型案例,加强宣传引导11九、专业学院特色举措12第三章就业数据分析14一、毕业生就业率14二、毕业生就业去向分析17第四章 就业发展趋势分析 2

2、6一、就业率变化趋势26二、就业特点变化趋势26第五章就业对教育教学的反馈30一、对学校的总体满意度评价30二、就业对教学的反馈30三、通用能力培养31第一章就业基本情况一、毕业生规模和结构我校2019届毕业生总人数为6656人,均为本科层次毕业生, 男生3751人,占56.36%;女生2905人,占43.64%。其中,广东 省生源5279人,占79.31%;省外生源1377人,占20.69%。二、各学院及专业毕业生人数我校2019届毕业生分布于信息学院、商学院等12个学院,电 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等50个专业。其 中,毕业生人数位居前三的是信息学院、商学院和工业自动化学

3、院。表1 2019届各学院毕业生人数学院名称毕业生人数(人)信息学院880商学院848工业自动化学院782会计与金融学院724计算机学院699材料与环境学院564外国语学院553设计与艺术学院481民商法律学院418航空学院309数理与土木工程学院258布莱恩特项目140表2各专业近两届毕业生人数变化情况表专业名称2018 届2019 届较上届增减情况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30331815电子科学与技术12392-31通信工程17418713信息工程971003自动化180183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7118110软件工程27130130数字媒体技术10111413网络工程7610327车辆工程14

4、6107-39机械电子工程17721942机械工程(含国际班)3023053交通工程8250-32能源与动力工程8110120安全工程33407材料科学与工程67703化学工程与工艺7669-7环境工程8712033生物工程69723食品科学与工程128116-12应用化学8577-8飞行器制造工程228206-22交通运输103103土木工程139139应用统计学15695-61应用物理学3724-13专业名称2018 届2019 届较上届增减情况工程管理207178-29公共事业管理9981-18国际经济与贸易16217311国际商务7878市场营销131123-8物流管理9593-2信息

5、管理与信息系统143122-21财务管理202185-17会计学3463482金融工程9511217信用管理9479-15汉语国际教育90955日语748713商务英语2422497英语11012212法学39441824产品设计7776-1服装设计与工程294819服装与服饰设计5959工艺美术6857-11环境设计181130-51视觉传达设计137111-26会计学(布莱恩特)140140总计62266656430注:2019届毕业生,共50个专业及方向,增加了机械工程(国际班、交通运输、土木工 程、国际商务、服装与服饰设计5个专业及方向,取消会计学(国际商务)专业。第二章促进毕业生就业

6、的主要措施与指导服务一、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1、重视就业工作,落实“一把手工程”将就业工作列入学校年度工作要点,制定年度就业工作计划, 做到工作有思路,开展有计划,落实有措施;落实就业工作“一把 手”工程,推进成立校、院两级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校就业总 结会议,按时向省教育厅报送我校就业动态、经验材料和就业工作总 结,定期召开就业专题会议,做到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分管领导靠前 指挥。同时,安排并指导专业学院开展工作,要求院系领导落实责任, 辅导员(班主任)密切关注毕业生就业进展情况。2、加强管理与考核,完善就业评估指标体系(1)加强规范管理,持续完善就业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在指 标设置上

7、,减少主观评价、增加量化指标,增设升学率指标、引领 学风建设,提升指导服务、规范就业管理。如设置并完善“毕业生 升学率”考评指标,我校毕业生升学率连续三年攀升,从2016届 3.86%提升到2019届8.90%,为加强我校学风建设和提高毕业生就 业质量起到了一定作用;推行就业专员制度,要求学院指派专人负 责就业工作并保持人员相对稳定,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就业工作,保 障了就业工作持续、稳定、良性发展。(2)加强考核激励,开展专业学院年度就业评估考核。在2018-2019学年专业学院就业评估考核中12个专业学院参加考核,共评选出两个优秀单位,三个良好单位和20名就业工作先进个人。二、落实就业政策,完

8、成毕业生派遣和就业相关工作三、加强就业培训,提高队伍素质1、举办职业能力培训班,逐步实现持证上岗学生工作处与创业学院、人力资源处(教师发展中心)联合举 办“高校就业指导教师(TTT-2)”专题培训班,特邀国内职业生涯 领域的权威机构(北森生涯(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资深讲师 到校为我校50名一线辅导员及就业创业教师进行专题培训。内容 涵盖就业形势、生涯关注、求职过程、动力控制、心理管理、就业 礼仪等模块的理论学习,以及简历筛选、模拟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 等实战模拟演练,通过三天集中、高强度培训,大大提高了我校就业 工作队伍的业务素质和职业化、专业化水平,逐步向教育部、教育 厅在“高校毕业生就

9、业工作督查指标体系(试行)”文件中对“就 业工作人员持证上岗”的要求靠近。2、开展业务培训,提升指导与服务水平四、开展就业指导,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1、打牢基础,开展毕业生三轮“一对一谈话”2、提高意识,普及就业创业讲座2018-2019学年校院两级共举办“大学生创业就业专题讲座”148场,其中与珠海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合作开展“就业 指导及创业指导培训进校园”专项讲座38场,共计参加人数达 27148人次,受益范围基本覆盖我校全体在校学生,进一步提高了我校学生的就业意识、职业素质和求职技能。3、精准指导,办好职业技能大赛(1)举办第九届广东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校内选拔赛。选 送数理与土木工程

10、学院王长昱同学参加省赛,指派校院两级指导教 师悉心、指导,最终荣获广东省总决赛二等奖的好成绩。(2)举办学校第十三届简历制作大赛暨模拟招聘会。这是我 校职场仿真度和专业水平最高的职业竞技类赛事,由院校两级共同 举办,历时两个月,校赛评委和配套讲座讲师全部来自企业,为提 升学生就业竞争力、营造校园职场氛围起到了积极良好的作用。4、分层施策,做好“双困学生”就业帮扶(1)大力宣传推送国家及省市就业创业政策,让学生了解政 策、享受政策,指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毕业生就业创业补贴, 为我校毕业生争取获得更多政策优惠。2019年为我校154名获得国 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申请到1500元/人的一次性求职创业

11、补贴,总 计补贴金额23.1万元。(2)依托学校组织开展的三轮“一对一”毕业生谈话,摸清 困难学生情况,开展就业帮扶。就业工作人员、辅导员、导师、党 员、学生干部共同参与,对“双困”学生分层施策、精准指导,结 队帮扶就业;挖掘老师、校友、行业、企业等社会资源,优先为困 难学生推荐岗位。5、宣讲政策,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实习推送宣讲国家专招政策,指导学生积极参加“三支一扶”、“新疆西藏专招”、“大学生征兵”等国家基层就业项目;加强与各地政企 及行业的交流合作,宣传推介各地人才引进计划及优惠政策,引导、 推荐学生积极到国家重点地区、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就 业。今年,我校向广东省推荐毕业生报

12、名“三支一扶”项1目2 人、“新疆西藏”专招项目30人、毕业生征兵22人;承接珠海市 团区委、区人力资源中心“政府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组织校内选 拔,向民政局、审计局、财政局、应急管理局、住建局等13个政 府部门选送了 56名实习生。6、营造氛围,开展多样化就业活动依托学校大学生职业发展协会,积极开展以“提升学生职场竞 争力”为核心目标的公开活动26场,主要包括第十届外联精英挑 战赛、企业零距离-珠江英博/可口可乐/广汽丰田专场、青年领袖 沙龙“花艺专题”、第13届诚信日活动、毕业季纪念活动、职场礼 仪系列讲座、政府暑期实习、用人单位调研和毕业生就业意识调研 等公开活动,大力弘扬“诚信为人、诚

13、信就业”、“先就业、后择 业”及“理性就业”等理念,为营造校园就业氛围和提升学生就业 竞争力做出了不懈努力。五、拓宽就业领域,引导推动毕业生主动就业1、加强交流合作,拓展大湾区就业市场(1)加强交流拓宽就业面。参加东莞校企交流活动,向50余 家企业推荐我校毕业生;参加深圳市人社局举办的2018首届中国 行业-企业-高校人才合作洽谈会和珠海市人社局举办的全国人才 直通车-2019第二届名校珠海行校企对接洽谈会,与企业直面洽谈 校企人才对接招聘和推介我校毕业生。(2)深入走访推进政校企合作。实地走访深圳用人单位60多 家,与深圳人社部门合作,组织54家用人单位到校招聘;与佛山 禅城、顺德人社部门合

14、作,组织65家用人单位到校招聘;与珠海 市人社部门合作,组织367家用人单位到校招聘。较好地发挥了中 小微企业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作用,开拓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 展的人才市场,为我校毕业生提供了更多优质企业和岗位。2、搭建平台,举办校园供需见面会和企业宣讲会校院两级积极采取举措,多方搭建实习、就业平台,为毕业生 提供大量实习和就业岗位。本学年共举办了2场校级大型校园供需 见面会、75场校级企业宣讲会和12场院级小型招聘会、581场院 级企业宣讲会,全年共有1248家用人单位到校招聘,提供各类职 位5836个,就业岗位数25748个,就业岗位数与毕业生数比例为 3.9: 1。学校大型供需见面会以地市参会,政校企三方协力,来自 大湾区的众多知名企业为我校毕业生提供了丰富的就业选择,充分 发挥了校园招聘市场的主体作用。六、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指导与服务质量1、建立用人单位信息库发挥就业系统作用,建立用人单位信息库,与2144家企业建 立联系和信息互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