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理论指导下的中学第二语言写作教学浅析——以英语写作教学为例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8563771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话理论指导下的中学第二语言写作教学浅析——以英语写作教学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对话理论指导下的中学第二语言写作教学浅析——以英语写作教学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对话理论指导下的中学第二语言写作教学浅析——以英语写作教学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对话理论指导下的中学第二语言写作教学浅析——以英语写作教学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对话理论指导下的中学第二语言写作教学浅析——以英语写作教学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话理论指导下的中学第二语言写作教学浅析——以英语写作教学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话理论指导下的中学第二语言写作教学浅析——以英语写作教学为例(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话理论指导下的中学第二语言写作教学浅析以英语写作教学为例【1】引 言随着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教学专家和一线教师发现,外语写作教学不仅实施难度大,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并且外语学习者也严重地丧失了写作的兴趣,总之,外语写作教学成为外语教学中的一座大山。 近年来,人们倡导将现代对话理论应用于外语写作课教学,产生了一种对传统外语写作教学革新的新模式对话型外语写作教学。该模式倡导不同个体,不同类型的“对话”,其在本质上是不同形式和个体之间的有效的 “对话” ,在具体实施上表现为 “PPC” 外语写作教学模式。 本文首先介绍的是对话理论的基本观点, 然后分析当前我国外语写作教学现状,紧接着重点介

2、绍了外语写作教学的“PPC”模式,最后就对话型外语教学理论和模式的价值进行思考。由于我国的第二语言教学主要是英语教学, 因此,文中的第二语言教学一般是从狭义上来理解的概念,即:英语教学。【2】对话理论的基本观点著名的对话理论是由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Marysia Johnson教授以L.Vygotsky (维果斯基)和(巴桑金)理论为依据,结合其他相关的学习理论, 在2004 年提出的最新外语学习社会文化论。对话理论主要是倡导如下第二语言学习观点:1) 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的有机结合在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许多语言研究者赞同Chomsky(乔姆斯- 1 -基)的第二语言学习观点:语言能力(

3、 language competence)和语言运用( language performance)是相互分开的两个不相关的因素,两者存在较大的差异。 但是巴桑金的对话理论恰恰相反, 对话理论的观点如图。第二语言运用(performance)第二语言能力(competence)社会文化制度和环境人类心理活动图 1 第二语言能力和第二语言运用的融合( Johnson,2004:173)如上显示,第二语言能力和第二语言运用之间不存在本质的差异,图中的箭头并不是单向的从人脑(能力)指向外部世界(运用),而是恰恰相反。图 2 揭示了对话型第二语言教学模式中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的辩证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存在着

4、互动, 个体内心也存在着于自身的互动,这样的辩证的互动关系使得语言的运用和语言能力融合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他们正如一枚硬币的两个不同的方面。第二语言运用第二语言能力辩证互动图 2 第二语言能力和第二语言运用的辩证互动 (Johnson,2004:174)对话理论认为, 第二语言的学习不是来自于人类的思维, 而是与- 2 -大量的社会文化和机制中的对话相互作用有关。 (束定芳,2005:125)第二语言能力的获得并不是源于语言习得机制, 而是在于社会文化环境,在于语言的使用。 这一理论模式主张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的相互作用,主张在大量的社会文化和机制中的对话相互作用,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习得第二

5、语言。2)倡导多方的平等互动外语学习中存在一种知识转移的传统模式。 在这种传统的理论模式的影响下,人们强调区分理论的研究者和理论的实践者 (通常指一线教师),并且认为两者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也就是说,这种理论模式主张,从一种理论到实践是一种严格的,单一方向的信息(知识)流动。(束定芳, 2005:128)其具体的流动方式如图 3 所示:理论家一线学习者研究者教师图 3 外语学习中知识转移的传统模式( Johnson,2004:3)按照上图所显示的模式, 理论家和研究者首先提出新理论, 然后教师将这些理论部分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因此,教师成为外语学习研究新发现的被动接受者, 最后由于多种原因,

6、学生只能够接受教师传授的部分知识。 图中的 3 个部分相对独立, 并有一定的规则区分各个部分,方框越大,它的力量和对其他部分的影响也就越大。- 3 -Johnson(2004)认为,如果我们想获取第二语言学习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最佳效果,就必须有教师,学生,研究者和实践者的积极 “对话”。新的第二语言研究方法要求教师,学习者和研究这共同参与, 他们通过“对话”的形式发表意见,他们的意见也需要受到同等的重视。【3】第二语言写作教学现状外语写作教学是令师生感动最为棘手, 并且教学效果最差的一个模块。因此,对第二语言写作教学的反思和改革,是当前我国外语教学改革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了更好说明我国当

7、前第二语言写作教学现状, 笔者引用了山东省教育厅 2010 年对山东高考英语作文得分频率的分析结果(图 4)。结果显示,高考作文得分(满 30 分)有六成多的学生在 16 分(不含 16 分)以下,仅仅有不到四成的学生在 16 分以上,但是仅仅有 18.6% 的学生作文成绩超过 20 分。另外,华东师范大学外语教研组在 2009 年做过一个关于写作性趣的调查, 结果显示超过六成的初高中学生选择了“讨厌英语写作课”。这些结果不禁让我们思考,我们的外语写作教学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写作教学需要进行什么样的改革。- 4 -图 4 2010 年山东高考英语作文得分频率状况 (鲁教育厅, 2010,08)刘

8、润清(2000)在 Teach English Writing under Chinese Context 一书指出,当前英语写作教学的一般模式是: 教师提供写作的主题和可供参考的词汇 -学生写作 -教师打分(而不是分析指导)。这中写作模式,缺少了教师对写作技巧的讲解。 所谓的写作技巧也仅仅是宏观上的众所周知的却难以实践的写作理论, 缺少了教师对学生写作的必要反馈和指导,缺少了师生间,生生间等必要的“对话”沟通,丧失了写作的成就感和性趣感,对外语写作课的厌烦也是理所当然的。另外,王蔷( 2009)指出,目前中国的外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着三大致命性危机和偏误。第一,对提供资料的简单翻译和堆积。一大

9、部分的外语教师提倡这种翻译式的写作教学, 与其说是写作课倒不如说是翻译课;第二,低级错误层出不穷,主要是单词拼写的错误,简单句法和词法的错误以及标点的错误; 第三,中国式的英语表达现象( Chinglish)严重,造成了一些直接性的错误和问题,笑话百出。比如“I think birds cannot fly (我认为鸟不会飞) ;再比如“We will build our motherland into asocialist modern powerful country”;正确表达“We will build our motherland into a modern powerful soc

10、ialist country. (我们要把祖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伟大强国 )。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中国式的写作教学模式本身的问题,也有当前考试制度对外语写作教学的制约, 还有中国英语教学大纲对学生差异性的忽视等等。 这里,笔者主要是从对话理论和对话理念的角度对其进行的分析。- 5 -【4】对话型外语写作教学基本模式Marysia Johnson(2004)首次提出第二语言学习的对话教学理论模式,要求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的有机结合,倡导多方的平等互动;韩礼德( 2004)认为交际对话是语言知识的源泉 , 第二语言获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会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克拉申( 1985)也认

11、为语言的对话交际活动对第二语言的获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应用语言学家哈奇( Hatch)则认为第二语言获得的过程与第一语言获得的过程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 学生只有通过话语交际才能获得第二语言。基于对话理念理论, 在对话型写作教学中, 要求师生用赏析或评判的眼光、实事求是的原则 , 交流彼此的想法、共享彼此的思考 , 互相促进 , 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需强调的是 , 教师的指导应贯穿于全过程 ,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 “导重点导方法” ,以期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具体说,对话型外语写作教学可以采取如下基本模式: 即外语写作教学中的“ PPC”写作模式。1. 呈现(确定作文题目) - Presentati

12、on按照对话理论的要求,外语写作课的教学在确定作文题目的过程中,需要把握三个重要的选题原则:第一,确定作文题目或者写作主题的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交流是第一位的。 缺乏了现实生活中的师生对话, 教师所确定的题目就会严重脱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经验,降低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兴趣。这样直接导致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在作文中无话可说, 仅仅是一些空洞无用的套话,缺少了学生真正的情感流露,长此以往,学生对写作- 6 -的逆反和恐惧心理自然也就产生了;第二,坚持以学生为本是确定写作题目和主题的一个硬性指标和要求。教师要根据作文教学的阶段性目标和学生学习实际, 选择适宜的作文题目。所谓适宜,主要是指所选题目要贴近

13、学生思想情感,价值取向的实际需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第三,当前有一种值得推广的作文写作模式, 就是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需要, 个性和能力自主确定写作主题,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对学生的写作内容提供必要和合理的指导。 在这样的写作模式下, 外语写作就成了一种学生表达情感和想法的一种工具。 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写作做出一定的要求, 尽量符合当前写作测试的要求, 使学生在这样的模式下提升写作水平和能力。2. 操练 ( 学生审题和撰写修改 ) - -PracticeJohnson(2005:23)认为,操练环节是以“对话”为核心,构建外语写作审题和撰写修改, 它一般包含三个基本的

14、内容:学生与写作材料对话,学生与自己的作文对话,以及生生对话模式。下面笔者具体分析这三种具体的模式。- 7 -图 5 PPC 模式下作文操练基本模式图( Johnson,2005:23)第一,学生与写作材料的对话学生与写作材料进行对话, 指的是学生按照既定的写作要求, 与自身所处的生活世界进行对话, 使写作表现的内容与学生的直接经验相通,与学生生活世界相通 , 与学生心灵世界相通 , 从而生成对生活的认知和感悟 , 建构意义。第二,生生对话这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生生自我对话, 也就是通过对自己已有知识和经验的激活, 对写作主题的认识, 感悟,体验和价值观重新建构,到最后生成书面语的过程; 二是学生与同伴的对话, 主要是对写作主题交流彼此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