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规范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8558604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I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I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I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I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规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规范为规范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下称预防用药)的管理,减少细菌耐药,降低医药费用,促进合理用药,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办医政发2004285号)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4号)等规定,制定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规范如下:1 类切口手术的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2 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3 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可通过短期内提高切口组织内药物浓度而有效减少外科感染,但不能代替严格的无菌操作。4 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目的

2、: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切口感染和手术所涉及的器官和腔隙感染,但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5 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原则:5.1 手术范围大、持续时间超过该类手术的特定时间,或一般手术持续时间超过2小时、污染机会多;5.2 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开放大血管手术、眼内手术等; 5.3 植入物手术,如人工瓣膜置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一旦发生感染可能引起死亡或者严重功能障碍者。5.4 有感染高危因素者,如高龄、糖尿病、恶性肿瘤晚期或放化疗引起白细胞下降1000109/L、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营养不良等;

3、5.5 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颅骨肿物切除手术和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患者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5.6 极少数病人术后发生外科感染,应根据相关诊断证据支持,调整为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并在病历中详细记载相关支持资料。 6 严格把握预防用药时机,应于切开皮肤(粘膜)前30分钟或麻醉诱导前开始给药,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应在术前2小时给药,在麻醉诱导开始前给药完毕,以保证在发生细菌污染之前血清及组织中的药物已达到有效浓度。7 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选择半衰期短的抗菌药物时,若手术时

4、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超过1500毫升,应补充一个剂量,必要时还可用第三次。择期手术结束后不必再用。若患者有明显感染高危因素,或应用人工植入物时,可再用一次或数次至24小时,特殊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8 不同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品种和用量严格按照附表1、2使用。附件 表1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手 术 名 称预防用药选择颅脑手术头孢唑啉或头孢呋辛或头孢曲松经口咽部粘膜切口的大手术头孢唑啉,可加用甲(替)硝唑颈部外科(含甲状腺)手术头孢唑啉乳腺手术头孢唑啉门体静脉分流术或断流术头孢唑啉或头孢呋辛周围血管外科手术头孢唑啉腹外疝外科头孢唑啉脾切除术头孢唑啉或头孢呋辛一般骨科手术(无植入术)头孢唑啉

5、经皮肤内窥镜的胃造瘘口术(高危者)头孢唑啉或头孢呋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高危者)头孢唑啉或头孢呋辛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高危者)头孢唑啉或头孢呋辛其它部位(皮肤、腋下等)手术头孢唑啉阑尾手术头孢呋辛或头孢曲松,可加用甲(替)硝唑胃十二指肠手术头孢呋辛结肠、直肠手术头孢呋辛或头孢曲松;可加用甲(替)硝唑;肝胆系统手术头孢呋辛或头孢曲松胸外科手术(食管、肺)头孢唑啉或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心脏大血管手术头孢唑啉或头孢呋辛泌尿外科一般手术头孢唑啉或头孢呋辛;环丙沙星应用人工植入物的骨科手术(闭合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术、脊柱融合术、关节置换术)头孢唑啉或头孢呋辛或头孢曲松妇科手术头孢唑啉或头孢呋辛或头孢曲

6、松;涉及阴道可加用甲(替)硝唑剖宫产 头孢唑啉(结扎脐带后给药)注:1. 对-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可选用氨曲南预防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必要时可联合使用。2. 标者为常见类手术。表2 常用预防性抗菌药物的用法用量药物名称用法用量头孢唑啉1-2g溶于生理盐水100ml头孢呋辛1.5g 溶于生理盐水100ml头孢曲松2g溶于生理盐水100ml阿米卡星5-7.5mg/kg(0.3-0.45g)庆大霉素1.5-2mg/ kg(0.1-0.12g)环丙沙星200mg克林霉素克林霉素每0.3g需用50-100ml氯化钠注射液或5%的葡萄糖溶液稀释成小于6mg/ml

7、浓度的药液。替硝唑0.8g甲硝唑0.5g 注:上述药物粉针的静滴稀释溶媒大多可采用100 ml 的NS。在实际应用中,药物输注速度应根据患者个体差异情况做相应的调整。具体部分科室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规范(一)、外科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规范一般骨科I类切口预防手术使用头孢一代;应用人工植入物的骨科手术(骨折内固定术、脊柱融合术、关节置换术等)可选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手 术 名 称疗 程简单的内固定物取出术,体表肿瘤切除术一般不使用抗菌药物涉及关节的非内固定手术及脊柱的内固定物取出术,简单的四肢骨折使用内固定的手术术前30分钟使用一次,24小时内停用复杂的多发的四肢骨折(

8、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不超过48小时关节置换及使用了内固定的脊柱手术视具体情况酌情使用2-5天(二)、外科、五官科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规范手 术 名 称预防用抗菌药物品种及疗程精索静脉曲张手术一般不用;如需用一代头孢,不超24小时鞘膜积液剥除术积液混浊可用一代头孢,不超过24小时隐睾手术一、二代头孢,一般不超过24小时白内障手术头孢他啶,不超过72小时胬肉切除术一般不用经口咽鼻皮肤的肿物切除术(无感染)一、二代头孢+替硝唑,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三)、外科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规范普外科类(清洁)切口手术主要包括:颈部外科(含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血管外科手术、腹外疝手术、

9、门体静脉分流术或断流术、脾切除术等。经皮肤内窥镜的胃造瘘口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等预防用药纳入普外科类(清洁)切口手术管理。手 术 名 称预防用抗菌药物品种及疗程颈部外科(含甲状腺)、乳腺、腹外疝手术一般不用;如需用一代头孢,不超24小时血管外科手术、门体静脉分流术或断流术、脾切除术、经皮肤内窥镜的胃造瘘口术(高危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高危者)、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高危者)、一、二代头孢菌素,一般不超过24小时其它部位(皮肤、腋下等)手术一代头孢,不超过24小时一般情况下,普外科类(清洁)切口手术不需预防用药,仅在下列情况时考虑预防用药:(一)手术范围大、持续时间超

10、过该类手术的特定时间或一般手术持续时间超过2小时、污染机会多;(二)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大血管手术、门体静脉分流术或断流术、脾切除术等; (三)异物植入术,如腹外疝人工材料修补术、异物植入的血管外科手术等;(四)有感染高危因素者,如高龄、糖尿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如艾滋病患者、肿瘤放化疗患者、接受器官移植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等)、营养不良等;(五)经监测认定在病区内某种致病菌所致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异常增高;(六)经皮肤内窥镜的胃造瘘口术、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有感染高危因素;经皮肤内窥镜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者。普外科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不宜联合

11、用药。 (一)、骨科I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规范一般骨科I类切口预防手术使用头孢一代;应用人工植入物的骨科手术(骨折内固定术、脊柱融合术、关节置换术等)可选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1)、简单的内固定物取出术,体表肺瘤切除术,一般不使用抗生素。(2)、涉及关节的非内固定手术及脊柱的内固定物取出术,简单的四肢骨折使用内固定的手术,术前30分钟使用一次,24小时内停用。(3)、复杂的多发的四肢骨折,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术中视其具体情况追加一次,不超过48小时。(4)、关节置换及使用了内固定的脊柱手术,除术前30分钟使用外,术后可以视具体情况酌情使用2-5天。附:四肢软组织裂伤,已行清创缝合,不能归类为I类切开,伤后酌情使用1-2天。四肢骨折并合术野处伤口,不能排除为开放伤口,应视为II类切口。任一级分类的手术如果治疗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血常规明显升高术后三天仍发热,伤口红肿热痛,渗出流脓,应及时使用抗菌药物,并及时做分泌物培养,结果回报后及时调整,一旦上述症状消失三天,应停药,并酌情复查分泌物结果培养。使用了引流物的手术,视情况考虑行微生物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