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 专题三 水体运动 专题3 第2讲 逐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8558469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 专题三 水体运动 专题3 第2讲 逐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 专题三 水体运动 专题3 第2讲 逐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 专题三 水体运动 专题3 第2讲 逐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 专题三 水体运动 专题3 第2讲 逐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 专题三 水体运动 专题3 第2讲 逐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 专题三 水体运动 专题3 第2讲 逐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第1部分 专题三 水体运动 专题3 第2讲 逐题 Word版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 专题三 第2讲下图所示海峡的最冷月平均水温北侧为1.7,南侧为2.1;最热月水温北侧为58,南侧为1520,读图回答12题。1影响海峡南、北两侧水温差异大的主要因素是(B)A纬度位置B洋流C季风 D海陆位置2该海峡航行条件较差的原因是(C)冬春多大风夏季有浓雾夏秋多台风冬季多流冰ABCD解析:第1题,由经纬度位置知该地位于日本北海道渔场附近,处于寒暖流交汇处,故应选B。第2题,该区域纬度太高,台风对其影响较弱。(2016浙江温州模拟)航海家迪亚士1487年从葡萄牙探险至非洲最南端,航行路线如甲图所示,途中经过四地,其中某地年降水特征如乙图所示。读图回答34题。3从地至地的航行过程中(

2、C)A一直顺水B一直逆水C先顺水后逆水D先逆水,后顺水4乙图代表的地点是甲图中的(B)A地B地C地D地解析:第3题,仔细读图,地附近沿海地区有加那利寒流流经;地附近沿海有本格拉寒流流经。从地至地的航行过程中,先顺水后逆水,答案选C。第4题,乙图所示地区的降水总量丰富,有一定的季节变化。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地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降水少,不符合;地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降水丰富,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变化,符合乙图降水状况;地为热带沙漠气候,不符合;地为地中海气候,不符合。答案选B。(2016湖南邵阳第三次联考)下图中的甲图为世界局部海区洋流分布模式图,乙图为在某洋流影响下的表层海水剖面示意

3、图。读图,回答57题。5乙图中的洋流可能是甲图中的(C)AachBadfCbcgDcfg6图中d洋流的流向会发生变化,其变化的周期及其原因分别是(C)A一年,海水盐度的变化B半年,海水盐度的变化C一年,海面风向的变化D半年,海面风向的变化7甲图中会对世界大规模石油运输产生影响的洋流有(D)AacgBaefCbchDbdg解析:第5题,读乙图,根据图中的等温线分析,图中的洋流经过的海区,水温比两侧高,说明是暖流。暖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大陆东岸,可能是甲图中的bcg,C对。图中a位于中高纬度大陆东岸,是寒流。h是西风漂流,d是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夏季是寒流,冬季是暖流。f是西澳大利亚寒流。A、B、D错

4、。第6题,图中d洋流是索马里洋流,是季风洋流,流向会发生变化,夏季是寒流,冬季是暖流。其变化的周期是一年,原因是海面风向的变化,C对。与盐度变化无关,A、B、D错。第7题,对照图中海陆轮廓,结合世界主要石油运输航线分析,图中主要航线是从西亚、北非东亚地区的航线,绕行好望角到东亚的航线。甲图中会对世界大规模石油运输产生影响的洋流有日本暖流b,北印度洋季风洋流d,马达加斯加暖流g,D对。acefh对石油运输影响不大,A、B、C错。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海陆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8关于图中等温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A实线符合等温线实际弯曲状况B等温线的数值大于C洋流流向与虚线弯曲方向一致D等温

5、线弯曲受暖流影响9图中甲地沿岸大雾天气多发的原因有(D)A盛行风由海洋吹向陆地B暖流流经,水汽含量较充足C植被茂密,蒸腾作用强D寒流流经,下垫面温度降低解析:第8题,结合图示知,该区域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西岸,根据洋流分布规律知,此处洋流自南向北流动,为寒流,海水等温线向北弯曲。第9题,该区域纬度较低,海水蒸发旺盛,受寒流经过影响,下垫面降温导致水汽凝结,容易形成大雾天气。(2016贵阳模拟)下图示意太平洋东部某海域洋流流向。读下图,完成1011题。10M地沿岸海域渔场的成因主要是(B)A寒暖流交汇 B.b洋流上升影响Ca洋流性质影响 D.河流带来营养物质11下列关于M处的气候类型及影响气候

6、向低纬延伸的原因,组合正确的是(C)A热带雨林西风影响B热带草原南赤道暖流的影响C热带沙漠秘鲁寒流影响D热带季风地势南高北低解析:第10题, M地沿岸海域为秘鲁渔场,是洋流上升,将海底营养物质带到表层而形成的。第1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S30S大陆的西岸受副高和信风影响形成了热带沙漠气候,秘鲁寒流使沿岸的热带沙漠气候向低纬延伸。12(2016广东江门期末)好望角位于非洲西南端,因多暴风雨,海浪汹涌,故又称为“风暴角”。好望角及其邻近海域一直是印度洋与大西洋互通的航道要冲。载重在25万吨以上的巨轮无法通过苏伊士运河,需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好望角海域几乎终年

7、大风大浪,冬季常有“杀人浪”出现,这种浪波弱则5 m6 m高,强则高达15 m以上,浪头犹如悬崖峭壁,浪背如缓缓的山坡,受其侵袭而蒙难的船只不计其数,该海域是世界最危险的航海区域之一。材料二海雾由海面低层大气中水汽凝结所致,通常呈乳白色,产生时常使海面能见度降到1千米以下甚至更低,给海上交通和作业带来很大的麻烦,因此有人将其称为“无声杀手”。(1)西欧为什么把经过好望角的海上航线称为“海上生命线”?(2)试分析好望角海域“杀人浪”的形成。(3)好望角航线上的G海域是世界海雾的多发区之一,试分析该海区多雾的原因及对海洋航运产生的影响。(4)G海域是东南大西洋的重要渔场,试分析该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

8、。解析:第(1)题,被称为“海上生命线”说明该海峡对该国经济发展和对外联系至关重要,工业发达的欧洲国家发展的是外向型经济,由亚洲国家运来的原料和产品要通过这条航线,欧洲出口的工业品也要通过这条航线,中东的石油也要通过这条航线运输,因为苏伊士运河无法通过巨大的运输船,一些巨型油轮必须由此经过,所以对欧洲的经济影响巨大。第(2)题,好望角位于南非南部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汇合处,这里位于西风带控制区。尤其是好望角的冬季,中纬度地带就成了温差较大的地区,冷暖气流不断交汇运动,极易导致风暴频发。好望角接近40S,而40S至南极圈是一个围绕地球一周的大水圈,广阔的海区是好望角巨浪形成的重要原因。强劲的西风急流

9、掀起的惊涛骇浪常年不断,尤其在冬季频繁出现,还不时加上极地风引起的旋转浪,当这两种海浪叠加在一起时海况更加恶劣。第(3)题,G海区海雾多发的原因,可以从洋流、水汽等方面回答。第(4)题,在世界海洋的信风带大陆的西岸,多盛行离岸风,形成涌升流,形成了渔场,其关联大致可以表示为信风带的西岸盛行离岸风形成离岸流导致冷水上泛,形成上升流海底营养物质被带到表层浮游生物增多鱼类饵料增多渔业资源丰富,形成渔场。答案:(1)西欧由亚洲运来的原料和产品要通过该航线,出口到亚洲的工业品也要通过该航线;中东的石油运输要通过这条航线运往西欧,因为苏伊士运河无法通过大的运输船。(2)好望角正处在盛行西风带附近,风浪大;

10、在辽阔的海域上,自西向东的洋流突然遇到好望角陆地的侧向阻挡形成巨浪。冬季由极地东风和盛行西风引起的旋转浪叠加在一起时,“杀人浪”更易形成。(3)原因:本格拉寒流经过该海域,对海域有降温作用;气流经过冷海面时,受寒流影响温度降低,水汽凝结而形成海雾。影响:海面能见度下降,影响航运速度,容易出现各种海上交通事故。(4)由于受东南信风(离岸风)的影响,附近海区的海水盛行上升流,海水把海底的盐类物质带到大洋表层,为浮游生物提供了食物,也为鱼类提供了充足的饵料,鱼类在此富集而形成渔场。1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习近平总书记在2

11、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材料二“一带一路”示意图。材料三“丝绸之路经济”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1)分析“海上丝绸之路”的建立,对我国沿海地区的意义。(2)2015年1月,一艘由加尔各答出发,前往内罗毕方向的货轮,在途经甲海区时,没增大能耗的情况下,速度明显加快,请分析原因。(3)请你为“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解析:第(1)题,“海上丝绸之路”指从海洋运输方面加强与其

12、他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联系,扩大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等。第(2)题,甲海区为北印度洋,1月份盛行东北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由东向西航行,顺风顺水。第(3)题,从资源开发、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环境保护、政策等角度作答。答案:(1)加强沿海地区的贸易往来,促进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进一步促进沿海地区对外开放,提升沿海地区的国际地位;促进沿海地区的资源开发;促进造船技术(工业)的发展。(2)此时该海区受东北季风影响,洋流自东向西流,货轮顺风顺水。(3)立足沿线丰富的资源优势,发展工矿业、特色农业、旅游业;加大农、矿产品深加工力度,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发展边境贸易;保护生态环境,防止生态环境恶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