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12种修辞手法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8556506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12种修辞手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古诗词12种修辞手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古诗词12种修辞手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古诗词12种修辞手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古诗词12种修辞手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诗词12种修辞手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12种修辞手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词12种修辞手法古诗词 12种修辞手法 想要更好地认识、体会古诗词所表现的情感内容,就必须延伸到 其中所用的修辞手法、意象等知识,一起来看看古诗词中这些常见的 修辞手法吧。比喻 把一种事物或情景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 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例如:“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 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 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替全体, 用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例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

2、如梦令) 词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 凋零。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 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例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愁生 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 深重。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 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例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 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

3、感受到诗人壮志难酬的苦痛。比拟 把物当做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做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 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例如:“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 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 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 蝶因爱梅而至销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 接连说出来。例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 致远天净沙秋思)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渲染孤寂,凄 清的气氛,烘托游子的哀愁。设问

4、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 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例如:“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蟾宫 曲)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 雄业绩。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例如:“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 乌江亭)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用典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 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 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 中的意境,促使人

5、联想而寻意于言外。例如:“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 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 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点化 点化也叫化用。它是把前人的诗文妙句融化为自己的语言的一种 创作方法。例如:王实甫的西厢记长亭送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 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就是

6、点化了范仲淹的 苏幕遮中的“碧云天,黄叶地”的句子。白居易的长恨歌中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点化了韦应物的“西施且一笑, 众人安所妍”诗句的意境。双关某一字、词,凭借其本身具有的语音或语意的条件,在特定的语 言环境中获得双重意义就是双关。这种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含蓄、风 趣。例如:韦庄的忆昔“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银 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 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诗人不把“无忌”作专名看, 取其“无所顾忌”“肆无忌惮”之意,这是双关;诗人言愁却借善歌 少女之名“莫愁”,意在反讽,这也是双关。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

7、一种修辞方法。古语对它的解释 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 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 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例如:“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我们应理解为: 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拓展:比喻1. 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用“烟火色”喻像烟火一样 的脸色。2.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 开”借梨花喻雪。3. 秋浦歌:“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借“秋霜”喻白发4. 岳阳楼记:“皓月千里,浮光跃金”借“金”喻月光; “静影沉璧”借“璧”喻水中的月影。借代(一)

8、全体代部分1. 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借“武陵人”代 武陵某一个人。2. 曹刿论战:“肉食者”借“肉食者”代大官。3.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借“故人”(二)部分代整体1. 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借“鸡黍”代饭菜。2. 岳阳楼记:“锦鳞游泳”借“鳞”代鱼。3. 捕蛇者说:“去死肌杀三虫”借“三虫”代各种寄生虫。(三)借相关的特征来代替1. 陋室铭:“淡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借“白丁”代普通 百姓。2. 出师表:“臣本布衣”借“布衣”代老百姓。3. 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借“庙堂” 代朝廷,借“江湖”代被贬往的地方。4. 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借“黄

9、发”代老人,“垂髫”代 小孩。5. 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借“丝竹”代管弦乐器。(四)以官名、地名来代替出师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借“益州”代蜀汉。“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借“侍中”代郭攸 之,借“尚书”代陈震,借“长史”代张裔,借“参军”代蒋琬。互文 指上下文文意互相交叉,互为补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遇到互文时,翻译要特别留意。1. 木兰诗:“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 买长鞭。”并非只能东市买骏马,不能买长鞭而是在东西南北市买 骏马长鞭等。2.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应理解成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着 秦汉时的关口3. 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

10、己悲”应是不以物、己喜, 不以己、物悲。4. 捕蛇者说:“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应理解成在东西 南北各处叫嚣隳突。顶针标志是下一句的第一个词与上一句的最后一个词相同。1. 木兰诗:“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门看伙伴, 伙伴皆惊忙。”2. 孟子二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排比1. 木兰诗:“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 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2. 爱莲说:“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对偶1. 春夜喜雨:“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2.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3. 岳阳楼记:“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夸张1. 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2. 木兰诗:“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策勋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