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的基本涵义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8555014 上传时间:2023-12-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09.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知的基本涵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感知的基本涵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感知的基本涵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感知的基本涵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感知的基本涵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感知的基本涵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知的基本涵义(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 JL、化 t jL- .、化感觉与知觉感觉。学术部杜士轲概念 感觉是人关于世界的一切知识的源泉。感觉是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 时,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重要性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从感觉开始的,它是最简单的认识形式。例如当菠萝 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时,我们通过视觉可以反映它的颜色;通过味觉可以 反映它的酸甜味;通过嗅觉可以反映它的清香气味,同时,通过触觉可以反 映它的粗糙的凸起。人类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各种感觉认识到事物的各种属 性。 感觉不仅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且也反映我们身体各部分的运动和状 态。例如,我们可以感觉到双手在举起,感觉到身体的倾斜,以及感觉到肠 胃的剧烈收缩等等。 感觉

2、虽然是一种极简单的心理过程,可是它在我们的生活实践中具有重要的 意义。有了感觉,我们就可以分辨外界各种事物的属性,因此才能分辨颜色, 声音、软硬、粗细、重量、温度、味道、气味等,有了感觉,我们才能了解 自身各部分的位置、运动、姿势、饥饿、心跳,有了感觉,我们才能进行其 它复杂的认识过程。失去感觉,就不能分辨客观事物的属性和自身状态。因 此,我们说,感觉是各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如知觉、记忆、思维)的基础,就 这个意义来说,感觉是人关于世界的一切知识的源泉感觉,心理学名词。是其他一切心理现象的基础,没有感觉就没 有其他一切心理现象。它的心理学定义:是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 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

3、得对该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诞生了,其他心理现象就在感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感觉是其他一切心理现 象的源头和“胚芽”,其他心理现象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发展、壮大和成熟起来的。 感觉是其他心理现象大厦的“地基”,其他心理现象都是建立在感觉的基础上。 分类一是欲望。欲望也可分两部分:一是心理欲,二是行为欲。心理欲使你产 生一种驱动,行为欲使你专心专一去做。在性交中,有时你很想要,但是你的阳具就是硬不起。“一朝遭蛇咬,十年怕草惊”就是心理欲在起作 用。二是感知,它是动物的一种“知道”。没有这类感觉,动物就不会产生满足, 就是得到排泄,也还会有尿意。感知又分两部分:一是产生感块,二是产生知觉。 知觉知觉

4、的特性知觉具有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等特性。知觉的选择性在与把一些对象(或对象的一些特性标志性质)优先地区 分出来,与此同时把其他事物作为知觉背景。分化对象和背景的选择性是知 觉最基本的特性,背景往往衬托着、弥漫着、扩展着,对象往往轮廓分明、 结构完整。知觉的对象从背景中分离,与注意的选择性有关。当注意指向某 种事物的时候,这种事物便成为知觉的对象,而其他事物便成为知觉的背景。 当注意从一个对象转向另一个对象时,原来的知觉对象就成为背景,而原来 的背景转化为知觉的对象。因此,注意选择性的规律同时也就是知觉对象从 背景中分离的规律二、知觉的理解性表现为人 在感知事物时,总是根据过去的知识

5、经验来解释 它、判断它,把它归入一定的事物系统之中,从而能够更深刻地感知它。影响知觉理解性的三个条件1言语的指导作用 言语是语言在交际过程中的应用。人的知觉是在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活动中实现 的,词的作用有助于对知觉对象的理解,使知觉更迅速、更完整。例如,天空中 的云彩,自然景色中的巨石形状,在感知时加以词和言语的指导,很快就能知觉 到。2实践活动的任务 当有明确的活动任务时,知觉服从于当前的活动任务,所知觉的对象比较清晰、 深刻,任务不同对同一对象可以产生不同的知觉效果。比如,对天安门的素描和 用文字的描写,任务不同,感知效果就不同。3对知觉对象的态度 如果对知觉对象抱着消极的态度,就不能深刻

6、地感知客观事物;只有对知觉对象 发生兴趣,抱积极的态度才能加深对它的理解。三、知觉的整体性人在知觉客观对象时,总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知 觉对象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的,各部分具有不同的特征,但是人们并不把对象感知 为许多个别的、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它是客观对象 的许多部分形成的复合刺激物,大脑皮层对复合刺激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 关系,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反映客观对象各种属性的关系,形成关于对象的完 整映象。例如,走进教室,人们不是先感知桌椅,后感知黑板、窗户而是完 整地同时反映它们。知觉的整体性是多种感知器官相互作用的结果。知觉的整体性与感知的快

7、慢,同 过去经验和知识的参与有关,阅读速度就是随着人的阅读经验的积累及把较小的 单元(词)组成较大的单元(句子)而逐渐加快的。四、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改变时,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 知觉的恒常性对生活有很大的作用,正确地认识物体的性质比单纯地感知局 部的物理刺激物有较大的实际意义,它可以使人们在不同情况下,按照事物 的实际面貌反映事物,从而能够根据对象的实际意义去适应环境。如果知觉 不具有恒常性,那么个体适应环境的活动就会更加复杂,在不同情况下,每 一认识活动,每一反应动作,都要来一番新的学习和适应过程,实际上也就 是使适应变为不可能的了。五、知觉的相对性知觉是个体

8、以其已有经验为基础,对感觉所获得资料而做出的主观解释,因此,知觉 也常称之为知觉经验。知觉经验是相对的。我们看见一个物体存在,在一般情形下, 我们不能以该物体孤立地作为引起知觉的刺激,而必须同时也看到物体周围所存在的 其他刺激。这样,物体周围其他刺激的性质与两者之间的关系,势必影响我们对该物 体所获得的知觉经验。形象与背景是知觉相对性最明显的例子。形象是指视觉所见的 具体刺激物,背景是指与具体刺激物相关连的其他刺激物。在一般情境之下,形象与 背景是主副的关系:形象是主题,背景是衬托。另一个例子是知觉对比,是指两 种 具相对性质的刺激同时出现或相继出现时,由于两者的彼此影响,致使两刺激所引起 的

9、知觉上的差异特别明显的现象。如大胖子和小瘦子两人相伴出现,会使人产生胖者 益胖瘦者益瘦的知觉。 图知觉的相对性1 :形象与背景一图中黑白相对两部分均有 可能被视为形象或背景,如将白色部分视为形象,黑色为背景,该形象可解释为烛台 或花瓶;相反,则可解释为两个人脸侧面的投影像。图知觉的相对性一2:知觉对比一图中A、B两圆半径完全相等,但由于周围环 境中其它刺激物的不同,因而产生对比作用,致使观察者在心理上形成A圆小于B圆的知觉经验。横竖错觉六、知觉的组织性感觉资料转化为心理性的知觉经验过程中,显然是要对这些资料经过一德勃夫错觉番主观的选择处理,这种主观的选择处理过程是有组织性的、系统的、合于逻辑的

10、, 而不是紊乱的。因此,在心理学中,称此种由感觉转化到知觉的选择处理历程为知觉 组织(perceptual organization)。心理学的格式塔理论(Gestalt theory)认为,知觉组织法 则主要有如下四种。相似法则:在知觉场地中有多种刺激物同时存在时,各刺激物之间在某方面的特 征(如大小、形状、颜色等)如有相似之处,在知觉上即倾向于将之归属于一类。如右 图,在方阵中,圆点与斜叉各自相似,很明显地被看成是,由斜叉组成的大方阵当中 另有一个由圆点组成的方阵。此种按刺激物相似特征组成知觉经验的心理倾向称为相 似法则(law of similarity)。接近法则:有时候,知觉场地中刺

11、激物的特征并不十分清楚,甚至在各刺激物之 间也找不出足以辨别的特征。在此种情境之下,我们常根据以往经验,主观地寻找刺 激物之间的关系,藉以增加其特征,从而获得有意义的或合于逻辑的知觉经验。如右 图,A图与B图同样是由20个圆点组成的方阵,如单就各个圆点去看,它们之间不 容易找出可供分类组织的特征。但如仔细观察,两图中点与点之间的间隔距离不尽相 等;A图中两点之间的上下距离较其左右间隔为接近,故而看起来,20个点自动组成四个纵列。B图中两点之间的左右间隔较其上下距离为接近,故而看起来是 20个点 自动组成四行。此海林错觉种按刺激物间距离关系而组成知觉经验的心理倾向称为接近法则(law of pr

12、oximity)。闭合法则:如果知觉场地的刺激物表面看来虽各有其可供辨别的特征,但如仅凭 此等特征,仍不能确定刺激物之间的关系。此时,观察者常运用自己的经验,主动 地为之补充(或减少)刺激物之间的关系,从而增加它们的特征,以便有助于获得有意 义的或合于逻辑的知觉经验。如右图,乍看之下,图中只是有些不规则的黑色碎片和 一些只有部分连接的白色线条。但如仔细察看,就会觉得,那是一个白色立方体和一 些黑色圆盘;也可能觉得,那是白色立方体的每一拐角上有一个黑色圆盘。假如你的 知觉经验确是如此,那你的知觉心理倾向就符合闭合法则(law of closure)。在这里,知觉刺激物本身的条件并不闭合,也不连接

13、,是观察者把不闭合的三块黑色无规则的 图片看成一个完整的黑色的圆盘;同时把很多不闭合不连接的白色线条在心理上连起 来,闭合而成一个白色立方体。事实上,八个黑色圆盘也好,一个白色立方体也好, 在实际的图形中根本是不存在的,只有在观察者的知觉经验中存在,而此种存在是根 据闭合法则建立起来的。连续法则:与闭合法则类似的是连续法则(law of continuity)。如下图所示,一般 人总是将它看成是一条直线与一条曲线多次相交会而成;没有人会看成是多个不连接的弧形与一横线构成。由此可知,知觉上的连续法则所指的“连续”,未必指事实上的 连续,而是指心理上的连续。知觉上的连续法则在绘画艺术、建筑艺术以及

14、服装设计 上早已广泛应用。以实物形象上的不连续使观察者产生心理上的连续知觉,从而形 成更多的线条或色彩的变化,藉以增加美的表达。听知觉也会有连续心理楼梯错觉组织倾向。多人一起合唱,或多种乐器合奏,有音乐修养的人,不会把不同声音混而 为一,而是分辨出每一种声音的前后连续。知觉与感觉的关系 感觉: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两者的区别如下:(1) 产生的来源不同.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它的产生主要来源于感 觉器官的生理活动以及客观刺激的物理特性.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 的各种属性进行综合和解释的心理活动过程

15、,表现出了人的知识经验和主观因素 的参与.(2) 反映的具体内容不同.感觉是人脑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则是对 客观事物的各个属性的综合整体的反映.(3) 生理机制不同.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对 复杂刺激物或刺激物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综合的结果。两者的联系如下:(1) 感觉是知觉产生的基础.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产生的基本条件, 没有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反映的感觉,就不可能有反映客观事物整体的知觉.(2) 知觉是感觉的深入与发展.一般来说,若能对某客观事物或现象感觉到的个别 属性越丰富,越完善,那么对该事物的知觉就越完整,越准确.(3) 知觉是高于感

16、觉的心理活动,但并非是感觉的简单相加之总和,它是在个体知 识经验的参与下,以及个体心理特征,如:需要,动机,兴趣,情绪状态等影响下产生 的知觉与感觉知觉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的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是感觉,对同一事物的各种感觉的结合,就形成了对这一物体 的整体的认识,也就是形成了对这一物体的知觉。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 物体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是各种感觉的结合,它来自于感觉,但已不同于感觉。感觉只反映事物的个 别属性,知觉却认识了事物的整体;感觉是单一感觉器官的活动的结果,知觉却是各 种感觉协同活动的结果;感觉不依赖于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知觉却受个人知识经验的 影响。同一物体,不同的人对它的感觉是相同的,但对它的知觉就会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