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科普农耕文化产业创意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58页)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8554842 上传时间:2023-12-17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58.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稻科普农耕文化产业创意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58页)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水稻科普农耕文化产业创意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58页)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水稻科普农耕文化产业创意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58页)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水稻科普农耕文化产业创意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58页)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水稻科普农耕文化产业创意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58页)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稻科普农耕文化产业创意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58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科普农耕文化产业创意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58页)(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稻科普农耕文化产业创意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刖言一、项目提要 1二、项目发展背景 4三、编制依据与原则 10四、项目发展基础分析 14五、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23六、项目开发条件分析 26七、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经营模式与发展目标 30八、总体布局与地块分析 36九、项目建设方案 37十、生态环境保护和新农村社区建设 41十一、组织管理、运营思路与保障措施 45十二、投资结算与效益分析 48十三、结论 52十四、附件 53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总体开始步入工业反哺农 业、城市支持农村,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 协调发展的新时期。为此,党的十八大和国家“十二五”

2、国民经济发 展规划都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推进现代化进程中的 重大历史任务,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 大举措;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 民主”的发展目标和要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现代农 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 农民收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中都特别强调三农 工作和农业科技创新,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 社会安。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

3、大任务。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是一项事关农业和农 村经济发展全局的系统工程,虽然莲花镇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 了长足的进步,初步具备了实现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但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充满契机和转折的时代背景下,仍面 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挑战。*省*水稻研究中心积极把握时代发展动态,响应党中央号召, 根据本项目的区位优势、农业现实基础以及长株潭地区经济大融合、 大开放和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提速发展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审 时度势,集生态农业与乡村休闲旅游业于一体的都市农业农耕文化将 作为项目区的主要发展方向,试图通过系统农耕文化营建,增强乡村 与城市功能的有机联

4、系,实现生态农业、设施农业与休闲农耕农业的 协调发展,带动区域文化、社会生态与经济的全面提升,为莲花镇的 全面建设注入勃勃生气和活力。专业资料4、项目提要(一)项目名称:水稻科普农耕文化产业创意园(二)建设性质:新建项目(三)项目单位*省农业高科有限公司、水稻科学研究中心(四)建设地点和范围范围:项目留转用地8000亩,*区*镇*村(五)编制单位*省*水稻科学研究中心(六)建设目的1是*省*水稻研究中心品牌和产品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满足实 现产业可持续经营需要。2、响应党中央号召,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 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莲花特色,*特色,

5、国内先进,省内一流,集多种功能于一身,引领*生态农业和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的城市农耕产业化旗舰园区。3、保护、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利用生态资源,使项目 走上保护、利用、创益、再保护、再利用、再创益的良性循环道路。4、为*及全省城市居民提供新的休闲和科普空间,满足现代旅游 休闲要求的需要。5、推动地方经济,提供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帮助产业农民 加速进入小康。(七)建设内容1创建一个稻米博览馆2、成立*水稻研究所3、创建以*水稻和有机农业为主导的科研、生产、示范、推广、 培训基地。4、建设*水稻、保健水稻、科普水稻、观赏水稻综合性种植公园。5、建设稻电影放映院一个、奇石馆一个,医院一个、

6、国标幼稚园 一个、老年休闲保障院一个,以及儿童、青少年等娱乐设施若干。6、创建绿色有机农产品专卖超市一条街。7、建设*稻米示范加工厂和*营养酒示范加工厂各一个。8、建设108块新农村建设宣传标语广告牌。9、建设108栋可移动环保乡村别墅(红豆杉养生基地)。10、举办中华水稻农耕文化节相配套山庄建设。(八)建设期项目建设期为20132017年,共5年。项目建设和开发的特点决 定了其建设采取边投入、边建设、边经营、边受益的形式,因此项目 建设期与经营期重合。(九)投资金额和资金筹措本项目建设总投资为123400万元,其中一期投资为80000万元, 二期投资43400万元。本项目建设资金来源由四个部

7、分组成:开发单位自筹资金:123400万元*万元债权融资:*万元申请国家、省、市相关配套政策资金:项目区对社会融资及招商:*万元二、项目发展背景(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推进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 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 只有近9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 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 更高水平的小康。为此,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了建

8、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 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的新蓝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 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 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 规模经营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 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倡导健康文明 社会风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是建设社 会主义新农村各项工作的中心任务,其有效措施包括:加快发展现代 农业,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农产品竞争力,着力培

9、育一批竞争力、带 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 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加快发展壮大县(镇)域经济,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为农村繁荣和 农民就业增收创造条件;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 培训,增强农民转岗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等。(二)都市农业是项目区农业发展战略定位的必然选择都市农业是指地处都市及其延伸地带,紧密依托并服务于都市的 农业。它是都市中、都市郊区和都市经济圈以内,以适应现代化都市 生存与发展需要而形成的现代农业。都市农业的发展思想可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城市学者霍华德提出的“花园城市”的

10、理论,其 内容就是限制城市规模过大,持续保留城市四周农业用地,让城市中 心成为一个大花园。国外都市农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国家, 如美国、日本、德国、荷兰、新加坡、韩国等国,并根据其城市特点 构建了各具特色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我国的都市农业实践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首先出现在上海、 北京、深圳等经济发达地区,其中上海早在1994年就提出了建设与国 际大都市相适应的现代都市农业构想,并将其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规划。目前我国都市农业已经由上海、北京、深圳等大都市逐步向 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发展,并开始向中西部地区延伸,成为 国内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都市农业以生态绿色

11、农业、观光 休闲农业、市场创汇农业、高科技现代农业为标志,以农业高科技武 装的园艺化、设施化、工厂化生产为主要手段,以都市市场需求为导 向,融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于一体。其核心为:对内为现代化都 市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功能,对外为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发挥 示范带头作用。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农业产业结构高度市场化; 农业生产方式集约化;农业经营方式产业化;农业生产手段高 科技化和农业“三效益”的协调统一。大力发展都市农业,无论是内 容上还是形式上,与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要求 都是一致的。作为将城区与郊区、农业和旅游,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 业结合在一起的新型交叉产业,

12、都市农业不同于传统农业,它融合了 现代都市的高新技术,企业化的经营管理模式,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 还具有生活性功能、生态性功能和教育性功能等,集中体现了大农业 的思想,可以说都市农业拓宽了农业这一概念的内涵。同时,都市农 业的功能实现了多元化拓展,它除了具备最基本的商品生产功能以外, 还具备生态建设、休闲旅游、文化教育、出口创汇、示范辐射等直接、 间接的多重功能,体现了 “城郊合一”、“农游合一”的发展方向。项目区属*市两型社会核心区域,又处于典型的都市近郊“半小 时经济圈”发展内圈,即具有农业发展现实基础,又独具农耕文化和 民俗风情人文景观,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的提高,对绿色 食品和

13、生态环境的需求日益增强,发展都市农业具有广阔的前景,是 项目区一项有着极强生命力的新型产业。项目区可发展的都市农业类型包括:A、设施农业:以大棚、温室为主体的保护地栽培。B、观光农业:以绿地、花卉、特色农业栽培为主,辅以其他的自然风光或民俗旅游景观,构成综合型的旅游资源。C、绿色农业:高科技农业开发区,实行产、加、销综合经营,生 产绿色有机农产品。D、庄园农业:以大户承包的经营方式,成为专业化生产的庄园。E、市民农业:由市民参与或租赁耕种。F、实行产、加、销一条龙。(三)乡村休闲旅游是项目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1、旅游业是二十一世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未来五年乃至十五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

14、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 是我国旅游业进一步持续、高速增长、从世界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 国迈进的重要时期,中国旅游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前景十分广 阔。*省的旅游产业规模经过“十五”、“ 一五”的发展而不断扩大, 旅游业收入快速增长,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形成了一定的基础,连续10年保持了 20%以上的增幅。*省委省政府重点强调要大力提升旅游产 业发展水平,努力形成加快发展的合力,把旅游产业培育壮大成为有 规模、有实力、有永续发展能力的支柱产业,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快速 发展。2、小康社会旅游发展的新态势随着我国进入小康社会,公民出游能力将稳步提高。据预测,我 国经济未来10年内将保持7%左右的速度增长,

15、旅游需求将随着人们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持续增长。与此同时,公民的度假权利也得到 了充分的重视,带薪休假将成为劳动者一项重要的权利。人们可利用 带薪假期,自由安排个人生活,灵活制定度假、休闲计划;带薪假期 直接带来分散休假的发展,可以避免集中休假的种种弊端。经济的持 续发展和休假制度的改革必将会促进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同时也 将极大地推动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以及旅游产品的升 级与转型。预计未来旅游业将主要突出以下变化和特点: 旅游将成为人们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规模逐年扩大。 传统观光旅游在让位于休憩度假旅游,散客旅游已慢慢成为主 流。 生态旅游成为了一种新的旅游时尚,“回归自然”、“拥抱自然” 和“感受自然”已形成现代旅游的追求和文明标志。 可持续旅游已成为现代旅游追求的最高目标。强调旅游发展必 须建立在生态环境的承受力基础上,并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历史、 文化的发展脉络和道德规范。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中国乡村旅游是我国旅游发展的全 新主题乡村旅游是指以各种类型的乡村为背景,以乡村文化、乡村生活和乡村田园风光为旅游吸引物而进行的观光、度假、休闲性质的旅游 活动。我国的乡村旅游是在市场需求的促动下,在发达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