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应成为我们强烈的期待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8554617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应成为我们强烈的期待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信息技术-应成为我们强烈的期待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应成为我们强烈的期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应成为我们强烈的期待(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应成为我们强烈的期待读书读了好多年,总以为自己学习了很多的知识,总认为自己是一个求知欲极强的人,总认为靠自己掌握的知识能够自如的应对课堂,可当自己真正的走进学生后才发现,自己闹了个极大的笑话,走进课堂的次数越多,这种感觉越强烈,有时甚至对教室、对学生产生了深深地恐惧感,原因是自己之前的想法、理念实在是太过天真了,让我无地自容,自己所具备的知识远远满足不了那一双双童真、善良的求知目光。地处农村,孩子们享受着农村给他们提供的无比优越的静谧、自由、无邪、安逸的生活。这些在城市是无法享受到的,但社会的进步给我们带来的先进文明同时也严重冲击这农村学校的角角落落,让农村学校面临巨大的尴尬。电视有了

2、、电子白板有了、计算机有了,但所有的一切对绝大部分农村学校来说似乎仅仅门面,直接点说就是聋子的耳朵。这其中有客观的因素,但更多的还是主观缺失。竞争相对不强的农村孩子在享受安逸生活的的同时,部分老师也享受着缺少竞争且理念陈旧而为自己带来的巨大福利,“一支粉笔、三尺讲台、滔滔不绝”让大多老师得意洋洋,“超负作业、重复练习、死记硬背”成为获得评比第一的真理性经验。“电视机、电子白板、计算机等新的教学工具仅仅花架子,只增加工作量,不起任何促动作用,反而会让学生沉迷于形式的花花绿绿,削弱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这样的话在农村教师中很有市场,甚至还会产生“一呼百应”效应。有时真难判断这是大家的福音还是迷茫。

3、最终考试学生能得第一,走进城市学校的的无法适从和走向社会后的处处碰壁成为对农村教师们的丰厚回报。至此,抱怨声迭起,“咱们农村的孩子脑经就是死”、“咱农村学生能和城里学生比吗?”、“城里孩子学校享受的是啥条件,咱农村孩子是啥条件?”“城里学校的啥设备、咱是啥设备?”是的,不否认学习化境的差异,也不否认设备差异,更不否认孩子们本身的差异。但这也正反映了农村教师理念上存有的偏差,现有的资源不用,该学的技术不学、能掌握的仅仅不掌握、对社会的需求不准确定位,这也许才是孩子们出现差别的主要原因。我是一名农村教师,我不为自己粉饰,记得刚开始几年,手段单一、方法简单、理念滞后,对新技术新手段持抵触态度,总认为

4、只要学生死学老师死教就会有效果,俗话说种啥因得啥果,学生走出我校,走向社会后的境遇无情的给我当头一棒,几度昏厥,开始了自己的反思之路。变则通,不变则不通。时代的呼唤不会错,学生的渴求必须成为自身变化的基石和动力,社会的需求是自身改进的精神向导。信息技术所带的工具手段的应用可能还存有不完善的方面,但他在知识和水平、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反面对孩子们的促动作用我们不得不承认。人制造了计算机,但计算机给我们表现的强大内容是单个人无法做到的,这就是事实。在今天这个社会,改变自己,掌握信息技术,是我们的唯一出路,不为自己,仅为学生。不能忘记我们的职业是教师。想一想孩子们课堂上那睁的大大的眼睛,想一想孩子们面对计算机的那种陌生,再想一想孩子在来时偶尔打开电子白板上课时的那种兴奋,我不得不说:信息技术,应成为我们强烈的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