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8553283 上传时间:2024-02-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6.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构建和谐农村的重要内容。近日,XX县组织有关单位,设计了“XX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调查问卷”,组织人员深化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专题调研,现 报告 如下: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状XX县位于XX市东北部,辖33个镇乡,315个村,农户总数23.4万户,农业人口80.2万人,占总人口的90.67%,面积1892平方公里。近年来,XX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农夫致富奔小康”这个中心,广泛、深化、持久地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了乐观、健康、向上的进

2、展态势。目前,XX县已创建各级文明村镇25个,平安文明村18个,评比“三户”161998户,信用户171623户。几年来,先后荣获“全国体育先进县”、“XX市文化先进县”、“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县”、“全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项目先进县”、“全国 计划 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XX市卫生县城”等荣誉称号。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做法及成效1、抓训练培训,村民综合素养得到提高。一是通过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训练活动,利用镇(乡)党校、农夫夜校对村民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训练。二是通过科技宣扬月、宣扬周、科技知识竞赛等形式,向农夫普及科技知识,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职业技术训练和培训。去

3、年以来,共组织村民培训160次,散发资料3万余份,黑板报、宣扬专栏165期,培训转移劳动力8353人,962名青年农夫获得“绿色证书”,参加“农函大”学习的村两委干部251人。三是深化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宣扬活动。通过下发文件、印发纲要学习简行本,举办纲要知识竞赛、设置“宣扬栏”,书写固定宣扬标语等多种形式开展宣扬活动,同时各乡镇还相应制定有乡村特色、适合农村操作的日常行为规范、村规民约,引导人们乐观参加道德实践,使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在农村进村入户,在村民中入心入脑。四是深化开展普法训练,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提倡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通过学习训练培训,宽阔农夫群众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科

4、技意识明显增强,一大批有抱负、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开拓精神、有生产技能、有经营管理知识的新型农夫迅速成长起来。2、加强文化建设,农村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活跃。一是加大投入,切实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据调查统计,近年来XX县农村共投入74.61万元用于文化建设。目前,全县农村拥有宣扬文化站2个,广播电视站30个,村文化活动室39个,农夫演出队伍(含锣鼓队)134个,体育场所127个。二是突出地方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加强特色文化建设,XX县梁山灯戏、XX年画、XX癞子锣鼓被国家文化部确定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各镇村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优势,因势利导,推陈出新,不断丰富农夫群众的精神

5、文化生活,将群众喜爱的民间文化融入到“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之中,全县130多支民间文艺表演队(含锣鼓队)常年活跃在农村。今年,XX县被团中央表彰为“全国乡村文化节先进县”。三是每年组织县文广新局、科委、卫生局等10多个部门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逐步实现“三下乡”活动制度化、常常化。 3、以“村校”为基地,辐射带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XX县在前几年的探究中,坚持走以“村校”为基地,辐射带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路子,收到了较好效果。几年来,XX县33个乡镇、315个农村基层党组织始终把农村学校的建设和管理纳入镇村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农村精神文

6、明建设的总体规划,统一商量,统一部署,把“村校”建成融基础训练、科技训练、政治学习、信息传播、文化活动基地五大功能于一体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心,通过同学这个纽带,连接学校和家庭,同学把在学校养成的文明行为,带回到家庭,帮助家长树立文明新风,监督家长克服不良行为。如云龙镇云龙村2组有一村民,前几年爱好打麻将、搞赌博。其女儿在该村学校读四班级,经老师训练,回到家里监督父亲,帮助父戒掉了赌博恶习。村民在村校通过文明训练的潜移默化和同学这个纽带,思想政治和文明素养不断提高,自觉戒掉恶习、摈弃陋俗,成为社会主义新型农夫。该做法曾被中央和市级主要主流媒体采访报道,受到好评。4、开展“以城带乡,以乡促城”活

7、动,促进农村创建整体水平上档次。近年来,县文明委组织市级以上文明单位25个和县级文明单位132个与全县151个村结成对子,开展同创共建活动。据不完全统计,通过城乡共建活动,各级文明单位引进资金5753.6万元,帮扶资金404.371万元,资助1630户贫困户子女入学,建村民学校47所,办培训班234期,培训学员19694人次,化解冲突1226件。5、抓载体,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进展。一是开展文明、卫生村镇创建。各乡镇、村依据文明村镇、卫生场镇条件乐观开展创建活动,2005年创市级卫生镇1个,县级文明村镇25个,县级卫生镇2个。二是深化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及“三户”、“好婆媳”等各种创评

8、活动。三是狠抓“信用工程”建设创建活动。在全县315个村聘请农夫客户经理319名,为农夫建立经济档案,颁发贷款证,评定信用等级,评出了715户农夫特级信用户,增加授信1430万元,已建成信用镇乡12个,信用村154个,信用农户171623户。四是今年又在全县农村广泛开展“文明户、文明院、文明组、文明村、文明镇”五大联创活动,借助新农村建设的契机,进一步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缘由分析总的来看,XX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肯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思想生疏不到位。一是一些干部存在生疏上的偏差,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是“软任务”,不

9、如物质文明,摸得着,看得见,体现政绩明显,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态;二是一些同志存在模糊意识,认为经济上去了,精神文明建设自然而然上去,先把经济抓上去,再抓精神文明也不迟;三是存在畏难情绪,一些同志觉得物质条件差,思想工作难做,精神文明不好搞,应付了事。 2、阵地建设滞后。目前,阵地建设在XX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虽有提高,但仍然存在着较大的问题。由于一些基层干部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不够,生疏上存在偏差,加之受经济条件制约,在精神文明建设上投入较少。调查显示,目前XX县农村镇乡无正规专门的文化体育活动场所的占78.77%,12.38%的村有文

10、化活动室,但设施不齐、设备老化占绝大多数,且没有开展正常的文化活动,无法满足农夫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农村文化生活单调。3、农夫参加精神文明建设的乐观性不够高。调查发现,较多农夫认为,现在搞的是市场经济,就是要想方设法多挣钱,精神文明建设无足轻重;还有一部分人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是“有文化人干的事情”,与自己无关。这一方面固然与农夫科学文化素养低、生疏不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有关,但更重要的缘由则是基层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宣扬力度不够,工作方法不对路,缺乏相应的组织机构,没能充分调动起农夫群众参加精神文明建设的乐观性、主动性和制造性。四、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措施及对策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简单的

11、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困难任务。针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成效和存在问题并存的现实,依据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进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必须实行强有力的对策措施:1、努力进展经济,增加农夫和集体收入是打破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瓶颈”的关键。要依据新农村“生产进展、生活宽裕”的要求,进展农村经济,促进农夫增收,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供应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物质条件。2、以民为本,着力提高农夫整体素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夫是主体。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宽阔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养,只有农夫的整体素养提高了,才能自觉地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坚持用“三个代表”重

12、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训练和指导农夫,在农村广泛开展“八荣八耻”训练活动,帮助农夫树立正确的荣辱观、道德观,消除封闭、保守的意识,树立敢闯敢拼、勤奋自强、富而思进的观念。二是加强农夫的文化科学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的渗透和培训,重点抓好“绿色证书”和新型农夫创业培训,着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夫。三是加强法制建设,深化开展普法训练,加大综合治理的力度。3、加快阵地建设,推动文化活动。求富、求知、求乐、求美,已成为时代潮流和农夫群众的迫切愿望,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是满足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平台。一是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资金投入机制,加大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形成以乡镇宣扬站、

13、村文化活动室为基础的农村文化网络,下工夫建设好村民文明学校、农夫夜校、图书室、阅报栏等各种思想文化阵地,连续加快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二是切实抓好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努力做到有场所、有设备、有管理、有效益。三是优化载体,活跃文化生活。要做到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结合,激发群众参加活动的乐观性,用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观念和健康、进步的文化活动占据农村思想文化阵地,为农夫供应良好的精神食粮。4、依据“村容整洁”的要求,加强环境建设,提高生活质量。一是抓好村镇建设规划,依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对经济进展、社会进展以及道路建设、村落建设、房舍建设进行统一规划。二是连续深化推动“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引

14、导农夫改厕、改圈、改舍、改灶,改善居住环境。三是逐步改善农村卫生环境。大力实施“村镇清洁工程”,加快治理农村“脏、乱、差”现象。一方面广泛向农夫群众宣扬普及科学卫生知识;另一方面连续加强集中整治,乐观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大力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彻底转变农村的卫生状况。5、突出“乡风文明”工作重点。充分调动农夫群众参加的乐观性、主动性和制造性,广泛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农夫群众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受益者,也是创建活动的主力军,蕴含着无穷的力气。应立足现实、深化生活、依靠农夫、服务农夫,多用农夫群众生疏的语言、身边的事情、喜闻乐见的形式、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法,增强感召力、渗透力、吸引力,最大限

15、度地调动群众参加的乐观性,通过广泛深化地开展农夫乐于参加的多种形式的创建活动,引导农夫为制造自己的美妙生活而自觉投入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中去,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自我训练、自我提高。以文明户、文明院、文明组、文明村、文明镇“五大创建”活动为龙头和载体,不断深化创建成效,同时,切实抓好城乡共建活动,动员、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级文明单位与村镇结对子,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的乐观性,促进城乡携手,共同进展。在各种创评活动中,充实创建内容,提高创建质量,改进工作方法,增强工作实效,确保创建活动进村、入户、到人,落到实处,让农夫群众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真正获益。6、强化意识

16、,乐观构建社会主流评价体系。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首先解决好生疏问题。坚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与经济工作统一、互促互动、共同进展。各级党政 领导 进一步提高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生疏,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自觉性,把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其次,应乐观构建社会主流评价体系。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全部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当全社会处在一种功利化、物欲化的社会氛围的时候,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很难有突破性的进展,必须从什么是真假、美丑、善恶入手,构建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与市场经济体系相融洽,为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所接受的社会主义道德评价体系,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化向前进展。转内容总结(1)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