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复习题答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8551396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复习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完整版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复习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完整版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复习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完整版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复习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完整版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复习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版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复习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复习题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名词解释;1. 大树:胸径在 20cm以上的落叶乔木和胸径在 15cm以上的常绿乔木。2. 根外施肥:把速效性肥料直接喷施在叶面上以供植物吸收,这种施肥方法称为根外施肥或叶面营养。3. 古树:一般指百年以上树龄的树木。4. 适地适树:指树种(或不同类型、品种)的生态学特性和种植地的立地条件互相适应,达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较高的生长水平,以发挥树种在该条件下最大的生长潜力、生态效益和观赏功能。5. 培土(壅土、压土):在园林树木生长过程中,根据需要,在树木生长地添加入部分土壤基质,以增加土层厚度,保护根系,补充营养,改良土壤结构。6. 断根缩坨:断根缩坨的时期一般在移植前 23年的春季或

2、夏季。以树干的地围或胸径的 5倍为半径向外挖圆形的沟,将沟内的根除粗根外全部切断,对粗根进行宽约10mm的环状剥皮,涂抹激素促进生新根,之后覆土,加强管理,必要时搭支架防止树体倾斜或倒伏。23年后,新根大量发生,根系分布范围缩小,可起苗。7. 堆肥:以植物性材料为主添加促进有机物分解的物质经堆腐而成的肥料。8. 追肥:植物生长发育期间为调节植物营养而施用的肥料。9. 基肥:在较长时期内供给树木养分的基本肥料。10. 拮抗作用:当一元素增多,另一些元素减少,且这种元素越多,另一些元素越少,这种 现象称拮抗作用。11. 相助作用:当一元素增加,而另一些元素随之增加的称相助作用。12. 定点放线:根

3、据图纸上的种植设计,按比例放样于地面,确定各种树木的种植点。13. 客土:在栽植园林树木过程中,当土壤完全不适宜园林树木生长的情况下,对栽植地局 部换土。14. 定植:按照设计要求植株栽植后,直至砍伐或死亡,不再移动。15. 移植:苗木栽到某地,成活生长一段时间后还需移动,这次栽植称移植。16. 名木:国内外稀有,具有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及重要科研价值的树木。17. 露地囤苗:绿化工程单位遇到种类、形态、质量、规格、价格等均合适的苗木,先购下, 运到圃地短时间栽植称为囤苗。18. 号苗:按设计要求到苗圃选择合适的苗木并作出标记,习称“号苗”。二、简答1. 简要分析古树衰老的原因。(一)内因:树木

4、的衰老、死亡是客观规律树木长寿的原因:1、具有长寿的遗传基因2、环境适宜当树木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会加快其衰老,古树一旦死亡则无法再现,因此一定要为古树名木恢复创造适宜的环境,促使其复壮。(二)外因1、土壤密实度过高:板结、通气不良。人流密集,导致土壤紧实,通透性差,限制根系的发展,容易造成吸收根的大量死亡。2、挖填方及地面铺装的影响填方及过度铺装造成根系缺氧窒息;挖方导致土壤流失。3、水土流失、根系裸露古树历经沧桑, 水土流失导致的根系外露多有发生。 一方面土壤流失导致肥力下降, 另一方 面表层根系易受干旱、低温或高温伤害。人为踩伤也会严重影响树势。4、土壤及大气污染: 古树周围各种原因产生

5、的废物及污水;酸雨及有毒气体污染会导致古 树黄叶、甚至落叶。5、病虫害: 树木感染病虫害后,长势不良,而树势衰弱又易受病虫害的侵袭。生长衰弱的 古松、古柏,易受小蠹甲、天牛等蛀干害虫危害;真菌侵入会加剧古树衰老。 一些古树并 不是因为衰老而死亡,而是死于病虫伤害。6、营养不良和水分过多古树经过长期生长, 消耗了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养分循环利用差, 有机质含量低, 必要的营 养物质因没有有效地补充而缺乏,而一些元素可能积累过多而产生危害。水分过量: 如北方大量种植冷季型草, 冷季型草对水分需求量大, 在古树特别是古油松树下 栽培常导致土壤积水而受害。7、天灾人祸1、人为损害:(1)环境污染:大气污

6、染及污染物对古树根系的直接伤害均可导致古树的衰弱。(2)直接损害:人为的直接损害,如人为攀爬、烧香拜佛、摆摊设点、树干周围私搭乱建、 乱堆杂物、树干上刻写乱画、钉钉子、晾衣服等等都可使树体受到伤害。2、大自然的灾害:火灾、地震、泥石流等也会导致古树死亡。2. 保护古树的意义古树名木是历史的见证、 研究植物区系发生、 发展及植物起源、演化和分布的重要实物,也 是研究历史文化、气候、地理、水文和园林史的重要素材。1)古树名木是历史的见证。 古树记载者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和历史,是国家、民族、地区文明的标志。2)为文化艺术增添光彩。3)古树名木有很高的旅游、社会和经济价值,是历代陵园、名胜古迹的

7、景点之一。4)古树对研究树木生理具有特殊意义: 古树存在使我们可以对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树木为研究对象,发现从生到死的总规律,例如,长寿树种长寿的原因,树木衰老的机理,树形变 化规律。5)古树是研究自然史(古气象、古地理等等)的重要资料。复杂的年轮结构和生长情况, 可以反映出一个地区千百年来气象、 水文、地质和植被的演变, 对研究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6)古树是树种规划的重要参考。古树多为乡土树种, 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 因此调查本地栽培及郊区的野生树种, 尤其 是古树名木,是制定树种规划的可靠资料。7)稀有、名贵的古树对保护种质资源有重要的价值。3. 树木栽植成活的原理1)生态学原理:适地适

8、树指树种的生态学特性和种植地的立地条件互相适应,达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较高的生长水平,以发挥树种在该条件下最大的生长潜力、生态效益和观赏功能。a. 单纯性适应:乡土树种b. 选树适地:为特定的立地条件选择适应的树种。c. 选地适树:为特定的树种选择能满足其要求的立地环境。2)生物学原理:保持和恢复树体以水分为主的代谢平衡。根冠平衡:正常生长的树木,地下部与地上部的水分和营养的吸收与消耗维持良好的平衡。在树木栽植过程中,为避免因根系受损破坏这一平衡关系,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持和尽快恢复以水分为主的代谢平衡,是树木栽植成活的保证。4. 古树调查的内容有哪些?古树调查的内容包括树种、树龄、树高、冠

9、幅、胸径、生长势、生长地的环境(土壤、气候等情况)以及其对观赏、 研究的作用。同时还应搜集有关古树的历史及其他资料,如有关古树的诗、画、图片、地方志、传说、神话故事、奇闻逸事等。5. 古树复壮的技术措施有哪些?1 )施腐叶土(松树、栋树、紫穗槐等落叶):如果树势衰弱是由土壤不良,紧实度高等原因引起的,可以采用施腐叶土的方法解决。2)土壤翻晒:古树因其周围地上水分过多、通气不良引起的衰弱,可以采用此方法。3)设置复壮孔(沟):由于地下积水,影响通气,采用挖复壮沟,铺设通气管,使积水通过 管道排出,增加土壤通透性。4) 换土:对树冠投影的范围内,大的主根部分进行换土。5)嫁接更新 6 )摘除幼果6

10、. 古树树体的保护与养护措施?1)立支柱或支架: 用单支柱或双支柱支撑; 2)打箍;3)赌树洞:对产生在干及枝上的洞进行填补;4)围栏杆:防止人为的破坏与践踏;5)设避雷针:避免遭受雷击;6)病虫害防治: 以防为主,经常观察,杜绝病虫害生存的环境;7) 施肥、灌水、松土: 在树冠投影下开沟挖穴(根系的主要分布层),在沟内施肥,生长地 经常松土;8)树体喷水:空气中的浮沉积留在叶片表面,影响观赏效果及光合作用。7. 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实行专业养护部门保护管理和单位、个人保护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专业养护部门保护管理和单位、个人是指哪 些?城市园林绿地专业养护管理部门,铁路、公路、河道管理部门,风景

11、名胜区管理部门,古树 名木所在单位,古树名木所在个人庭院的主人。8. 园林绿地的土壤改良大体包括哪些?1)深翻熟化:结合施肥,特别是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促使土壤团粒结 构的形成,增加孔隙度。2)客土栽培:土壤的pH值不符合某树种的要求或者栽植地土壤不适合园林树木生长时需要 客土栽培。3) 改良土壤质地:a.培土; b.有机改良(增施有机肥);c.无机改良;d. 土壤pH值得调节; e.盐碱地改良9. 树木栽植时,深翻适应的范围有哪些?荒山荒地、低湿地、建筑周围、土壤下层不透水层地、人为践踏和机械碾压地10. 什么是客土栽培?在栽植园林树木过程中,当土壤完全不适宜园林树木生长的情

12、况下,对栽植地局部换土进行栽培,称为客土栽培。土壤的pH值不符合某树种的要求或者栽植地土壤不适合园林树木生长时需要客土栽培。11. 深翻的作用、时间、深度以及保持的年限。作用:大大改善土壤的含水量和通气状况,使土壤微生物活动加强,加速土壤熟化,使难溶 性营养物质转化为可溶性养分,相应提高土壤肥力。时间:一般在秋末冬初。深度:因地因树而异,一般为 60-100cm。保持年限:可以保持数年,其保持年限与土壤质地有关。12. 作为地面覆盖植物应具备哪些条件?要求适应性强,有一定的耐阴能力,覆盖作用好,繁殖容易,与杂草竞争能力强,但又与树 木矛盾不大。如果为疏林草地,人们可进去活动,则选用的覆盖植物应

13、耐踩、无汁液流出和无针刺,最好还应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和经济价值。13. 什么是元素间的相助作用和拮抗作用?并举例。当一元素增加,而另一些元素随之增加的称相助作用(相成或协和作用)。如氮素增加,叶片内的钙和镁含量也随之增加; 含氮量低时,对镁的吸收也少,即氮与钙、镁间存在相助作 用。当一元素增多,另一些元素减少,且这种元素越多,另一些元素越少,这种现象称拮抗作用(对抗或相克作用)。如N与钾、硼、铜、锌、磷等元素间即存有拮抗作用,如过量施用氮肥,而不相应的施用上述元素,树体内的钾、硼、铜、锌、磷等元素的含量就相应减少。14. 休眠期灌水是在何时?在秋冬和早春进行15. 生长期灌水包括哪些方面?1)花

14、前灌水:在北方早春干旱地区,及时灌水促进树木萌芽、开花、新梢生长和提高坐果 率;2)花后灌水:可促进新梢和叶片生长,增强光合作用,提高坐果率和增大果实;3)花芽分化期灌水:对观花、观果的树木重要;16. 排水的方法主要有几种?明沟排水(最多采用);暗管和暗沟排水(地下铺设暗管);地面排水(从地面排水至道路边 沟)17. 根外追肥的方法有哪些?叶面喷肥、树干注射营养液、树干施肥法18. 园林树木施肥的原则?1)根据树木在不同物候期内需肥的一般特性;不同物候期内需要的营养元素不同。2)根据树木吸肥与外界环境的关系; .光照充足,温度适宜,光合作用强,根系吸肥量多; 土壤通气不良,温度不适宜,根从土

15、壤吸收营养的速度变慢; .低温时吸收养分较少,尤其对 N P的吸收影响较大,对 K的吸收影响较小; 土壤水分亏缺,施肥有害无利; .土壤pH值的影响;3)根据肥料的性质;(速效性、迟效性)4)测土施肥。19. 什么是“灌三水”?刚刚栽种的树木一定要连灌 3遍水,方可保证成活。即树木栽完后,24h内必须浇第一遍水,必须浇透,作用是使根系和土壤密切接触,通称为“定根水”,俗称“救命水”;第一遍水后3天再灌第二遍水;第二遍水后 7-10天浇第三遍 水,在北方栽植树时这三遍水通常不能少。20. 分析树木栽植后死亡可能的原因?21. 整地的时间和方法。整地时间:一般整地应在栽树前 3个月以上的时期内(最好经过一个雨季)进行,如果现整地现栽树其效果会受一定影响。整地方法:1)对于一般平缓的地段,多应用 深耕或深翻;深耕(30-40cm),将夯实的土壤挖松,2)对于市政工程的场地和建筑周围的地段,应进行以增加孔隙度,并根据设计要求做好微地形,方可栽树;3)对于低湿地区的整地,方法是 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