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信公司应急救援预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549755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信公司应急救援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宏信公司应急救援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宏信公司应急救援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宏信公司应急救援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宏信公司应急救援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信公司应急救援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信公司应急救援预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瑞昌市宏信建筑工程责任有限公司文件瑞宏字200820号瑞昌市宏信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公司安全生产工作,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保证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安全健康,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工和秩序,对可能发生的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高效、有序地组织抢救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上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要求,结合我公司各项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特制定瑞昌市宏信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一、 本预案的适用范围本预案中的安全事故是指本公司管辖的各项目

2、经理承建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 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和重大安全事故、特大安全事故。事故的种类分为:a、 触电事故b、 高处坠落事故c、 坍塌事故d、 倒塌事故e、 中毒事故f、 火灾事故g、 其它安全事故二、 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指挥系统1、 瑞昌市宏信建筑公司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总指挥由经理严淑利担任,副指挥由分管安全生产的副经理技术负责人严茂武、郭在勇担任,其他人员见附表。2、 各种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在公司总经理统一领导下,由各工程施工项目经理负责,相关部门分工合作,密切配合,迅速、高效、有序的开展。指挥部设在公司办公室,负责落实值班和应急处理具体工作。三、 伤亡事故的预防原则(一) 伤亡事故

3、的预防原则为了实现安全生产,预防伤亡事故的发生,必须有全面的综合性措施。实现系统安全的原则,大致有灾害预防和控制程度两部分内容。其具体原则如下:1、灾害的预防原则(1) 消除潜在危险的原则:这项原则在本质上是积极的、进步的。它是以新的方式、新成果或改良的措施,消除人体操作对象和作业环境的危险因素,从而最大可能的保证安全。(2)控制潜在危险数值的原则:比如,采用双层绝缘工具、安全阀、泄压阀等控制安全指标等,均属此类。这些方法只能保证提高安全水平,但不能达到最大限度地防止危险和有害因素。在这项原则下,一般只能得到折衷的解决方案。(3)坚固原则:以安全为目的,采取提高安全系数、增加安全余量等措施。如

4、提高结构强度提高钢丝绳的安全系数 。 (4)自动防止故障的互锁原则:通过一些原器件的机械联锁,或电气联锁等手段,作为保证安全的条件。(5)代替作业者的原则:在不可能消除或控制危险和有害因素的条件下,以机器、机械手、自动控制器或机器人等,代替人或人体的某些操作,摆脱危险和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2、控制受害程度的原则(1)屏障的原则:在危险和有害因素的作用范围内,设置障碍,以保证对人体的防护。(2)以距离防护的原则:当危险和有害因素的伤害的伤害作用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弱时,可采用这个原则,达到控制伤害程度的目的。(3)时间防护原则:将受害因素或危险时间缩短至安全限度之内。(4)薄弱环节原则(亦称损失

5、最小化原则):设置薄弱环节,使之在危险和有毒因素还未达到危险值之前发生破坏,以最小的损失换取整个系统的安全。如电路中的保险丝,锅炉上的安全阀,压力容器用的防爆片等。(5)警告和禁止的信息原则:以光、声、色或标志等,设置传递组织或技术信息的目标,以保证安全。(6)个人防护原则:根据不同作业性质和使用条件(如经常使用或急救使用)。配备相应的防护用品和器具。(7)避难、生存和救护原则:离开危险场所,或发生伤害时组织积极抢救,这也是控制受害程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不可忽视。四、重大特大事故以应急处理指挥部的职责1、组织人员按照应急预案迅速抢救工作,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力争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2、紧急

6、调用公司各类物资、人员、设备和占用场地。事故抢救处理工作结束后及时归还或给予补偿。3、根据事故发生状态,统一布置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并对应急处理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采取紧急处理措施。4、当事故有危及周边单位和人员的险情时,组织人员和物资疏散工作。5、做好稳定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6、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1)、应急预案指挥的职能及职责a、分析紧急状态确定相应报警级别,根据相关危险类型、潜在后果、现有资源控制紧急情况的行动类型。b、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c、与企业外应反应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d、直接监察应急操作人员行动。e、最大限度地保证现场人员和外援人员及

7、相关人员的安全。f、协调后勤方面以支援应急反应组织。g、应急反应组织的启动。h、应急评估、确定升高或降低应急警报级别。i、通报外部机构,决定请求外援。j、决定应急撤离,决定事故现场外影响区域的安全性。(2)应急预案副指挥的职能及职责a、协助应急指挥组织和指挥应急操作任务。b、向应急指挥提出采取的减缓事故后果行动的应急反应对策和建议。c、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所需的其他资源,设备以支援现场的应急操作。d、保持与事故现场指挥的直接联络。e、组织公司本部的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对施工生产过程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f、定期检查各常设应急反应组织和部门的日常工作和应急反应状态。g、根据各施工现场的实际条件,努

8、力与周边有条件的企业为在事故应急处理中共享资源、相互帮助、建立共同应急救援网络和制定应急救援协议。(3)现场抢救组的职能和职责a、抢救现场伤员。b、抢救现场物资。c、组建现场消防队。d、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的畅通。(4)、危险源风险评估组的职能和职责a、对各施工现场特点以及生产安全过程的危险源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b、指导生产安全部门安全措施落实和监控工作,减少和避免危险源的事故发生。c、完善危险源的风险评估资料信息,为应急反应的评估提供科学的、合理的、准确的依据。d、落实周边协议应急反应共享资源及应急反应最快捷有效的社会公共资源的报警联络方式,为应急反应提供及时的应急反应支援措施。e、确定各种可能

9、发生事故的应急反应现场指挥中心位置以使应急反应及时启用。f、科学合理地制定应急物资器材、人力计划。(5)、技术处理组的职能和职责a、根据各项目部的施工生产内容及特点,制定其可能出现而必须运用建筑工程技术解决的应急反应方案,整理归案,为事故现场提供有效的工程技术服务做好技术准备。b、应急预案启动后,根据事故现场的特点,及时向应急指挥提供科学的工程技术方案和技术支持,有效地指导应急反应行动中的工程技术工作。(6)、善后工作组、后勤供应组的职能和职责a、做好受伤人员及家属的稳定工作,确保事故发生后伤亡人员和家属思想能够稳定,大灾之后不发生大乱。做好受伤人员医疗救护的跟踪工作,协调处理医疗救护单位的相

10、关矛盾。b、与保险部门一起做好伤亡人员及财产损失的理赔工作。慰问有关伤员及家属。c、协助制订施工项目应急反应物资资源的储备计划,按已制订的项目施工现场的庆急反应物资储备计划,检查、监督、落实应急反应物资的储备数量,收集和建立并归档。d、定期检查、监督、落实应急反应物资资源管理人员的到位和变更情况及时调整应急反应物资资源的更新和达标。e、定期收集和整理各项目部的应急反应物资资源信息、建立档案并归档,为应急反应行动的启动,做好物资资源数据储备。f、应急预案启动后,按应急指挥的部署,有效地组织应急反应物资资源到施工现场,并及时对事故现场进行增援,同时提供后勤服务。(7)、事故调查组的职能及职责a、保

11、护事故现场。b、对事故现场的有关实物资料进行取样封存。c、调查了解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及相关人员的责任。d、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教育、总结。7、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和问题,及时对预案进行修改和完善。五、伤亡事故预防措施伤亡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两大因素作用的结果,换言之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就是潜在的事故隐患。伤亡事故预防,就是要消除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实现作业行为安全化的主要措施有:1、开展安全思想教育和安全规章制度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认识。只有使作业人员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强烈的安全意识,把安全意识为自我需要,把遵章守纪和安全操作

12、变为自觉行动,才能有效地控制不安全行为的产生。2、进行安全知识岗位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技术素质。安全知识岗位培训的目的,是使作业人员掌握安全生产的应知、应会的技能、技巧,以及正确处理意外事故的应变能力,从而有效的避免因无知、不懂技术而发生事故或导致事故扩大。3、推广安全标准化操作和安全确认制活动,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和程序进行作业。对于要害设备和特种作业,为了避免因误操和导致事故,推广安全标准化操作和确认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4、搞好均衡生产,注意劳逸结合,使作业人员保持充沛的精力,从而避免产生不安全行为。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实现作业安全化的主要措施有:(1)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改善

13、劳动条件。如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操和,建立流水作业线,使用机械和机械人手。(2)加强安全技术的研究,采用安全防护装置,陨融危险部位。(3)采用安全适用的个人防护用具。(4)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不安全隐患。对于较大的不安全隐患。要列入企业的安一技术措施计划,限期予以解决。(5)定期对作业条件(环境)进行安全评价,以便采取安全措施,保证符合作业的安全要求。加强安全管理是实现上述两方面安全措施的重要保证。建立、完善和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岗位培训和安全竞赛活动,通过安全检查制订和落实防治措施等安全管理工作,是消除事故隐患、搞好事故预防的基础工作。因此,企业应采取有力措

14、施,加强安全施工管理,保障安全生产。六、安全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1、安全事故发生后,指挥部以最快捷的方法,立即将所发生的安全事故的情况报公司经理,并在24小时内写出书面报告。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a、发生事故的项目名称、建筑规模。b、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c、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和初步估计。d、事故的原因、性质和初步判断。e、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f、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g、事故的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时间。2、安全事故发生后,立即报告公司相关部门,情况紧急时可将事故情况通报给公安局或驻军及武警部队,请求给予支援。3、安全事故发生后,必须严格

15、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的扩大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七、应急处理预案1、接报事故后1分钟内必须完成以下工作:a、立即报告上级管理部门。b、必要时立即通知就近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求组织调集应急抢救人员、车辆、机械设备。组织抢救力量,迅速赶赴现场,做好增援,实施抢救。2、急救步骤:a、调查事故现场,调查时要确保对受伤病员或其他人无任何危险,迅速使伤病员脱离危险场所,尤其是工地大型事故现场,更是如此。b、初步检查伤病员,判断其神志、气管、呼吸循环是否有问题,必要时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和监护,使伤病员保持呼吸道通畅,视情况采取有效的止血、防止休克、包扎伤口、固定、保存好断离的器官或组织、预防感染、止痛等措施。c、呼救。应请人去呼叫救护车,你可继续施救,一直要坚持到救护人员或其他施救者到达现场接替为止,此时还应反映伤病员的伤病情况和简要的救治过程。d、如果没有发现危及伤病员的体征,可作第二次检查,以免遗漏其他的损伤、骨折和病变。这样有利于现场进行必要的急救和稳定病情,降低并发症和伤残率。3、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