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管理系统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8547768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22.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员管理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人员管理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人员管理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人员管理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人员管理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员管理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员管理系统(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员管理系统系统方案北京 XXXX 研究所目录第一章:设计概述 31。1 设计思想 31.2 设计原则 41。3 设计依据 5第二章:系统介绍 62。1。系统概述 62。2.系统结构 72.3.系统特性 92。4。系统软件集成平台 192。5。软件平台功能特点 212。6。系统施工注意项 222。7。系统验收与交付 23第三章:数据中心 233。1 概述 243.2 操作系统选型 253。3 数据库选型 25第四章:发卡中心 274。1 系统功能 274。2 发卡系统构成及特点 29第五章:门禁管理子系统 29第一章:设计概述1.1 设计思想系统能够做到“功能联动,智能集成”,最大限度地为用户

2、提供 方便是我们一贯追求的最高目标。根据上述设计思想,我们的系统将 通过智能卡的形式得以完美表现,实现对各类人员身份的统一识别, 各类应用的统一管理。概括看,我们的系统实现了“五个一 一卡:所有内部人员、车辆、载体等都配备独特的身份识别卡,用于在内部的所有生活、工作行为中的身份确认。 一库:为防止数据丢失、数据灾难、数据崩溃,智能营区系统数据由高性能服务器统一存储.并可通过双机热备技术来确保 数据安全。 一中心:为防止多次发卡,多次注销所带来的不便、数据不一致。在一卡多用的系统中,只设一个发卡中心,发卡中心一旦注册,各应用子系统管理机会自动生成,不需到各子系统重复发卡。发卡中心一旦办理挂失,注

3、销手续,各应用子系统会自动收到讯息,并转发给各智能终端产生黑名单,防止非法使用。 有效地保证了系统的数据一致性和安全性。 一平台:智能营区系统设在一集成平台,负责内部各子系统的管理及相互关联,也可与其它安防系统,楼控系统实现联动.1。2 设计原则先进性:本系统采用北京军安独创的近/远距离双智能识别技术, 构成一套完整的系统体系。智能卡查验系统应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 术,将不同的计算机技术与物联网技术进行综合,并通过计算机网 络将多种技术有机集成,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应急响应速度。可靠性:作为承担整个系统项目的设备管理,必须具有较高的可 靠性,使用备份冗余技术、路由迂回技术,并采用了模块化、分布 式结

4、构。稳定性:本系统的规模较大,系统构成较为复杂,为保证系统的 可用性,必须建设一套高稳定性的系统。主要设备只接受定型生产 并具有一定应用成功实例的成熟产品,不接受任何研制品、定制品, 以确保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安全性: 对于系统安全性设计,我们采用6 大措施,身份认证、 访问控制、数据加密、数据存储、数据备份与恢复、日志和安全审 计。完整性:为了保证本系统在实际运用中的安全和有效管理工作中 更好地发挥作用,必须从整体上考虑系统技术手段的选择和前端设 备的分布,以保证系统能在各种业务的各个流程、各种关键环节得 到有效的控制。经济性:本系统的经济性应通过提高系统的性能价格比来得到, 在相同的价格

5、下,性能功能指标较高的产品和方案将被选用。同时, 本系统具有网络化结构,为今后系统的低成本扩展提供了灵活性。可操控性:在本系统运行工作中是技术与人工管理的统一,先进 的技术系统必须通过人的有效掌控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可扩展性: 系统运行于同一个数据库系统平台,在此平台上任意 扩展一个或多个其他各个子系统,为其它智能化系统如资产监控、 智慧照明、智能访客等应用提供可扩展的平台。1。3 设计依据系统参照以下国际、国内标准规范:ISO/IEC 15693识别卡-非接触式RFID IC卡-邻近式卡ISO/IEC 14443识别卡一非接触式RFID IC卡一接近式卡V1.0中国金融集成电路(RFID IC

6、 )卡规范JR/T 0008一2000 银行卡发卡行标识代码及卡号GB/T 15150-94 产生报文的银行卡 交换报文规范 金融交易内容、银行RFID IC卡联合试点密钥管理系统总体方案JGJ/T1692 民用建筑电器设计规范GBJ232-90、92 电器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GB11587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19894 民用建筑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10408。189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90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5207/94视频入侵报警器GB/T16677-96 报警图像信号

7、有线传输装置GB1679697 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GA/T75-9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42000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B5017493 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GBJ1687(2001 年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745087 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GB5016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一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7985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494395 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设备的安全GB/T503142000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YD/T926。1 97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YD/T870906用户设备设备耐过电压和过电流能力要求和试验方法GB5005892

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及验收规范第二章:系统介绍2.1. 系统概述本智能营区系统采用非接触式和远距离的物联网技术一人一卡,智能营区行。系统采用一张卡、一个数据库、一个发卡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用户管理、出入管理、停车管理的所有 功能。管理层采用以太网结构,允许利用 TCP/IP 通讯协议实现远距离联 网和管理。设置一套统一的发卡管理系统。配套的发卡系统,可以完成卡的发 行和授权。在发卡中心可对 RFID IC 卡的权限进行控制、更改和更换。管理软件可以根据不同时段、人员、功能类别生成个性化报表. 系统应具有标准的软/硬件接口平台,能够实现与其它系统的集成 和联动。采用可视化图形和中文

9、界面及开发应用运行平台,便于操作.全系统层采用 IP 结构。智能营区系统采用集中不间断供电系统。软件操作平台兼容WIN2000/XP,数据库采用MSSQLSERVER,配备一个集成平台(包括:主服务器及发卡中心工作站).2.2. 系统结构目前国际上先进的管理模式是采用扁平化结构和矩阵式管理模 式。为了和这种管理体制相适应,本系统的集成模式采用并行处理分 布式系统作为整个系统的集成模式,系统结构图如下:本系统中,中央管理层的各处理机(各处理机系指门禁子系统、 停车子系统、考勤子系统的工作站)之间是平等的,不是主从的关系。 但该层次中所有处理机都必须遵循分布式操作系统制订的原则。这种 工作模式称为

10、相互合作的自治.系统包括网络集成、平台集成.网络集成从网络结构的组成方面对系统进行物理整合;平台集成通过统一操作系统与数据库为系统建立 了完整、统一的系统信息运行平台,使得各子系统在管理上、数据存 储和使用等方面形成集中管理与调度。1)网络集成整个系统网络共分为四级结构:第一级结构是核心的中央服务器 系统和集成平台;第二级结构由 TCP/IP 协议的以太网构成的智能营 区系统管理层,即各系统工作站;第三级结构是由 TCP/IP 协议的以太 网或工业总线协议 RS485 构成的现场控制层;第四级结构是由现场终 端设备组成的执行层。 h-k I;:;I P-IP RS-H1CP/IP RS4B5蛊

11、峦存甜处取禺濟 TCR/1PI执行展 IINTCARD KMS-卡迺杀统牯构图2)平台集成终端设备/人机界面ilUUllilillllia巡更系统信息交换Information Exchange网络/操作平台(Netwnrk/QS)垂统棊硏豔务设施(Techno fogy Bridge)所有软件模块基于统一的系统规划和统一的基础平台,各模块之 间应无缝连接在一起,它们以协调一致的方式完整地支持跨越多个子 系统边界的业务流程。软件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均以面向对象的构件的形式出现,系 统支持构件的动态挂接、动态拆卸.构件化的软件系统可类比为积木 式建筑,构件化一方面有利于系统的渐进式开发,另一方面

12、又对系统 的可扩展性、可伸缩性大有裨益。2.3. 系统特性2。3.1 采用 C/S 系统模式系统采用 C/S 模式构建。通过运行于主服务器的后台数据库收 集各个子系统的信息。各工作站可以根据权限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 行查询、修改、增删等不同操作。各子系统工作站使用数据库中与 本系统相关的数据,最高级别的工作站可以跨系统查看数据.数据 库与工作站之间以及各系统之间通过TCP/IP进行数据交换。数据 库中以卡为主索引记录持卡人的信息、活动记录、权限配置。此外 数据库中还需要记录各系统事件、各系统操作日志.软件具有完全的中文操作界面 ,系统后台数据库可为 SQL、Oracle等数据库系统,支持多用户并

13、行操作,支持网络运行.系统支持OPC接口,允许与第三方系统通过OPC自动化接口进 行数据交换.系统软件是图形化中文版应用程序,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功 能完善.具备多窗功能、动态图形显示并且操作直观、简便.软件应按模块形式设计,除具备基本功能外,还应能提供各种 丰富的应用开发功能,例如:DDE, ODBC,Excel Data,Exchange等, 以利于程序的开发、扩展和修改.2。3。2 系统的稳定性成熟定型本设计选用的设备主件采用工控标准设计生产,硬件电路采用 工业级电子元件,PCB板采用四层板表贴技术工艺,降低交变电磁 场发射功率等方面采取多种抗干扰措施。系统设备采用相对分布式 控制,在网

14、络发生通信故障时,仍能继续按照预先设定的工作模式 工作,已发卡工作人员可照常使用,故障期间工作人员刷卡记录暂 存于各下位机内,以备查阅。一旦故障修复 ,各网点自动将记录数 据回传至系统管理中心,以保证系统信息的完整性,其安全性、可 靠性大大提高。2.3o 3系统的可扩展性1+X模块化系统运行于同一个智能营区管理系统平台,在此平台上任意扩 展一个或多个其他各个子系统容量,都不会影响以往任何子系统的 正常运行。“1”表示一个智能营区集成平台: 该平台有中心主机、系统 集成管理平台软件两部分。中心主机:中心主机包括服务器. 系统集成管理平台:负责系统各子系统的建立、关联、及外部 信息交换等。“X表示

15、为各应用子系统,如发卡管理子系统、门禁管理子系 统、车辆管理子系统、考勤管理子系统、请假管理子系统、哨兵巡 检及枪械离位管理子系统等。这些子系统可以通通运行于该集成平 台之上!所以构建一个集成系统,我们只要一开始就搞好“1集成平台这个的建设,一旦有了它,我们就可以从容应付“X”的不断发展!2.3o 4 系统的安全性6 大措施对于系统安全性设计,我们采用 6 大措施,身份认证、访问 控制、数据加密、数据存储、数据备份与恢复、日志和安全审计。用户身份认证:系统管理员(ADMIN)、操作员分配专用帐号。 身份、帐号与密码均正确的情况下,认证通过.用户与权限管理:由系统管理员(ADMIN )集中定义操作员、分 配权限(到具体功能与数据范围),确保每一用户能且只能在授权的 范围内使用相应功能管理相应数据.数据加密:数据加密范围:注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