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四课练习(周测四)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8546660 上传时间:2023-12-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生活第四课练习(周测四)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文化生活第四课练习(周测四)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文化生活第四课练习(周测四)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化生活第四课练习(周测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生活第四课练习(周测四)(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政治专业班第四课测试龙城高中 邢晨钟 一 单项选择题1在传统文化中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的是 A 传统习俗 B 传统建筑 C 传统文艺 D 传统思想2下列属于传统文化特点的是 具有民族的特色 一旦形成永远不变 具有强大的继承性 在本民族有广泛的认同性 A B C D 3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总保留着基本特征。这说明 A 传统文化是凝固的艺术 B传统文化是凝固不变的 C传统文化是不会消失的 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脉相传的,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建起来的。这说明A文化具有继承性 B中华文化是各个民族文化的总合 C中华文化有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特点

2、D建立在传统基础上的文化是科学的文化5 2006年,中国科学院发布了用两年时间调查完成的中国姓氏统计。这是我国第一部按照姓氏人口数量排序的“新百家姓”中国的姓氏是最完整和最有内涵的,对中国现代社会很多方面都很重要。这是因为:A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B文化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姓氏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传承符号 D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已经基本消失6 被称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集大成巨著四库全书,于2006年在杭州的文澜阁开印。受到中国文化界的极大关注。定购者纷至沓来。这说明A 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B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C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D我国注

3、重继承传统文化7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上,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些人:仓颉穿凿了汉字,让文敏可以沉淀下来,李斯统一了汉字,让文敏可以流动起来,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让文明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说明:A 科技进步能促进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B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C社会制度的更替可以促进文化的进步D传播文化必须做到古为今用8“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这句话主要强调了文化的 A积累性 B继承性 C民族性 D稳定性1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它的特定文化功能有选择文化的功呢功能 传播文化的功能 创造文化的功能 培育“四有”公民的功能 A B C D13 现代各国,不论是发达

4、国家海狮发展中国家,都把发展科学技术放在突出位置。这是因为:经济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 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科技对各国影响的深度是一样的A B C D二、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选项)14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有过“兼收并蓄、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也有过“全盘抛弃,彻底西化、完全欧美”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这两种态度的共同错误在于 ( ) A否定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 B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没有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D违背了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2005

5、年10月25日,纪念台湾光复6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然而浅浅的台湾海峡是两岸同胞最大的“乡愁”。“每逢佳节倍思亲”,因为在我们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感。经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一定会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据此回答1617题。15上述材料说明 : A传统文化皇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纽带B传统文化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C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感给增进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睦起了积极的作用 D “乡愁”阻碍了社会进步,妨碍了人的发展16传统文化在今天具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 ) A相对稳定性 B鲜明的民族性 C在社会发展上的积极性 D在人的发展上的消极性17在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人

6、们不妨再拿起纸、笔,让爱和思念不是通过转瞬即逝的电波,而是跃然纸上。也许这更能触动人们的内心,体验“家书抵万金的感觉。这表明( )A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该得以传承B科技进步不应该成为抛弃传统文化的理由C我们的传统文化对维系我们人间情感起着重要作用D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是不可调和的18在广大乡村,历朝历代的村民们以“村规民约”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并以同样的标准评判乡邻的行为。可以说“乡规村规族规”起着维护乡村文化传承和秩序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在乡村传统习俗的改革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注入新社会的新精神,逐渐形成了以“村规民约”为规范的新习俗。这说明A 传统文化能够做到与时俱进B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

7、民族性C社会制度的更替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D传统习俗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19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举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养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育在文化传承中所起的作用是 A 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B能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 C是人类文化传承的唯一有效形式D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三 问答题20关于对待儒学的态度:有的学者认为儒学有功于中国,孕育出汉唐盛世;有的学者认为儒学危害中国,是落后罪魁祸首。儒学在2 000多年中,对中国的盛世是否有过贡献?现在如何公正地评价当时的“批儒”?这都是需要研究的问题。儒学、儒家精神对现代有没有价值?能不能经过转换,服务于现实?也许需要研究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我们对待儒学应持的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