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 (4)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8545999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出师表 (4)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出师表 (4)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出师表 (4)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出师表 (4)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出师表 (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师表 (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海中学九年级语文备课组教学案课题:出师表 主备人:翟新云 课时:3课时一、 定位导入:出师表是中考重点篇目,在中考中占据重要位置,在2014年河南省中考试题中考过。学习本文要求朗读背诵,积累重点文言实词和句子,理解作者的政治主张和政治愿望,理解并学习本文议论、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二、 自学探究: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崩殂 疲弊 陛下 恢弘 妄自菲薄 驽钝 陟罚臧否 裨补阙漏 行阵和睦 猥自 夙夜忧叹 以彰其咎 咨诹 以遗陛下 斟酌损益2参照课文注释,翻译课文,圈划出疑难句子。三、精讲释疑:1作家作品简介:本文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作者诸葛亮 181234,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

2、沂南)人,是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年轻时躬耕陇亩,隐居隆中,刻苦攻读史书,常以管仲、乐毅自比。刘备三顾茅庐后,诸葛亮为其真情所动,出山辅助刘备,联吴抗曹,败曹操于赤壁,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刘备死后,他受遗诏辅助后主刘禅。2关于“表”:表是古代奏议的一种,用于向君王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诸葛亮这篇表文写于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当时蜀汉已从猇亭战役的惨败中恢复过来,既与吴国通好,又平定了南方的叛乱,所以诸葛亮决定北上伐魏, 写这篇表文的目的是,希望刘禅任用贤臣,采纳忠言,赏罚分明,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以实现先帝的“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宏大理想。3、解决学生提出

3、的疑难翻译问题,总结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4、研读与赏析:1)、文中诸葛亮给后主刘禅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表达了“报先帝”“忠陛下”的深厚感情。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亲贤远佞,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亲贤臣,远小人”这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根本,是三项建议的核心。2)、文中回顾了三顾茅庐和临崩托孤两件事(有关先帝的“三顾茅庐”和“临崩托孤”两件大事)。表达了受恩感激之情。3)出师表中的成语:开张圣听、妄自菲薄、作奸犯科、三顾茅庐、计日而待 4)、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共13次提到先帝刘备,他的用意是激励后主刘禅深追先帝遗诏,“以光先帝遗德”完成“先帝刘备未竞的统一大业5)作者回顾往事的

4、目的是什么?追述自己随先帝艰难创业,忘身忧国,不避辛劳的历史。既表达自己一片忠贞激励刘禅,更主要是为北伐请命。说明这是先帝托付,是诸葛亮“报先帝、忠陛下”的决心和行动。6)本文是为出征北伐而向刘禅上的奏章,为何只在七、八段各有一句涉及北伐,而大多是在提建议,这是不是“文不对题”,请说说你的看法。此表虽是为请命出征,但主要意图在于劝谏刘禅“内修政理”。历史上,刘禅昏庸,宠幸宦官,对于朝政,诸葛亮事无巨细。此次出征,他必然为国政忧虑,所以重在提建议,荐人才。这正是针对蜀国形势,有利于出征北伐。7)本文向刘禅上书,但提到“陛下”不过七次,而提“先帝”却有十三次,为什么?处处以先帝之意为据,句句借先帝

5、之口说出。使所进忠言“直而不肆”,得体而恳切。 以此激励后主刘禅深追先帝遗诏,“以光先帝遗德”完成“先帝刘备未竞的统一大业。”5、课堂小结:这篇表文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被视为表中的代表作。文章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先帝未竟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四、课堂检测: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涉罚臧否( )中道崩租( )以遗陛下( )行阵和睦( )2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以光先帝遗德( ) 引喻失义( )察纳雅言( ) 性行淑均( )3为下列句子中的“以”选择恰当的义项。A用B以致

6、C用来D因为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光帝之灵( )4下列句子读法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咨臣以当世之事B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C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D亲贤臣,远川。人5按要求用原句回答:出师表中揭示汉代兴衰的句子是_出师表中写出诸葛亮无意于功名的两句话是_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6对诸葛亮向刘禅上出师表的目的,有如下几种看法,其中最正确的一种是( )A向刘禅表示自己对刘氏父子的忠心。B此文写在他北伐之前,所以目的是让刘禅治理好国家,让他放心去北伐,使北伐的计划得以实现。C让刘禅做到亲贤远佞,修明政治。D、此“表”开头就

7、写蜀国形势危急,让刘禅修明政治,治理好国家,其目的只在挽救蜀国的危难。五、中考链接: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一)课文前5段(二)魏郑公谏止唐太宗封禅,日:“今有人十年长患,疗治且愈,此人应皮骨仅存,便欲使负米一石,日行百里,必不可得。隋氏之乱,非止十年,陛下为之良医,疾苦虽已安,未甚充实。告成天地,臣切有疑。”太宗不能夺。注:魏郑公:魏征。封禅: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的祭祀天地的典礼。夺:使之改变。不能夺,无言反驳。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以光先帝遗德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B引喻失义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亲贤臣,远小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D此悉贞良死节之臣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桃花源记)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2)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3、语段(一)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三条建议,其中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 4、同样是劝谏君主,诸葛亮和魏郑公的劝谏艺术有什么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