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九年级语文入学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8544482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九年级语文入学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九年级语文入学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九年级语文入学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九年级语文入学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九年级语文入学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九年级语文入学考试试题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九年级语文入学考试试题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冈中学九年级2013年秋季入学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古诗文名句填写(每题1分,共8分)1、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2、_,虫声新透绿窗纱。(月夜刘方平)3、永结无情游,_。(李白月下独酌)4、云横秦岭家何在?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5、共看明月应垂泪,_。(白居易望月有感)6、黑云压城城欲摧,_。(李贺雁门太守行)7、观刈麦中,与“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8、卜算子咏梅中,诗人借歌咏梅花的品格来抒发自己坚守情操、不变志节的情怀的诗句是:_,_。二、语言基础和运用(共18分)9、请将下面语句依次准确、规范、美

2、观地书写在横线中。(3分)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_10、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及加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狡黠(xi) 褶皱(zh) 倒坍(t)遍稽群藉(j)B诘责(ji) 胡绉(zhu)攫取(j) 面面相觑(q)C涟漪(y)剽悍(pio)荣膺(yng)引颈受戮(l)D恣雎(su) 发酵(xio)畸形(j)揆情度理(ku)11、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这次作文特别强调文面整洁、字迹工整,不少于800字(一律用方格纸誊清)。B这种埋头做事不动脑筋的人简直是说得不客气一点跟牛马一样。C请你好好思考一下,说说一面句子中加点的字为什么用得准确?D毛泽东

3、同志也强调过,讲话写文章“都应当简明扼要。”1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作为一种新媒介,微博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B开卷未必有益,只有开好卷、会开卷,就能真正受益。C随着安宁河流域大石墓的发掘,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D父母外出打工后,姐姐挑起家庭重担,像母亲一样无时无刻呵护着弟弟妹妹。13、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他面不改色,镇定自若,真是本色当行啊!B陵南区虽地域狭窄,物产匮乏,但由于大力开发绿色农业,方寸之地,拓出了发展的大空间。C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要努力攀登科学高峰,不能高山仰止。D他苦心孤诣地设计出

4、的、极具创意的建筑模型获得了本次创新大赛特等奖。14、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人生就是这样,要去面对一次次的“告别”。我曾与伴着笑声的纸飞机惜别在柔和的晨曦里,_;我曾与空中飞舞的风筝惜别在温暖的春风里,_;我曾与花丛中飞舞的彩蝶惜别在香飘四季的花园里,_;再见了,我的初中生活,你永远是我记忆中的一片灿烂阳光。为了实现我那高高悬挂的梦为了我五彩缤纷的未来为了能在追求理想的路上展翅高飞ABCD15、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加线词“我在家”、“我在家学习”、“我在学习”词性一样。B短语“文明习惯”、“幸福指数”、“凝铸信念”和

5、“留守儿童”的结构相同。C“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这个句子主干是“水平和价值显示智慧和力量”。D“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的碎沫。”这句话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16、口语交际(3分)班级打算邀请部分家长参加班会,小静觉得妈妈衣着土气,不够入时,不想让她来参加,对此,你打算怎样劝说小静改变主意?_三、浅层阅读理解(共31分)(一)阅读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

6、春,千万和春住。17、“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两个比喻句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其妙处。(3分)_18、词的下片抒发了哪几种情感?请概括作答。(2分)_(二)阅读下面名著节选文段,完成后面题目。(4分)八戒观之不尽,满心欢喜道:“哥啊,好去处!果然是天下第一名山!”行者道:“贤弟,可过得日子么?”八戒笑道:“你看师兄说的话,宝山乃洞天福地之处,怎么说度日之言也?”二人谈笑多时,下了山,只见路旁有几个小猴,捧着紫巍巍的葡萄,香喷喷的梨枣,黄森森的枇杷,红艳艳的杨梅,跪在路旁叫道:“大圣爷爷,请进早膳。”行者笑道:“我猪弟食肠大,却不是以果子作膳的。也罢也罢,莫嫌菲薄,将就吃个儿当点心罢。”八戒

7、道:“我虽食肠大,却也随乡入乡是。拿来拿来,我也吃几个儿尝新。”二人吃了果子,渐渐日高。那呆子恐怕误了救唐僧,只管催促道:“哥哥,师父在那里盼望我和你哩。望你和我早早儿去罢。”行者道:“贤弟,请你往水帘洞里去耍耍。”八戒坚辞道:“多感老兄盛意,奈何师父久等,不劳进洞罢。”行者道:“既如此,不敢久留,请就此处奉别。”八戒道:“哥哥,你不去了?”行者道:“我往哪里去?我这里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不耍子儿,做甚么和尚?我是不去,你自去罢。但上复唐僧:既赶退了,再莫想我。”呆子闻言,不敢苦逼,只恐逼发他性子,一时打上两棍,无奈,只得喏喏告辞,找路而去。行者见他去了,即差两个溜撒的小猴,跟着八戒,听他

8、说些甚么。真个那呆子下了山,不上三四里路,回头指着行者,口里骂道:“这个猴子,不做和尚,倒做妖怪!这个猢狲,我好意来请他,他却不去!你不去便罢!”走几步,又骂几声。那两个小猴,急跑回来报道:“大圣爷爷,那猪八戒不大老实,他走走儿,骂几声。”行者大怒,叫:“拿将来!”那众猴满地飞来赶上,把个八戒,扛翻倒了,抓鬃扯耳,拉尾揪毛,捉将回去,毕竟不知怎么处治,性命死活若何,且听下回分解。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变、筋斗云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如意金箍棒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观世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

9、,取名孙行者。B“三打白骨精”后,唐僧一怒之下,把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后来在宝象国遇到妖怪,只因猪八戒和沙僧都不是妖怪的对手,唐僧这才差猪八戒上山请回孙悟空,这段文字就是写猪八戒去花果山请孙悟空的故事。C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D眼见悟空不愿下山,八戒只好智激悟空,与其一起下山,大战黄袍怪。原来这黄袍怪是二十八星宿中的奎木狼星。后被玉帝降伏后被罚给太上老君烧火。20、文章划横线的句子是语言描写,此时孙悟空的心理应该是怎样的?请做出转换。(2分) (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目。(4分)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

10、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积云都在上午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在晴天,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2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11、2分)A这段话紧紧抓住了“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这四个说明对象,介绍了这几种云的形状、位置和出现时间。B卷云和卷积云一般不会带来雨雪,积云和高积云能带来雨雪。C这段文字采用了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说明云的形态是现象,说明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是本质。D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摹状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22、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表达作用。(2分)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四)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目。(4分)为生活设定目标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安城西的一家磨坊里,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子。它们是好朋友,马在外面拉东西,驴子在屋里推磨。贞观三年,这匹马被玄奘大师选中,

12、出发经西域前往印度取经。17年后,这匹马驮着佛经回到长安。它重到磨坊会见驴子朋友。老马谈起这次旅途的经历:浩瀚无边的沙漠,高入云霄的山岭,凌峰的冰雪,热海的波澜那些神话般的境界,使驴子听了大为惊异。驴子惊叹道:“你有多么丰富的见闻呀!那么遥远的道路,我连想都不敢想。”“其实,”老马说,“我们跨过的距离大体相等的,当我向西域前进的时候,你一步也没停止。不同的是,我同玄奘大师有一个遥远的目标,按照始终如一的方向前进,所以我们打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你被蒙住了眼睛,一生就围着磨盘打转,所以永远也走不出这个狭隘的天地。”这是一个简洁的寓言故事,但我们从中却能看到一些生活的本质。A研究表明,芸芸众生中,

13、真正的天才与白痴都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人的智力都相差不多。B然而,这些人在走过漫长的人生之路后,有的功盖天下,有的却碌碌无为。这本是智力相近的一群人,为何他们的成就却有天壤之别呢?C。D卡耐基曾对世界上一万个不同种族、年龄与性别的人进行过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他发现,只有3%的人能够明确目标,并知道怎样把目标落实;而另外97%的人,要么根本没有目标,要么目标不明确,要么不知道怎样去实现目标10年后,他对上述对象再一次进行调查,结果令他吃惊:调查样本总量的5%找不到了,95%的人还在;属于原来的97%的范围内的人,除了年龄增长10岁以外,在生活、工作、个人成就上几乎没有太大的起色,还是那么普通与平庸;而原来与众不同的3%,却在各处的领域里取得了相当的成功,他们10年前提出的目标,都不同程度得以实现,并正在按原定的人生目标走下去。卡耐基的结论同样令我们震惊。原来,杰出人士与平庸之辈最根本的差别,并不在于天赋,也不在于机遇,而在于有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