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平整施工专项方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544282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3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场地平整施工专项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场地平整施工专项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场地平整施工专项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场地平整施工专项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场地平整施工专项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场地平整施工专项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场地平整施工专项方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场地平整施工专项方案编制:日期:年 月 日审核:日期:年 月 日审批:日期:年 月 日编制单位:XXX公司第一章、工程概况11.1 工程概况11.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1第二章、编制依据22.1 编制目的22.2 编制依据2第三章、施工计划33.1 施工准备计划 33.2 施工场地测量控制33.3 施工中的机械设备和人员计划83.4 施工进度计划8第四章、施工工艺参数 84.1 场地平整施工流程图(见下图) 84.2 测量放线94.3 场地清理.10.4.4 场地平整填方压实10.第五章、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1.5.1 质量管理目标11.5.2 质量管理控制措施12.5.3 质量通病及预防措

2、施12.第六章、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3.6.1 安全管理目标13.6.2 安全管理控制措施.14.6.3 安全制度及相关安全规定1.8第七章、劳动力计划 20.第八章、场地平整土方计算及方格网图 22第一章、工程概况1.1 工程概况1、本工程为“XX” 66000 Itf的场地平整,位于德宏州芒市工业园 区内(芒市帕底镇)。其中2栋、3栋、9栋、10栋建筑物地下1层、 地上11层,地下1层为大底盘地下室,采用天地基桩基础,主体结构 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 8度,场地类别为二类。1.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1.2.1 地形地貌场地地貌上属于芒市盆地山麓斜坡边缘堆积地貌。场地原为坡地, 地

3、势西南高、东北低,受地形、沉积环境及风化程度的影响,岩土层的 结构、出露、厚度有一定起伏,物理力学性质也有一定的变化;1.2.2 水文地质条件勘察深度范围内,地下水类型为孔隙潜水,微具承压性。下部未揭 露到基岩裂隙水。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填土、粉土、粘性土的孔隙之中, 水量不大。孔隙潜水的地下水位在1.10-10.80米之间,地下水位高程 在871.22 876.88米之间。地下水对场地平整的影响不大。1.2.3 气候条件本工程位于德宏州芒市帕底工业园区,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雨季已过, 适合进行土方开挖和场地平整工作。第二章、编制依据2.1编制目的场地平整是将需进行建设范围内的自然地面, 通过人

4、工或机械挖填 平整改造成为设计所需的平面,以利现场平面布置和文明施工;平整场 地要考虑满足总体规划、生产施工工艺、交通运输和场地排水等要求, 并尽量使土方挖填平衡,减少运土量和重复挖运。场地平整是整个工程 建设的基础,它的质量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本工程施工和运行过程中的 整体安全。为保证本工程场地平整的施工质量,同时保证施工安全,特 编制此方案。2.2编制依据1、云南省城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德宏分公司提供的“XX”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K2012 -20);2、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临近工程基础施工的相关水文、地质资料;4、根据现行国家及地方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程、验收标准

5、、 强制性条文,以及有关施工管理的规定。5、本公司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基础管理文件以及施工作业指 导书。6、本公司现有土方工程施工机械和累积施工经验。第三章、施工计划3.1 施工准备计划根据甲方和项目部的施工部署、施工总进度计划、施工资源计划和 施工总平面布置的要求,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具体内容包括:1 .按照建筑总平面图要求,做好现场原始地貌控制网测量;并形 成文字及图纸文件。场地整平应设 10m X10m方格网,在各方格点上 做控制桩,并测出各标桩处的自然地形、标高,作为计算挖土方量和回 填施工控制的依据,并做好现场的原始记录。2 .认真做好现场障碍物拆除工作;3 .按照施工项目施工设

6、施计划要求,落实大型施工设施工程;4 .认真做好施工进场人员的上岗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工作,并形 成文字及影像文件。3.2 施工场地测量控制3.2.1 高程控制网点布设:1、高程网点布设的准备工作确定高程基准点和工作基点位置,选 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基准点和工作基点应避开交通干道主路、地下管线、仓库堆 栈、水源地、河岸、松软填土、滑坡地段、机器振动区以及其他可能使标石、标志易遭腐蚀和破坏的地点。(2)基准点应选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且稳定、易于长期保存的 地方。在建筑区内,其点位与邻近建筑物的距离应大于建筑物基础最大 宽度的2倍,其标石埋深应大于邻近建筑物基础的深度。(3)基准点、工作基点之间

7、宜便于进行水准测量。当使用电子测 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进行观测时,应尽可能使各点周围的地形条件一 致;当使用静力水准测量方法进行沉降观测时,用于联测观测点的工作 基点宜与沉降观测点设在同一高程面上,点间高差不应超过士 10mm , 当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应设置上下高程不同但位置垂直对应的辅助 点,以传递高程。2.高程网点布设的实施高程基准点和工作基点标石的选型及埋设 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准点的标石应埋设在基岩层或原状土层中, 可根据点位的不同地质条件,按高程控制点标石的形式进行埋设。(2)高程控制点标石的形式:基岩水准基点标石应按规范形式埋 设。(3)工作基点的标石可按点位的不同要求,选埋浅

8、埋钢管水准标 石、混凝土普通水准标石或墙脚、墙上水准标志等。(4)标石的形式:可按本施工工艺高程控制点标石的形式的规定 执行。(5)高程控制测量宜使用水准测量方法。水准观测作业要求:(1)应在标尺分划线成像清晰和稳定的条件下进行观测。不得在日 出后或日落前约0.5h、太阳中午前后、风力大于 4级、气温突变时以 及标尺分划线的成像跳动而难以照准时进行观测。晴天观测时,应用测 伞为仪器遮蔽阳光。(2)作业中应经常对水准仪及水准标尺的水准器和 i角进行检查。 当发现观测成果出现异常情况并认为与仪器有关时,应及时进行检验与 校正。(3)每测段往测与返测的测站数均应为偶数,否则应加入标尺零点 差改正。由

9、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标尺应互换位置,并应重新整置仪器。 在同一测站上观测时,不得两次调焦。转动仪器的倾斜螺旋和测微鼓时, 其最后旋转方向,均应为旋进。(4)对各周期观测过程中发现的相邻观测点高差变动迹象、地质地貌异常、附近建筑物基础和墙体裂缝等情况, 应做好记录,并画出草图。水准观测成果的重测与取舍如下:(1)凡超出本施工工艺质量标准规定限差的成果,均应进行重测。(2)测站观测限差超限,应立即重测;当迁站后发现超限时,应从 水准点或稳固可靠的已知点开始重测。(3)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超限,应先就可靠程度较小的往测或返 测进行整测段重测。若重测高差与同方向原测高差的较差未超限,且其 中数与另一单程

10、原测高差的不符值亦未超限时,则取此中数作为该单程 的高差结果;若同向超限,而与另一单程高差未超限,则取用重测结果; 若重测高差或同方向两高差中数与另一单程高差的较差超出限差时,则 须重测另一单程。当出现同向不超限而异向超限的分群现象时,应进行 具体分析,并选择有利观测时间或缩短视距再进行重测,直至符合限差 要求为止。(4)单程双测站所测高差较差超限时,可只重测一个单线,并与原测结果中符合限差的一个单线取中数采用; 若重测结果与原测结果均符 合限差时,则取三次结果的中数;当重测结果与原测两个单线结果均超 限时,则须再重测一个单线。(5)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超限时,应先就路线上可靠程度较小的 某些

11、测段进行重测,当重测后仍不符合限差时,则应重测该路线上的其 余有关测段。(6)在已测路线上,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超限时,应按规定的观 测方法继续往前检测,以确定稳固可靠的已测点作为联测点。(7)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质量标准规定。(8)水准测量作业规定如下:、观测前向连通管内充水时,不得将空气带入,可采用自然压力 排气充水法或人工排气充水法进行充水。、连通管应平放在地面上,当通过障碍物时,应防止连通管在垂 直方向出现Q形而形成滞气“死角”。连通管任何一段的高度都应低于 蓄水罐底部,但最低不宜低于20cm。、观测时间应选在气温最稳定的时段,观测读数应在液体完全呈 静态下进行。、测站上安置仪器的

12、接触面应清洁、无灰尘杂物。仪器对中误差不应大于2mm,倾斜度不应大于10。使用固定式仪器时,应有校验 安装面的装置,校验误差不应大于士 0.05mm。、宜采用两台仪器对向观测。条件不具备时,亦可采用一台仪器 往返观测。每次观测,可取 23个读数的中数作为一次观测值。读数 较差限值,视读数设备精度而定,一般为 0.020.04mm 。3.2.2平面控制网点布置(1)平面基准点、工作基点的布设应符合以下规定:1)、对于建筑物的施工测量(包含各等级位移观测),基准点不得 少于3个(包括方位定向点),工作基点可根据需要设置。2)、基准点、工作基点应便于检核校验。3)、当使用GPS测量方法进行平面或三维

13、控制测量时,基准点位置还应满足以下要求:、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视场内障碍物的高度角不宜超过 150。、离电视台、电台、微波站等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的距离不小于200m ,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信号传送通道的距离不得小于50m ,附近不应大型建筑物等。、通视条件好,有利于其他测量手段联测。、选点时应尽可能使测站附近的小环境与周围的大环境保持一致,无热源,以减少气象因素的代表性误差。3.3 施工中的机械设备和人员计划序 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国别制造 年份额定功率KW作用备注1自卸汽车CQ3240TF33 14红岩2010 年转运 土方2装载机ZL503柳州2009年294.2KW推土、装土

14、3装载机ZL30B3成都2008 年73.5KW推土、装土4压路机YSZ06B2徐州2004年3.7KW压实 松散 土方5打分机小20成都4.5 KW, 打分6挖掘机EX200-58现代(履128.7KW装土3.4 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详见施工组织设计。第四章、施工工艺参数4.1 场地平整施工流程图(见下图)4.2 测量放线在工程开工前,根据业主提供的平面坐标及水准点,在场区建立一个平面坐标测量控制网,并应符合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 的要求,采取直角坐标法放线。严格按照工程测量规范要求,施工过程 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步”的原则,对整个工程进行控制。本工程测量

15、放线需配备全站仪(J2) 2台,DS3水准仪2台,50米钢 卷尺二把。安排3名测量员进行测量工作。一)、平面轴线控制1、根据甲方给定的咖啡大道上的控制点建立平面轴线控制网,将控制点引到施工现场范围内,并进行控制网导线闭合复测,测距精度应 在规范允许范围内,测角精度不低于 20。2、0.000以上平面采用“内控法”控制,将基准面选在士 0.000 地面上控制点组成控制网,经测角、量距、校核后使用。二)、测量定位保证措施1、由专业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测量员主持本高程的测量工作。2、测量仪器误差保证在允许范围内,仪器必须经过计量检测部门 认定合格。3、对待系统误差要科学合理的配赋,并严格遵从施工测量规范要 求。4、工程的主控制点直接关系到整个测量工作的成败,必须严格保护其完整准确,直至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