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广东工业大学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8543598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广东工业大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广东工业大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广东工业大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广东工业大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广东工业大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广东工业大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广东工业大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广东工业大学实习名称:工程地质实习 实习周数:一周 实习地点:大学城、番禺莲花山、省博物馆 一、 实习目的及任务 工程地质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实习实践教学和课堂理论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工程地质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实习使学生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单条件下的地质问题的能力。 实习的任务:在实习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实际操作和直接感观的体会和认识,如通过对实物标本、模型、图件等的观察与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理论课上所学的知识,并在基本技能方面得到初步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搜集了解区域地质、地形地貌、地震、建筑材料等资料后,学生

2、通过野外的实习踏勘,进一步了解场地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石和土的工程性质、地下水作用以及不良地质现象等。 二、 实习内容 1、 2、 3、 4、 5、 常见造岩矿物、岩石的认识 地形图、地质图的阅读与分析 莲花山踏勘 省博物馆自然馆 工程地质勘察 、工程地质勘察理论; 、教学录像:工程地质基础知识,不良地质现象,岩溶与工程、同的关系;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阅读与应用 、工程场址的勘察 三、 实习过程 1、 内业部分 通过一学期的基础课程的学习,在实习的开始阶段,为了保证实习安全,提高实习效率并激发学生们对实习的热情,学院在实习一开始就召开了动员大会,动员大会由梁仕华老师主讲。首先,梁老师向同学

3、们介绍了实习地点:包括大学城、莲花山、省博物馆,并具体介绍了本次实习的课程安排,另外她还介绍了实习报告的要求并强调我们要认真完成。随后,梁老师还阐述了实习中的细节问题,并重点强调了实习过程中纪律和要求。 随后老师给我们详细讲了地质图阅读与工程勘察的内容,地质图的一般知识及读图方法步骤;在地质图上分析岩层产状、接触关系、褶皱、断裂构造、地质勘察报告的阅读、工程地质勘察方法等。基本学会了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首先要看图名、图幅代号、比例尺,然后才分析图例并阅读分析地质内容。掌握各种岩层产状,包括走向、倾向、倾角要素,及其要素在地质图上的表示方法。掌握了岩层的接触关系,包括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

4、,假整合接触,以及这些接触在地质图上的表现;掌握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岩浆岩体在地质图上的表现。此外还了解了工程勘察的一些内容。 接着在老师的要求下,我们在宿舍观看了不良地质现象录像。当今,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对地质的影响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影片中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等各类的不良地质现象。通过影片的观看让我们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过程和结果,聆听专家是如何勘察地质现象和如果制定防治措施,比课本知识更加形象易懂。这些不良地质现象的形成条件都是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气候条件、地形条件和人类活动影响而造成的。通过观看录像,我更加地懂得了这些不良地质现象的危害,与此同时也学会了一些

5、防治它们的措施,如采取植树种草、滞流与拦截等防治泥石流等。 2、 外业部分 、莲花山踏勘 梁老师在讲座时就已经布置好实习内容,要求我们仔细观察岩石结构,岩石构造,并了解其形成原因,观察当地的地质构造、地貌,以及可能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为了不至于外业实习时手忙脚乱,我在空余的时间里积极到网上、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更好的了解莲花山以及相关的工程地制裁知识,以求能够更好地完成此次莲花山实习,掌握实习任务所要求的。 星期三早上,在到莲花山之前就下起了大雨,但丝毫不减我们实习的热情,秉承着考古学家一丝不苟的科研态度。莲花山属于丹霞地貌,首先来到古采石厂遗址,右以看到很多密度高砂质细的岩石,经老师介绍得知

6、是红砂岩,属于三大岩类中的沉积岩,沉积岩是由各种地制裁作用形成的沉积物,在地表或近地表条件下经过固结、脱水,胶结及重结晶作用形成坚硬岩石。这里到处风化严重,给人一种古老的感觉。沿着石阶往下走,就到了狮子岩了,其酷似雄狮,盘踞山崖, 石头的岩性为沉积岩的棕红色砂岩,层理构造明显,极容易被风化,是典型的海蚀地貌,曾经被海水冲刷,后来沧海桑田,海水退去,陆地抬升。在狮子岩旁边的那道山坡上,植被稀疏,岩土松散,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容易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接下来的那道山坡则经过强烈的风化,那里的岩石甚至可以用手摄碎,我想这应该属于沉积岩的碎屑结构吧。我们跟着老师一直走下去,狮子岩斜对百是观音岩,原是一处采

7、石遗留下来的石室,下部向内凹陷,上部向外凸出并有节理,若干年后可能会因岩石强度不够而坍塌。接下来就是八仙岩了,八仙岩其实是一个岩石群,板块形状不一,但错落有致,岩性为棕红色砂岩,岩石层理构造明显,上部有植物覆盖这就是所谓的生物根劈,岩石在生物活动的影响下产生节理,有水平节理,垂直节理,倾斜节理,还有波浪型节理,有的节理几乎贯穿了整个岩石群。植物根部在岩石裂隙中生长,迫使裂隙扩大,使岩石受到剪应力,引起岩石崩解,但若一个岩石体由于内力作用产生节理,而生物的根生植在里面,这样就可以保护岩体的稳定性。然后是浴仙池,比起池中的美景,我更关注的是水池四周的岩石,这些岩石经过长年日晒雨林风吹,野生物生长,

8、其风化程度强烈,部分岩石表面已经出现破碎削落,岩石下部的岩石碎片风化成粉粒,堆积成土状,其工程地质性质极差,这种风化成土的岩石不宜用作建筑工程的基础持力层。然后到了古采石厂的精华所在,被誉为莲花山最美的景观燕子岩。区内,撬壁嵯鹅,巨石横空,或成一线鸟道,或形成一穴深洞,半出人工,半如天成;雄伟壮观,气势巍然。向上看,只见四面崖壁,奇峰突异,广阔的天空,被缩成一方天井;燕子岩景区,细听滴水声,看飞舞盘旋的燕子,静中有动,如诗如画,这些奇形层状的巨岩,不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是先人斧凿力劈,并在水的动力作用下形成的人工丹霞地貌。 一天总结:莲花山看到的丹霞地貌让我大开眼界,这里风化严重,使岩石强度

9、以及稳定性降低,有可能出现各种地质灾害,不利于工程建设。节理的出现也使岩体存在一定的稳定性隐患,当节理过多且密集时,岩体的稳定性就会大大降低,从而对工程造成危害。这里有河流三角洲地貌,有古海蚀地貌,有人工丹霞地貌,这里的沉积岩有泥质结构的,有碎屑结构的,有结晶结构的,有生物结构的,还有山有水,今天真是满载而归,收获良多。 、省博物馆参观 通过书本对的学习,我掌握了矿物和岩石的基本知识,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情况往往有很大差距,为了加深认识,我和几位同学在星期六结伴来到了广东省博物馆。博物馆首先看到广东省各地质公园的介绍:其中最为出名的是丹霞山国家地质公园和湖光岩地质公园。著名的景区还有肇庆七星岩

10、和前几天踏勘过的番禺莲花山。然后可以看到岩石和矿物琳琅满目地陈列在展柜里,有关矿物和岩石的介绍也挂满了墙。这里的岩石和矿物基本是在学校实验室从未见过的,有些只见于书本上介绍,自然也没有那种感性的认识,甚至未曾听闻。如油页岩、孔雀石、黄锑华、方铅矿、车轮矿,异极矿等,薄片状,鳞片状,块状,土状,球状,钟乳状,黄的,绿的,红的给了我们无限的视觉冲击。我们一边仔细观察这些矿物和岩石的颜色和形状,一边看标本下面关于这些矿物和岩石的结构和构造的讲解,以及他们的工程地质评价。另外还纠正了以前对岩石的误区:以前认为大理石就是大理岩,花岗石就是花岗岩,其实不然,大理石包括大理岩、石灰岩、白云岩、泥质岩蛇纹岩等

11、多种具有一定装饰效果的岩石,花岗岩也是如此同样收获不小。 四、 实习体会 在一个星期的工程地质实习中,我们和老师走在一起,学在一起,老师给我们进行的详细举例说明,增强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并且这些都加深了我们对书本上老师所讲内容的认识,对三大类岩石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让我知道了书本上的东西都是死的,如果你不和实际联系起来的话它只能变成无用的东西,所以我觉得应该尽量多的去实践。 通过这次动员大会使我对即将开始的工程地质实习有了更加充分的准备与期待。在课堂上实践可以结合理论使得我们在书上学的融会贯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我们了解了岩石及宝石,在今后的生活中或许我们会遇到宝石,这次初步的学习了,相信以

12、后不会弃宝为石了。宝石是那么的美丽,给人类以追求的欲望,这就要求我们踏踏实实学习,认认真真工作,激发了我们拼搏的斗志。努力去创造财富,得到世上罕有的宝物。 对于重大的地质病害应尽量绕避,实在无法绕避的要考虑工程措施的可能性与可靠性,并且应减少对地质环境的破坏,提高工程措施的可靠性和安全度。对地质病害应以防为主,以治为辅,能避当避,即使增加工程造价也是值得的。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应该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万事谨慎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高效而且安全的完成工作任务。这次实习也让我认识到团体协作的力量,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当中一定要注意团队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在莲花山上我开阔了眼界,虽然老天爷不

13、给力,一直下着雨,但我还是秉承着考古学家一丝不苟的科研态度完成踏勘。莲花山和博物馆参观是整个实习的核心部分,这是一个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把所学的知识灵活的理解和运用,从而加强我们对这门课程的了解,而且在实习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无法学到的东西,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看来就是这个道理。 通过这次地质实习,我看到了今后的工作环境可能不容乐观,但是作为一个土木人,应该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展现我们的工作热情,在岗位上兢兢业业、诚诚恳恳为我国四有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把自己的青春热情洒在建筑这行业的土地上,为自己更为国家奋斗终身。 在这次实习中我所收获的这些为我们打开了眼界,扩宽

14、了思路,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增长了我们斗志,在我以后的工作中定会给予很大的帮助。这次的地质实习真的很美好,既能收获知识,又能收获快乐,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回忆和收获,同时给了我们对今后生活的遐想,要在建筑这块土地上耕耘一生,为国家建设更坚固的堡垒。 五、 实习不足与建议 通过此次工程地质实习,我个人认为不够完美,下面提几点建议: 1、感觉我们学的知识还有限,还不能非常具体的了解那些岩石构造。为此我认为应该将工程地质考试移前,使我们带着更多的地质知识参与到实习中,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功效,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大多数同学利用实习的时间去复习考试。 2、参观的位置不够多,实习地点只有大学城、莲花山、博物馆,学习的东西还有点不够全面。当然实习经费是一个问题,我希望学校能更重视工程地质实习,组织的实习应该更丰富,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增加更广更全面的知识和学习的领域空间。 3、实习在一起的人较多,聚在一起不能与老师近距接触,甚至不能很好的听老师讲解,听得不够清晰,对于我们没有任何经验的学生来说参观的感触还不够强烈,我个人认为有点遗憾。我希望在人员安排上应该更合理些。 总之,对此次认识实习的感觉还是不错的,希望学校领导和老师对我的建议进行采纳和对这方面的改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