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专题复习资料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8543452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专题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古代汉语专题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古代汉语专题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古代汉语专题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古代汉语专题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专题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专题复习资料(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汉语专题复习资料一、为什么说汉字学萌芽于先秦,主要依据是什么? 先秦时期,一些学者就开始对汉字进行思考,对于汉字的本质、 起源与功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易?系辞下传:“古者包羲氏之王 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 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 情。上古结绳而治.岳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 盖取诸央。”这里把文字与八卦、结绳看做同类事物,而前者是由后 者发展演变来的。系辞传的作者认为,文字这类事物是从天地万 物中抽象出来的一种“象”,它们的作用在于沟通神明,表现万物, 因而可以用于治理社会,了解事物。先秦的学者对于汉字的

2、构造也有 所思考,周礼提出了“六书”的类别名目。左传有“止戈为 武”、“皿虫为蛊”的说法,韩非子也说“古者,仓颉之造字也, 自环者为私,背私为公”。这一时期,人们还对文字进行了收集、整 理和规范。周宣王时的太史籀撰写了史籀篇;秦始皇实行“书同 文”的政策,李斯编写了仓颉篇,赵高编写了爰历篇,胡毋 敬编写了博学篇。他们对汉字的形体和用字都进行了规范,并以 之作为朝廷制定的标准字样,用于正字与教学。二、谁创造了“部首”,“部首”的含义,“部首”的作用是什 么,对后世有什么影响?1、许慎创造了“部首”。2、部首是说文解字各部字的第一字,也是每部字所共有的偏 旁。说文解字按照偏旁相同的原则,对所收字进

3、行归类,把具有 相同偏旁的字归为一类。每部字取它们所共有的偏旁作为该部字的部 目,同时又是该部字的首字,故名之“部首”。3、许慎用 540 个部首统摄了9353 个汉字,不仅建立起汉字部首 系统,而且建立了整个汉字形意系统,揭示了部首之间、部首与汉字 之间、各个汉字之间的系统关系,为人们学习、研究汉字构建了一种 优秀的范式。另外说文解字的编排方法为辞书的编纂创造了一种 优秀的编排体例,一直沿用至今。三、汉字子母相生、父子相连的理论是怎样形成的,主要观点是 什么?有什么意义?1、郑樵、戴侗等人在许慎的“六书说”的基础上,创建了汉字子 母、父子相连的理论。2、主要观点:汉字整字是由一些基本字通过不

4、同的组合形成的, 这种组合,不仅是多方式的,而且是多层次的。字与字的产生关系不 是并列的,而是次第相生的,即一些字是产生另一些字的基础。3、意义:全部汉字就可以通过它们的组合与相生关系排列出一个 系统的谱系,成为一个相互联系、次第相生的有机统一体。四、从唐代起,“说文学”流传至今的代表性的著作有哪些, 最负盛名是什么?研究说文解字的著作多达数百种,流传至今的最具代表性的 著作有:(1)南唐末徐锴说文解字系传;(2)宋初徐铉校订说文解 字;(3)明赵宦光说文长笺; (4)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5) 清桂馥说文解字义证;(6)王筠说文解字句读、说文释例 等,其中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最负盛名。五、简

5、述戴侗六书故的特点和贡献。六书故是一部探究“六书”本义的著作他对说文解字 部首进行了改造,并将之按义类归为九大类,每类又包括若干部首, 然后把所收字按义类编排。戴侗的贡献有:第一,开创了把说文解 字部首按义类归纳为大类的做法,这样做的好处是使人们更容易看 到各专关部首在表义功能方面的相互关系;第二,从说文解字部 首中分析出了最小的表义构件与复合部件,建立了汉字表义最小部件 系统。六书故这种做法对侯德来的汉字研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 影响。六、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80 年代,汉字学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1、汉字学的名称发生了变化2、文字学与语言学分家3、文字学研究对象缩减为字形。4、研究领域的拓展,

6、表现为古文字学的独立与汉字改革的研究。七、简述古文字学的独立过程和集大成的著作。古文字学是以古文字为研究对象的汉字学分支。古文字学发端于 金石学。金石学形成于宋代,它虽然涉及古文字,但主要研究金石, 其中的古文字并未成为专门的研究对象。自19 世纪末以来,随着甲骨 文与金文、陶文、玉石文字和简帛文字等材料的陆续发现,古文字学 才从金石学中独立出来,成为汉字学中一门新的学科分支。于省吾于 1973 年主编甲骨文文字估林,是一部甲骨文字考释的集大成之作八、什么是刻划记号?汉字的起源与刻划记号是什么关系? 刻划记号,指古代刻画在某些实物上用来记事的符号。从古籍记 载及考古学、人类学等研究陈国看,刻划

7、记号是汉字的直接来源之一。如书契,陶器符号等。九、什么是六国文字,战国时期文字变革产生了什么结果?1、六国文字,称东土文字,与秦文字有很大的不同。2、春秋时期,六国文字出现了地方化的趋势。到了战国时期,地 方化趋势更加突出。主要表现在:第一,文字异形,即同一个字,各 国的写法不同。第二,文字的书写风格由西周时的浑厚凝重趋向华丽 纤巧,有的变为美术性文字。十、古文字从商到秦的变化呈现出哪几种趋势?1、逐渐向音意文字发展。具体表现为表音字逐渐减少,纯表意字 逐渐减少,但形声字逐渐增多。2、古文字个体字的内部构造,在不断向一个形体一个意义一个音 节的结构类型发展。3、古文字构形系统的有序性不断增强。

8、4、汉字的形体逐渐固定。一、填空(10 分):1、汉字学萌芽于,创立于。先秦;东汉2、“小学”本来是对从事初级教育的学校的称呼,因为文字是小 学所学的主要内容,所以汉代用“小学”这一名称指称。文字学3、从来源上看,世界上的文字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一种是 自源文字;他源文字4、“六书”的提法最早见于。“六书”的具体名称始见于。名称 是。周礼。汉书。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5、书写要求对汉字形体的变化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书 写快捷方便的要求使字体变化从图画型变为方块型。书写快捷方便 的要求使字形趋于省简。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20 分):2、汉字产生分为几个阶段?各属于考古学的什么

9、时期,时间界限 是什么?汉字产生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创制期。汉字创制于母系氏族时期, 即传说中的三皇时代,时当考古学的前仰韶时代和仰韶时代前期,时 间界限为距今 10000 年至 5500 年前后,这个时期的汉字属于当时华 夏文字的一种。二是形成期。汉字成熟于父系氏族时期,即传说中的 五帝时期,时当考古学的仰韶时代后期和龙山文化时代,时间界限为 距今 5 500年至4000年前后。3、假借的原则是什么?为什么今文字中假借字所占的比例很小?假借的原则是借字和被借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虽然借用同音字 来表达词语的意义很方便,但因为它无法区别同音词,如果毫无节制 地大量使用,势必削弱文字的功能,因此在汉

10、字体系中,假借字所占 的比例很小。4、为什么说汉字对汉民族的发展壮大与国家的统一作出了巨大的 贡献?国家的统一,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文化。而 汉字对在中华大地上形成共同的汉语和共同的汉文化,产生了难以估 量的作用,从而对中国的统一,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中国和欧洲的面 积差不多,欧洲在历史上,一直处于分裂状态,现在仍然有几十个国 家,而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国家,而且在历史 上,统一一直是发展的主流,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使用着形 体稳定的、能够沟通各地方言的汉字。汉字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管理 事务的需要,反过来,汉字为国家的管理提供了最好的工具。有了文 字,就可

11、以积累政治管理的经验,可以形成成文的制度法令。中国社 会很早就形成了统一的国家,有了完善的管理体制,这与文字的参与 有着莫大的关系。三、分析下列汉字的构造类型(分析到小类,10 分):日,眉,月,果,朱,刃,睡,从,松,睹四a、利用反切写出字 的汉语拼音(5分)妃,芳非反兴,虚应反夸,苦瓜切号,胡到切冬, 都宗切日,月,本体象形字。眉,果,烘托象形字。朱,刃,指事字。 睡,从,会意字。松,睹,形声字。四a、利用反切写出字的汉语拼音 (5 分)妃,芳非反兴,虚应反夸,苦瓜切号,胡到切冬,都宗切妃, fei 兴,xT ng 夸,kua 号,hao 冬,do ng四写出下列黑体字的读音(5分):阿房

12、宫,天姥山,阳夏,会稽, 皋陶阿e,姥mu,夏ji齐会kuai,陶yaoo四c、说明下列句中黑体 字的句中义和今义(10 分):1、知伯怒,投之以机。(左传?襄公 十年)2、我独怕兮其未兆。(老子道经河上公章句?异俗)3、 有兔斯首,炮之燔之。(诗?小雅?瓠叶)4、鸡廉,狼吞。鸡跑而 食之,每有所择,故日小廉如鸡。(陆佃埤雅)5、于是贯钾跨马 于庭中,策马南驰。(晋书?姚弋仲载记)1、句中:一种矮桌子 的名称。现代表示机械、机会。2、句中:恬静;淡泊。现代指害怕。3、句中:一种制作食物的方法。现在变成了一种兵器的名称。4、句 中:动物用足刨地。现代义奔走。5、句中:铠甲。现代是一种化学元 素的

13、名称。五、解释句中黑体字的字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 申义还是假借义(10 分):1、天子视学,大昕鼓征,所以警众也。(礼记?文王世子)2、彼候人兮,何戈與祋。(诗?曹风?候人)3、虬怒拂衣而起,诘旦,手刃絶句百篇,号比红诗,大行于时。 王定保(唐摭言)4、惟公德明,光于上下。(尚书?洛诰)5、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静女)1、天亮。本义。2、担;本义。3、通“纫”,制作,假借义。4、通“广”,充满;假借义。5、通“薆”;隐蔽;假借义。 六、按照要求说明句中的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 40 分):(一)写出下列句中古字,并说明增加或改变了什么构字部件构 成今字?(10 分)1、

14、爰始爰谋,爰契我龟。(诗?大雅?绵)2、咸,亨利贞,取女,吉。(周易?咸)3、不夙则莫。(诗?齐风?东方未明)4、今先圣人为书而传之后世,必师受之,乃知所谓之名。(商 君书?定分)5、当斩左止者,笞五百。(汉书?刑法志)1、契;在古字的 形体上加意符“钅”写作“锲”。2、取;在古字的形体上加意符“女”写作“娶”。3、莫;在古字的形体上加意符“日”写作“暮”。4、受;在古字的形体上加意符“扌”写作“授”。5、止;在古字的形体上加意符“足”写作“趾”。(二)、说明 句中通假字的本义和所通之字的意义:(10分)1、寡助之至,亲戚 畔之。(孟子 ?公孙丑)2、邹忌脩八尺有余。(战国策 ?齐策 一 )

15、3、今离娄见秋豪之末,不能以明目易人。 ( 商君书 ?弱民)4、趣赵兵亟入关。(史记?陈涉世家)5、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 则物力必屈。 (贾谊论积贮疏 ) 1 、畔;本义田界;背叛。2、脩; 本义干肉。通假义“高”。3、豪;本义豪猪。通假义“毫毛”。 4、 趣;本义快走。通假义“催促”。(三)找出句中的异体字并说明造字结构特点:( 10 分)1、凡 火,人火曰火,天火曰災。(左传 ?宣公十六年 ) 2、御廪灾。( 公羊传?桓公十四年 ) 3、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 ?邶风? 燕燕 ) 4、都广之国,番禺之埜。 (梁江淹空青赋 ) 5、浓朱衍 丹唇,黄吻澜漫赤。(左思娇女诗) 6、脣如激丹,齿如齐贝。 (庄子?盗跖)7、彩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白居易 红线毯诗)8、缝人掌王宫之缝線之事。(周礼?天官?缝人) 9、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温庭筠南歌子)10、汉王伤胷, 乃扪足曰:“虏中吾指。”(史记 ?高祖本纪) 1、災、2、灾。 “災”、“灾”造字结构不同“災”是形声字,“灾”是会意字。3、 野、4、埜。“野”、“埜”造字结构不同。“野”是形声字,“埜” 是会意字。5、唇、6、脣。“唇”和“脣”都是形声字,声符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