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人员培训制度模板(六篇).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8543450 上传时间:2023-10-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室人员培训制度模板(六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实验室人员培训制度模板(六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实验室人员培训制度模板(六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实验室人员培训制度模板(六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实验室人员培训制度模板(六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室人员培训制度模板(六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室人员培训制度模板(六篇).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室人员培训制度模板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是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在实验室建设中,实验室时工作人员的培养和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做好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特制定本培训制度。一、实验室人员的培养时为了全面提高实验技术队伍的思想业务素质,为了有利于实验技术队伍的稳定和建设。实验技术人员应具有很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业务水平,应具有良好的协作奉献精神,全心全意为教学,科研生产服务。二、实验室负责人应根据实验室承担的工作任务,制定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在完成本室工作任务的前提下,有计划地安排实验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培训。三、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培训,以在职在岗的学习的方式为主,通

2、过参加短期进修班和在职进修系统学习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学历培养为辅,少部分可以安排脱产进修,重点培养。四、通过培训,应掌握本实验室的有关专业知识和实验技术,熟悉一般仪器设备的原理和操作,提高对仪器设备的保养和维修能力,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使用能力。五、实验室人员的培训工作,由各单位负责,充分发挥各单位高,中级相关技术人员的优势,请他们承担主要培训任务。有关培训内容,成绩和结果,如是记载存入本人业务档案。六、公司对实验室人员的实验科学研究,实验教学法研究,设计的新实验,研制的实验装置以及实验技术开发等工作进行多方面的支持并组织鉴定,肯定劳动成果。七、培训实施过程中涉及的具体事项,按人

3、事处有关规定办理。实验室人员培训制度模板(二)1.为提高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理论和实验工作能力,使之达到所任技术职务应有的要求,经过多渠道、多形式培训,从而做到更好地发挥攻克科学堡垒作用,特制定我室人员培训和考核办法。2.业务培训方法:(1)业务技术培训,必须紧密结合业务工作开展的需要,凡与职工本职工作没有直接联系的外出培训,原则上不予批准。(2)各实验室根据本专业业务需要,可短期外出业务培训,或邀请专家作学术报告,均需实验室主任批准,组织人事科备案。(3)每年按_%比例,有计划地对具有初级以上职称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教育,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脱产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累计不少于_学

4、时,初级技术人员累计不少于_学时。(4)职工外出培训,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所发资料,应交实验室档案室统一管理,需借阅者,按规定办理借阅手续。(5)参加短期业务培训或全国性学术会议,回实验室后做好业务小结,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汇报,业务培训学习小结交大学人事科一并归入其个人业务技术档案。(6)实验室每年进行不定期的业务经验和论文交流会、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水平。(7)对新分配的毕业生,必须进行上岗前的医德医风教育和专业技术业务培训。3.培训考核内容:(1)每年结合年终总结,对所有受聘担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年度考核,任职期已满的可结合任职期满考核一并进行。(2)初级(或来实验室工作仅_年者)人员的

5、业务培训和考核的主要内容为本学科或专业最新研究进展、新的实验方法、国家及省颁发的卫生法规、卫生标准和卫生工作规范及本中心质量管理手册,从事仪器设备操作人员,还应考核仪器结构原理、性能、使用和维护。(3)对业务技术人员的业务技术考核,考核成绩,归入个人档案,作为年度评优条件和晋升依据。(4)年度考核在院考核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进行。考核领导小组对本室年度工作统一布置,统一安排并组织实施。实验室人员培训制度模板(三)一、工地实验室的筹建要求:1、实验室人员的配备要求:1.1、应配备熟悉市政建设工程试验检测的标准、规范、规程及仪器设备的原理、性能、和操作等,具有一定的从事试验检测工作经历和良好的业务素质

6、;1.2、实验室应具备专业试验检测人员不少于_人,并配有相应数量的技术工人;1.3、实验室的主要负责人及技术负责人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并具有_年以上负责试验检测工作经历;1.4、其他所试验检测人员应经培训并持有相应检测项目的试验人员上岗证,各实验室每个检测项目应具备该项目试验上岗证试验员_名以上,实验室的主要负责人及技术负责人不得兼任试验员。2、实验室应建立的管理制度和质量管理措施:2.1、工作程序和质量管理措施:2.2、实验室人员培训制度模板(四)1目的为了加强对实验室相关人员的生物安全培训,提高实验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防护技能,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2范围2.1生物安全管理人员,包括实验室管

7、理层人员。2.2所有从亊与实验室检验检测、实验辅助、管理有关的人员。2.3实习、进修、科研合作,与实验设备维护工作有关的人员。3职责3.1生物安全负责人负责培训工作的领导和资源保障。3.2生物安全专家委员会负责培训方案的制定,并承担培训_工作。3.3实验室负责人负责本科所/实验室培训工作的_实施。3.4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主管部门负责培训工作、上岗证的考核、登记、发放,以及生物安全培训档案的建立与保存。4培训内容和要求4.1实验室实验室应根据需要制订生物安全相关培训计划报生物安全委员会批准后_实施。培训内容应包括为实现实验操作目标所必须掌握的知识或技术、解决工作中可能出现意外事件的能力以及消防、

8、生物危险和传染预防、急救等。如_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_)、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233_)、生物安全手册、实验室各项装备的使用、搡作规程、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培训计划和记录作为培训档案由生物安全管理部门保存。4.2新任单位负责人、实验室负责人。新任单位负责人、实验室负责人必须参加相关生物安全知识及政策法规、管理规范、本单位/科所生物安全基本情况的培训,培训记录作为培训档案由生物安全管理部门保存。4.3新任实验室负责人。新任实验室负责人必须参加相关生物安全知识及政策法规、管理规范、技术规范、本实验室环境、仪器设备,病原微生

9、物菌毒种、样本和工作内容等培训,培训记录作为培训档案由生物安全管理部门保存。4.4新调入的实验室技术人员。新调入的实验室技术人员必须参加相关生物安全知识及政策法规、管理规范、与所从亊工作有关的标准操作规程、仪器设备操作规程、生物安全基本情况、生物安全风险,个人防护和实验室意外亊件的紧急处置原则和程序,实验室常规消毒程序和方法,处理生物安全亊故的知识和技术,生物安全亊故的紧急处理原则和上报程序等培训,参加生物安全知识、技能考核,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培训及考核记录作为培训档案由生物安全管理部门保存。4.5新指定的质量管理人员、安全保卫人员和健康监护人员。新指定的质量管理人员,安全保卫人员和健康监护

10、人员必须参加生物安全知识、政策法规、操作规范,操作技术和责任范围内生物安全基本情况等培训,参加生物安全知识、技能考核培训及考核记录作为培训档案由生物安全管理部门保存。4.6新上岗的实验活动辅助人员、专职消毒人员、废弃物管理人员、洗刷人员、清洁人员等。新上岗的实验活动辅助人员、专职消毒人员、废弃物管理人员、洗刷人员、清洁人员等必须参加生物安全知识和技术、个体防护和实验室意外事件的紧急处置原则和程序,生物安全事故的紧急处理原则和上报程序,责任范围内生物安全基本情况等培训,参加生物安全知识、技能考核。培训及考核记录作为培训档案由生物安全管理部门保存。4.7进入实验室并参加实验活动的外单位人员(包括进

11、修、实习、工作等人员)。进入实验室并参加实验活动的外单位人员(包括进修、实习、工作等人员)应根据生物安全风险的大小参加必要的培训。_、进修生由接受科室按照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的内容进行培训,人数较多时也可由生物安全管理部门统一_培训。培训结束、考试合格后,生物安全管理部门发给生物安全培训合格证,与实验室准入证一同作为进入实验室的凭证。培训及考核记录作为培训档案由生物安全管理部门保存。4.8有关行政部门颁布涉及生物安全内容的新政策法规、技术规范或原有法规或规范内容有较大程度的修订时,应对所有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培训记录作为培训档案由生物安全管理部门保存。4.9发现生物安全隐患或生物安全事故后,科所/

12、实验室应根据需要对有关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培训记录作为培训档案由生物安全管理部门保存。4.10实验室或生物安全管理部门应当每年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并进行考核生物安全管理部门每半年将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培训情况和实验室运行情况向上级卫生主管部门报告。生物安全实验室人员培训、考核制度1目的为确保实验室全体员工熟悉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建立生物安全意识,保证相关工作人员掌握开展工作必需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术,避免实验室感染,防止实验室事故,特制订本制度。2范围适用于检验科实验室人员生物安全培训、考核。3职责3.1检验科生物安全负责人负责实验室人员生物安全培训、考核制度工作的

13、监督和实施。4制度要求4.1制定年度生物安全培训、考核计划,报生物安全委员会批准后实施。4.2培训内容。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办法、标准、本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紧急事件的上报和处置程序、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生物安全操作规范、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维护、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菌(毒)株及样本的收集、运输、保藏、使用、销毁、实验室的消毒与灭菌、感染性废物的处置、急救等。4.3每年_全员(包括实验室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样本运送人员、保洁员等)的生物安全培训、考核。4.4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在全员培训的基础上,_开展专项生物安全培训。4.5培训应该由取得_省实验室生物安全

14、师资培训合格证的人员进行。4.6培训后应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形式可采取多样化,如笔试、口试、实操等。4.7对考核合格的工作人员颁发相关岗位的上岗证。4.8建立并保存生物安全工作人员的培训、考核档案。4.9做好生物安全培训需求和效果的评估工作,为制定年度培训、考核计划提供依据。4.10对新上岗、转岗的员工进行生物安全相关知识、生物安全手册等的培训,明确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4.11进入实验室的外单位人员(包括进修、实习等工作人员)的由所在科室,根据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进行必要的生物安全培训,所有工作均在带教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期间不得从事危险性较高的工作。4.12当有关部门新颁

15、发、修订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进行修改后应_开展的培训和考核。4.13按照档案资料管理制度保存与人员培训、考核相关的记录。实验室人员培训制度模板(五)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是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在实验室建设中,实验室时工作人员的培养和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做好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特制定本培训制度。一、实验室人员的培养时为了全面提高实验技术队伍的思想业务素质,为了有利于实验技术队伍的稳定和建设。实验技术人员应具有很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业务水平,应具有良好的协作奉献精神,全心全意为教学,科研生产服务。二、实验室负责人应根据实验室承担的工作任务,制定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在完成本室工作任务的前提下,有计划地安排实验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培训。三、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培训,以在职在岗的学习的方式为主,通过参加短期进修班和在职进修系统学习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学历培养为辅,少部分可以安排脱产进修,重点培养。四、通过培训,应掌握本实验室的有关专业知识和实验技术,熟悉一般仪器设备的原理和操作,提高对仪器设备的保养和维修能力,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使用能力。五、实验室人员的培训工作,由各单位负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