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金扇(副本)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8542475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垂金扇(副本)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垂金扇(副本)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垂金扇(副本)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垂金扇(副本)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垂金扇(副本)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垂金扇(副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垂金扇(副本)(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垂金扇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小调的艺术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感受高跷的锣鼓点,并能够概括出垂金扇的故事情节;2.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分辨出江苏小调与浚县小调的不同之处。过程与方法:通过感受、聆听、欣赏、讲故事、合作、表演等方式感受小调的艺术特点和地域风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垂金扇,引导学生感受浚县小调的艺术特点,理解故事情节鼓励学生做一个“真、善、美”的人,更加热爱家乡,传承传统音乐文化。教学重难点:运用比较的方法分辨出江苏小调与浚县小调的不同之处。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播放浚县正月十六赶庙会时的热闹场面的视频,体会浚县人民的热情,激发学生对庙会小调的兴趣

2、。(二)讲授新课1.简单介绍浚县古庙会和小调来源a.学生穿着戏服扮演各种小调表演中的人物,体会浚县庙会中踩高跷的热闹场面。小调概念:小调,中国汉族民歌体裁类别的一种。一般指流行于城镇集市的汉族民间歌舞小曲。经过历代的流传,在艺术上经过较多的加工,具有结构均衡、节奏规整、曲调细腻、婉柔等特点。b.学生跟着高跷锣鼓点扭秧歌。氛围热烈,大部分同学都能够融入其中,体会浚县浓烈的年味。2.欣赏浚县小调垂金扇a.师:刚才我们用舞蹈感受了浚县庙会的年味,那现在我们再听听浚县的年味吧。 一起来聆听垂金扇b. 初步感受师:你们听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生:风趣、活泼。师:你们想知道这首歌曲讲述的是什么故事吗?

3、我们一来读一遍歌词吧。生:读歌词。c.讲故事:浚县小调垂金扇还选自济公活佛系列小人书中,讲述了当时一位贪官想要离间一对夫妇,把垂金扇放在妇人的衣柜中,最后被济公断明真相,成全了一对夫妻的民间故事传说。d.歌词探究师:同学们,济公在你们心中是怎样的人物呢? 生:聪明、追求正义,善于帮助别人。师:你们想成为这样的人吗?让我们一起帮助济公来伸张正义吧。一起从歌词中寻找线索。分小组,寻找歌词中,济公是如何找出破绽的。生:师:大家对这首歌曲、歌词已经很熟悉了,哪位同学能够为大家简述一下故事情节。个别学生讲述小组内选一个学生讲故事,并分角色朗读歌词。e.上台表演小组间选角色上台表演,并评比出演的比较好的组

4、。3.音乐旋律比较a.播放浚县小调垂金扇与江苏小调洒金扇的音频。师:同学们你们听出两首歌曲的旋律风格有什么不同吗?生:浚县的小调比较平实,江苏小调委婉。b. 出示浚县小调垂金扇与江苏小调洒金扇的简谱:师:让我们一起从简谱中找到两首小调旋律不同的秘密。首先,从音域上看和旋律走向上看有什么不同?生:江苏小调音域较高,下行多,浚县小调音域常出现于中音区,也是下行多。师:从旋律和歌词上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两者的不同之处与相似之处。再次聆听歌曲生:不同之处:浚县小调旋律线很平稳,江苏小调旋律线跨度较大。相同之处:歌词、衬词非常相似,结束音也一致。c.总结两首小调风格特点师:我们能够在表格中填写这两者音乐风

5、格上的相似与不同之处?生:小调不同点音域旋律线小调相同点浚县小调中音区平稳旋律走向,歌词内容,衬词,结束音。江苏小调中、高音区跨度较大总结:从不同之处上看,江苏小调比较活泼,浚县小调此时却显得十分平稳与流畅,凸显出浚县人民的平和心态。 从两者的相类似性出发,浚县小调与江苏小调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共同母体流传联系。d.拓展师:根据两首不同小调的演唱风格,你们能够做出相应的舞蹈动作吗?(播放音乐)找学生上台表演。(三)总结 民间小调艺术体现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歌曲就是他们对生活的感情抒发。希望你们能够通过了解民间文化,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使祖国的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弦歌不断。教学反思:小调是人民对感

6、情的抒发,通过了解小调进而去走进民间,感受不同地域风格的生活特点,从而传承我国音乐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学生一开始对这种比较传统的艺术的形式还是比较抵触的,但经过了解分析,近距离接触这些文化,他们渐渐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传承我国优良文化的重要使命。在潜移默化之中继承了我国的优秀传统美德,真正起到了音乐美育的作用。垂金扇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准确的完整演唱歌曲。2.能够结合小调的故事内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过程与方法:通过感受、聆听、示范、合作、表演等方式感受小调的艺术特点和地域风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演唱垂金扇,引导学生感受浚县小调的艺术特点,更加热爱家乡文化

7、。教学重难点:能够用准确的语气演唱小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挑选两组同学根据上次课所学内容,上台朗诵歌词。(二)讲授新课1.教师示范演唱师:同学们你们听出老师的语气有什么不同吗?生:“闲来无事到奴家,姐见一见笑哈哈”这一句很愉快,“慌忙去泡茶哎哎哟慌忙去泡茶”这一句很风趣、幽默,“泡不泡茶我且问你,昨晚来的那个人”这一句有些质问的感觉,“那是奴的姑表弟”这一句很无辜。师:让我们用形象的语言表情来朗读一次。生:有感情的朗读。2.唱简谱a.师:请同学们跟着钢琴一起来演唱简谱。b. 注意附点音符用手划拍子将八分附点音乐与四分附点音符演唱准确c.根据音乐强弱规律演唱24拍强弱规律是强、弱

8、强拍拍手,弱拍拍腿,完整演唱简谱3.填歌词a.师:请同学们跟着钢琴试着把歌词填进去。b. 注意衬词衬词“呀”有三处,拖腔要自然、圆润,教师师范两次,学生跟着演唱。c.注意一字多音师:“无事”的“事”字一共要唱两拍半,请同学们打着节奏唱够节拍。生跟唱师:“忙倒茶”的“茶”字有一个八分附点音符,要把它的韵味唱出来。d.完整演唱一遍4.带有感情的演唱歌曲a.欣赏民间艺人演唱歌曲师:这首垂金扇是民间艺人在踩完武场高跷,在文场高跷边扭秧歌边唱的曲目,音乐委婉动听,很多人听罢流连忘返。我们再来倾听一次原版的民间艺人是如何演唱的。生:动听,富有感情。师:是啊,歌曲垂金扇在老艺人李顺波的演唱下已经成为有生命的

9、精灵,他的歌声回荡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b.再次聆听师:让我们再次斟酌他在唱那些字时你的印象比较深?生:“呀”字师:让我们随着他的曲调跟唱一下。生:还有“丫鬟你”师:“丫鬟你”这三个字连接的非常紧密,也很像是说出来的,很亲切的感觉,让我们一起富有感情的演唱一下。c.富有感情的演唱师:请同学们将自己所理解的思想情感有感情的完整演唱一遍。5.学生个别演唱小组推荐个别学生上台表演,进行个别指导(三)总结 民间小调艺术体现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歌曲就是他们对生活的感情抒发。希望你们能够通过了解民间文化,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使祖国的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弦歌不断。教学反思:垂金扇是浚县人民在踩高跷时边扭边演

10、唱的歌曲,它亲切而又富有感情。通过了解小调进而去走进民间,感受不同地域风格的生活特点,从而传承我国音乐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由于现在的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去民间深入了解的经历,所以是体会不到这种浓浓的民间文化气息,在演唱时对歌词不太理解也是可以理解的,希望通过对浚县小调的学习,学生们开始热爱自己的家乡,有民族文化自信,逐渐形成民族自豪感。垂金扇教案第三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声情并茂的表演垂金扇。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研讨、练习、表演等方式表演小调丰富小调的艺术内涵并找寻学生自己的表演风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表演垂金扇,学生对小调更加的深入,也逐渐喜爱小调,从而更加热爱家乡,传承传统音

11、乐文化。教学重难点:能够运用创编的形式表演垂金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演唱上次课所学内容。(二)讲授新课1.创编剧本a.组织学生 师:同学们,我们将班级里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六个人,选出一个主编为本小组创编剧本,四个演员练习演唱,还有一位导演与编剧商议内容。给大家一分钟时间分配任务,不管是当演员还是导演还是编剧都有各自的任务,找到自己所擅长的项目,无论是台前还是幕后都是一种展示自我的机会。现在开始!生:快速找好各自分工。b.分配工作师:请导演与编剧、协助者商议剧本,四位演员在教室后面练习演唱各自角色内容,要求演员要背唱下来,给大家十分钟时间。c.教师个别指导教师个别指导剧本和演员表情等。

12、d.剧本展示师:经过刚才的练习,大部分同学都已经进入了演出状态。但我们时间有限一节课无法全班展示,我们选拔出比较好的三个剧本,进行表演,其他组也不要气馁,下一节课再进行展示。现在展示剧本,大家认为比较好的组请举手。师:选出较好的三组剧本。2.演员排练a.分角色将音域较低善演男性的同学扮演男士,音域较高比较活泼的扮演妹妹和丫鬟,比较文静的扮演姐姐。b.分角色演唱分好角色后,各自练习两分钟c.一起演演员一起根据剧本表演两遍。d.导演和编剧对演员的个别地方进行更改。3.上台表演a.请三组同学分别上台表演b.品评请下面的同学为三组各自优点和缺点进行品评。c.选出较好的一组对表演好的一组进行表扬并点出好

13、的地方,为下次课表演的演员做好铺垫。(三)总结垂金扇这首小调可是说是浚县庙会小调中具有详细故事情节,还有一定生活乐趣的一首,它自然地流露出浚县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学生们通过本课组织的表演活动真切地体会到了浚县人民的情、真、善、趣,也将会更加喜爱地方音乐。教学反思: 本课设计为表演课在一定程度上更多的是让学生喜爱小调,在兴趣中感受小调的魅力。经过亲身的体会学生们更加能够理解民间音乐的艺术特点,也从而进一步的慢慢体会到地方音乐的风格特点,渐渐地增加民族自豪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民族音乐的生活色彩和劳动人民的创作智慧。十二规划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了解十二规划的创作背景,并理解十二规划的

14、歌词,会用打击乐器演奏高跷伴奏。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聆听、欣赏、合作等方式感受小调的艺术特点,理解当时的创作背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十二规划,学生对浚县小调的创作背景有所了解,也当时那个时代背景有所体悟,并逐渐理解、喜爱小调,从而更加热爱家乡,传承传统音乐文化。教学重难点:会用打击乐器为小调伴奏。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浚县踩高跷时所用的伴奏音乐2.简介浚县踩高跷的伴奏乐器镲、大镲、锣、鼓师:请大家上台来感受一下不同乐器的音乐效果。生:个别同学上台感受,并试着跟着节奏演奏。二、授新课1.简介十二规划的创作背景师:浚县在建国初期进行了十二规划,建二十四乡还建成了卫生所等,人民的生活越

15、来越好,大家心里非常高兴,一些民间艺人为好生活的到来创作了一首十二规划。这是浚县人民发自内心的对政府的感谢!师:让我们一起聆听老艺人李顺波对当时那一段历史的故事讲述。生:那时的人民能歌善舞,但是生产条件还没有跟上,所以把最好的雪梨冰糖水给李爷爷喝,让艺人们为祖国的大好河山歌颂。2.聆听十二月规划a.师: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下李爷爷的歌声。生:非常有韵味b.师:李爷爷的演唱十分亲切,包含着他对浚县的热爱,对艺术的眷恋所以我们听起来会十分的有韵味。让我们再次聆听一遍。3.用伴奏乐器为小调打节奏a.简单介绍浚县庙会小调打击乐器伴奏浚县高跷武场乐器伴奏以打击乐器为主,三个锣分布在高跷队的前后,一鼓在队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