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咨询的问题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8542337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心理咨询的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校心理咨询的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校心理咨询的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校心理咨询的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校心理咨询的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校心理咨询的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心理咨询的问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校心理咨询的问题关于高校心理询问的问题导语:心理询问的对象主要是正常人, 心理询问所供应的全新环境可以帮助人们相识自己与社会,处理各种关系,渐渐变更与外界不合理的思维、情感和反应方式,并学会与外界相适应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生活品质,以便更好地发挥人的内在潜力,实现自我价值。心理询问是对存在有心理问题或困扰者来向心理学工作者求助时,后者应专心理学的观点与方法,给求助者以帮助、劝说、辅导的过程。毫无疑问,心理询问在预防高校生心理疾病、维护高校生心理健康中发挥了主动的作用,成为高校整个心理健康教化中特别重要的一环。因此,应主动洞察心理询问过程中出现的不足与问题,不断地改善,以推动这一工作的不

2、断发展和完善。1 加强来访学生对心理询问的相识记得笔者2000年刚上高校时,那时根本不知道学校还有心理询问中心,退一步想来,即使那时知道有这样的机构在为学生服务,也不会去的,因为会有许多顾虑:胆怯老师同学知道自己去心理询问被认为;有病;、胆怯别人笑话等,也就是说去做这件事情自己所付出的要远远大于从中的所获。而这样的一些想法,代表了那个时候绝大多数同学对心理询问的相识。今日当笔者正式做这项工作,在询问中问及来访的学生怎样看待心理询问时,他们的回答是:觉得无所谓,心里不舒适来聊一聊、询问询问。所以我们看到一个特别可喜的现象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心理学、心理询问本身在社会生活领域的不断渗透,对心理

3、询问,高校生越来越持有接纳和认可的看法。这一点也可以从我们的询问量上有所体现。以笔者为例,自 2月25日——5月20日,笔者每周支配2次询问接待,这期间共接待来访学生42人次。但是,且不说这样的认可仍需进一步的加强,当询问遭受我们的学生,它仍面临着太多的尴尬。如来访学生把心理询问神话,认为学心理学的人无所不能;把心理询问等同于感冒片,伤风感冒吃药打针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认为询问应当也是这样;速战速决;把变更的责任推给询问老师:我有问题来找你,那么我目前不合适状况能否变更也取决于你,而我自己无需做任何努力;心理询问无非也就是闲聊说话,而且只要我来了,你就有义务取悦我,让我

4、兴奋等。而事实上如我们所知,真正的咨访绝不是感冒片和头疼脑热的关系,它是一种关系,一个过程,心理询问老师不但没有特异功能,且在太多的时候面对来访同学的问题会无奈而无力,我们的工作范围是有限度的。更为关键的是,问题的解决最终还得依靠来访者心理和行为的不断调整和自我激励去解决,而不是询问老师。但当来访同学对这些不了解时,就会以他们的理解去理解询问,去带着很高的期盼走进询问室,可想而知许多时候也会带着悲观走出来。所以,在询问前,来访者要有充分的思想打算。询问效果与来访者在询问前是否对心理询问能否正确相识、是否做好充分的打算有很大关系。为此,应通过各种渠道,如在询问室门前粘贴了;心理询问中心服务内容;

5、、;去询问前该做的打算、; ;询问流程图;、;询问老师简介;等内容的展板,收到了较好的效果。2 询问老师自身成长的重要性前面提到,面对来访学生的问题,询问老师许多时候会感到无奈而无力,这一方面有来访者本身的问题及客观条件的一些限制。但必需承认,作为询问老师本人,我们自身实力素养的欠缺也是造成这样一种现象的很大缘由。我们始终强调心理询问的教化和发展取向,它的主要任务是为有心理压力和心理困惑的正常人供应有效的帮助,激励他们正确相识现实和自我,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提高对现实生活的应变实力、适应实力和心理承受实力。而学生的问题通常也较简洁,多与他们特定的年龄阶段及生活主题相关,更多也是成长和发展中的问

6、题。 现实中的询问也的确如此,以笔者的体会,可以说97%的来访问题属一般心理问题或严峻心理问题(也少),真正发展到神经官能症、人格障碍、心理疾病、精神病的仅占3%。但凡来访的同学也都是想真正解决自己的问题,所以询问老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实力应在工作中不断的去提高,熟识学生问题的种类、总结应对措施及建议、加强学习钻研。在笔者询问的过程中,曾有一个学生因考试焦虑问题前来,当整理询问记录时,自己清晰没有很好的给她建议,因为自己在这方面的学问也有待学习。这个询问结束后,笔者因种种缘由没有刚好去全面驾驭这部分内容,结果接下来又遇到相同问题的一位来访同学,那个时候特殊惭愧,因为还是没能与他一起很好的去解

7、决这个问题。为此也深感询问老师职业素养实力的不断提高是多么重要。谈到这儿,这又牵涉另一个问题,即大部分专职心理询问老师都在编的是行政或思政的系列,那么在实际的工作中,他们首先会有一系列事务性的事情须要处理,这大大消耗了他们工作的精力与专研的热忱,从而影响他们工作后颈的激发。笔者认为,这也是涉及询问老师成长过程中外部保证的重要方面。3 重点学生的转介问题虽然多数学生的来访问题属一般心理问题,但超出心理询问范围的、较严峻的心理障碍或疾病者也存在,这就涉及到一个向相关机构的转诊、转介问题。一般当在工作中遇到需重点关注的来访者,我们首先会汇报领导,继而会和学院取得联系,通常对这样的案例,我们会建议转诊

8、专科医院,假如必要,也会通知家长。但在这过程中因为一些人为的缘由,如学院接到手与家长取得联系后,家长重视程度不够、不知道什么地方诊疗精神类的病症或因费用太高而放弃治疗。这样一来学生的问题就会被耽搁下来,甚至影响其终生的发展。所以,学校心理询问与精神病专科医院、校医院间畅通的联席制度的建立显得特别重要,如在工作中能把相关人员顺当的;请进来、走出去;,询问老师队伍中能有既懂心理学学问、也有精神医学基础的询问老师是特别志向的,同时也是特别重要的。此外,询问预约的重要性,同一询问老师在固定值班时间询问的连贯性等都是我们在工作中须要留意和加强的方面。作为一名年轻的心理询问老师,须要学习与反思的还有许多,我定将克服自身惰性、接着努力。一点心得,记于此与大家探讨、共进。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页 共1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