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文复习教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8541753 上传时间:2023-09-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古诗文复习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考古诗文复习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考古诗文复习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考古诗文复习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古诗文复习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古诗文复习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中考古诗文名句积累复习教案堵城中学 汪晓教学目标: 1、了解中考:熟悉古诗文名句默写中考题型,了解中考评分标准。2、认识问题:让学生意识到在古诗文默写中存在的问题。3、促进复习:激励学生在课后有计划、有技巧地展开自我复习。教学重点:了解中考题型,了解中考评分标准。教学难点:在实践中掌握记忆的技巧,对所积累的古诗文加以灵活运用和归类记忆。教具准备 :课件。 课时设计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请同学们看一组画面,写出跟画面相关的诗句。(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我

2、国自古就是诗的国度,古代诗坛,群星灿烂,创作出了浩如烟海的古代诗词,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在中考里,古诗词背诵默写是一个重要考点。根据新课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古诗文的学习要做到:能诵读古代诗文,准确背诵,默写一定数量的名篇。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显文言文的能力,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二、考点解读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初中生必须熟悉地掌握课标推荐的50首课内古诗词、60首课外古诗词、20篇文言文以及人们熟悉的富有哲理并广为传颂的课外名言

3、佳句。要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默写规定的诗词和课文。要求背诵准确无误,默写无错字、不漏字加字。 中考考查名句积累的形式主要是默写,题型有如下几种:(1)直接型默写。(2)理解型默写。(3)情景运用型默写。(4)归类型默写(5)比较型默写。(6)课外精典名言默写。三、分析题型,注意复习方法和答题技巧。 (一)直接型默写。(续写型,要求根据上句写下句或根据下句写上句;整首诗的默写) 特点:此题难度不大,只需把诗文记熟(特别是宋词与文言文中出现的结构不对称的句子),不写错别字,不添不漏不换位就能得分。应试技巧:熟背写对,细辨差别,书写工整。例如:1.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秋

4、思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4.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二)理解型默写。(提示与课文相关的内容,让考生根据提示进行默写)特点:有条件限制,有目的导向,要求大家不仅要熟背课文,还要理解诗句含义。应试技巧:审清题意,弄清要求,正确默写。1、辛弃疾在破阵子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2、陶渊明饮酒一诗中表现自己在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3、李白在行路难一诗中,用过河、登山来比喻自己

5、因受到重重阻力,而无法实现远大理想的诗句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三)情景运用型默写。(给考生设置一定情境,要求根据这一情境填写相应的名句) 特点:这类题型开放灵活,不仅考查大家记忆、理解能力,还测试大家的迁移、联想及应用能力,要求大家不仅要熟背课文,在理解诗句含义上灵活运用。应试技巧:对诗歌整体感知,加深理解,把握含义,学以致用。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展开联想。1、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原句填写)2、如何正确对待别人的优点和缺点呢?孔子曾说过: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人们常用出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之意

6、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也比喻别有用心。(四)归类型默写。(题目提供一个答题的方向,要求学生作答) 特点:答案没有明确的要求,是开放的,考生答出相关内容即可,要求考生调动课内外古诗词的储备来应答。应试技巧:要想把古诗词记牢,就要在平常做好归纳整理的工作。归纳情感类的诗句:要注意理解诗句的意思,归类时以一首诗中的抒情部分为主。归纳写景类的诗句:要注意理解诗句的意思,归类时以一首诗中的写景部分为主。1、 抒发思乡之情是我国古代诗词曲中的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其中有许多名句,请你任意写出两句: , 。 【参考答案】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夕阳

7、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 古诗词中有很多抒写爱国情怀的名句,请你写出两句 , 。【参考答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五)比较型默写(题目通常将关联的两首诗文比较,根据要求来作答)特点:题干提供一首诗文的某个明确意思,要求答出另一首中与此相类似、相关联的诗句应试技巧:审清题意,明确要求,注意积累归纳,细辨差别。(1)同样是写春雨,杜甫春夜喜雨中的诗句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便与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天街小雨润如酥”有异曲同工之妙。(2)毕业留言本上,我们既可以用高适别董大中的诗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来

8、勉励同窗,也可以用汪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相互鼓励。(六)课外精典名言、俗语默写。(题目设置一定情景,请同学们按要求写出相关的句子)特点:所考查的名言、俗语大多来自课外,不是课本上的内容,主要考查了学生的知识贮备量。应试技巧:审清题意,明确要求,注意积累。(1)现成曲谱与古诗“联姻”,便捷好用,饶有趣味。弘一法师(李叔同)那首最有名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两天”,用的就是一支外国曲子。(2)十八大后,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大力弘扬勤俭节约之风,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这使我想起了一句名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四、中考攻略 1、复习要求

9、(1)熟悉地掌握课标推荐的50首课内古诗词、60首课外古诗词、20篇文言文以及人们熟悉的富有哲理并广为传颂的课外名言佳句。 (2)注意三个意识 名言佳句意识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有意识地摘录,并作些旁批,以加深理解,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背诵。 如:巧用修辞意蕴深刻的句子;蕴含哲理发人深省的句子;情景交融令人深思的句子;情感积极警策励志的句子;点明主旨的句子。 整篇(整首、整段)背诵意识中考名句积累的考查题,虽然只要求默写古诗文中的一句或几句,但真正要记得准,记得牢,整篇、整首、整段,背诵效果最佳。只有注意整体感受整篇或整段的意境意蕴,名句才可能记得牢。这样,在默写时才有可能避免本对“名句”十

10、分熟悉却不能写出的现象。 规范的默写意识名言佳句填写在中考题中,要求不能写错别字,有的同学可能背得滚瓜烂熟,但动起笔来,却字迹不清,甚至写错别字,这样就等于还是不会填写。因此,在平时复习中,在背诵基础上,我们还要正确、规范地把它默写出来。2、复习方法 名句积累常见的方法有如下几种:(1)理解积累:就是通过反复诵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文意,达到一种见“题”书“名”,见“义”知“句”的效果。要将“眼看口读耳听思维”这一进程同时进行,并贯穿始终。(2)归类积累:就是将相关的诗文名句按照不同的类别归类整理,找出其“异”诵读,进而把握其特征,理解其要义,熟读成诵。(3)联想积累:就是借助类比联想的方

11、法积累名句。或由某一诗句联想到与之相关的句子,或由某个作家、作品名联想到某一名句。(4)回环积累:就是利用艾宾豪森的遗忘曲线规律:先快后慢,即是说第一次感知的内容记得较快,忘记得也快些,若是反复诵读,记得就牢靠一点,忘记速度就慢一些,如此反复就能获得终生受用的知识,永远不会忘记。(5)抄读积累:就是将一些重点诗文名句抄写、读背,既加深印象,又能提高积累效率。五、真题演练:(一)读诗句,找错误。1、乱花渐欲谜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迷)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绢。 (婵娟)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村)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岭。 (邻)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园。 (圆)6、关关雎

12、鸠,在河之舟。 (洲)7、感时花渐泪,恨别鸟惊心。 (溅)8、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销)9、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炬)(二)按要求写句子。1、醉翁亭记中整理描绘琅琊山山间春夏之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2、桃花源记中展现老有所养、幼有所长的和乐情境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3、陋室铭中描写清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4、 出师表中陈述整理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5、 如画的残阳,常映入古诗文中。或以“夕阳”衬游子思乡之愁:“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或描绘“落日”奇观:“大漠孤烟直

13、,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或渲染“落霞”美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6、天下之楼,以诗文而名。登鹳雀楼中脍炙人口的一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道出了千古志士登高致远的进取之心;黄鹤楼传诵不衰的一句“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则唱出了多少游子去国怀乡的羁旅之思;范公撰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心系苍生的仁德谁不钦仰?7、初中生活即将结束。忆往昔,入校时,“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的情形历历在目;学习中,合作攻克疑难后,“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的体验还在心中;分别在即,相互赠言,用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固然

14、能表达美好的祝愿之意,不如用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更能激励同学的奋发之情。8、马是画家的爱物,亦常走入文人的笔端,在许多古诗词中都留下了马的足迹,请从中选取你所熟知的含“马”的连续两句,并标明整理或题目。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9、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习近平称,“兄弟齐心, 其利断金 ”希望两岸共同来圆“中国梦”。10、面对班上的同学课上随随便便说话,课下嘻嘻哈哈地打闹,你可以用名言来告诫他:“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六、课堂小结。古诗文识记口诀:理解背诵是关键,归纳联想提效率,抄读识记保质量,回环默写防遗忘。不扣分原则:审题写对不丢字落句,不张冠李戴,不颠三倒四,不写错别字 同学们,在应对中考时,诗歌的积累既要有“量”的充足,又要有“质”的提高,量变才会有质的飞跃。面对中考的挑战,我们要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要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