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与就业学习心得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8539772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转移与就业学习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产业转移与就业学习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产业转移与就业学习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产业转移与就业学习心得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产业转移与就业学习心得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产业转移与就业学习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转移与就业学习心得(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产业转移与就业学习心得 承接产业转移基本设想 一、基本情况 天柱山旅游度假区于202X年4月挂牌成立,202X年1 月省政府正式批准设立。度假区位于县城西部,紧邻县城老城区,是县城通往天柱山风景区的必经之路,以潜水和天柱山大道为两条主轴线。度假区总体规划面积1.1平方公里,东起县城古塔路接南岳路、西邻天柱山风景区区界、南抵潜水河南岸、北至凤凰路向北推移20米。旅游度假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皖文化园等项目均为省“861”重点项目。 度假区规划建设为“421”的总体结构,即四大功能板块、两条发展轴线、一个主题乐园和八大核心景点。四大功能板块为旅游综合服务、生态休闲养生、古皖文化展演和立体交通转换四个板块

2、。两条发展轴线即沿天柱大道形成东西向功能拓展轴;以中央景园为中心,南北延伸,形成中央生态绿化景观轴。一个特色主题乐园即通过增加度假区的休闲设施和内容,丰富度假区内容,提升度假区档次。八大核心景点即中央景园、碧 水清荷、凤湾魅影、皖国遗韵、太平夕照、后溪烟树、潜河画廊和火台流霞。 二、发展方向 1、国内一流的休闲养生度假区。度假区将坚定不移地把天柱山“养生气功”这张牌打响、打亮。加速推进天柱山国际旅游保健中心项目建设,深入持久开展中国天柱山养生旅游推介会,以俄罗斯为突破点,逐步走向世界。着力挖掘“潜厚朴”、“安茯苓”、“瓜蒌”等著名皖药的养生市场潜力,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近期,度假区将全力推进

3、温泉养生中心项目建设,丰富天柱山养生内涵。 2、中国知名的山地运动基地。度假区将依托自身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优势,新建山地运动训练基地,定期组织专业队伍的训练或比赛。目前,知名企业雨润集团对该项目有较强的投资意向,预计用地800亩,拟投资亿元。拟建设三个18洞高尔夫训练场、四座五星级酒店以及商业地产等配套设施,是集旅游、度假、休闲、会展、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区。该项目工程分三期建设:第一期高尔夫训练场建设,第二期星级酒店建设,第三期商业地产等配套设施建设。 、皖文化旅游胜地。度假区将依托皖光苑,把皖文化园建设成为4a级景区。通过新建古墓园、孔雀东南飞纪念园、二 乔公园、程长庚园、张恨水文化园等,

4、在度假区形成考古、文学、戏曲竞相绽放的文化大观园。 4、皖西南旅游交通枢纽和集散中心。度假区依托自身旅游资源丰富、游客量大的优势,结合东香高速的出入口和风景区南部上山道路,根据地形设置立体交通换乘中心,着力将度假区打造为连接花亭湖、司空山等旅游区的皖西南旅游交通枢纽。 三、承接产业转移具体措施 1、以发掘和展示皖文化为载体,承接文化产业建设和发展。在度假区建造皖文化展演区,其项目主要设置为太平塔文化展示区、旅游配套服务区、郊野实景剧场、七仙女影视城和薛家岗遗址展示区等,迎接国内外文化产业集团来区投资。 2、以打造生态养生世界为目标,丰富生态保健体系。根据自身优势,在度假区建立休闲养生世界城。除

5、承接南方香江集团投资3亿元天柱山风景区茶庄接待区以下七条山冲内投资建设休闲养生世界城外,还将进一步吸纳国内外知名企业在生态养生保健领域投资建设内容丰富的具体项目。 3、以建设山地运动基地为平台,承接体育产业建设与发展。除天柱第一城国家网球训练基地继续定期邀请国内外著名 网球运动员来该基地比赛或举办其他大型活动外,还将承接国家、省级体育产业在山地运动基地组织乒乓球、沙滩排球、山地自行车、高尔夫等大型专业比赛和训练。这些体育运动的开展有利于度假区承接体育产业建设与发展。 4、以构建参与性乐园为引导,承接休闲娱乐产业建设和发展。游乐园的建立有利于承接休闲娱乐产业建设和发展。为吸引与留住游客,让游客能

6、在“山上游、山下玩”,将在度假区建设游乐园。度假区将积极承接国内外知名企业投资建设参与性娱乐中心,如以bo方式建设主题乐园、博彩业等。 5、以创建服务中心为支撑,承接现代服务业建设和发展。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服务业的支撑,同样度假区的发展与壮大需要服务业的支持。度假区将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承接现代服务业。 6、以建设交通枢纽为基础,承接市政交通产业建设和发展。度假区的总体规划把建设旅游交通枢纽放在了重要位置,另外,区域内“七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繁重,度假区将承接国内外大型市政交通产业来区采取ot、bt等灵活形式建设基础设施。 7、牢固树立承接产业转移意识。首先,要牢固树立开放意识,抢抓

7、加快发展的大好良机。我们将成立专门班子,应对形式变化,抓承接产业转移工作。认真研究经济发展形式,分析现状条件拟定承接思路和对策,以应对形式变化及产业政策变化。我们坚信承接来的产业将为度假区的发展注入强大的活力,成为壮大县域经济的主导力量。其次,要牢固树立创新意识,灵活选择承接形式,充分发挥度假区承接转移产业的优势。第三,牢固树立责任意识,争做承接转移产业的先兵。 、主动出击,做好对外联系与交流工作,营造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环境。赴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和港澳台及东南亚等发达地区招商引资。一方面要推动与沿海地区企业间的合作。在招商引资机制方面,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形成政府推动和园区自主相结合

8、共同招商的局面;依托中介组织、专业机构开展招商活动,推行专业化招商;积极采用网上招商等方式,推行信息化招商,选择客商比较集中、产业转移和扩张倾向比较强烈的城市开展驻点招商,重点跟踪一些有转移倾向的项目,增强招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四、建议与要求 、建议市、县组织编制产业转移专项规划与计划。科学规划是项目建设的基础与前提,承接产业转移也须科学规划。市、县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综合产业、环境、交通、资源、物流等各种因素,在全县一盘棋的前提下,统筹度假项目规划布点,达到土地、资源及产业的最优化分配利用,并产生最大的效益。 、谋划储备一批产业转移项目。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提前谋划一批重点项目,为项目落户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3、建立承接产业转移专项基金。度假区刚刚起步,建设资金有限,设立度假区投融资公司,解决度假区资金瓶颈问题,以便更好为承接产业转移服务。 4、进一步优化承接产业转移政策环境。 第 3 页 共 4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