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国有银行对民营经济增加贡献研究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8537030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国有银行对民营经济增加贡献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非国有银行对民营经济增加贡献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非国有银行对民营经济增加贡献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非国有银行对民营经济增加贡献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非国有银行对民营经济增加贡献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国有银行对民营经济增加贡献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非国有银行对民营经济增加贡献研究 摘要:多年来,非国有银行发展快速,同一时期,经济经历了较快增加,尤其是民营经济增加对整体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所以,对非国有银行发展和民营经济增加关系进行研究,对各区域银行业结构的不一样是否能够解释各地民营经济发展速度差异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含有实践指导意义。文章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来分析非国有银行对民营经济发展的贡献,并提出对策。关键词:银行业结构;非国有银行;民营经济非国有银行作为地方经济金融支持力量和中小银行的代表,其发展越来越受到大家关注。因为成立背景不一样和所处地域经济的特殊性,非国有银行发展带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区域性。然而,不容回避的事实是地域之间日益

2、严峻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源于各地域民营经济发展速度不一样。一、非国有银行发展现实状况银行业整体结构可分为:中央银行、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在的分支机构和其它金融机构。经过多年改革发展,非国有商业银行规模日渐壮大,在存款、贷款、资产总量、实现利润额等方面全部有较大提升。有些非国有银行在不良贷款、实际利润增加、资产收益率、资本充分率等方面远远优于国有银行。非国有银行发展的意义表现在:一是有利于促立即改变四大国有银行垄断的格局,形成良性竞争的市场环境;二是有利于立即处理配置扭曲的问题;三是银行体系分散化也有利于强化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二、东中西部民营经济发展情况东部民营经济发展快

3、速,总量和规模不停扩大,发展水平和竞争力也逐步提升。从民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下简称I)来看,自1993年以来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其中自2021年后,其增速愈加迅猛,东部I最高。经测算,2021年浙江省民营经济增加值为9898.85亿元,占全省GDP比重为62.9%。中部地域私营经济逐步发展,已成为推进生产力发展主要力量。但中部和东部地域相比缺乏经济优势,和西部地域相比又缺乏政策优势,存在“架空”危险。I投资通常,仅为东部二分之一。民营经济还基础上集中在有限加工、商贸和服务领域。民资企业规模较小、技术水平较低,在GDP中所占比重也较小。西部民营经济不停发展壮大,展现出不停加速发展势头。但从总

4、体上讲,西部民营经济同东部相比差距仍较大,表现为企业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不高等,而且分布范围也较窄,关键分布在社会服务、零售等传统产业。中小企业无集聚效应,也谈不上有很强的竞争力,I投资较低。三、非国有银行发展和民营经济增加的关联分析(一)非国有银行发展促进民营经济的增加面对国际银行业强有力商业化并购浪潮的冲击,非国有银行也拉开了并购重组帷幕。1996年广东发展银行收购中银信托投资企业是首例银行并购非银行金融机构案。1997年,光大集团企业将其持有的20%光大银行股份成功地注入到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光大控股有限企业”,从而和国际资本市场衔接。2021年,福建兴业银行和香港恒生银行等签署投资入股协议

5、。2021年,我国首例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并购城市商业银行案,兴业银行成功并购佛山市城市商业银行。银行并购经过其特有的路径促进了经济发展,尤其是民营经济的发展。非国有银行发展快速,其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增加幅度较高,从而中小企业取得的贷款和其它金融服务不停增加,对民营经济的促进显著。(二)非国有银行和民营经济增加关系的面板模型样本选择在整个步骤中很主要。从银行业对外开放历程来看,至今已经历了3个阶段。所以,选择31个省份及直辖市19932021年数据作为样本,即回归关键基于面板数据。其次是指标选择。衡量各地域某年民营经济增加的指标(GROWTH)等于该年民营经济相对于上年民营经济改变率。选择非国

6、有银行存款份额(CR)作为衡量各地非国有银行发展指标。引入其它可能影响经济增加的原因作为控制变量。如各地进出口总额和GDP之比(TRADE)、各地消费者物价指数年度增加率(CPI)、各地固定资产投资增加率(FIXED)和各地财政支出年度增加率(GOV)。另外,还考虑了各地金融发展对经济增加的影响,采取各地全部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和GDP之比这一指标(BANK)。依据样本特征,我们选择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此时的模型为:GROWTHij=i+CRij+Xij+ij,其中:下标i表示省份;下标j表示年份;X表示一组控制变量;1表示截面单元(省份)的个体特征,和、一起组成待估系数;是随机扰动项。采取广义最

7、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回归,结果发觉调整系数达成0.899。实证表明:非国有银行发展和民营经济增加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分区域看,和东部地域相比,中西部地域各省份非国有银行对民营经济增加促进作用更显著,而银行集中度提升危害更深。这一结果说明,相对于东部地域,中西部地域各省份更有必须加大银行改革力度,使四大行之外其它类型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得到更加快更加好发展。更深入,基于Panel模型的因果检验表明:非国有银行发展和民营经济增加间因果关系是单向的,即各地非国有银行对民营经济金融支持是民营经济增加的原因,但民营经济增加并不是各地非国有银行发展的原因。四、结束语非国有银行发展对民营经济增加做出了重大贡献,表明改变银行业结构、降低四大行垄断地位对于民营经济增加很必须。要充足发挥非国有银行对地域民营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应从以下方面入手:发展地域性民营金融机构,处理民营经济融资瓶颈,完善个体私营经济信用确保机制,加紧个体私营经济信贷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参考文件:1、陈伟光,李隽.银行业集中度、竞争和稳定性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21(3).2、饶育蕾,刘达锋.行为金融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21.3、苏国强.亚洲国家银行集中和经济增加实证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2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