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学案30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8536019 上传时间:2024-02-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文阅读学案30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古诗文阅读学案30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古诗文阅读学案30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古诗文阅读学案30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古诗文阅读学案30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文阅读学案3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文阅读学案30(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案30翻译(二)【学案目标:如何在翻译中重点落实特殊句式的翻译。自主慝浜墓瑚精合考点知识一、判断句知识梳理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常见的形式有三种:一是以“者也”“也”“者也”“者,”作标志的判断句;二是以“为”“乃”“即”“则” “皆”“是”等作标志的判断句;三是无标志的判断句。判断句在翻译时一般译成“是”“就是”。值得注意的是,文言文中的“是” 一般不作今天的判断动词“是”,而是作指示代词“这”等。判断句一直是高考翻译题中的重点,每年都有多套试卷考查到。如2010年湖南卷第10题“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这是一个没有标志的判断句,翻译时要照顾到这

2、种句式特点。可译为:寄身在偏远的地方,只不过是称霸的人的臣子罢了。演练体悟1. 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A.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BB. 刘备天下枭雄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CC. 妪,先大母婢也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D.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2. 翻译下面的句子。(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译文:(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译文:二、被动句知识梳理被动句有两大类型: 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 即借助一个被动词来表示; 二是无标志的被 动句,即意念被动句。值得注意

3、的是“被”字。 它在文言文中有时表示被动, 如“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多数情况下为动词,如“虽万被戮,岂有悔哉”。被动句也是高考常考的句型之一。如2010年山东卷第13题“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 常不见听信”中“常不见听信”就是一个用“见”表示被动的句子。演练体悟1. 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属于被动句的一组是()不拘于时,学于余A.A. 若属皆且为所虏洎牧以谗诛B.B. 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是以见放C.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C.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2翻译下面的句子。(1)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译文:(2) 夫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译文:三、宾语前置

4、句知识梳理宾语前置句在文言倒装句中最为复杂, 有三种类型: 一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如 “古之人不余欺也”; 二是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提前, 如“沛公安在”“不然, 籍何以至此”等; 三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 如“夫晋, 何厌之有”“无乃尔是过 与”。宾语前置句虽是 考试说明 规定的考查句式, 但在高考中并不常见, 只是视选材而定。 如 2010 年浙江卷中第 21 题“吾为德请, 财何为也?”“何为”就是一个疑问代词作动词宾 语前置的例子。可译为:我为德行而请命,拿钱财干什么?演练体悟1. 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亮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A.

5、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B.B. 与言皇上无权,君未之信也沛公安在C.B. 大王来何操微斯人,吾谁与归C.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2. 翻译下面的句子。(1)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译文:(2) 其李将军之谓也?译文:四、介宾短语后置句知识梳理介宾短语后置句 (也叫状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 )是指在文言文中带“于”“以”的 介宾短语放在谓语动词的后面的句型。 翻译时, 一般按照现代汉语习惯提前放在谓语动词的这种句式虽然考试说明未作要求,但因为它在文言文中很常见,所以高考绕不开, 经常出现。如2010年全国卷I中第11题

6、“会元遣脱脱征饷, 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胁 王以危言”就是“以危言胁王”。可译为:恰巧元朝派遣脱脱来征收粮饷,用一些耸人听闻的话威胁梁王,一定要杀掉王祎。演练体悟下列句子中,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介宾短语不能提前的一项是()A 以其无礼于晋B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D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五、定语后置句知识梳理定语后置句一般以“之者”“者”为标志,将定语后置。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在高考中极少考到,但不是说不考。如2010年上海卷“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者”是定语后置标志, 应是“桂阳有争舟而相殴至死之民”。可 译为:桂阳有争船而相互

7、斗殴至死的人,(这个)案件长久没能判决。演练体悟1. 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B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C.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D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2. 翻译下面的句子。(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译文:(2)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译文:六、省略句知识梳理省略是文言文最普遍的语言现象。省略最常见的是省略主语,省略动词或介词宾语 “之”以及介词“以”“于”等。对省略句翻译的考查,在历年高考对句式翻译的考查中题量是最大的。它要求考生在翻译时补出省略的部分。如 2008年山东卷第13题“吾弟,非犹夫人之弟,况为我死

8、,我何 生焉!遂以斧自刎其项。”“况”后省略主语“他”,“遂”前省略主语“张讷”。演练体悟1. 下列各句中,没有成分省略现象的一项是()A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B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C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D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2. 翻译下面的句子。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译文:课堂合作提究襲破靈点难点特殊句式的翻译方法指津1. 准确、快速地识别与判断特殊句式(1) 寻标志。一般的特殊句式,总有其语言标志,抓住这些标志,就能基本锁定它。(2) 联语境。还有一些特殊句子,无任何语言标志,如直接判

9、断句、意念被动句、省略句,这时就要联系语境来判定其性质。另外,一些有标志词的句子也要联系语境,因为它不一定是特殊句式,如带“见”“于”字的句子。2. 特殊句式的翻译方法(1) 调。主要指那些倒装句,译时须调整为合乎现代汉语语法的结构形式。(2) 补。一是补出文言语境中省略的成分,若不补出,句意就不明,句子就不通;二是 补充句中的被动意味,如意念被动句。3. 遵循一定的翻译格式女口:判断句要译成“是”的表达形式,被动句要译出“被”字,倒装句要将倒装的成分恢复到规定的位置上去。演练体悟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画横线的语句并指出其中含有的特殊句式。墨子曰:“乐(音乐)者,圣王之所非也,而儒者为之,过

10、也。”君子以为不然。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荀子乐论)(1)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译文:句式: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 译文:句式: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也。少师事陈实,以义行称。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曰:“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烈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或问其故,烈曰:“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后有老父遗剑于路,行道一人见而守之,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而闻其姓名,以事告烈。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 也有争讼曲直,将质之于烈,或至涂而返

11、,或望庐而还。其以德感人若此。(1) 少师事陈实,以义行称。译文:(2) 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译文: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译文:(4)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译文:听课记录:硯圖提许內败训练反08反患总缮瞿升一、高考题组1. (2010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诸葛孔明陈亮孔明,伊、周之徒也。而论之者多异说,以其遭时之难,而处英雄之不幸也。夫众人皆 进,而我独退,雍容草庐,三顾后起。挺身托孤,不放不摄,而人无间言。权偪人主而上不疑,势倾群臣而下不忌。厉精治蜀,风化肃然。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 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孔明皆优为之,信其

12、为伊、周之徒也。而论者乃谓其自比管、乐,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是何足与论孔子之仕鲁与自比老、彭哉!甚 者至以为非仲达敌,此无异于儿童之见也。彼岂非以仲达之言而信之耶?而不知其言皆谲也。 仲达不能逞其谲于孔明,故常伺孔明之开阖,妄为大言以谲其下。论者特未之察耳。始孔明出祁山,仲达出兵拒之,闻孔明将芟上邽之麦,卷甲疾行,晨夜往赴。孔明粮乏已退,仲达谲言曰:“吾倍道疲劳,此晓兵者之所贪也。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夫军无见粮而转军与战, 纵能胜之,后何以继?此少辨事机者之所必不为也。仲达心知其然,外 为大言以谲其下耳。已而孔明出斜谷,仲达又率兵拒之。知孔明兵未逼渭,弓库而?为垒。孔明移军且.至,仲

13、达谲言曰:“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阵。若西上五丈原,诸军 无事矣。”夫敌人之兵已在死地,而率众直进,来与之战,此亦少辨事机者之所不为也。仲 达知其必不出此,姑诳为此言以妄表其怯,以示吾之能料,且以少安其三军之心也。故孔明 持节制之师,不用权谲,不贪小利,彼则曰:“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 凡此者,皆伺孔明之开阖,妄为大言以谲其下,此岂其真情也!夫善观人之真情者,不于敌存之时,而于敌亡之后。孔明之存也,仲达之言则然。及其 殁也,仲达按行其营垒,敛衽而叹曰:“天下奇才也! ”彼见其规矩法度,出于其所不能为, 恍然自失,不觉其言之发也.。可以观其真情矣。论者不此之.信,而信其谲,

14、岂非复为仲达所 谲哉!唐李靖,谈兵之雄者也。吾尝读其问对之书,见其述孔明兵制之妙,曲折备至;曾不一 齿仲达。彼晓兵者,固有以窥之矣,书生之论,曷为其不然也!孔明距今且千载矣,未有能 谅其心者。吾愤孔明之不幸,故备论之,使世以成败论人物者其少戒也。(选自陈亮集,中华书局1974年版)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译文:(2) 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 译文:(3) 引军而济,背水为垒。 译文:二、模拟题组2 指出文中画线句子是什么特殊句式,并翻译。明年秋,也先大入寇,王振挟帝亲征。及驾陷土木,京师大震,众莫知所为。郕王监国, 命群臣议战守。侍讲徐 珵言星象有变,当南迁。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王是其言,守议乃定。谦性故刚,遇事有不如意,辄拊膺叹曰:“此一腔热血,意洒何地! ”视诸选耎大臣、勋旧贵戚意颇轻之,愤者益众。又始终不主和议,虽上皇实以是得还,不快也。徐珵以议南迁,为谦所斥。至是改名有贞,稍稍进用,尝切齿谦。(节选自明史 于谦传)(1) 京师天下根本。句式:译文:(2) 谦性故刚,遇事有不如意。句式:译文:(3) 徐珵以议南迁,为谦所斥。句式:译文: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