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称象》教学反思_2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535965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6.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曹冲称象》教学反思_2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曹冲称象》教学反思_2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曹冲称象》教学反思_2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曹冲称象》教学反思_2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曹冲称象》教学反思_2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曹冲称象》教学反思_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曹冲称象》教学反思_2(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曹冲称象教学反思曹冲称象教学反思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实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教学反思应当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细心整理的曹冲称象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曹冲称象教学反思1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践,自己去思索,学生驾驭课文内容的效果还是不错的。下面是教后的几点反思:一、我打破原有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老师和学生是同等的对话关系,真正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例如:在学生读课文时,学生喜爱怎样读就怎样读。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趣味中学习,享受到胜利的喜悦。二、课堂上我尽可能的把更多的时间归还给学生,把我提出的问题作为

2、诱饵,引导学生去思索和探究,并赐予适时的引导,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比如我提问学生:“曹冲是用什么方法称得起这头大象的重量呢?”让学生通过探讨,去理解课文内容。这样有利于培育学生解决问题的实力。三、老师在教学中是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让学生自由地说,发觉问题时让其他的同学帮忙,或者是师生一起解决。课堂上学生学习热忱高涨,学生解决问题的实力得到了提高,在大家的努力下一起学习新知,同时也培育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曹冲称象教学反思2“曹冲想的方法是什么样的?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是我在教学曹冲称象一课时提出的问题。经过一次次反复的练说以后,曹冲那聪慧机智的印象已深深印在每个孩子的脑海中。“你还

3、有更好的方法吗?”我进一步启发学生进行创建性思维。可没想到这一问题一提出,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说:“没了!”连平常好逞强的孩子都是直摇头。这真是出乎我的意料,看来曹冲在孩子眼里已不是一个一般的人。而是成了无法超越的神了!这可不行!如何激发孩子的创新精神,增加他们的自信念呢?我灵机一动,说:“老师在书上,看到有个学校的小挚友想出了一个好方法,比曹冲的还要好呢!不知我们班有没有同学能想出来?”激将法起作用了,立刻有人举手了。屠鑫元第一个发言。他说:“人走进船里,人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我心里一乐!这个方法真好!刚要大力夸奖他。可转念一想,孩子们懂得这个方法的妙处吗?就问:“这个方法行吗?”不问不知道

4、,一问吓一跳,竟有许多人说不行。有的说:“没秤怎么称人?那时侯还没有俞医师(学校的校医)那种秤。”哦!原来在孩子眼里只有磅秤才可以称人。有的说:“小孩子可以称,大人不能称。”(一问,才知他们认为书上说没有那么大的秤来称大象,大人身子重,也没法称。)“人都到船上去了怎么划线啊?”我耐着性子和孩子们一一探讨解决这些问题后,正想进入下一环节,课堂上又有人大声说:“我觉得还是不行!”真是恼火!可新课标提出课堂以学生为主,我忍住这股无名火,耐性地问:“为什么?”“老师你说的,要许多人在一起才能和大象一样重。人太多了,称不完啊!”“也不至于到称不完的程度,即使许多许多,一天称不完两天,两天称不完三天总有一

5、天能称完,总比把大象斩了要好啊!”最终大家终于一样同意,这个方法不但行,而且比曹冲的要好。不用把石头搬上搬下的,人自己会走,多便利啊!这时,我向那位同学竖起大拇指说:“了不得,能想出那么好的方法!要是当时你在场,曹操就不用操冲的方法,肯定用你的!”“谁还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呢?”“我有!”“我有!”课堂上小手林立!如今,操冲不再是无法超越的神了!一、民主是新课程提倡的重要理念:我们应当把课堂还给学生,老师与学生间的沟通是同等的,应敬重学生独特的相识和感受。这个案例中,老师努力做到不做权威,不强制学生必需听从老师的理解和相识,完全敬重学生的看法,让学生畅所欲言,在同等对话中理解文本,超越文本。充分体

6、现了课堂是学生伸展灵性的空间。二、老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在学生思维受阻时,能设计奇妙的环节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实现课程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本案例中,当学生把曹冲看作是一个无法超越的神,学生的创新思维受遏止时,依据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以一句看似不经意的话语,使寂静的课堂泛起一阵涟漪。曹冲称象教学反思31、多样识字,理解词语。教学中我采纳随文识记“曹、底、岁、站”等生字,看图识记“称、杆、秤”,偏旁识记“柱”等方法认读本课的生字;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换近义词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才、直、争论、果真”等词语的意思,再运用让学生开火车读、领读等方法巩固学习生字。2、朗读品尝,引导说话。

7、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教学中我采纳对比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抓住课文内容进行对比,围绕“为什么曹冲称象的方法好?”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思索、探讨、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指导他们生成自己的阅读体验。用课件演示、实物模拟等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曹冲当时是如何称象的。结合课后其次题,引导学生抓住表示先后依次的词“先再然后”,有条理地说清晰曹冲称象的步骤,为复述课文做打算。3、拓展延长,创新思维。在课堂的结尾处,我进一步启发学生进行创建性的思维:“你还有什么好方法能称出大象的重量吗?”类文链接学生的心情又高涨起来,有的读课文,有的看插图,有的热情地探讨。有的学生提出用人代替

8、石块的方法,这就熬炼了他们的创新思维。曹冲称象教学反思4称象是小学语文二年级的一篇课文,它描写了只有七岁的曹冲在听取了众官员们的争论后,主动思索,想出了一个非常奇妙的方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即利用一艘大船和石头,称出了大象的重量,既保全了大象,又称出了大象的重量。由此可见曹冲是一个聪慧的、爱动脑筋的孩子。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边读边思索,提出不懂的问题;知道曹冲是个聪慧、爱动脑筋的孩子,懂得遇到问题要擅长动脑筋。教学难点是了解曹冲说出的称象的方法,知道这个方法好在哪儿。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课堂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1.学习边读边思索,提出不懂的问题。本课是明确的提出并教会学生从哪些方面进行提问,

9、可以运用哪些词语进行提问。在本课书教学中,我首先就从题目入手,教学生就题目提出自己的问题。在第一课时教学时,出示课题并让学生齐读完课题后,问学生“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对这个课题的内容还有什么问题?可以是你不明白,也可以是你想知道的。”学生经过思索后问“为什么称象?”“怎么称的象?”“是谁称的象”“最终称出来了吗?”然后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读课文。通过自读课文其中“为什么称象?”“是谁称的象”“最终称出大象的重量了吗?”这几个问题学生都能够解决,而“曹冲是怎么称象的?”学生还不是很明白,于是把这个问题留作其次课时学习时解决,而此问题也恰恰是本课书要解决的一个教学难点。这个问题使学生自

10、己提出来的,所以学生在解决起来就更有爱好、更主动。此外在学习曹冲称象的方法时,我也有意识地培育学生边读边思索,提出不懂问题的实力。在分步学习曹冲称象的方法时,问学生“读读这句话,想一想有没有不懂的词语?”老师的提问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即干脆指向句子中的词语,使学生明确地知道了自己要从哪个角度提问。于是学生纷纷提出了自己怀疑的词语。如:船舷、沿着、下沉等等。通过这样的提问、解答使学生对文中的句子理解更加深化,更加透彻。2.为了帮助学生突破本课时的难点,即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知道这个方法好在哪儿,我首先让学默读课文,画出描写曹冲称象的部分,并通过标注句子序号的方法,使学生一眼就看出曹冲称象共分了四步

11、。一步一步地了解了文字表面的意思后让学生说说曹冲是怎样称象的。至此学生只是通过文字的描述大致理解了曹冲称象的方法,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此方法,看到船身上浮、下沉的改变,创设情境让学生观看曹冲称象的视频动画。通过反复地说,观看视频动画的方法学生不但理解了曹冲称象的方法,还记住了此方法。而在处理曹冲称象的方法好在哪儿这个难点时,我是这样做的。首先让学生读书知道官员说出的方法是什么,可行不行行,为什么?然后在学习完曹冲称象的方法后,让学生把曹冲的方法与官员的方法利用表格的形式进行对比。通过比较,学生一眼就可看出了官员的方法不好,“造大秤”的方法不行行,因为没有人能提起这么大的秤;“宰大象”的方法也不

12、行,因为这种方法虽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可是大象却死了。而曹操的方法不但称出了大象的重量,还保全了大象。3.不足及改进的地方在实际教学中,老师的语言过多,影响了学生的思索和表达。本学期一个训练的重点是概括段落大意,在平常的教学中就要有意识的渗透。可以由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一句或几句话的意思入手。而本课概括官员的称象方法和曹冲称象的步骤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但是自己没有抓住,依旧是有老师包办代替,干脆总结了出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各方面实力的培育。曹冲称象教学反思5曹冲称象一课主要写曹冲想出一个好方法称出了一头大象的重量的故事。我在讲这节课之前,深化钻研教材,在年级组进行了多次探讨,并参考了众

13、多的教学思路,依据我们班学生的实际状况,制定了教学安排,把教学重点放在课文的第四自然段,理解曹冲想出的方法,感受曹冲是个聪慧、爱动脑筋的孩子。曹冲称象的方法是: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等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在教学这部分时,结合我们班学生的思维水平,我是这么做的:首先,帮助学生弄明白曹冲的方法是什么,他是怎么称出大象的重量的,理清文章脉络。我先提出问题说说曹冲说的称象的方法可以分为哪几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细致读课文。然后点拨学生说说曹冲在称象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接着做什么

14、、最终做什么,使学生更清晰地理解曹冲称象一步步的过程。接着,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练习说曹冲称象的过程。刚起先学生不敢说、不会说,在我不断地激励下,才有几个学生举手回答,但是表达不如人意。于是我出示flash课件,让学生边看课件边练习说,在理解课文内容、重难点的同时,熬炼了学生复述、口头表达的实力。在练习让学生用上表示先后依次的词语“先、接着、然后、最终”有序表达曹冲称象的过程时,出现了困难,耽搁了一点时间,课前我预设做的不充分,对学生状况不了解。通过这样反复的语言训练和演示课件让学生直观地去理解,我想,学生对于这个称象的过程已经有了深刻的了解,于是我趁热打铁,问:你觉得曹冲称象的方法怎么样?好在哪

15、?这个问题比较简洁,学生能很快依据对课文的理解回答出来。接着我问曹冲是个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他的聪慧表现在哪儿?其次个问题学生回答不出来。我引导学生思索曹冲是用什么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学生说出是船和石头,从而想到曹冲懂得这样的学问:同一条船,假如每次装载的物体重量相同,那么船身每次下沉的幅度相同,或者反过来说,假如每次船身下沉的幅度相同,说明船上装载的物体的重量也相同。曹冲能给运用上述学问和现有条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他运用“船身下沉的幅度相同,说明船上装载的物体的重量也相同”的学问。先用一条船“称出”(找到)与大象重量相同的替代物若干块石头,再一称一称地称这些石头的重量。这样,就把不能分开来称的身高,体重的大象,换成了可以分开来称的若干块石头,从而间接地称出了大象的重量。曹冲是个聪慧的孩子,他擅长视察、爱动脑筋。我觉得这节课教学重点比较突出,教学设计和多媒体的运用对教学难点的突破有帮助,还是比较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的。曹冲称象教学反思6曹冲称象一课是一篇记叙文,主要写曹冲小时候运用奇妙的方法称出一头大象重量的故事。全文共五个自然段,是根据事情发展的依次介绍的,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自读,多种形式朗读,解决不相识的字,弄清文章的主要意思。通过理解文字语言去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在教学中我主要指导学生抓住文中几处内容进行对比。(1)官员们称象的方法和曹冲称象的方法的对比。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