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法汇总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8533522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外治法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医外治法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医外治法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医外治法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医外治法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外治法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外治法汇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胃脘痛常用中医护理技术:艾灸胃脘疼痛: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胃脘胀满:神阙、中脘、下脘、建里、天枢嗳气反酸:肝俞、胃俞、足三里、中脘、神阙穴位贴敷胃脘疼痛:中脘、胃俞、足三里、梁丘胃脘胀满:脾俞、胃俞、肾俞、天枢、神阙、中脘、关元耳穴贴压胃脘疼痛:脾、胃、交感、神门、肝胆、内分泌纳呆:脾、胃、肝、小肠、心、交感穴位注射胃脘胀满:足三里、合谷嗳气反酸:足三里、内关拔火罐胃脘疼痛:背腧穴雷火灸虚寒型胃痛:神阙、中脘、足三里(双侧)、脾俞、胃俞、涌泉等穴药物竹罐疗法:(一)适应症内科疾病: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风湿病导致的关节肿痛,感精选资料,欢迎下载。2. 冒、发热、急慢性支气管炎、胃痛、腹

2、泻、头痛、中风后遗症等外科疾病:疖、痈、疮、丹毒等妇科疾病:痛经等儿科疾病:发热、咳嗽、腹泻、消化不良、厌食等。3. 五官科: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结膜炎、鼻炎等皮肤科疾病:痤疮、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症等骨伤科:颈椎病、腰肌劳损、落枕腰背痛、肩周炎等禁忌症:高热、抽搐、痉挛症等不宜使用皮肤过敏或溃疡破损处,肌肉消瘦或骨骼凹凸不平及毛发多的部位不宜使用孕妇腰骶部及腹部均需慎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者慎用患有出血性疾病者禁用,如血友病中药热盐包疗法:(一般吴茱萸:粗盐比例为1:1)适应症:1. 骨科:颈肩关节肌肉酸痛、腰腿痛;跌打损伤引起的局部淤血、肿痛等;风湿痹症引起的关节冷痛、麻木、酸胀等。2

3、. 消化科:各种原因引起的腹胀、腹痛;脾胃虚弱所致的胃痛、寒性呕吐、预防药物化疗后呕吐等。精选资料,欢迎下载。禁忌症:热性病、高热、神昏、出血性疾病患者禁用;腹部包块性质不明禁用;皮肤炎症或湿疹、皮肤过敏患者禁用;孕妇禁用;过饥、疲劳、体弱、感觉迟钝患者慎用。骨科护理中医特色疗法:一、四黄水蜜(大黄、黄芩、黄连、黄柏比例为1:1)外敷缓解骨折、筋伤后疼痛1、原理:具有凉血通络、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 2、适应症1)闭合性骨折后疼痛。( 2)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 3)各类筋伤。3、禁忌症:虚证,寒症引发的关节肿痛,孕产妇禁用,皮肤破损禁用。二、四子散中药奄包热熨缓解

4、骨折后便秘、大便不畅1、原理: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通络止痛,减轻或消除脘腹疼痛等症状,缓解或消除呕吐、腹泻之功效。2、适应症:骨折后久卧伤气,肺脾气虚,六腑传导无力致便秘、大便不畅者。3、禁忌症:1)身体大血管处、皮肤损伤早期、溃疡、炎症、水泡等禁用;2)腹部包块性质不明及孕妇腹部、腰骶部,局部无知觉处或反应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迟钝处忌用;3)麻醉未清醒者禁用。便秘:腹部推拿(顺为补,逆为泻)(吴茱萸粉/大黄粉/玄明粉+水/醋(或者加凡士林),混匀,穴位贴敷预防留置尿管拔管后尿潴留:留置尿管日起,用葱白捣碎,穴位贴敷于神阙穴,日一次。中药药枕:治疗头痛头晕、失眠呃逆、口舌生疮:吴茱萸粉+水调匀,穴位贴敷双涌泉穴自汗盗汗者:五倍子粉+水调匀,穴位贴敷神阙穴老年性夜尿频症状:肉桂粉+水调匀,穴位贴敷双涌泉穴腹水、肾性水肿;肢体肿胀:芒硝(可以加冰片)外敷(根据面积敷范围)慢性荨麻疹:除了口服药物,外治法有神阙穴拔火罐,每天10分钟左右,每天一次精选资料,欢迎下载。Welcome!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