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刑法考前冲刺资料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8533246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刑法考前冲刺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1年刑法考前冲刺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1年刑法考前冲刺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1年刑法考前冲刺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1年刑法考前冲刺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刑法考前冲刺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刑法考前冲刺资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考点一罪刑法定原则思想渊源:三权分立学说与心理强制说思想基础:民主主义与尊重人权主义(预测可能性)基本含义: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具体内容:(1)成文的罪刑法定:排斥习惯法刑法渊源只能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制定的刑事成文实体法律规范。行政法规与规章、习惯法、判例、国际条约与国际公约等都不是刑法的渊源,(2)事前的罪刑法定:禁止溯及既往(即禁止事后法)刑法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溯及既往;(3)严格的罪刑法定:禁止类推解释刑法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4)确定的罪刑法定:明确性;禁止处罚不当罚行为;禁止残酷的、不均衡的刑罚;禁止绝对不定刑(期)刑,但不禁止绝对确定刑。分

2、则条文对罪状的规定模式多样,不同犯罪行为有不同的描述方式,而描述方式本身跟明确性与否并无直接关系。考点二罪刑相适应原则内涵:刑罚与罪质、犯罪情节、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考点三刑法的解释(一)解释的分类(根据解释的主体不同划分)司法解释:两高学理解释:无法律效力。对刑事立法和司法有参考价值效力高低: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学理解释=无(二)解释的方法注意点:(1)一种解释方法不会因为解释主体的不同而改变,即类推解释不会因解释主体改变而改变(即便是解释主体是立法机关,也是类推解释)(2)按照允许的解释方法得出的结论并不一定就正确;(3)对同一条文中的某一术语,只能采取一种解释方法,如不能既采取扩大解释

3、,又采取缩小解释。(4)在判断刑法解释命题的正确与否之时,只有解释结论和解释方法的判断皆正确,该命题才正确。重点记忆理解:1.扩大解释;2.缩小解释;3.当然解释;4.同类解释;5.体系解释考点四刑法适用效力(一)刑法的空间效力国内犯属地管辖原则领土:领陆、领水、领空。船舶、航空器(旗国主义);犯罪行为或犯罪结果有一项或共同犯罪有一部分发生在我国领域内;例外: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国外犯(1)属人管辖原则: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军人无条件适用我国刑法;其他人最高刑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追究;没有触犯所在地国的刑法,我国也无管辖权。(2)保护管辖原则:记忆“适用条件”(3)普遍管辖原则:记

4、忆“适用条件”,适用时应当遵循国际公约的规定,定罪量刑依据我国刑法。(二)刑法的时间效力:只针对未决案件我国采纳从旧兼从轻原则;新法旧法轻重相同时,适用旧法;再审适用原法;跨法累犯用新法。考点五犯罪构成要件要素1.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只需要法官的认识活动即可确定;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需要法官的、评价的价值判断才能认定:(1)法律的评价要素,如“依法”、“国家工作人员”、“司法工作人员”、不作为犯罪中的作为义务等;(2)经验法则的评价要素,如“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等;(3)社会的评价要素,如“猥亵”、“特别残忍”、“淫秽物品”、“住宅”、“公文、证件”、“侮辱”、“巨大”、“严重”、“恶

5、劣”等。2.积极的构成要件要素:消极的构成要件要素,如刑法第389条第3款“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务,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注意:“从轻”、“减轻”或者“免除”不是消极的构成要件要素。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主体、行为、对象、结果、构成身份等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故意、过失、目的、动机等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刑法条文明文规定。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如盗窃罪中的“他人占有的财物”、诈骗罪中的“被骗人基于认识错误处分财产”的行为;抢劫罪、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敲诈勒索罪、盗伐林木罪、金融诈骗犯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中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地位、影响等便

6、利条件”;侵犯商业秘密罪中”行为人使用、允许他人使用或者披露商业秘密”考点六、不作为犯罪2.不真正(纯正)不作为犯=负有作为义务(应为)+具有作为可能性(能为)+结果回避可能性+与作为犯具有等价性主观形态认识因素意志因素说明直接故意(赞成票)明知(行为会导致危害结果)意图实现(追求)一级直接故意明知(行为确定地会发生危害结果)仍然行为的,视为“希望”“确定的故意”,二级直接故意间接故意(弃权票)明知(行为可能导致危害结果)放任(冷漠,有接受结果的心理准备)“未必的故意”过于自信的过失(反对票)明知(犯罪结果一度进入意识但最终被否定)不希望具体的危害结果发生对结果确信不会发生疏忽大意的过失对具体

7、结果无认识(但有结果遇见可能性)无意志因素如果足够谨慎,结果将不会发生意外事件、不可抗力无认识(不能也不该预见)不希望具体的危害结果发生即使行为人足够谨慎,结果也不可避免行为方式对人使用对机器使用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信用卡诈骗罪盗窃罪使用作废的信用卡信用卡诈骗罪盗窃罪冒用他人的信用卡盗窃盗窃罪盗窃罪抢劫当场,抢劫一罪当场,抢劫一罪事后,抢劫罪与信用卡诈骗罪并罚事后,抢劫罪与盗窃罪并罚捡拾信用卡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其他信用卡诈骗罪盗窃罪非法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信用卡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恶意透支信用卡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行贿方受贿方行贿罪主体:个人受贿罪主体:国家工作人员单位行贿罪主体:单位对单位行贿罪主体:个人或单位单位受贿罪主体:国有单位对非国家工作人员主体:个人或非国家工作人员主体:非国家工受贿罪单位受贿罪作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