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双语实验学校08高三文科暑期补课历史测试卷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8531900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漳州双语实验学校08高三文科暑期补课历史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漳州双语实验学校08高三文科暑期补课历史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漳州双语实验学校08高三文科暑期补课历史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漳州双语实验学校08高三文科暑期补课历史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漳州双语实验学校08高三文科暑期补课历史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漳州双语实验学校08高三文科暑期补课历史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漳州双语实验学校08高三文科暑期补课历史测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漳州双语实验学校08届高三文科暑期补课历史测试卷(考试范围:中国古代史1-3章)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满分60分)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因素。回答:1、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主要是因为: ( )A.代表了先进阶级的利益 B.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进步的要求C.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 D.是华夏族开始形成的标志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正处于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转折时期。决定这一历史转折的根本因素是:( )A.诸侯争霸 B.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C.铁农具的使用 D.初税亩的出现与推广文物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回答:3、右图为春秋时期铸造的牛尊,许多历史学家以它来

2、证明春秋时期我国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在观察此器时,必然要把注意力集中在: ( )A.牛尊的制作材料上 B.牛尊的腿上 C.牛尊的鼻子上 D.牛尊的背部4、商鞅变法时,制作下图这一“标准器”的目的是: ( ) 商鞅铜方升【此方升为秦孝公十八年(公元前344年)商鞅统一度量衡时制作的标准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加刻诏书发到地方】A.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B.加强中央集权C.废除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 D.为秦统一六国做准备5、 从下列“秦小篆字砖”和“汉并天下”瓦当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 ) 秦小篆字砖 “汉并天下”瓦当秦朝文字的特点 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 秦汉的大一统 秦汉的雕

3、刻和建筑艺术成就A. B. C. D.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可以用“争”和“变”来概括。回答:6、“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从以下的比较来看,其中最能确切表述二者区别的是: A.战争的目的不同 B.对周王室的态度不同C.称霸形式不同 D.社会性质不同7、从管仲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到秦国的商鞅变法,这些变革的最大作用和后果是 : ( )A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B不同程度承认土地私有,逐步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C改变了国家的落后面貌 D使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8、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完成这一过渡的主要表现是: ( )A.从诸侯争霸战争频繁

4、到逐步走向统一 B.井田制逐步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C.新兴地主要求改革,各国出现变法运动 D.各族经济文化联系更加迅速发展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改革和变法是促进这一时期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据此回答9-10题:9、春秋后期至战国前期的“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反映的实质问题是诸侯国内部矛盾尖锐 诸侯国国君势力衰微新兴地主阶级的夺权斗争 战国七雄争霸格局的形成10、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乱朝的大臣乱箭射死;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处以车裂之刑。这些史实反映的实质的问题是A吴起、商鞅为了推行新法,严刑少恩,不得民心 B改革要适应历史发展规律C新兴地主阶级与

5、奴隶主贵族争夺统治权的斗争异常激烈D吴起、商鞅变法的时机还不成熟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界活跃。回答:11、战国时期的墨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相似之处是: ( )A、反对兼并战争 B、主张互爱互利 C、主张中央集权 D、反对奴隶主贵族世袭特权12、孔子“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13、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之所以备受推崇,是因为它: ( )适应了当时社会政治改革的需要 符合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 有利于统治者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强调树立君主个人权威以加强中央集权A B C D公元前221年,

6、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了秦王朝,据此回答:14、秦灭六国实现统一的根本原因是: ( )A.商鞅变法较彻底,秦在七国中实力最强 B.秦部署了全国统一的战略和策略C.秦顺应了国家统一的历史发展潮流 D.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15、根据秦朝官吏的职责,地方百姓如果要打官司,他应当首先找 A.御史大夫 B太尉 C丞相 D郡守16、秦采取郡县制与汉初采取郡国并存制度本质上的相同点是:( )A、是一种管辖地方的措施 B、是地主阶级巩固统治的需要C、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D、是皇权加强的体现17、周实行分封制,而秦朝时李斯则坚决反对实行分封制。根据其所处的历史环境,最恰当的评价应该是: ( )A.都是片面的 B.

7、都是相对进步的C.都阻碍了历史进步 D.都有利于封建统治民族融合的主要方式是长期的交流。据此回答:18、昭君出塞最直接的影响是: ( )A.促进了民族融合 B. 使汉匈四十多年和睦相处C. 使匈奴族封建化 D.开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和亲的先河19、秦汉时期,我国北方地区以长城为界区分为农耕文化区和游牧文化区,造成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B.民族生活习惯的差异C.自然条件的差异 D.统治政策的差异20、西汉和东汉在处理民族关系问题上的相同之处是: ( )取得反击匈奴战争的胜利 同西域各族发展友好关系设管辖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郡县 解除北匈奴对西域的控制A. B. C.

8、 D.秦汉时期,开展了积极的对外交往,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其影响突破了东亚范围,远及欧非。据此回答:21、汉代丝绸之路兴盛的根本原因是: ( )A.张骞通西域,使中西交通畅通 B.西域都护的设置,保护了商旅往来C.汉代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22、汉代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可直接到达的地区是: ( )A.安息 B.印度 C.斯里兰卡 D.大秦秦汉文化比较发达,是先秦文化成就的总结和升华,为后世封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据此回答:23、下列科技成就中,对人类进程影响最大的是: ( )A.张衡制造地动仪B.蔡伦改进造纸术C.华佗发明麻沸散 D.西

9、汉编定黄帝内经24、下列史实,史记和汉书都有记载的是: ( )A.焚书坑儒 B.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C.昭君出塞 D.甘英出使大秦25.下列能体现秦汉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和统一王朝恢弘气势的是: ( ) 巨龙般的万里长城 再现横扫六国壮观场面的秦陵兵马俑 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A. B. C. D.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据此回答2627题:26、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佛教盛行,民族融合。与这三种社会现象相关的文化成就有:齐民要术木兰辞神灭论黄帝内经( )A B C D. 27、下列典籍中,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最具有价值的是( )A禹贡地

10、域图 B两都赋 C水经注 D洛神赋图 28、关于佛教与道教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都是两汉时期在中国出现 B.前者来自外国、后者土生土长C.都教人们忍受苦难,以求来生幸福 D.都对后世文化产生深远影响29、下列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 江南迅速开发 中原经济发展停滞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重要地位 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A. B. C. D.30、魏晋南北朝时期促使江南经济快速发展最主要的原因是( )A人口迁移B江南自然条件优越C江南对外贸易发达,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 D江南相对安定二、非选择题(31题14分,32题16分,33题10分,共4

11、0分)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材料二:昭君出塞材料三: 材料四:“汉委奴国王”金印请回答(14分):(1)昭君出塞在什么时候?有何意义?(3分)(2)材料一、二体现了汉朝怎样的民族政策?你如何评价这一政策?(4分)(3)材料三反映的史实说明了什么?(2分)(4)材料四中“大秦王安敦遣使”至东汉有何意义?(2分)(5)四则材料反映的史实相似吗?为什么?(3分)32、阅读下列材料:(16分)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的大变革时期,在经济,政治等方面发生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化。材料一: 材料二:材料三: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斩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缪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奴。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史记商君列传请回答:(1)材料一说明我国春秋时期已开始使用_和_,它们的使用有什么意义?(5分)(2) 材料二中A、B、D四处分别是什么水利工程?(3分)A. _ 、B. _ _、D. _ _。(3)春秋战国时期修建的水利工程对各诸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