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8528621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天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天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天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天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X年天河区毕业班综合测试(二)语文试卷注意事项:本试卷问卷共页,分三部分,共2小题。第一部分l至3页,第二部分至8页,第三部分第8页。全卷50分,考试用时20分钟。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同时填写考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2所有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一并交回。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

2、用(共3分)一、(6小题,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遗骸( hi ) 农谚( y ) 狡黠(x ) 恪尽职守().胚胎( p ) 两栖() 素湍( u) 鲜为人知(xin )C. 酝酿( yn ) 征兆( h ) 湛蓝( hn ) 梦寐以求(m )D破绽( hn ) 炽热( z) 枢纽( sh ) 汗流浃背( j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分)A空遐 粗制烂造 沧桑 无与伦比B笨拙 好高骛远 徇私 鞠躬尽瘁C.云宵 草管人命 弥补 呕心沥血D.天娇 张皇失措 茁壮 头晕目炫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3分)经过长时间的试验,

3、主要问题一解决,其他问题就 了。这部 的艺术品,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情景交融的图画。今年在上海举行的第届世乒赛上,我国运动健儿 ,一举囊括五项冠军。 . 迎刃而解 得天独厚 所向无敌 不攻自破 匠心独运 不可一世C.不攻自破 得天独厚 不可一世D. 迎刃而解 匠心独运 所向无敌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某大学邀请了著名的生物学家李教授给大家讲了有关许多人类起源的知识。 B世博园里,各国的场馆就好像一张张国家名片,彰显着各自的特色。 C.清明小长假昨日结束了帷幕,晴朗暖和的天气使我市的公园和风景区大热,除了登高踏青,市郊景区的自驾游也持续升温。 D记者从省职业病防治院获悉,这

4、次检出的问题蔬菜产自广州地区,这些蔬菜的碘13测得值与前天的测得值基本差不多持平。5.把下面的三个短句, 整合成一个长的单句。(分) 满洲窗有红、黄、蓝、绿、紫、金等颜色。满洲窗是由传统的木框架镶嵌套色玻璃蚀刻画组成的窗子。满洲窗以传统题材为内容,采用进口玻璃材料进行蚀刻、磨刻或喷沙脱色技术处理。6.某团体对我市部分中学生进行了关于粤剧文化的问卷调查,结果如下:(4分)(表一) (表二)(1)从以上两个表格中,你得出了什么结论?(3分)()请你为粤剧的发展提一条合理化建议。(1分)二、(2小题,15分).古诗文默写(分)(1)根据课文,下列古诗文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若夫/

5、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B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D.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2)根据课本,给下列古诗文补写上句或下句。(六句只选四句作答)(分)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感时花溅泪, 。 (杜甫春望) ,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行到水穷处, 。 (王维终南别业)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孟子鱼我所欲也)(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为必答题,、两题任选一题作答)(3分)马致远在天净沙 秋思中直接抒发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阳西下

6、, 。曹刿论战中曹刿请见的原因是: , 。历代诗人常借 “明月”这一意象来抒情写意,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把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向朋友遥致思念之情:“ , 。”8根据课本,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5分)(1)或遇其叱咄(送东阳马生序) (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5)去国怀乡(岳阳楼记)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5分)三、(小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小题。【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

7、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

8、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9选出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 )(分)A.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念无与为乐者 念近中无此禅院.醉能同其乐 念无与为乐者D.太守与客

9、来饮于此 相与步于中庭10.下列关于两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甲乙两文都是作者被贬之后所作,因此都借游玩来表达作者郁郁不得志的主题。B甲乙两文都融合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C.甲文写出了山间各个时间的景物变化,乙文则只写了固定时间的景物。D.甲文的借“醉翁”的形象写与民同乐之意,乙文的“闲人”有自嘲之意。11翻译下面的句子。(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2.赏析苏轼行路难并答题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

10、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面对珍馐美酒,诗人却用四个连续的动词形象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请写出这四个动词。(4分)(2)在这首诗中作者的感情基调由开头的_变为后来的_。(2分)四、(小题,40分)(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314题(6分) 经典离我们有多远 周舒艺“排行榜是传播经典的一种策略,希望用科学方法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前不久,武汉大学王兆鹏教授推出宋词排行榜一书,采用统计学等科学方法对宋词进行排名,选取前00首流传较广的作品整理出版。“现在的很多大学生都不读唐诗宋词,让做经典研究的学者感到悲哀。”身为唐诗宋词研究学者的王兆鹏说,这也是促成他做排行榜的原

11、因之一。今天,怎样吸引人们阅读经典,推广经典,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什么才是大多数人公认的经典?文学批评对文学经典的建构有重要意义。以柳永的词蝶恋花为例,这首词在古代并没有多少影响,因为王国维人间词话引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作为人生一种境界,于是得到公众认同。王兆鹏所做的排行榜,是古代文学批评方式的现代转换。其实古人早已有品评诗歌的方式,面对现有的庞杂的诗词选本,以文献资料和数据的科学统计为依据做一个新的选本,不失为对今人推荐经典的一种尝试。经典作品尤其是古代经典,容易让现代人产生距离感。这就需要在保证内容品质的前提下,采用现代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人们对经典的阅读。在大学的实际

12、教学,让王兆鹏注意到这个问题。他结合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来讲授古典文学。他尝试用“情景还原”的方法对古诗做意境讲解,不用文字而用图像,要求学生充分利用照片、画面等多种电子形式来表达自己对古典文学的理解。“学生做起来觉得有意思,有兴趣了,这才会回归到纸本阅读。”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接触经典的主要途径仍然是传统的出版物。据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文学编辑室主任周绚隆介绍,人文社每年经典作品的重印书占比达60%,超过新书。但如何将经典作品推广出去,还需下一番功夫。“我们提出一个概念古典的内容、时尚的形式。”周绚隆说。中华书局副总编辑顾青认为,“经典需要普及”。中华书局所做的工作,就是使大众将原来看不懂的典

13、籍都能看懂,以前是学者看懂,现在大众也能看懂。经典阅读的推广活动形式多样,但往往有南辕北辙的现象。比如高考语文试题,设置文学常识的考查和诗词填空等题型,目的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但最后往往变成学生以大量的背诵来应付考试,造成了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反感。毕竟只有体会了经典的美,才能从根本上热爱经典。经典阅读是一种文化传承,要让读者在文化传承的语境中接受经典作品。今天的文化多被娱乐、享乐所占据,如果没有对经典的坚守,文化的平面化、粗鄙化、无聊化就将不断扩大。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何让经典走入当下生活,进入大众视野,深入阅读者心中,是一道待解的课题。(选自人民日报02X年月1日,有删节)13选出下列说法中不符合选文内容的一项( )(3分)A.文学批评和做排行榜这两种作法,都可以作为推荐经典的方式。B.王兆鹏用“情景还原”讲解古诗,与周绚隆“古典的内容、时尚的形式”一说正好相反。经典阅读的推广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