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分输入毫伏表实验报告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8528210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2.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差分输入毫伏表实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差分输入毫伏表实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差分输入毫伏表实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差分输入毫伏表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差分输入毫伏表实验报告(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中师范的大学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卓涛璐差分输入毫伏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熟悉差分输入毫伏表的工作原理。2、掌握差分输入毫伏表的调试方法。二、实验原理:F:11F:4F:5F:7F:13F:8F:P11)放大倍数为表述方便,将原理图最左边5个接口,从上到下依次标号为a、b、c、d、e。向c接口输入电压U.,其余4个借口均视为接地,芯片引脚1 口输出电压为U0,利用运算放大器中虚1 0 短虚断,可以得到等式:u / 2 uu R + Ri=0A = 0 =41R R + Ru u2 R141,i1代入电阻值,可以得到放大倍数为1。同理电压从a、b、d借口输入时的电压放大倍数分别为-100

2、、 -1、100。当输入电压为10mV时,输出端(或TP1端),电压为10mV(A=1 )或1V (A=100)。(2)差分输入以放大倍数A=1进行说明。信号源的正极连c接口,负极连b接口,正极输入电压为u负极输 入电压为-u, lul=0.5V,输出电压为:u A u + (-A) (-u) 2 AI u I 1(3)共模输入以放大倍数A=1进行说明。信号源的正极连c、b接口,负极接地,正极输入电压为u,输出电 压为:u 二 A - u + (-A) - (u)二 0(4)第一级输入的是正弦波,第二级中由于二极管的作用,使得第二级输出的波形是没有正半周 期的正弦波。第三级又由于电容的作用,使

3、得其输出为直流,且输出的电压值与第一级输入的有 效电压值相等。三、调试步骤:(1)第一级差分放大器:a、 测量计算共模抑制比(A=1,VN=1V f=lkHz; A=100, V【N=10mV f=100Hz),结果用 dB方式表示。对照测试结果,分析不同A时对共模抑制比的影响。b、 连接成同相放大器,测量带宽(A=1,VIN=1V;A=100, VlN=10mV)c、连接成反相放大器,测量输入失调电压(A=-100)(2)精密检波器。从第一级输入,第二级精密检波器TP2输出:观察记录波形(A=1,Vin=1V , f=1kHz)。改变信号源频率,同时观察记录检波器带宽。(3)毫伏表定标。从第

4、一级输入,第三级滤波器TP3输出:VIN=1V, f=1kHz,误差小于5%。 测量-1.5dB带宽(A=1)。(4)使用差分放大器,如图:将电容104和电阻1K串接,并接入信号源,VIN=1V,差分放大 器接在电容VOUT1两端,示波器CH1接TP1、CH2接电阻VOUT上信号,示波器置X-Y状态, 改变信号源频率,同时观察记录实验情况。四、实验数据:测试内容abcTP2波形 检波器带宽 毫伏表-1.5dB带宽 差分放大器波形实验记录A=l,K=55.24dB;A=100,K=58.77dB A=l,BW=121KHz;A=100,BW=16.2KHz 7.58mV只有下半部分的正弦波fL=

5、1.5Hz,fH=130KHz,Bw=130KHzfL=1.2Hz,fH=87.5KHz,BW=87.5KHz李萨如图形C3 时104常 V0UT2毫伏定标0.7v1V1.5V500HZ0.68050.98861.48772.8%1.14%0.82%1KHZ0.67940.98581.48282.94%1.42%1.15%20KHZ0.66780.967.1.48004.6%3.3%1.33%五、数据分析:(1) 将A=1的共模抑制比Kl=55.24dB与A=100的共模抑制比K2=58.77dB相比较,说明放大倍 数越大,共模抑制比越大。因为放大倍数越大,运放内部的干扰噪声也将被放大的多,从

6、而使差 模输出变大,从而导致共模抑制比增加。(2) 将A=1的带宽BW1=121KHz与A=100的带宽BW2=16.2KHz进行比较,说明,放大倍数越 大,带宽则越小。理论上对于同一个电路而言,增益带宽积是一个常数,也就是说BW1=100*BW2, 然而这里并不符和这个关系,因为干扰并不能被我们所排除。(3) 影响差分输入毫伏表工作频率范围的因素:(a) 芯片内部参数的影响,电路的对称结构。(b) 三级运放各级的增益都对工作频率有影响(c) 负反馈使频带展宽到基本放大电路(1+AF)倍(d) 滤波器的截止频率与RC有关(e) 运算器本身有带宽,有内部参数决定。(4) 为何存在输入失调电压分析

7、:理想情况下,在不加信号源的时候,运放的输出应该为0,但是由于器件受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使输出不为0,这时为了使输出为0,就需要在输入端加信号,使得输出为0。(5) 李萨如图形分析:被测频率的信号与标准频率的信号分别加至示波器的X轴与Y轴输入端,在示波器上形成一个合 成图形。当两者的相位相差90度时,恰好为一个正椭圆(如果又有两者幅度相同则为正圆);相 位差为0度时,为一条直线。六、实验总结:实验原理图上是分为三级,然而实际的元件上,三级是在同一个芯片上的,因此在实际焊接电路 的时候,要自己先重新布局电路,这时要特别留心不能把各元件之间的连接搞错。在焊接时要特 别注意缺焊,短路。短路一般会注意到,然而缺焊却是不经意间的。一旦缺焊,在测试过程中就 会出现与预期不同的结果,此时需要我们反复比对焊接的电路和电路图,找出问题,并解决。通 过测试,我们也复习巩固了有关差分放大器的模拟电路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