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羊屠宰包装加工项目申报书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8527575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肉羊屠宰包装加工项目申报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肉羊屠宰包装加工项目申报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肉羊屠宰包装加工项目申报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肉羊屠宰包装加工项目申报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肉羊屠宰包装加工项目申报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肉羊屠宰包装加工项目申报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肉羊屠宰包装加工项目申报书(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肉羊养殖屠宰加工基地建设项目立项(备案)报告甘肃黄石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文件甘黄实发字(2014)第001号文关于肉羊屠宰分割包装加工项目、20万只肉羊标准化示范养殖项目基地建设的立项(备案)报告 一、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1.1申报单位:甘肃黄石实业发展有限公司;1.2项目概况: 建设年育肥出栏2万头肉牛、肉羊20万只的育肥厂,年屠宰2万头牛、50万只羊的加工厂及配套设施,建设用地5000亩,其中:景泰县上沙窝镇一千亩(土地为转让),景泰县草窝滩镇四千亩(土地为转让)。1.3、项目总投资 本项目共需建设资金4.8亿元。1.4、资金筹措 本项目估算总投资48000.00万元,其中建设单位自筹资金10

2、0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83%,引进外资250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52.08%,申请银行贷款130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7.09%。1.5、投资使用计划 1、牛羊肉屠宰分割包装加工项目投资估算:项目预算总投资2.8亿元。其中:场地征用及基础设施建设1.2亿元,配套工程建设0.2亿元,设备采购及安装0.6亿元,建设期利息0.08亿元,铺底流动资金0.12亿元。 经济效益:项目建成达产后,正常年年可屠宰羊、分割包装羊50万只,年均销售总收入3.6亿元,年均总成本费用2.2亿元,年均利润总额1.4亿元,所得税年均0.4亿元,税后利润年均1亿元。 2、20万只肉羊标准化示范养殖项目投资

3、估算:项目总投资2亿元。其中:土地征用及基础设施建设0.4亿元,配套工程建设0.2亿元,种养引进0.6亿元,建设期利息0.12亿元,铺底流动资金0.68亿元。 经济效益:项目建成达产后,正常年肉羊出栏20万只,年均销售总收入28000万元,年均总成本费用16000万元,年均利润总额12000万元,所得税年均3000万元,税后利润年均9000万元。1.6、本项目建设期为两年。 建设期限为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二、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2.1发展规划: 项目建设以加工企业为龙头,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和生产状况,在全县各乡镇发展良种肉牛肉羊繁育生产,建成年育肥

4、出栏2万头优质肉牛、20万只肉羊的育肥场和年存栏6000头基础母牛的良种肉牛繁育示范场,并建成年屠宰分割2万头牛和50万只羊的屠宰加工厂,配备相应的冷冻保藏设施,进行必要的办公,技术培训及公用设施的配套建设,形成养殖区,屠宰加工区和办公管理区等相应功能区域,各功能区之间按要求保持一定距离,并进行隔离或营造隔离防护林带,项目的运营由公司统一集中培训,统一规范生产技术,统一提供冻配服务、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培养发展规模养殖村,扶持发展养殖专业户,保证农户和企业各自的利益。 2.2产业政策: 甘肃省委省政府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把工作重点转向增加农民收入,着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

5、调整。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按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的要求,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出了把甘肃建成草业大省、畜牧强省的奋斗目标。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扩大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发展壮大草食畜养殖业和现代制种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和其他服务业,鼓励和扶持优势农产品出口,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并明确在农民增收六大行动中提出“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实施“规模化养殖计划”,进一步发挥畜牧业在农民增收中的支柱作用”。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把畜牧业列入全省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的重点,在资金投入、组织领导等方面予

6、以了倾斜和加强。各地、各部门提高了对畜牧业的认识,社会发展畜牧的格局初步形成,畜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已经确立。 畜牧产业化,就是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条件,以加工服务企业为龙头。以家庭养殖为基础,以发展规模养殖、畜牧联营体和基地建设为重点,按照产供销、种养加、贸工农、农科教一体化经营的原则,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畜牧产业作为大农业的重要链条,对于带动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发展畜牧业可以将大量的农作物桔秆及下脚料转化为肉蛋奶,不仅增值,而且增加食物生产总量:二是能为种植业提供大量

7、优质的无公害肥料,降低种植业生产成本,刺激以蔬菜、玉米和小麦为主的种植业向标准化生产方向发展;三是可以有效带动加工业的发展。进而促进运输、服务等相关产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四是可以促进优良牧草的种植,利于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山清水秀、畜多入富的目标。出于以上考虑,提出景泰县万头牛羊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以国家财政的扶持、银行货款和企业自筹的方式,通过市场导向作用和相关技术的配套示范,发展集良种繁育、牛羊交易、肉牛肉羊育肥、牛羊肉产品加工、仓储物流和市场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模式,逐步带动全县开展专业化牛羊养殖,并有效促进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从而推进景泰县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进程,

8、为景泰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探索一条新的发展模式。甘肃省目前发布实施甘肃省牛羊肉生产发展规划(2014-2020年),规划明确了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省牛羊肉产量达到42万吨,草食畜牧业产值超过120亿元;到2020年,全省牛羊肉产量达到55万吨,草食畜牧业产值达到168亿元。今后,甘肃将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产业化发展步伐、搭建信贷支持平台、加快科技推广应用、加强疫病防控等措施,以确保任务实施。根据规划确定的任务,甘肃将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大力扶持种牛场、种羊场建设,组织有条件的企业申报国家级肉牛肉羊育种核心场,加快地方品种改良,争取到2015年,年提供肉牛冻精120万支、良种母牛5万

9、头、种羊12万只;到2020年,提供肉牛冻精150万支、良种母牛10万头、种羊20万只。为提高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甘肃将加快推进传统养殖场和低层次养殖小区的规模化改造,探索适度规模养殖户,效益最大化基础母畜养殖模式,争取到2015年,全省肉牛、肉羊规模养殖比重分别提高到45%和50%;到2020年,分别达到50%和60%。为提高基础母畜养殖比重,甘肃将积极推广母牛全混合日,粮饲喂和提前配种、犊牛早期断奶等技术。为加大饲草料 ,开发力度,甘肃将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秸秆饲料,培育饲草料加工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争取到2015年,全省秸秆加工利用率提高到60%;2020年,达到65%以上。在区域布局方面

10、,甘肃肉牛产业将重点打造陇东和河西2个200万头肉牛产业带和1个100万头甘南牦牛产业带,在农区建设年存栏15万头以上、出栏8万头以上的肉牛产业大县18个;在甘南牧区建成百万头绿色牦牛肉生产基地;肉羊产业主要打造河西走廊、中部(白银、兰州、定西)、南部(临夏、甘南)3个1000万只优质肉羊产业带;建成年存栏100万只以上、出栏50万-100万只的肉羊产业强县10个,年存栏50万只以上、出栏30万-50万只的肉羊产业大县10个。 2.3行业准入分析: 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是国家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关键,西部地区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必须从整体利益出发,兼顾生态建设。由于历史和各种因素的影

11、响。甘肃农村整体发展水平低,产业化程度不高。国家强调“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发挥优势产业,国家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优先安排基础设备和资源开发项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中一致强调“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速农村土地流转产业转变,各级财政要安排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专项资金较大幅度的增加对龙头企业的投入。对龙头企业为农民提供培训、营销服务以及研发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开展基地建设和污染治理等可给予财政补助。”这种政策形势为解决景泰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保护的深层次问题,重点建设草畜产业化科技示范基地和龙头企业,引入先进的畜牧业经营理念、管理机

12、制、技术和模式,从根本上改造传统的粗放型畜牧业经营管理方式,引导农民转变经营观念,带动全县畜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升级,提供了大好机遇。 三、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景泰县农用地面积为102073.8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8.61%。其中:耕地面积为68608.86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67.21%;园地面积为4942.46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4.84%;林地面积为18051.62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17.68%;牧草地面积为170.44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0.17%;其他农用地面积为10300.47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10.09%充分利用区位优势,由于工业化程度低,生活和工业“三废”排放量相对

13、较少,环境和畜产品污染较轻,该县具有发展无公害畜产品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保护天然草地达到522.8万亩,耕地面积68.53万亩,年种植紫花苜蓿等优质牧草8万亩,年种植玉米12万亩,年产农作物秸秆2.3亿公斤,丰富的饲草料资源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保证。景泰县把畜牧业作为惠民实事来抓,畜牧产业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较好成绩,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势头。积极壮大支柱产业。该县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积极推进“引龙头、抓大户、建小区、发展专业村、壮大产业园区”建设,突出抓好奶牛、生猪、肉鸡、肉牛、肉羊、蛋鸡和特种养殖等产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扩大畜牧业总量,推进畜牧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和区域

14、特色化,加快畜牧业产业升级,实现畜牧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目前,全县饲养生猪34万头、羊75万只、鸡73万只,牛饲养量达5500头,肉类总产量达1.84万吨,禽蛋总产量达0.15万吨,鲜奶产量达0.34万吨,畜牧业总产值达到2.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6%,农民畜牧业人均纯收入达98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4%。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本着“做大、做强、扶优”的原则,重点扶持大富乳业、昌欣乳业、盛大猪场,康辉养殖、巨宏养殖、杰达清真加工、常兴农牧、昌庆农业等一批养殖加工龙头企业,使其发展成为产业优势明显、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鼓励企业积极推广“龙头+基地(场、区)+农户”或“合作组织+基

15、地(场、区)+农户”的经营模式,加大对周边村镇农户的辐射带动,力争做到建一个小区、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的目的,并引导龙头企业与专业村农户以合同制、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等方式建立稳固的产销关系,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联结机制,实现产加销一体化。全县现有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85家,会员总数7399人,带动农户7566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16.8%左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促进了特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四、节能方案分析:项目所使用的技术分别为青干草及秸秆加工、青饲料调制、精饲料配制、肉牛繁育、犊牛持续育肥、架子牛羊短期育肥、屠宰加工及冷藏等相关技术均来源于本省的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技术

16、推广单位,甘肃畜牧技术力量雄厚,通过合理组合,是项目工艺水平总体达到国内先进。 五、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 本项目所在地位于景泰县上沙窝镇,与河西地区相邻,靠近陇海铁路和201省道,交通便利,商品运输方便,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用电充足,信息通讯快捷,开发基础条件良好。景泰县上沙窝镇一千亩(土地性质为转让),景泰县草窝滩镇五千亩(土地性质为转让)。 项目区气候温和,土地平坦,周边地区草原肥沃,牛羊资源、饲草料资源充足,具备良好建场条件。建设基地需占地5000亩,其中80%属非耕种地与草原地。 六、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项目所在地白银市景泰县,平均海拔1825米,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季风气候明显,四季分明。项目区所在地自然生态环境,地质地理、气象、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