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8525257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镜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内镜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内镜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内镜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内镜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镜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镜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镜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一) 规章制度健全内镜室(手术室)消毒隔离措施、内镜清洗消毒操作规程、内镜监 测制度等,内容符合本院实际工作。(二) 环境及设施要求(1) 内镜清洗消毒室与诊疗室应分开设置。(2) 不同部位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分室进行,如不能分室者必须分 时间段进行。(3) 灭菌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在达到手术室标准的区域内进行,并 按照手术室区的要求进行管理。裸式灭菌设备可放在诊疗区。(4) 清洗消毒室应保持通风良好,如通风不良者应安装排风设备。(5) 清洗消毒设施及物品齐全。(6) 配备储镜柜或镜房,定时或定期清洁消毒。没有消毒设施的镜 柜应每周清洁、消毒1次。(7) 内镜及附件的数量应满

2、足接诊患者及清洗消毒周转的需求。(8) 内镜诊疗室应清洁整齐,通风良好;每日清洁环境,遇污染及 时消毒处理。(9) 用内镜清洗消毒/灭菌机,应有卫生部颁发的卫生许可批件; 省级食品药品监督局颁发的产品注册证;科室应留存附件,掌握产品 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情。(10) 清洗消毒设施:专用流动水清洗池、冲洗池、高压水枪、高压气枪、超声清洗机、干燥设备、消毒设施或消毒液等。(11) 物品:清洗刷、纱布、棉签、多酶洗液、水溶性润滑剂等。(三) 职业防护要求(1) 工作人员清洗内镜时应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品,如防水服或防 水围裙和袖套、工作帽以及防护面罩或眼镜、手套等,应做好个人防 护。(2 )防护用品使用后

3、应清洁、消毒,干燥保存。(四) 硬式内镜清洗消毒(灭菌)原则(1) 凡进人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经外科切口进人人体无菌腔室 的内镜及附件,如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胆道 镜等必须灭菌。(2) 凡穿破黏膜的内镜附件如活检钳、高频电刀等必须灭菌。(3) 凡进人人体消化道、呼吸道等与黏膜接触的硬镜,如喉镜、阴 道镜、直肠镜等,应高水平消毒。(4) 内镜数量与接诊患者数相适应或灭菌方法可满足诊疗需要。(五) 清洗消毒流程1. 预处理(1) 硬镜使用后立即用湿纱布擦去外表面的血液、黏液等残留污 物,拆分各部件,易损部件、镜头、锐器应妥善保护。(2) 将硬镜置于防渗漏的密闭容器内,由消毒供应

4、中心回收或送 内镜清洗消毒室处。(3) 特殊感染如气性坏疽、破伤风、朊毒体以及原因不明病原体 感染等使用后的硬镜应双层密闭包装,标明特殊感染,由消毒供应中 心或内镜清洗消毒室单独回收特殊处理。2. 冲洗(1) 在冲洗池内用流动水和纱布彻底清洗镜身及镜头,注意避免 划伤镜面。(2) 用清洁软毛刷彻底刷洗器械咬合面、轴节、穿刺鞘等有腔器 械内壁。(3) 管腔、管道用高压水枪彻底冲洗,并擦干各部件;可拆卸部分 必须拆开清洗。(4) 清洗纱布应当-次性使用,清洗刷-用-消毒。(5) 每日清洗工作结束时,必须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对清洗 池进行刷洗和消毒。(6) 传染或感染患者使用的内镜在污染池内

5、清洗,清洗后进行终 末消毒处理。3. 酶洗(1) 多酶洗液配置比例和浸泡时间根据产品说明书。(2) 将擦干的内镜及附件置于酶洗槽中浸泡;用注射器抽吸多酶 洗液冲洗注水管、吸引及气腹管道。(3) 传染病或感染性疾病使用后的内镜,酶洗液一用一更换,容器 一用一消毒。4. 超声清洗(1) 用超声清洗器清洗510min,去除器械缝隙和管道内的污物。(2) 也可在超声清洗机内加酶洗液,酶洗超声同时进行。(3) 传染病或感染性疾病使用的内镜,超声清洗用水(酶洗液)- 用一更换并消毒超声机内槽。5. 漂洗更换手套,按照冲洗的方法用纯净水或软化水或蒸馏水漂 洗各部件。6. 消毒(1) 耐高温部件可采用热力消毒

6、,温度应90 C ,时间Ml min。(2) 不耐高温部件可用500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o(3) 特殊感染器械消毒参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 技术操作规范】执行。7. 润滑用水溶性润滑剂保养可润滑部件,宜使用喷雾法,减少润 滑剂污染。8. 干燥(1) 用干燥箱以适宜温度烘干所有器械。(2) 无干燥设备及不耐热器械、物品可使用消毒的低纤维絮擦布 擦干。(3) 管腔类器械使用气枪或95%乙醇进行干燥处理。9. 包装(1) 采用布类包装方法,应用2层包装材料分2次包装。(2) 使用纸塑袋包装,可用一层,密封宽度应N6 mm,包内器械距 包装袋封口处N2.5 cm。(3)

7、 使用无纺布包装材料,应用2层包装材料分2次包装。10. 灭菌或消毒根据硬镜的性能要求以及各医院的条件选择压力 蒸汽灭菌、低温等离子灭菌、环氧乙烷灭菌、化学灭菌剂浸泡灭菌、 快速内镜灭菌机灭菌等。(1) 灭菌剂浸泡法:可使用2%碱性戊二醛或卫生部批准的其他灭 菌剂,灭菌时间按厂家说明操作。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灭菌硬镜必须 N10h,消毒硬镜应3045min;浸泡时应充分打开轴节,将管腔内充满 灭菌剂;使用前用无菌水彻底冲洗,再用无菌纱布擦干。使用中的戊二 醛应每2周更换,并对盛装容器彻底清洗、灭菌;每次使用前应监测戊 二醛浓度。(2) 快速内镜灭菌机:应按照厂家的说明进行操作。此方法适用于 连

8、台手术,灭菌后即刻上台使用。11. 储存(1) 灭菌后的内镜及附件按无菌物品储存要求进行储存。有效期: 布类包装7d;纸塑包装6个月。非专用包装无纺布材料包装的器械, 有效期6个月。(2) 裸露灭菌的内镜4h内使用,不能储存。(3) 备用的内镜置于清洁器械柜中。(六) 附件的清洁和灭菌1. 摄像头及连线的清洗、灭菌(1) 取下与摄像机电子连接部分,将防水盖覆盖电子部分。(2) 流动水下擦洗表面,不防水处(摄像头、C型接口等)用湿纱布 反复擦拭至清洁。(3) 摄像头电子部分如遇水或潮湿时应立即吹干或用棉棒擦干, 切勿将电子部分的插件弄弯或打折。(4) 灭菌方法:摄像头及连线、电凝线等可用环氧乙烷

9、、低温等离 子灭菌。2. 导光束的清洗、消毒与存放(1) 清洗方法同摄像头;禁止超声波清洗。(2) 导光束清洗时必须将其盘好放于柔软容器内;勿折、勿压、勿 打结、远离利器。(3) 灭菌方法:低温等离子灭菌、环氧乙烷灭菌或按厂家说明书进 行灭菌。3. 气腹管、宫腔镜注水管按照清洗一酶洗一冲洗-干燥的流 程进行清洗后,采用高压、环氧乙烷或低温等离子灭菌。(七) 监测(1) 消毒液浓度监测:每天使用前监测2%碱性戊二醛浓度、每日 监测含氯消毒液浓度并记录。(2) 软式内镜生物学监测:每季度1次,细菌总数W20 cfu/件,不 得检出致病菌。(3) 灭菌内镜及附件生物学监测:每月1次,无菌检测合格。(

10、4 )使用中的戊二醛染菌量监测:用于附件灭菌,每月1次,无细 菌生长;用于内镜消毒,每季度1次,消毒液染菌量W100 cfu/ml并 未检出致病菌。(5) 使用内镜灭菌设备时,应每月对灭菌设备进行生物监测并记录。(八) 医疗废物规范处置(九) 内镜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应达到的要求(1) 布局合理,设立病人候诊室(区)、诊疗室、清洗消毒室、内镜 储藏室等。内镜的清洗消毒必须与内镜的诊疗工作分开进行,清洗消 毒室应当保证通风良好。(2) 内镜诊疗室的建筑面积应当与医疗机构的规模和功能相匹配, 每个诊疗单位的净使用面积不得少于20m2o(3) 不同部位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当分室进行,其清洁消毒工作应 当分槽

11、进行;灭菌内镜的诊疗应在达到手术标准的区域内进行,并按 照手术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4) 配置内镜及附件的数量应当与医院规模和接诊病人数量相适 应,保证所用器械于使用前能达到规定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要求。(5) 根据工作需要,配备相应内镜及清洗消毒设备。使用的消毒剂、 自动清洗消毒器械或者其他清洗消毒设施必须符合卫生部【消毒管理 办法】的规定。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不得重复使用。(6) 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必须遵循的原则: 凡进人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者经外科切口进人无菌腔隙的内 镜及附件,如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和进人破损 皮肤、黏膜的内镜附件如活检钳、高频电刀等必须灭菌

12、。 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的内镜,使用前必须用无菌水彻底冲 洗,去除残留消毒剂;灭菌后的附件应当按无菌物品储存要求进行储 存,储镜柜内表面或者镜房墙壁内表面应光滑无缝隙、便于清洁,每周 清洁消毒1次。 凡进人人体消化、呼吸道等与黏膜接触的内镜,如喉镜、气管 镜、支气管镜、胃镜、肠镜、乙状结肠镜、直肠镜等,应当达到高水 平消毒;弯盘一人一用一消毒。 内镜及附件用后应当立即清洗、消毒或者灭菌,进行每-项操作 时应当使用计时器控制。 禁止使用非流动水对内镜进行清洗;使用的消毒剂、消毒器械 或者其他消毒设备,必须符合【消毒管理办法】的规定; 注水瓶及连接管采用高水平以上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如有效 氯含

13、量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者2000mg/L的过氧乙酸浸泡消毒 30min),消毒后用无菌水彻底冲净残留消毒液,干燥备用。注水瓶内 的用水应为无菌水,每天更换。 每日诊疗工作开始前,必须对当日拟使用的消毒类内镜进行再 次消毒;每日诊疗工作结束,必须对吸引瓶、吸引管、清洗槽、酶洗槽、 冲洗槽进行消毒,刷净、干燥备用;消毒槽在更换消毒剂时必须彻底刷 洗;工作台面、地面每日用消毒液擦拭并进行空气消毒; 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内镜时,应加强个人防护,穿戴专用工作服、 防渗透围裙、口罩、帽子、手套等。必备流动水洗手设施和手消毒剂 等,检查或治疗每一位患者前后应洗手。(7) 登记内容包括就诊患者姓名、诊断、使用内镜的编号、清洗 时间、消毒时间以及操作人员姓名等事项。(8) 使用中消毒剂浓度应每日定时监测,消毒后的内镜每季度进 行生物学监测,灭菌后的内镜每月进行生物学监测,保证消毒效果并 有记录。环境卫生学监测符合【医院感染管理办法】预防与控制有关 要求。(9) 从事内镜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接受内镜清洗消毒及个人防 护等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持证上岗,并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和 有关规章制度。(10) 医院所用内镜必须取得由省卫生厅颁发的【内镜消毒管理验 收合格证书】,方可开展内镜诊疗业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