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行为的防范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8518757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问题行为的防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问题行为的防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问题行为的防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问题行为的防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问题行为的防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问题行为的防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问题行为的防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问题行为的防范对于学生的问题行为,防范是消灭其发生和发展的第一道关卡。这里所谓的“防范”,是指针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推测其发生的可能性、发展的加剧性和衍生性,预先设计和实施对策予以阻止和消灭。 防范学生的问题行为,要有敏感的意识。敏锐的眼睛,敏捷的思维,是防范学生问题行为的前提条件。 防范学生的问题行为,要坚持新课程倡导的发展的学生观、独特的学生观、独立的学生观。学生观决定教师对学生问题行为的态度和行动。 防范学生的问题行为,要优化教育教学过程。这是对于学生和教师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需要。 防范学生的问题行为,要坚持增强班风班纪的建设。不论对于学生的学习问题行为,还是对于学生

2、的生活和处世问题行为,这都是十分重要的条件。 防范学生的问题行为,要坚持展开课内外活动。教师要善于利用心态消释和转移的规律,展开学生喜欢的、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 防范学生的问题行为,要善于聚合各方面力量。联系建立沟通,沟通形成合力。 防范学生的问题行为,要坚持展开班级环境文化建设。良好的班级环境文化促动学生行为优化。 防范学生的学习问题行为,要优化教学内容、教学观点和教学方法。这是防范学生学习问题行为产生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 防范学生的问题行为,能够用观察法、调查法、谈心法、激励法、目标法、感化法、合力法、综合法等。 一、案例展示 失误的准假 新学年开学后,李老师担任了一个新编班的九年级班

3、主任。 孙某是这个班的一个女生。 开学后,孙某自主坐在了第一排。后来班级调整座位时,李老师见孙某是班内的矮等个子,就把孙某留在了第一排。孙某对李老师充满感激,学习也非常努力。 学校通知“十一”举行“金秋放歌颂祖国”合唱会。李老师向班级传达完通知,学生群情振奋。不过,谁来指挥却难住了很多同学,热烈的场面一时沉默了。李老师也犯了难。一阵悄声议论后,有几个同学推荐孙某,说孙某曾是小学音乐班的学生。 听到这个消息,李老师一下子感到了几分踏实。不过孙某却说怕不行,给班级抹黑。一些同学对孙某说:“你不行就没有行的了,别谦虚别推了。”李老师见有同学这么说,就对孙某说:“你就指挥吧。只要尽力,就是胜利。” 果

4、然,在排练的过程中,孙某不遗余力,使排练实行得比李老师预想的好很多。看着孙某几分熟练和优雅的指挥动作,几分灵动而机智的指挥眼神,李老师对孙某产生了几分喜欢。孙某也从李老师的神情中读出了李老师对自己的喜欢。 在全校的合唱会上,孙某的指挥刚柔分明,挥洒自如。全班的合唱被评为二等奖。 李老师在班上着实表扬了孙某。 此后的几天里,孙某一直快乐着。一个课间,孙某与李老师迎面而行。到了跟前,孙某说:“老师,让我抱一下你,行吗?”李老师颇感意外,但看到孙某满脸真诚,就答应了。“这么开放。”李老师心里不由自主地划过这句话。 紧张中,第一次月考结束了。孙某成绩位居班级下游。按照成绩,孙某应该被调到后面的座位。但

5、是,李老师考虑到孙某在演唱会上立下的功劳,就仍然把孙某留在了第一排。不过,孙某的学习劲头日渐降低。第二次月考的成绩居然下滑到班级的后几名。此后,孙某不但几乎不学习了,而且在科任课堂上时常说逗。更为严重的是,近日孙某居然与一名外校的男生经常在上下学时形影相随,亲亲热热。 李老师颇为烦心和恼火,在班上严厉批评了孙某。 不过,一些任课教师和学生反映,孙某仍然在课上说逗。李老师认为孙某不求上进,甘愿堕落,狠狠地训斥了孙某,把孙某调到了后面的座位。 到了后面的座位,孙某得到了解放似的,有些变本加厉。李老师电话告诉孙某的家长好好管一管。此后几天的课堂上,孙某几乎整天趴在课桌上,但与外校的那个男生的来往却未

6、见收敛。李老师暗想:“只要你课上消停就行,只要你不出事就行。” 一天放学后,孙某跟随李老师来到办公室,说:“现在跟不上课堂学习,想从明天起请一周假,在家让大学毕业的表姐补课。”李老师问:“你家长知道吗?”孙某说:“知道。”李老师说:“那行,给你假。”李老师心想:“你不来,班级消停,我也消停。” 第二天晚上八点,孙某家长突然给李老师打电话,说孙某放学后到现在还没有回家,原以为可能到几个要好的女同学家里去了,不过没有。李老师这才把孙某请假回家补课的事说给了孙某的家长。 第三天,学校和家里还是没有见到孙某。李老师心急如焚。一个学生见李老师着急无奈的样子,透露了孙某在外校的那个男生家里。 按着这条线索

7、,果然找到了离家离校两天的孙某。 二、案例分析 从案例中可知,孙某的学习基础是较差的,但孙某是想上进改变的。所以,孙某在开学初“学习也非常努力。”孙某具有一定的合唱指挥才能,而且具有较强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所以,孙某在排练时“不遗余力”,在合唱会上指挥“刚柔分明,挥洒自如”,为班级夺得二等奖“立下了功劳”。孙某也具有较强的情感感知水平和表达能力。因此,在被留在第一排后,“对李老师充满感激”,在演唱会结束后抱一下李老师。但孙某也是一个具有问题行为趋势的学生,由于防范不力,课上违纪、早恋、说谎、离家离校出走,先后发生了。 这是一个颇具启发意义的案例。李老师防范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1.责任心不强,

8、方法简单。第一次月考后,李老师没有及时找孙某谈话,帮助孙某分析成绩低下的原因,保护孙某学习的积极性。尽管孙某在开学初非常努力地学习,但两次月考成绩却很不理想。孙某由第一次月考后学习劲头日降,发展为第二次月考后不学习、课上说逗。此时,李老师仍然没有找孙某进行深入的谈心,深入了解孙某发生问题行为的原因,分析其危害,实施防范发展的措施。只是在发现“孙某居然与一名外校的男生经常在上下学时形影相随,亲亲热热”后,“颇为烦心和恼火,在班上严厉批评了孙某。”尤其是准假给孙某,想到的是“班级消停,我也消停”,而且也没有及时告知家长,客观上给孙某提供了可乘之机,从而孙某离家离校出走。责任心不强,方法简单,丧失了

9、防范孙某系列问题行为发生和发展的最佳时机,从而孙某的系列问题行为无一避免地发生和发展了。 2.职业意识迟钝。没有根据孙某当前的思想和行为状态,对孙某请假的理由和动机产生怀疑:是否说谎,是否欲借机去做其他事情。而是完全听信孙某的话,在未和家长沟通的情况下轻松准假。因此丧失了防范孙某离家离校出走的最后时机。 3.应试教育观念深固。尽管孙某开学初“学习非常地努力”,尽管孙某因指挥合唱对班级有功,在第一次月考后座位被“留在了第一排”,但最后还是因为学习成绩低下和状态不佳而被调到了后面,远离了坐在前面的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这应该是对孙某情感的挫伤,因此,孙某“得到了解放似的,有些变本加厉”。这是深固的应试

10、教育观念导致对孙某的不公平。同时因为孙某学习成绩低下和状态不佳,李老师不仅对孙某的学习选择了放弃,而且对孙某的合唱指挥才能、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情感感知和表达能力也漠然放弃了。李老师的做法,忽视了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把学习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因此,没有对孙某以长激短,以长补短。如果不以学习分座位,如果不以学习定优劣,而是关怀孙某的情感,尊重孙某发展的差异,以优势转化劣势,那么,孙某的问题行为至少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防范。 4.爱心和耐心不足。“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李老师在初期对孙某还有爱心和耐心的,但随着孙某问题行为的发生和发展,爱心和耐心就迅速

11、衰减最后消失。如果李老师真正坚持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那么爱心和耐心也应该能够持续下去,孙某的问题行为至少可以会得到很大程度的防范。 三、理论对接 防范学生的问题行为,要有敏感的意识。每个学生的思想、心态、动机都是复杂的,而且在特定的条件影响下,在特定的情境中,还是易变的。复杂性意味着内隐性,易变性形成多发性和多向性。因此,教师要学会善于明察秋毫学生思想和行为的蛛丝马迹,将问题行为消灭在萌芽前和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敏锐的眼睛,敏捷的思维,是防范学生问题行为的前提条件。首先,要善于捕捉学生个体和学生群体当前思想和行为的现状,分析问题行为发生和发展的可能和趋势。其次,要善于捕捉学生个体

12、当前的学习、生活、交往和家庭等方面的状态,分析问题行为发生和发展的可能和趋势。第三,要善于了解当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体育、时尚等发展状况,分析可能引发学生问题行为发生和发展的因素。第四,要善于了解班内和校内当前的重要事件和流行风气,分析可能引发学生问题行为发生和发展的因素。 防范学生的问题行为,要坚持新课程倡导的发展的学生观、独特的学生观、独立的学生观。 发展的学生观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作为发展过程中的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不成熟的人,都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行为,而且还可能会反复出现。因此,每个处于发展中的学生,都离不开学校的教育培养

13、,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否则,学生的成长将失去方向,失去意义。学生问题行为的防范,不是一次或一个过程就可以完成的,决不能奢望毕其功于一役,要反复抓,抓反复。 独特的学生观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具有自身独特性的人。独特性形成差异性。每个学生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不同,所形成的心理世界也千差万别。“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心理上,还表现在行为上。不同的心理外化为差异的行为。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性,从差异的心理和行为切入,进行具有独特性的防范。 独立的学生观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的人。这就是说,学生具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具有独立的思维特点、心态特点、

14、行为习惯,是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因此,决不是教师让他们做什么,怎么做,不做什么,他们就完全做什么,怎么做、做什么。作为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把每一个学生都看作与自己平等的人,尊重学生方方面面的独立性,以人文关怀防范学生的问题行为。 学生观决定教师对学生问题行为防范的态度和行动。坚持了发展的学生观、独特的学生观、独立的学生观,对学生问题行为发生和发展的苗头和趋势,才能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平和、冷静地面对,才能以无限的爱心和耐心予以及时的防范。 防范学生的问题行为,要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是对于学生和教师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需要。对于学生而言,就是优化学生进行情绪生活和情感

15、体验的过程。因此,学生问题行为发生和发展的苗头和趋势就会得以减少或杜绝。对于教师而言,就是优化防范学生问题行为的方式方法。因此,教师对防范学生问题行为的关注和期待就会得以推进和实现。尤其应该引起教师高度重视的是,要发挥课堂教学对于防范学生问题行为的作用。“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展示学科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实现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 防范学生的问题行为,要坚持加强班风班纪的建设。“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班风班纪对于每个学生的影响同化的作用是持久而显著的。优良的班风、严明的班纪

16、,不论对于防范学生的学习问题行为,还是对于防范学生的生活和处世问题行为,都是十分重要的条件。因此,每个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善于加强班风班纪的建设工作。首先,要组织学生设计和营造有针对性的、前瞻性的班风,要组织学生民主制定有操作性的、严肃性的班纪,使人人参与设计和制定的过程成为学生无意识的受教育过程,成为学生无形中产生约束力的过程。其次,要严格而持续地展开班风班纪建设工作,使良好的班风班纪不断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防范学生的问题行为,要坚持开展课内外活动。学生的学习压力普遍较大,活动的空间几乎只在教室和家中。因此,时常产生焦虑、烦躁和对抗等负面心理。这些负面心理,积蓄和持续到一定程度,必然外化为问题行为来消释和转移。由此可见,教师要善于利用心态消释和转移的规律,开展学生喜欢的、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来防范学生问题行为的发生和发展。 防范学生的问题行为,要善于聚合多方面力量。任何一个教师,不可能对每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