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拆除方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8518702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拆除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桥梁拆除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桥梁拆除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桥梁拆除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桥梁拆除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桥梁拆除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拆除方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桥梁拆除专项方案工 程 名 称 : 里水镇新联路路面维修工程工程地址: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施 工 单 位 : 广西五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建 设 单 位 : 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公路桥梁建设指挥部编 制 单 位 : 广西五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审核单位:佛山市盛建公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批人:编制人:审核人:编制日期:审批日期:.桥梁拆除方案第一章编制说明一、本桥拆除方案编制依据1.施工招投标文件、设计图纸及承包合同书2.现场勘察及实地调查的有关资料。3.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 (JGJ147-2004)等有关施工技术规范。4.我单位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及现有的技术装备。二、编制说明1.本

2、方案编制需经项目部、公司有关部门讨论通过,经监理工程师和业主组织专家审查通过后,方能予以实施;2.本方案通过后由广西五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实施。第二章老桥概况一、老桥简况新联路老桥位于里水镇新联路,跨里水河涌、全长 27 米,桥型为拱桥,桥面行车道宽 3.85 米,该桥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桥后两侧为石砌挡土墙。业主未提供该旧桥竣工图,现因工程建设需要,需将老桥拆除。经现场调查,老桥拱肋完整,未发现裂缝;肋拱间的横隔板与拱肋连接完整,未发现裂缝;拱肋上的立柱与拱肋连接部位表层混凝土碳化剥落,连接钢板外露。第三章施工准备一、现场了解.我司组织拆桥有关专业人员进行剖释老桥的基本概况及各部分构

3、件的工程量,掌握老桥的基本结构及受力等特点。二、施工方案的讨论及技术准备1. 根据老桥现场了解的情况,我司组织召开由公司、项目部工程技术人员参加的拆桥方案专题会议。2. 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人工配合小型炮机拆除拱上结构;第二阶段采大型炮机进行桥梁主体结构破除; 第三阶段待旧桥拆除完毕对河涌进行清疏。第四章拆桥技术方案一、拆除原则该桥临近居民区, 拆桥难度高,施工安全要求高。 为确保老桥拆除安全、快捷,特制定拆桥方案。总体原则为:安全第一、施工有序、平衡对称、化整为零。二、施工技术方案1. 施工顺序老桥拆除顺序原则上按建桥相反顺序进行,即:桥面附属结构基层砼及面板下部结构桥台、承台拆除物清运。

4、2. 施工方法、施工工艺1). 桥面附属结构拆除:桥面附属结构物主要有梁侧栏杆、砼桥面等。由于附属设施重量较轻,且拆除附属设施时,桥梁整体刚度未减小,.此时桥梁结构是安全的。为加快施工进度,全桥范围对称拆除。每侧栏杆拆除由两端向中间进行,逐段拆除。拆除时,为防止栏杆坠落桥下 , 先用倒链将栏杆挂住,然后用气割割开两侧立柱底部的连接钢板,收紧倒链,将栏杆拉倒在内侧路面上,按照图示编号依次将所有栏杆拆除,装车运走。装车时左侧、右侧对称,且两端对称进行。2 ). 砼桥面层拆除:砼面层拆除由桥梁中部向两端进行、用小型挖机配风镐和錾凿等工具挖掘,并装车运走。3 ). 基层砼及微弯板拆除:基层砼是在微弯板

5、上现浇的,微弯板厚度约20cm,微弯板和基层砼是粘结在一起的,故基层砼和微弯板一起拆除。4 ). 桥梁梁体的拆除:清理完基层及桥板后,直接用长臂炮机进行桥主梁进行破除。5 ). 桥梁主体拆除后, 用大型挖掘风爆机拆除两端桥台, 承台及挡土墙。6 ). 拆除物清理:用大型长臂挖掘机将破除后部分掉入河涌的混凝土残渣直接进行清运。第五章施工组织与劳力方案一、组织机构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分组长、副组长、专职安全员、技术负责人、施工员。.二、任务划分及其职责项目经理兼安全组长负责整个工程的全面工作; 安全副组长负责配合组长监督安全生产工作;现场总指挥负责按批准的方案实施拆除;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的具体安

6、全工作的检查、监督、整改工作。三、人员配备施工总指挥 1 人、技术负责人 1 人、专职安全员 1 人、技术员 3 人、配备施工员 15 人。四、施工机械长臂挖掘机 1 台(带炮头)、小型炮机 1 台、氧气乙炔切割设备 2 套、空压机 1 台、风镐 2 台、风枪 4 台及手工錾凿工具、运输工具、防护用具等若干。第六章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一、总则为确保老桥拆除施工确实保障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提高快速反应和协调能力,加强突发事故应急抢救措施,根据公司程序文件要求,结合本项目实际,特制定本预案。二、组织机构项目部成立应急救援工作小组,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将迅速运转,应急救援工作小组机构如

7、下:组长:韦馨副组长: 刘计样成员:韦德善 谢扬彪 朱其福.工作小组下设四个业务组:救援组: 庄萍根张海平事故处理组: 林镇波郑鸿联络组: 林悦春李道和警戒组: 蔡泽斌蔡大武三、职责应急救援工作小组为本项目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统一指挥机构, 负责与业主、监理及监控单位的联系、 协调,落实有关部门的安全指令, 检查、督导本单位日常的应急准备工作。发生事故隐患后负责应急响应工作,调集抢救力量,并指挥进行抢险救灾、物资转移,及时与监理、业主及外部救援力量如 110、120 及航管部门取得联系,寻求社会帮助;负责善后处理工作,形成书面材料报监理、业主及公司有关部门。救援组:主要负责人员和物质的抢救、

8、 疏散,排除险情及排除救援障碍。事故处理组:按事故预案使用各种安全可靠的手段,迅速控制事故的发展。并针对现场具体情况,向救援组提供响应的救援方法和必要的施救工具及条件。联络组:负责事故报警和上报,以及现场救援联络、后勤供应,接应外部专业救援单位施救。指挥、清点、联络各类人员。警戒组:主要负责安全警戒任务,维护事故现场秩序,劝退遣散现场围观人群,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保护区。四、应急准备1. 工作小组在日常工作中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应急预案,了解各自的工作.职责,熟悉应急处理和响应程序。2. 对安全隐患等级造册,实行日常监管和动态监管,督促有关单位及时整改,确保隐患整改率。3. 各种应急器材准备要充分

9、,认真研究部署位置,确保及时到位,加强对抢救物资、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操作人员的教育培训。4. 保持现场的通讯、交通畅通,确保事故信息及时传递,抢险人员、设备能及时介入,实施有效救援。5. 严格现场的安全值班制度。五、应急处理和响应工作程序1. 在接到监控单位或现场险情通知后,救援工作小组人员在10 分钟内必须迅速进入各自工作岗位,同时立即组织有关人员核实情况,下达人员撤离命令,并及时向监理、业主及公司有关业务部门通报险情情况并通报本单位进行救援、抢险和处理情况。2. 应急业务组成员应在 15 分钟内到齐,按本部门应急预案协调做好救援、抢险和应急处理工作。3. 各业务组按照分工迅速展开工作, 并视

10、情况及时与外部相关方联系寻求支援。联络组要在第一时间内向有关部门通报险情, 视情况请求封锁交通。4. 根据发生事故的性质,各业务组及时制定临时应急处理措施,进行有效控制,防止事故的蔓延、扩大。5. 随时向相关部门、 监理、业主汇报现场应急处理情况, 提出合理建议,并迅速落实上级部门的有关指示。六、应急救援措施.1. 应急救援原则1)以确保工作人员生命为第一原则,其次是控制设备和材料的损失。应急救援关键是速度,救援时间就是生命。此外要培养施工人员正确的处险意识,凡发现险情要立刻使用事故报警系统进行通报,应急救援响应者必须是应急救援成员,其他人员应该撤离至安全区域,并服从应急救援成员的指挥。2)发

11、生安全事故隐患时,要充分利用现场的施救资源,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首先迅速撤离施工人员,确保人员零伤亡。2. 现场处置1)加强对现场的安全警戒任务,联系有关部门封锁交通,维护现场秩序,禁止闲杂人员进入现场保护区。2)对可以安全撤离的机械设备、材料等进行有序指挥,可靠撤离,尽量减少损失。3)邀请监理、业主、监控单位及技术专家研究商讨处置方案,制定详细、周密的处置措施,对救援力量进行详细分工,严密组织实施落实,彻底消除现场不安全因素。3. 事故报警一旦发生伤亡事故,要根据人员伤亡情况及时请求社会救援,做好事故现场的保护工作。七、应急处理支持与反馈1. 应急处理工作结束后,项目部在 24 小事内编制报

12、告,报监理、业主及公司相关部门。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的简要经过、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支持的事宜、事故报告人、报告时间等。2. 紧急情况或事故处理结束后,项目部及相关人员应进行总结、分析,吸取事故教训,及时整改,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3. 对在事故的抢救、指挥、信息报送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项目部将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第七章组织协调在施工方案得到批准后, 我部将根据批准的方案和所采用的机械设备情况,到有关部门办理相关的手续,使拆桥施工手续齐备,程序合法:1. 与水利部门的协调:递交河涌占用申请书,得到水利部门的批准,办理相关手续,请业主尽快协调。2. 与交管部门的协调:我部将根据交管部门的要求,现场指导设置封闭交通的标志标牌,做好交通安全工作,必要时请交管部门现场维持交通秩序。3. 与地方政府的协调:搞好群众关系,确保附近居民出行方便、安全,确保拆桥安全、顺利。第八章环境保护及安全保证措施1. 拆除施工要有专人指挥协调,并设专职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