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洞口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518375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洞口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隧道洞口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隧道洞口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隧道洞口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隧道洞口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隧道洞口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洞口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日 期:_隧道洞口(明洞)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一、编制目的明确隧道开挖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隧道开挖施工,尽可能地减少超挖,保证隧道的开挖作业安全、保证开挖质量。二、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2、1编制依据1.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2.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3.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4. 敦格铁路隧道出口段人员、机械配备及现场施工情况 。2、2编制原则2.2.1.遵循合同文件及各种现行法律、法规及设计,施工规范和质量验收评定标准。2.2.2.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制定施工方

2、案中充分考虑我单位的施工能力,坚持科学、合理、均衡地安排施工生产,确保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益的完成本合同段的工程建设。2.2.3.坚持实行项目法管理原则,通过与业主、监理、设计代表的密切合作,科学合理的运用人员、机械、物资,资金和信息,实现质量和效益的最佳组合。2.2.4.坚持严格、规范施工的原则,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业主及监理工程师的指令。2.2.5.坚持可持续发展,施工中注意污染扬尘及废水、废气排放,遵守法律法规,遵重当地民风民俗。三、施工顺序及施工方法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施作截水天沟清表钻孔爆破出渣边仰坡处理下一循环 图1洞口开挖工艺流程图3.1施工工序见图1洞口开挖工艺流程图3.2隧道开

3、挖施工方案 本标段隧道施工按新奥法原则组织施工,实施超前地质预报、光面爆破、喷锚支护、围岩量测、复合式衬砌。本标段隧道采用光面爆破。隧道钻孔主要采用简易台架人工风枪钻孔。隧道、级围岩地段采用台阶法开挖。洞口段及级围岩采用短台阶法先拱后墙法开挖;根据围岩情况和掌子面的情况,必要时预留核心土开挖。地质超前预报采用物探与钻探、长、中、短距离相结合的地质预报方法对长大隧道全过程进行地质超前预报。监控量测紧跟开挖面实施,及时施测、及时反馈,并跟据反馈结果及时调整支护参数与预留变形量,保证施工安全与结构稳定。洞外控制测量采用精密导线环控制,GPS全球定位系统控制网复核,洞内采用全站仪精密导线环行控制测量,

4、掌子面采用直伸式单导线施工测量,激光准直仪引导掘进。3.3隧道主体工程主要施工工艺和方法3.3.1 洞口(明洞)施工本管段共有隧道2座,4个洞门。3.3.1.1 洞口边、仰坡开挖防护边仰坡开挖前先施作截水天沟,按设计要求从上至下开挖边仰坡,并及时按设计要求进行边仰坡的防护加固。边仰坡采用骨架护坡,骨架内喷播植草,以防雨水渗入而坍塌。3.3.1.2 洞口排水边仰坡施工前先人工在开挖边缘线10m开挖并施作洞顶截水天沟,待进洞后及时施作洞门和两侧排水沟,与洞顶截水沟相连形成完整排水系统。3.3.1.3 洞门修筑在进洞施工正常后,适时安排洞门施工,洞门采用混凝土整体浇筑,浇筑时采用钢管搭设脚手架,大面

5、积钢模板立模,混凝土输送泵浇筑,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洞门完成后及时修筑洞顶排水沟和边仰坡防护工程,保证洞口稳定和排水顺畅。3.3.1.4 明洞施工明洞采用明挖法施工,采用挖掘机分段、分层开挖,拱上部采用放坡开挖,拱下垂直边坡开挖,必要时辅以微震动爆破开挖,人工配合挖掘机刷边(仰)坡。按设计要求紧随开挖进行防护,采用砂浆锚杆、挂钢筋网、湿喷混凝土及型钢横撑防护。隧底开挖完毕后进行隧底地质勘探,根据地质勘探结果进行必要的地基处理,然后进行仰拱施工。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及时施做明洞衬砌,明洞衬砌按洞外混凝土结构要求进行施工。衬砌外缘采用复合防水板加土工布,防水层铺止墙顶开挖或墙脚泄水孔处,外侧施工3cm的

6、C15混凝土保护层,并涂刷1.5mm厚水泥基防水涂料。然后进行洞顶回填,最后进行洞顶种植绿化。 3.3.1.5 进洞施工采用108超前大管棚进洞,具体作法如下:按设计在拱部施做1.0m1.0m混凝土导向墙。在导向墙内按设计间距预埋导向管。钻孔采用履带式管棚钻机。采用钻机连接套管自动跟进装置连接钢管,将第一节管子推入孔内。钢管孔外剩余30-40厘米时,用管钳卡住管棚,使顶进连接套与钢管脱离,人工丝扣连接安装下一节钢管。钢管结束后进行注浆。进洞开挖采用台阶法施工,坚持自上而下、宁强勿弱、宁大勿小的原则。洞口应加强防排水,防止积水长时间浸泡墙脚和隧底,造成边墙围岩失稳。3.3.2超前预支护施工工艺和

7、方法本管段隧道超前支护有:42小导管、108长管棚。在软弱围岩地层中施工,采用小导管、管棚超前支护预加固地层技术,通过注浆,使小导管、管棚周围土体固结成形承载拱,在小导管、管棚及承载拱的棚架作用下开挖下部土体既安全又稳妥,可有效地控制拱顶坍塌。3.3.2.1 42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工工艺与方法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工工艺小导管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施工方法施工准备:调查分析地质情况,按可灌比或渗透系数确定注浆类型,经过试验确定注浆半径、注浆压力、间距及浆液配比,加工小导管,准备及检修施工设备器材,工作面测量、放线、定孔位。施工准备喷混凝土封闭钻钻孔安装小导管注浆浆 开开挖挖小导管加工浆液拌制图3.3-1

8、 小导管施工工艺流程图小导管加工制作:小导管采用42无缝焊管加工而成,42小导管长3.5m。小导管前端加工成锥形,以便插打,并防止浆液前冲。中间部位钻10mm溢浆孔,呈梅花形布置(防止注浆出现死角) ,间距15cm,尾部1.0m范围内不钻孔防止漏浆,末端焊6环形箍筋,以防打设小导管时端部开裂,影响注浆管联接。下边以长度为3.5m的小导管为例说明加工成形的形状,见下图。 图3.3-2 小导管加工示意图小导管纵向间距为每隔一榀格栅设置1环,环向间距为40cm,从拱部格栅或型钢钢架中穿过,仰角及外插角为510(角度过小影响下榀格栅的架设,极易造成侵限,角度过大,易出现超挖现象) 。布设范围大部分在拱

9、部120角范围内,前后两次小导管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1.0m。小导管布设详见下图。图3.3-3 小导管布设示意图小导管安装:用手持风钻或钻孔台车钻孔,钻孔直径比钢管直径大0.30.5mm,并将小导管打入孔内,如地层松软也可用游锤或手持风钻将导管直接打入,打入长度不小于钢管长度的90。在砂类土中易于堵孔,可用20mm钢管制作吹风管,将吹风管缓缓插入土中,用高压风射孔,成孔后将注浆花管插入,并用CS胶泥将管口密封。注浆:注浆以注水泥浆为主。首先将掌子面用喷射混凝土封闭,以防漏浆,并对小导管内的积物用高压风进行清理。注浆顺序由下而上,注浆可以单管也可以多管并联注浆。多管并联注浆需另加工一个分浆器。浆液

10、水灰比为0.51.0,浆液由稀到浓逐级变换,即先稀后浓。注浆压力为0.51.0Mpa。注浆完后,立即堵塞孔口,防止浆液外流。注浆异常现象处理:注浆中如发生与其他孔串浆应将串浆孔堵住,轮到注该孔时,拨出堵塞物,用高压风或水冲洗,如拨出堵塞物时,仍有浆液外流,则可不冲洗,立即接管注浆。压力突升则可能发生堵管,应立即停机检查处理。如果压力长时间上不去,检查是否窝浆或流往别处,调整浆液配比,缩短胶凝时间,进行小泵量低压或间歇注浆,间歇时间不能超过浆液胶凝时间。3.3.2.3 管棚注浆加固施工工艺与施工方法隧道进、出口段采用108长管棚进洞施工。管棚注浆施工工艺管棚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主要工艺要点:按设

11、计要求进行测量放线。按设计在拱部施做1.0m1.0m混凝土导向墙。在导向墙内按设计间距预埋导向管。钻孔采用履带式管棚钻机。采用钻机连接套管自动跟进装置连接钢管,将第一节管子推入孔内。钢管孔外剩余30-40厘米时,用管钳卡住管棚,使顶进连接套与钢管脱离,人工丝扣连接安装下一节钢管。按配合比拌制水泥浆,注浆使管内浆液充填密实。施工方法施工机具:履带式管棚钻机、TBW-250注浆泵、灰浆拌和机、电焊机、管钳、钻头127、钢管联接套等。钢管:热轧无缝钢花管,管棚外径108毫米,壁厚、长度符合设计要求。每间隔15cm设1016注浆孔,超长管棚尾部1米不设。测量放线开挖工作室施作导向墙顶进钢管清 孔浆液拌

12、和注浆管路检查注浆压力流量是否达到要求结束钢管制作否否图3.3-4管棚注浆加固施工工艺框图管距:环向间距50mm。倾角:13水泥浆:水灰比0.8:10.5:1 注浆压力:0.52MPa。管棚施工:按设计在拱部施做混凝土导向墙。导向墙宽、厚各1.0米,并在导向墙内按间距预埋导向管。先用管棚钻机钻深孔,达到设计要求,钻杆用连接套接长,直至钻至比设计孔深长0.5米。钻孔达深度要求,依次拆卸钻杆。顶管作业:采用钻机连接套管自动跟进装置连接钢管,将第一节管子推入孔内。接管:钢管孔外剩余30-40厘米时,用管钳卡住管棚,反转钻机,使顶进连接套与钢管脱离,人工安装下一节钢管,对准上一节钢管端部,人工持管钳用

13、钢管连接套将两节钢管连在一起,再以冲击压力和推进压力低速顶进钢管。注浆:按配合比拌制水泥浆,注浆管路联连检查正确,注浆使管内浆液充填密实。四、质量保证措施1、提高质量意识,以合同文件要求和设计图纸为依据,以技术规范为标准,确定各分项工程的质量管理目标和各工序的质量管理标准,以工序质量标准的实现来保证分项质量目标的实现,以分项质量目标的实现来保证工程项目质量创优目标的实现。2、建立外观质量形象工程点制,进行重点控制与管理,制定创优规划,提高整个工区构造物建设的外观质量整体水平;构造物外露分项工程严格执行首件工程认可制和完工后分析会制度,实施动态控制,稳定提高外观质量。3、进一步建立和完善IS90

14、01质量管理和保证体系,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积极开展群众性的QC小组活动,使构成整个工程的各个环节,各种因素都得到有效的控制。4、坚持内审员制度,落实ISO9001质量体系程序,以过程质量确保工程质量。5、实行项目经理质量负责制和技术质量双向承包责任制,逐层签定技术质量责任状,以激发全体参与项目施工人员的创优积极性,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做到考核明确,奖罚兑现,对出现质量问题的责任人决不姑息迁就,使外观质量的控制,能够真正贯穿施工的全过程、全方位。6、加强教育,贯彻制度,科学管理,促进创优。在整个工程施工中力求做到“五不施工”(施工图未复核、测量未复核、材料未试验或无合格证、技术未交底、隐蔽工程未

15、签证不施工);“三不交接”(无自检记录、无施工记录、无专职质检人员签字不交接);“三教育”(工前培训、工中指导、工后讲评)。7、加强现场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查。按照合同文件和技术规范的规定,设立工地试验站和质量监测站,配备满足检测需要的各种测试仪器设备,对工程所用的各种材料、设备和施工的各工序进行有效的检测控制。8、施工中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精良的施工设备,不断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推广应用“四新”成果,突破创优难点,以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确保创优目标。大力组织“两化”施工,使工程质量一次成优。9、作好各种试验、检测记录,为施工提供准确可靠的各种数据,收集整理工程质量和施工技术资料,及时编制竣工文件。10、虚心听取和接受工程师及其代表的指导和监督,坚决执行工程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