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 湖北省武汉市中考物理试卷Word解析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8517003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 湖北省武汉市中考物理试卷Word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新教材 湖北省武汉市中考物理试卷Word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新教材 湖北省武汉市中考物理试卷Word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新教材 湖北省武汉市中考物理试卷Word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新教材 湖北省武汉市中考物理试卷Word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教材 湖北省武汉市中考物理试卷Word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 湖北省武汉市中考物理试卷Word解析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精品教学资料(新教材) 2019.4湖北省武汉市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摩托车的消声器B居民区旁高架桥上的隔音挡板C学校附近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减弱噪声主要从三种途径入手,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接收处减弱根据每个选项的实际做法,分别加以分析判断www.21-cn-【解答】解:A、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声音的产生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B、街道路旁安装隔声板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C、学校附近安装噪

2、声监测器可以监测噪声的分贝,但不能减弱噪声,符合题意;D、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可以在接收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防治噪声的途径进行分析解答,是中考的热点2(3分)(2016武汉)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B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热C一瓶水被冰箱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是由于水蒸气液化D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华放热【考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应用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3、分析】(1)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熔化吸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凝固放热;(2)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汽化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放热;(3)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解答】解:A、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故A错误;B、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吸热,故B错误;C、由于从冰箱取出的一瓶水,温度比较低,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故C正确;D、冬天在菜窖中放几桶水,水受冷就会凝固,凝固要放出热量,使菜窖的温度不至于过低而将菜冻坏,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

4、考查的是液化知识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液化的条件有没有发生变化3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影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B玻璃幕墙反射的光会“晃”着人的眼睛,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C小芳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m处,当她远离平面镜后退0.5m时,则镜中的像与她相距3mD“海市蜃楼”的形成,是由于光发生了折射【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镜面反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来源:21世纪教育网】【专题】开放题;顺推法;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

5、、日食和月食等;(2)光的反射包括漫反射和镜面反射,(3)光照在不同介质面上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就是具体应用;(4)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即光的折射现象,海市蜃楼就是具体应用;【解答】解:A、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B、玻璃幕墙反射的光会“晃”着人的眼睛,是由于光发生了镜面反射,故B错误;C、平面镜成像时,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当人到平面镜的距离从1m处又后退0.5m时,镜中的像与她相距1.5m+1.5m=3m,故C正确;D、海市蜃楼是由于不均匀的大气使光发生了折射,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光的

6、直线传播的具体生活实例,需要利用生活和物理之间的联系进行判断;能否区分三种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是本题的解题关键4关于信息的传递与能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手机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B“北斗”导航系统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导航C目前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发电D太阳能的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所以人类不再有能源危机【考点】移动通信;卫星中继通信;核电站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太阳能的利用.【专题】应用题;其他综合题【分析】(1)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2)声波和电磁波都可以传递信息,但是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对于没有空气的情况下的

7、信息传递一般都是通过电磁波实现的;(3)将原子核裂变释放的核能转变为电能的系统和设备,通常称为核电站,核电站是一种高能量、少耗料的电站,21教育网核燃料裂变过程释放出来的能量,经过反应堆内循环的冷却剂,把能量带出并传输到锅炉产生蒸汽用以驱动涡轮机并带动发电机发电;(4)太阳能可以直接被人类获取,属于一次能源,太阳能是清洁能源,不会产生任何污染目前人类对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解答】解:A、手机属于移动电话,它既是电磁波发射台也是电磁波接受台,所以手机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A正确;B、超声波和次声波都属于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北斗”号导航系统是利用

8、电磁波进行定位和导航,故B错误;C、核电站是以铀为燃料,利用核反应堆把铀原子核裂变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水和水蒸气的内能,又把内能转化为发电机的机械能,最终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C错误;D、太阳能属于一次能源,是一种既无污染又取之不尽的新能源,但目前的充分应用还有很多技术上的难题,所以人类仍会有能源危机,故D错误故选BCD【点评】本题考查了的知识点较多,是一道学科综合题,但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5(如图所示,GMR是巨磁电阻,它的阻值随电磁铁磁性的增强而减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开关S1闭合,滑片移到某一位置,电磁铁左端为N极B开关S1闭合,滑片向右移动,电磁铁磁性增强C开关S1和S2

9、同时闭合,滑片向右移动,GMR的电阻变小D开关S1和S2同时闭合,滑片向左移动,指示灯变暗【考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欧姆定律的应用.【专题】图析法;欧姆定律;磁现象、电生磁【分析】(1)利用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磁极;(2)由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得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情况,通过电路中电流的变化结合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决定因素可以确定滑片移动时,其磁性强弱的变化;(3)根据灯泡的亮度变化,能够确定电路中电流的变化,进而知道巨磁电阻的阻值与磁场强度的关系【解答】解:A、由利用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的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故A正确B、开关S1闭合,当滑片P向右滑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

10、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电流变小,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减弱,故B错误C、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减弱时,右边电路中的指示灯明显变暗,说明右边电路的电流变小了,巨磁电阻的电阻变大了,即巨磁电阻的阻值随磁场的减弱而增大,故C错误D、开关S1和S2同时闭合,滑片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电流变大,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增强,指示灯变亮,故D错误故选A【点评】在控制电路中,滑片的移动是分析的入手点;在工作电路中,灯泡的亮度是确定电路中电流变化的一个隐含条件6(3分)(2016武汉)如图是手摇发电机的构造示意图,摇动手柄,线圈在磁场中转动,小灯泡发光,下列实验中和手摇发电机工作原理相同的是()A

11、 B C D【考点】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专题】应用题;电动机、磁生电【分析】当闭合电路中的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可以产生感应电流,这就是电磁感应现象【解答】解:手摇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工作的,则A、该图是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与发电机无关,故A错误;B、此图为研究通电螺线管磁场的特点的装置,与发电机无关,故B错误;C、此图中有电源,磁场中的导体通电后,会受力运动,即说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故C错误;D、此图中没有电源,当磁场中的金属棒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故电磁感应现象,该现象就是发电机的原理,故D正确;故选D【点评】能准确的

12、判断出电与磁这一章中的实验原理是解决该题的关键7(3分)(2016武汉)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合理的是()A身高约为160dmB100m短跑成绩约为6sC步行速度约为1m/sD脉搏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1s【考点】长度的估测;时间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定量思想;估算法;长度、时间、速度【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接近成年人,在168cm=16.8dm左右此数据不合理;21cnjycomB、男子百米

13、世界纪录略小于10s,中学生100m短跑成绩不可能是6s此数据不合理;C、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m/s左右此数据合理;D、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1min此数据不合理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数据的了解情况,本题告诉我们一定要对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做到熟知,以免闹了笑话自己还不知道2-1-c-n-j-y8(3分)(2016武汉)为了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首先用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然后用量筒和水测金属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下列数据正确的是()A金属块的质量为3

14、9.4gB金属块的体积为5LC金属块的密度为7.8103kg/m3D金属块的密度为7.88g/cm3【考点】质量的测量与天平;密度的计算;量筒的使用.【专题】计算题;实验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物体的质量应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所对的刻度值;金属块的体积应等于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减水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得出金属块的密度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解答】解:(1)由图甲知,物体的质量m=20g+10g+5g+4g=39g;故A错误;(2)由图乙知,水的体积为25ml,由图丙知,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为30ml;则金属块的体积为:V=30ml25ml=5ml=5cm3=5ml,故B错误;(3)金属块的密度

15、:=7.8g/cm3=7.8103kg/m3故C正确,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是测量金属块密度的实验,主要考查了天平读数及量筒的读数和密度的计算,都属于基础性的知识21*cnjy*com9(3分)(2016武汉)如图是太阳能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使的情形,若不计空气对汽车的影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的重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的B汽车受到两对平衡力的作用C汽车急刹车不能立即停止,是由于速度大、惯性大D太阳能汽车行使时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成机械能【考点】力作用的相互性;惯性;平衡状态的判断;太阳能的转化.【专题】应用题;定性思想;运动和力【分析】(1)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处于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