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局工作总结及工作打算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8516783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局工作总结及工作打算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农业局工作总结及工作打算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农业局工作总结及工作打算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农业局工作总结及工作打算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农业局工作总结及工作打算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局工作总结及工作打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局工作总结及工作打算(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局202X年工作总结及22年工作打算本文具有广泛通用性,欢迎各位亲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参考借鉴。 一、202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市农业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41工作思路、四个城市建设目标和乡村振兴战略,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聚力打造乡村振兴XX样板,全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 (一)乡村振兴开创新局面 1.坚持统筹规划。聘请专业团队对我市乡村振兴战略进行规划设计,形成X市乡村振兴规划(草稿)。对筛选出的267个乡村振兴专业村产业现状进行调查统计,完成专业村经济收入、主导产业收入数据采集工作,掌握了我市乡村振兴产业基础情

2、况。 .坚持人才引领。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到首要位置,加快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培育和省、市各项专业人才申报,完成绿色证书培训30人、省级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培训25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00人、农药经营人员培训1200人、青年农场主培训5人,2人入选全省最美农技员,5人入选第二批潍坊乡村之星,人通过潍坊鸢都产业领军人才初审。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引入高端育种人才3名,指导企业与2名院士签订协议,筹备成立院士工作站。做好乡土人才评选工作,4人进入XX市产业领军人才公示*。 3.坚持工商资本带动。依据XX市支持工商资本下乡参与乡村振兴的意见,规范工商资本下乡秩序,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我市由工商资本领建的3

3、家田园综合体全部入选潍坊田园综合体专项扶持项目库,其中九龙峪田园综合体入选潍坊前三强,胡林谷田园综合体入选潍坊前二十强,花卉田园综合体列为后备项目。对各镇、街提报的44个农业项目,安排专人逐一实地调研,每个镇街确定一到两处,给予重点支持。推进花千谷田园综合体及东部生态综合体、X市北部(高柳)现代农业示范推广园等16个市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打造一批布局合理、要素集聚、效益显著的示范典型。编制了我市农业招商项目库,制作了X市现代农业宣传片、PPT等宣传资料,筛选出农业招商项目0个,送各招商小分队,积极对接各外地XX商会、有关部门,吸引优质工商资本投资XX农业。 (二)现代农业实现新突破 1.

4、完善项目支撑路径。新争取并实施粮食高产示范方创建、耕地质量提升(耕地地力保护)和化肥减量增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高效特色农业发展平台建设等国家、省、市项目13个,项目无偿资金643.64万元,通过项目建设带动了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其中新争取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项目,获批省级财政资金000万元,刷新我市农业类单个项目财政资金记录。产业园规划占地面积9平方公里,计划2年投资.1亿元,以山楂、桃等果品为主导产业,突出抓好万亩山楂、桃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重点建设21个子项目。目前已编制完成产业园创建规划、建设实施方案、资金使用方案,预计到202X年建成达效。新建成

5、绿然农业、丰本农业处千亩省级高标准桃现代集约栽培示范园,完成X金色田园、鲁威有机果蔬2处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建设。完善蔚然农业、晨曦蓝莓等生态休闲农业园区4处,美丽休闲乡村和齐鲁美丽田园各1处。初步建成20亩尊悦银瓜示范园。 2.放大品牌创建效应。深入实施品牌提升行动,制定XX市农产品品牌建设实施意见和X市银瓜发展规划,着力培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完成整体区域品牌X花果田园设计包装工作。依托XX市弥河银瓜产业协会积极申报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成立X市大关营弥河银瓜研究所,完善XX银瓜生态保护区建设,推进品种提纯复壮;联合潍坊市农科院实施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项

6、目X蜜桃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选育X蜜桃新品系青丰蜜(暂定名)通过现场测产和专家品评。推动XX蜜桃、XX柿饼入选齐鲁御贡名录,协助央视农业频道生态中国栏目,对我市敞口山楂种植业和加工业进行大力宣传。今年以来,XX银瓜获首批潍坊市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九州农庄牌蔬菜、王坟镇清风峪牌果品等6个企业品牌获首批潍坊市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在202年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XX蜜桃品牌价值为.8亿元、XX山楂为1.94亿元、XX柿干为.7亿元。新认证三品一标4个,全市有效期内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达到13个,三品 基地认证面积累计.2万亩。 创新种业发展机制。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提升自主

7、创新能力、科技支撑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依托企业引进高端育种人才,建立商业化育种新机制,进一步完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体系、高标准种子质量检测体系。新建X天成农业种子研发中心项目,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科学院邹学校院长签约成立院士工作站。新建202平方米高标准种子仓库、1000平米种子加工车间、800平方米高标准育种温室大棚、育种棚,引进科研育种仪器设备5台。 4.理顺质量兴农思路。以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为契机,实现全市农产品村级监管人员全覆盖,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平台,完成监控大屏安装、追溯点物资发放和绿色防控设备调试工作。开展韭菜、白菜、西瓜、银瓜等质量安全专项监督抽查,省、市、县三

8、级抽检蔬菜水果样品146个,总合格率达9%,检出的不合格样品,已全部移交综合执法局并向样品属地发送通报,进行追溯处理。实施农药减量行动,新争取我市列入山东省20X年韭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县,建立600亩核心示范区面积,带动1万亩外围辐射区,绿色防控覆盖率到0%以上,农药使用量降低以上;建立番茄绿色防控技术中心示范区400亩,推广面积1万亩;小麦统防面积达到万亩。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和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建设粮食万亩示范区处,露天胡萝卜万亩示范区1处,推广缓控释肥面积万亩,推广水肥一体化面积.6万亩。 (三)灾后重建取得新进展 1.发挥救灾主力军作用。灾情发生后,迅速成立灾后恢复生产领导小组

9、、制定灾后恢复农业生产指导意见,组织成立三个技术指导小组,加强对灾后恢复生产工作指导。先后配合省、市农业专家组调研、指导灾后恢复农业生产0余次。争取上级农业救灾资金1290万元。组织农业企业向受灾的镇街捐助价值50余万元的种子(苗)、肥料、农药等农资。协调浙江省商会为王府街道南闫村、凤凰台村捐助人民币万元,海信牌电视机0台;加快做好灾后蔬菜大棚重建,重新定植4.28万个,整修加固.67万个,开工重建4421个。 2.抓好高标准示范园区建设。在谭坊、高柳、何官、经济开发区、弥河、黄楼等镇街,重新规划灾后高标准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责任化、责任具体化的要求,各分管领导

10、分线负责、班子成员会调度推进,在充分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初步完成6个镇街高标准现代农业示范园规划工作。 二、20X年工作打算 (一)工作思路及目标 牢牢把握乡村振兴战略内涵,用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指导农业,用现代农业科技提升农业,用现代农业设施装备农业,用产业化、园区化、智慧化模式经营农业,加快建设以优势农业产业为支撑,公共配套设施、产业基础设施完善的示范园区。20年,抓好6处高标准示范园建设,争取创建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休闲农业精品园区各处,省级农业新六产示范主体1处,新增2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争创省级以上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个,省级企业产品品牌1个,潍坊市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个,潍坊市级

11、企业产品品牌5个,新增三品一标数量0个以上。 (二)工作重点和举措 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布局。根据我市山区、丘陵、平原不同的地域特点,构建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和专业化生产格局,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现对粮食生产地块精细化管理,保障粮食生产能力。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创建特色鲜明、优势集聚、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在区内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工基地、仓储物流基地,形成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突出抓好高柳茄子、东夏大姜、何官胡萝卜、谭坊西瓜等瓜菜产业,加快老旧棚、拱棚改造进度,提高设施农业规模档次。结合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加快打造王坟山楂

12、、邵庄冬雪蜜桃、王府XX蜜桃、弥河镇黄桃、大樱桃等规模化、标准化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构建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格局。 2.围绕产业结构升级,推进园区建设。 (1)依托桃、山楂主导等产业,加快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提升X桃、银瓜产业。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在2年建设周期内,投资60万元,建设凯欣果蔬精深加工研发中心、果蔬供应链物流中心、互联网+果蔬电子商务平台,建设22X亩桃标准化核心示范基地,带动辐射8000亩桃标准化生产区。在弥河镇建设300亩高标准银瓜示范基地,引进新型钢架结构日光温室,对银瓜品种进行提纯复壮,推广使用新技术,提升银瓜品质。加强弥河沿岸XX银瓜生态保

13、护区建设,推进XX银瓜标准化生产,带动周边银瓜实行标准化种植。 做优做强山楂产业。一是加强山楂标准化基地建设。建设00亩高标准山楂基地,辐射带动19万亩山楂标准化生产区,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全面推进标准化、生态化种植。二是在王坟镇采用PPP模式建设以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山楂产业工业园,争取00家企业、合作社入驻,以X市金潮来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带动山楂加工企业上档升级,引导果品生产、加工、流通走向集中化、规范化、现代化。 (2)将乡村振兴与灾后重建相结合,启动个高标准示范园建设。 在黄楼街道规划40亩温室花卉园区,建设高标准温室花卉大棚,养殖培育蝴蝶兰、凤梨、仙客来等高档花卉;在开发区投资

14、80万元建设占地60亩的全程机械化装备示范培训应用中心,打造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引领和推广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在弥河镇投资150万元,建设00亩XX弥河银瓜种植示范基地,把物联网与区块链技术结合,利用大数据做大做强银瓜产业;在何官镇投资793万元,建设占地300亩的物联网智能化设施蔬菜种植、观光采摘产业集群;在高柳镇建设集蔬菜产业示范带动和特色观光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配套职业农民培训中心、农资博览交易中心等设施,依托九州农庄新流转土地50亩,投资10万元建设防风防雨雪玻璃温室大棚,引进以色列新一代种苗和无土栽培技术;在谭坊镇投资22X万元,建设150亩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主要承担种苗培育

15、与销售、新品种引进与实验种植等职能。以上园区内均实现沟、路、渠、灌、排一体,棚体采用钢架结构,集新设备、新技术、新品种于一体,推广智能化管理,物联网技术,引领带动周边设施农业更新换代。 3围绕发展提速增效,拓宽产业内涵。 (1)加强农业品牌培育。推进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建设,擦亮老品牌,塑强新品牌,引入现代要素改造提升传统名优品牌,创建一批省内外知名的农业品牌,打造花都桃乡。 强化品牌农产品基地建设。以三品一标、区域公用品牌和知名企业产品品牌为重点和突破口,修改、完善、提升现有农业生产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等地方标准。年内完成X银瓜团体标准制定。建设一批种植标准化示范园区,实现全市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基地面积逐年稳步增长。推动企业创新技术、改良生产工艺、优化包装设计,提高产品档次,塑造品牌核心价值,打造地域特色突出、产品特性鲜明的品牌农产品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