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师管理知识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8513369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管理师管理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人力资源管理师管理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人力资源管理师管理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人力资源管理师管理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人力资源管理师管理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管理师管理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管理师管理知识(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力资源管理师管理知识1. 企业再造 Re-engineering企业再造( Re-engineering ),也称为组织重建、流程改革,台湾在过去十年,相当流行企业再造的风潮。所谓企业再造,出发点在解决组织流程的欠缺效率、 不顺畅,目的在改变组织传统的金字塔型结构,改采专业分工、权力下放的小组操作,化简为繁,提高企业的效率与简化企业的层级架构,以达顾客满意。依据美国管理学者詹姆士。钱辟( James Champy)在其企业再造(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 )一书中指出,由于现今经营环境遽变,企业必须进行从内到外、从上到下的全面组织改造,内涵为结构性、行为性与科

2、技性。企业再造的目标,在于重新设计企业作业流程,以增加绩效。企业再造的做法包括:由第一线执行者作决策,整合相关性的分工功能,以项目经理为沟通主要桥梁, 同时提供多种流程方式, 降低对内部控制、检验与协调活动的需求, 便利工作团队与项目经理全心协力完成特定组织目标。2.价值管理 Value Management价值管理( Value Management)的观念,在企业中广泛地被引入管理行为,定义为, 依据组织的远景,公司设定符合远景与企业文化的若干价值信念,并具体落实到员工的日常工作上, 一般的工作性质或问题,只要与公司的价值信念一致,员工即不必层层请示,直接执行工作或解决问题。美国管理学者肯

3、。 布兰佳( Ken Blanchard )在价值管理(Managing by Values )一书中,认为唯有公司的大多数股东、员工和消费者都能成功,公司才有成功的前提;为达到此共好(Gung Ho)的组织目标,组织必须逐步建立能为成员广泛接受的核心信念(CoreBeliefs),并且在内部工作与外部服务上,付诸实施,成为组织的标准行为典范,始能获得真实的与全面的顾客满意。价值管理对企业的好处, 在于不仅能够传承落实公司的远景, 更能设定企业员工守则、工作信条等方法,在组织内部进行各种层面的沟通,凝聚组织、团体、 团队与个人的目标成为共同信念,以增加组织成员的生活品质满意度, 最终做好顾客服

4、务, 持续组织的竞争力和获得可长可久的事业成功。3. 学习型组织 Learning Organization学习型组织(Learning Organization),美国学者彼得。 圣吉(PeterM. Senge)在第五项修炼(The Fifth Discipline)一书中提出此管理观念,企业应建立学习型组织, 其涵义为面临变迁剧烈的外在环境,组织应力求精简、扁平化、弹性因应、终身学习、不断自我组织再造,以维持竞争力。学习型组织应包括五项要素:一、建立共同愿景( Building Shared Vision ):愿景可以凝聚公司上下的意志力,透过组织共识,大家努力的方向一致,个人也乐于奉献

5、,为组织目标奋斗。二、团队学习( Team Learning ):团队智能应大于个人智能的平均值,以做出正确的组织决策,透过集体思考和分析,找出个人弱点,强化团队向心力。三、改变心智模式( Improve Mental Models ):组织的障碍,多来自于个人的旧思维,例如固执己见、本位主义,唯有透过团队学习,以及标竿学习,才能改变心智模式,有所创新。四、自我超越( Personal Mastery ):个人有意愿投入工作,专精工作技巧的专业,个人与愿景之间有种创造性的张力,正是自我超越的来源。五、系统思考( System Thinking ):应透过信息搜集,掌握事件的全貌,以避免见树不见

6、林, 培养综观全局的思考能力,看清楚问题的本质,有助于清楚了解因果关系。学习是心灵的正向转换, 企业如果能够顺利导入学习型组织, 不只能够达致更高的组织绩效,更能够带动组织的生命力。4.知识管理 Knowledge Management知识管理( KM, Knowledge Management)是网络新经济时代的新兴管理思潮与方法,管理学者彼得?杜拉克早在一九六五年即预言: 知识将取代土地、劳动、资本与机器设备,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因素。受到一九九年代的信息化蓬勃发展, 知识管理的观念结合网际网络建构入口网站、 数据库以及应用计算机软件系统等工具, 成为企业累积知识财富,创造更多竞争力的新世纪利

7、器。所谓知识管理的定义为,在组织中建构一个量化与质化的知识系统,让组织中的信息与知识, 透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创新等过程,不断的回馈到知识系统内,形成永不间断的累积个人与组织的知识成为组织智能的循环, 在企业组织中成为管理与应用的智能资本,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以因应市场的变迁。一般来说,知识管理是一种漫长的经营策略, 带给企业的好处为: 一、创造企业新竞争价值。二、增加企业利润。三、降低企业成本。四、提高企业效率。五、建立企业新文化。5. 竞争力优势 Competitive Edge竞争力优势( Competitive Edge )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麦可?波特(

8、Michael Porter )在竞争策略( Competitive Strategy )一书提出的产业竞争分析模式, 企业为争取产业内的优势地位, 采取的主动攻击或被动防御行为,即竞争策略。影响企业竞争的五种力量为:一、目前的竞争对手。二、潜在的竞争对手。三、替代性的产品。四、顾客的议价力量。五、供货商的议价力量。企业为争取竞争力优势, 应制订竞争策略的目标, 使企业的集合价值全部发挥,深入分析一切的竞争对手。波特认为,企业可采纳三种不同的竞争策略:一、差异化策略( Differentiation ),包括产品品质、产品创新、产品特性、配销通路等差异化, 建立公司独特性。 二、成本领导策略(

9、 Cost Leadership ),包括引进自动化以降低成本,产品设计低成本,与经验曲线低成本等。三、集中策略( Focus),包括市场区隔集中、研发集中、产品线集中等,以集中公司有限的资源于某一产品的较小市场领域内,建立市场生存优势。6. 远景管理 Vision远景( Vision ),或译做愿景、远见,在九年代盛极一时。所谓远景,由组织内部的成员所制订, 藉由团队讨论,获得组织一致的共识,形成大家愿意全力以赴的未来方向。 所谓远景管理, 就是结合个人价值观与组织目的,透过开发远景、瞄准远景、落实远景的三部曲,建立团队,迈向组织成功,促使组织力量极大化发挥。远景形成后,组织负责人应对内部成

10、员做简单、扼要且明确的陈述,以激发内部士气,并应落实为组织目标和行动方案,具体推动。一般而言,企业远景大都具有前瞻性的计划或开创性的目标,作为企业发展的指引方针。 在西方的管理理论中, 许多杰出的企业大多具有一个特点,就是强调企业远景的重要性,因为唯用借重远景,才能有效的培育与鼓舞组织内部所有人, 激发个人潜能,激励员工竭尽所能,增加组织生产力,达到顾客满意度的目标。企业的远景不只专属于企业负责人所有, 企业内部每位成员都应参与构思制订远景与沟通共识, 透过制订远景的过程, 可使得远景更有价值,企业更有竞争力。7.人力资源管理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人力资源管理(

11、HRM,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的定义为,组织中人力资源的管理,意指一个组织对人力资源的获取、维护、激励与运用与发展的全部管理过程与活动。所谓人力资源的意义为, 一个社会所拥有的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之总称,包括数量与质量两种。人力资源的观念,起源自一九六年代,企业界之前名称为人事管理,主要的差别,在于人力资源视员工为组织的资产, 因此需要为员工发展各种人力资源规划与召募考选、薪资福利、教育训练、职业发展等服务功能,而非传统局限于人事行政的业务。一般而言,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 有助于为企业达到以下的目标: 一、协助组织达成发展目标与愿景。 二、有效地运用人员

12、的能力与技术专才。三、促使组织成员的工作士气高昂且激发潜能。四、满足组织成员的自我实现感与增加成员的工作成就感。 五、发起并且落实组织变革。六、提高组织成员的工作生活品质。七、协助企业负责人做出正确决策。8. 全球运筹管理 Global Logistics Management在全球经贸体系下, 企业为在国际化市场生存发展,必须建构全球运筹管理( Global Logistics Management)系统,其定义为,在全球化的环境下,企业如何把组织后勤支持活动做最佳的、适当的管理与配置。全球运筹管理的运筹范围为全世界,企业应将组织的财务、制造、配送、行销、管理等各方面的活动,进行全球化的整合

13、,结合金流、信息流、商流与物流等环结, 消极面上达到降低营运成本,积极面上能促进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导入全球运筹管理的目标,在于企业产品与服务的提供、下单、运输与销售等涉及跨国经贸的活动, 都能在企业营运总部迅速与方便的运作。例如,行政院在二年十月四日通过经建会的 全球运筹发展计划,目的是建构台湾成为适合发展全球运筹管理的有利环境,发展台湾成为全球采购重镇, 经建会预估可在五至六年内, 为产业节省新台币两千亿元的物流成本,以及争取庞大的商机。9. 外包 Outsourcing所谓外包( Outsourcing ),在讲究专业分工的二十世纪末,企业为维持组织竞争核心能力, 且因组织人力不足的困境, 可将组织的非核心业务委派给外部的专业公司,以降低营运成本,提高品质,集中人力资源,提高顾客满意度。企业有效的运用外包策略, 不仅可避免组织无限膨胀, 更能达到精简、专注专业的目标。例如,在企业行政业务中,盛行运用人力派遣外包策略,将内部的季节性、突发性的人力需求,委托人力派遣公司聘雇聘约人员、临时人员、行政助理、专技人才,再派到公司上班,藉此节省人力成本,以及庞大的劳健保费用。另外,例如公司的清洁工作、庶务性工作或编辑业务、收帐业务等,亦可委外包办。在企业经营的趋势中, 外包策略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