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同名1847)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8513114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同名1847)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版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同名1847)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版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同名1847)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新版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同名1847)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新版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同名1847)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版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同名184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同名1847)(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版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说:“大伯,您和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这么一点不像。” “哪一点不像呢?” 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嘴里嚼着,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我看了他们半天才说。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回壁,就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你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围黑洞

2、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1)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鲁迅先生的鼻子本来是天生的,为什么说是碰壁碰的呢?从中体现出鲁迅先生怎样的性格特点? (3)请你结合当时鲁迅先生生活的社会环境,谈一谈你对“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的理解。 (4)“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说一说大家为什么笑呢? 【答案】 (1)伯父和“我”谈碰壁。(2)这是鲁迅用幽默的说法暗示自己受到反动势力的残酷迫害。幽默。(3)鲁迅先生生活在黑暗的旧社会中,他经常写文章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反动派害怕鲁迅先生的文章,

3、不许他发表文章,而且还要逮捕他。这句话真正的含义是当时社会很黑暗,自己在与反动派作斗争时经常受到挫折与迫害。(4)笑我的单纯和幼稚。 【解析】【分析】(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 (2)评价人物性格特点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3)谈自己的理解,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伯父和“我”谈碰壁。

4、 (2)这是鲁迅用幽默的说法暗示自己受到反动势力的残酷迫害。幽默。 (3)鲁迅先生生活在黑暗的旧社会中,他经常写文章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反动派害怕鲁迅先生的文章,不许他发表文章,而且还要逮捕他。这句话真正的含义是当时社会很黑暗,自己在与反动派作斗争时经常受到挫折与迫害。 (4)笑我的单纯和幼稚。 【点评】(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2)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3)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

5、旁,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那儿有十多棵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

6、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1)这段话描写了丁香花的形状_;颜色_;气味_。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拟人句,并说说这样描写的好处。 (3)给文中划线的字注音。 _参差单薄(4)“檐前积雪”指的是( ) A.屋檐前边的积雪B.春天未融化的积雪C.白色的丁香花【答案】 (1)星星般的小花,许多小花形成一簇;紫色、白色;淡淡的幽雅的甜香(2)拟人句: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好处:生动形象地突出了丁香花体态娇小,姿态动人。(3)cn c;b(4)

7、C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2)拟人句: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确定正确的音节即可。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结合选项确定答案。 故答案为:(1)星星般的小花,许多小花形成一簇;紫色、白色;淡淡的幽雅

8、的甜香 (2)拟人句: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好处:生动形象地突出了丁香花体态娇小,姿态动人。 (3)cn c、b (4)C 【点评】(1)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2)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3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我在原野上_,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_,

9、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_;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_。(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句子中的横线上。 呼吸 摇曳 凝视 察看我在原野上_,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_,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_;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_。(2)用横线画出这段话中写花的作用的句子。 (3)用波浪线画出这段话中写外界关注花的句子。 【答案】 (1)摇曳;呼吸;察看;凝视(2)我在原野上_,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_,使清风芬芳馥郁。(3)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_;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

10、的独眼向我_。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2)、(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1)摇曳、呼吸、察看、凝视 (2)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 (3)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点评】(1)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2)、(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4读下面一段

11、话,完成练习。 我在原野上_,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_,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_;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_。(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句子中的横线上。 我在原野上_,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_,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_;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_。(2)用横线画出这段话中写花的作用的句子。 (3)用波浪线画出这段话中写外界关注花的句子。 【答案】 (1)摇曳;呼吸;察看;凝视(2)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3)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

12、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2)、(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1)摇曳、呼吸、察看、凝视 (2)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 (3)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

13、凝视。 【点评】(1)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2)、(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 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1)文中的“花”指的是( ) A.大自然的话语、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的星星B.诸元素之女C.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婚礼的冠冕以及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D.以上三项都是(2)用了_修辞手法,

14、这样写的作用是_。 (3)用了_和_修辞手法,这样写的作用是_。 (4)下列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 A片段讲述了花的成长与芬芳,以及花的凋谢。B这里写出了花是人类纯洁和神圣感情的寄托。C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花比作星星,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即绿茵中花朵点点,就像星星从苍穹坠落。D以上三项都是【答案】 (1)D(2)比喻;把花比作大自然的话语,即花开花谢,就像大自然在说话、沉默(3)比喻;排比;把花儿“冬、春、夏、秋”的生长状态描写得十分生动,强调了花儿是四季不可或缺的代表性元素(4)略 【解析】【分析】(1)、(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2)把“花”比作“星星”形象生动,是比喻。 (3)把“花”比作“诸元素之女”形象生动,是比喻。连用三个以上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