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欧表的使用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8511566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7.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兆欧表的使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兆欧表的使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兆欧表的使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兆欧表的使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兆欧表的使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兆欧表的使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兆欧表的使用(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授课日期教师姓名* * *学时2学时(80分钟)培训班第期培训班性质电工取证授课地点培训班教学科目电工仪表项目名称兆欧表的使用课型基本技能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员理解和掌握兆欧表测量电阻的原理和使用方法能力目标使学员在工作中能够熟练、规范、安全地使用兆欧表德育目标培养学员严谨的工作作风,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为安全生产提供保障教学重点兆欧表的使用方法教学难点兆欧表的使用方法空白点1、兆欧表的正确选用教学万式讲授:探究体验式、启发式、试验活动等方式教学手段多媒体:Microsoft PowerPointQJ23型兆欧表的使用一、兆欧表的结构二、兆欧表的工作原理三、兆欧表的使用1、 磁电式流比计1、1、

2、正确选用2、2、检查是否完好2、 手摇直流发电机3、放置平稳牢固,擦净被测物表面4、正确接线5、摇动手柄到转速达120r/min左右6、拆除连接导线教学过程通过学员 的活动和讨 论,激发学 员对新知识 的渴望,从 而自然地切 入新课教学组织教学引导学员思考:绝缘电阻的测量方法和所使用的仪表课前活动(3分)学员讨论:考虑一下测量绝缘电阻的方法?教学设计学员首先 明确兆欧表 的测量对象 和兆欧表计 量单位。使学员明 确本次课的 教学目的和 要求。引言:兆欧表又称摇表,是专门用于测量绝缘电阻的仪表, 它的计量单位是兆欧(MQ )。兆欧表的使用【教师活动】1、介绍本节课的知识结构1、兆欧表的结构 兆欧

3、表 I 2、兆欧表的工作原理I 3、兆欧表的使用、4、兆欧表的注意事项2、【电脑投影:一些不同类型的兆欧表】ZC253型绽缘电咀表50005OQ北囁庶弼弹阳徴F导入新课(2分)揭示课题新授内容(45 分)ali bah a. 【学员活动:学员通过观察了解兆欧表的分类】一、兆欧表的结构教师活动】【电脑投影:兆欧表的外观图 片】请大家结合实物 观察兆欧表的组成。【电脑板书】1、磁电式流比计2、手摇直流发电机手摇式兆欧表输出电压有 500V、1000V、2500V、5000V 几种。磁电式流比计是测量机构。可动线圈1与2互成一定角度,放置在一个有缺口的圆柱形铁心4的外面,并与指针固定在同一转轴上;极

4、掌 5为 不对称形状,以使空气隙不均匀。兆欧表的结构示意图1、2-动圈3-永久磁铁 4-带缺口的圆柱形铁心 5-极掌6-指针二、兆欧表的工作原理【教师活动:电脑投影:手摇兆欧表的原理图】给予一定的指导。【学员探究 活动 讨论兆欧表两线圈上的电流从而得出兆欧表的被测电阻RX 接 J 兆 欧表测量端子“线端” L与“地端” E之间。OnG线圈2?:线圈1摇动手柄,直流发电机输出直流电流。线圈I、U电阻R和被测电阻Rx厂y 1+测量原理】【2串联,线圈2和电阻R 串联,然后两条电路并2 联后接于发电机输出 端(电压U)上。设线圈 1电阻r,线圈2电阻为1r,则两个线圈上电流分别是:2U1 r + R

5、 + R11 x学员熟悉 兆欧表的面 板结构和各 部分组成的 作用,可以 更好的规范 使用兆欧 表。(6分)(10 分)兆欧表的 原理要求学 员在教师的 指导下,自 主探究兆欧 表的工作原 理。但推导 过程只作一 般了解。(20 分)教学重点12 =U2 r 2 + R 2两式相除得:11 - r 2 + R 212 ri + R1 + Rx式中,rl、r2、R和R为定值;R为变量,所以改变Rx会引起比12X值I /1的变化。1 2由于线圈1与线圈2绕向相反,流人电流I和I后在永久磁 场作用下,在两个线圈上分别产生两个方向相反的转距了 T和T , 由于气隙磁场不均匀,因此T和T既与对应的电流成

6、正比又与其 线圈所处的角度有关。当T吐T时指针发生偏转,直到T -T时, 指针停止。指针偏转的角度只决定于I 和I 2的比值,此时指针所 指的是刻度盘上显示的被测设备的绝缘电阻值。当E端与L端短接时,I为最大,指针顺时针方向偏转到最 大位置,即“0”位置;当E、L端未接被测电阻时,Rx趋于无限 大I =0指针逆时针方向转到“”的位置。该仪表结构中没有产 生反作用力距的游丝,在使用之前,指针可以停留在刻度盘的任 意位置。三、兆欧表的使用方法【电脑详细板书】1、正确选用兆欧表兆欧表的额定电压应根据被测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来选择。 测量500V以下的设备,选用500V或1000V的兆欧表; 额定电压在

7、500V以上的设备,应选用1000V或2500V的兆欧表; 对于绝缘子、母线等要选用2500V或3000V兆欧表。2、使用前检查兆欧表是否完好将兆欧表水平且平稳放置,检查指针偏转情况:将E、L两端 开路,以约120r/min的转速摇动手柄,观测指针是否指到 处;然后将E、L两端短接,缓慢摇动手柄,观测指针是否指到“0” 处,经检查完好才能使用。3、兆欧表的使用 兆欧表放置平稳牢固,被测物表面擦干净,以保证测量正 确。 正确接线。兆欧表有三个接线柱:线路(L)、接地(E)、屏 蔽(G)。跟据不同测量对象,作相应接线,如图所示。T授课 中强调兆欧 表使用的规 范性,并注 重安全生产 教育。分组讨论

8、 可以帮助学 员更好地掌 握兆欧表的 使用方法, 同时拓宽知a).测量线路对地绝缘电阻时,E端接地,L端接于被测线路 上;识点在深层 次的挖掘。(5分)b).测量电机或设备绝缘电阻时,E端接电机或设备外壳,L 端接被测绕组的一端;(20 分)在教学中 应根据学员 的工种特 点,授课注 重理论联系 生产实际。 这一点很重 要。c).测量电机或变压器绕组间绝缘电阻时先拆除绕组间的连接 线,将E、L端分别接于被测的两相绕组上;测量电缆绝缘电阻时 E端接电缆外表皮(铅套)上,L端接线芯,G端接芯线最外层绝缘 层上。 由慢到快摇动手柄,直到转速达120r/min左右,保持手 柄的转速均匀、稳定,一般转动

9、1 min,待指针稳定后读数。 测量完毕,待兆欧表停止转动和被测物接地放电后方能拆 除连接导线。【教师提问:你知道兆欧表在实际使用中应注意什么?】四、注意事项因兆欧表本身工作时产生高压电,为避免人身及设备事故必须 重视以下几点:不能在设备带电的情况下测量其绝缘电阻。测量前被测设备必须切断电源和负载,并进行放电;已用兆欧表测量 过的设备如要再次测量,也必须先接地放电。兆欧表测量时要远离大电流导体和外磁场。与被测设备的连接导线应用兆欧表专用测量线或选 用绝缘强度高的两根单芯多股软线,两根导线切忌绞在起, 以免影响测量准确度。测量过程中,如果指针指向“ 0”位,表示被测设备 短路,应立即停止转动手柄

10、。被测设备中如有半导体器件,应先将其插件板拆去。 测量过程中不得触及设备的测量部分,以防触电。 测量电容性设备的绝缘电阻时,测量完毕,应对设备充 分放电。【教师设计题目:用发电机式系列兆欧表测量三相电动机绝缘电 阻】我们一起来练练手吧!【学员体验式活动】现场操作:【学生快乐互动活动】用兆欧表测量电缆的绝缘电阻。(5分) 设计构思:是为巩固 兆欧表的使 用而设计, 让学员在轻 松而愉快的 课堂气氛中 结束本节课 的学习。课堂小结(3分)我们这堂课学习了兆欧表的使用方法。冋时提高了一定的技能操作水平。课外作业(2分)1、总结兆欧表的选用和使用方法。课后反思课后加以总结后再填写。编定日期:2006年

11、11月2日 教师 签字: 左丽霞教研组长签字:孙建东审定日期:2005年11月6日 教务主任签字:李丽附表一:参数测量及评价评分表学生姓名:班级:课程名称:序 号考核内容评分标准自 评互评教师 评分综合 得分方案设 计1.方案设计思 路2实施步骤策 划1.自己填1课前 准备2. 安全意识及 提前的劳动保护3. 方案设计2. 缺乏安全意识3. 没有按要求穿戴劳动保护3 没有方案设计2测量空 载电流用钳型表测量电 动机每相空 载电流201带电测量未注意安全扣5分2.档位选择错误扣2分3带电换档扣5分4. 测量时钳型表使用不规范每一处扣1分5. 测量数据错误扣5分2测量电 源电压万用表测量 电源电压

12、51. 带电测量未注意安全扣1分2. 档位选择错误扣2分3测量错误2分3检测前 的准备1、将电动机断电、 验电、放电2、拆除电源线、 拆除连接片101. 未断电本项不得分2. 未验电扣2分3. 未放电扣2分4. 未拆除电源线引线扣2分5. 未拆除电机连接片扣4分4测量绝 缘电阻测量电动机相 对地、相间绝 缘电阻201. 兆欧表选择错误扣2分2. 未开路或短路校验兆欧表每一处扣1分,不能判断兆欧表好坏扣2分3. 接线错误扣2分4. 测量时表使用不规范每一处扣1分5. 少测量一项扣3分5测量直 流电阻1、万用表粗测 电动机绕组直流电阻2、单臂兆欧表测 电动机绕组直 流电阻251. 未粗测量绕组电阻值扣2分2. 未按单臂兆欧表正确使用方法操作每 错误一处扣2分3. 损坏单臂兆欧表指针扣3分4. 少测量一相扣5分5. 测量数据错误扣5分6. 未记录测量数据本项不得分6综合素 质坚韧和能吃苦的 品质2独到见解 和创新精神3.团 队合作与沟通能 力1. 坚韧和能吃苦的品质2. 独到见解和创新精神3. 不能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小组成员:带队教师:实训日期:安全文 明生产合计参考文献来自网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